《颐和园》教学设计【实用5篇】
【导言】此例“《颐和园》教学设计【实用5篇】”的教学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颐和园》教学设计【第一篇】
一、教学目标:
1、认识和掌握生字新词,并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积累优美的语言;
2、感受颐和园美丽的景色和课文优美的语言,激发探究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
3、初步掌握按游览顺序抓住景物特点写的方法。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从语言文字中感受颐和园的优美景色,受到情感的熏陶;
难点:引导学生体会课文的写作方法并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
三、教学方法:
阅读、直观课件欣赏、想象、感悟
四、教学准备:
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教师:你们喜欢旅游吗?都去过哪?知道这是哪吗?(出示图片)
教师:这些都是我们今天要游览的颐和园中的景物。
(1)那我告诉你们颐和园是我国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皇家园林,你会怎么读课题?
(2)今天的颐和园早已成为中外游客竞相游览的美丽的大公园,你又会怎么读课题?
颐和园真的会带给我们很多感受,我们在学习中要试着用朗读把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现在就让我们随着作者优美的语言,去游赏颐和园美丽的风光。
(二)学习文章的写作顺序和结构。
1、出示学习指南。
通过学习指南中的问题,引导学生读文。
2、根据学生的交流,出示移步换景的提示语。
(1)教师:作者就是这样走一走,停一停,慢慢看,寻找打动自己的特色景物,这种移步换景的顺序特别适合于参观游览和描写古典园林。
(2)其实,在颐和园还有很多的美丽景物例如:(出示换灯片)边出示,教师边叙述:“德和园”大戏楼,是我国中国最大的古戏楼,“西堤六桥”据说比苏州的西湖的“苏堤”还要美。但是作者就选取这“三种”特色的景物进行描写。
3、交流总分总的顺序。
(1)教师:从这句话中你知道了什么?可以把这两句话调换吗?体会总起句和总结句的作用和总分总的结构。
(2)通过比较,教师总结:第一句是引出颐和园的美,让人去欣赏,去读,是引出下文。最后一句是游览之后,作者发出的由衷的`赞叹,是对全文的总结。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出本文的结构是总分总。作者是由情入景,借景生情,情景交融,正像写景文章中所说的“此时景语皆情语”
(三)抓住重点词语,体会景物特点。
(1)教师:那就让我们进入颐和园,绕过大殿,就来到了有名的长廊。(出示学习指南)
(2)体会长廊的“美”“长”。
“美”:花、画的数量多、颜色多、内容多。
“长”:七百多米,一眼望不到头。
(3)师生总结学习方法。
(四)学习三、四自然段。
教师:我们继续“抓住重点词句,体会景物特点”的方法来学习下面的内容。(出示换灯片)教师:走完长廊,就来到了万寿山脚下。
(1)抓住佛香阁形状的特点,排云殿“金碧辉煌“的特点。体会古典建筑的“宏伟”。
教师:站在宏伟的佛香阁前面,居高临下之间,你又看到了什么?
(2)抓住颜色:红的、黄的、金的,体会皇家建筑颜色上的古香古色。
(3)去掉湖水中比喻和重点词语。体会作者用词的巧妙和比喻的形象,让景物的姿态生动的跃然纸上。通过比较让学生体会到作者动静结合的写法。
(4)出示《桂林山水》漓江的水有什么特点?
(5)出示《观潮》描写了潮水的哪些方面?
(6)出示《望洞庭》体会古诗中怎样描写水。
(7)小练笔:写一写你见过的江河湖海中水,写一段关于水的描写。
学生进行练写,教师巡视。
教师选读,有针对性的进行指导。
(五)教师小结:其实颐和园就像作者说的那样,到处都是美丽的景色,说也说不尽。我们的祖国更是美不胜收,只要你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运用上这些富有灵性的文字,就会创造出一道亮丽的风景。所以老师留一个写文的作业:运用移步换景的顺序,总分总的结构,抓住景物的特点,不要忘了修辞这个法宝。写一写你游赏过的美丽的景色吧!
《颐和园》教案【第二篇】
教材分析:
全文交代颐和园的地理位置和建造年代,用随步移景的方法,介绍颐和园中的长廊,佛香阁,万寿山,昆明湖等自然和人文景观。
教学目标:
1、准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2、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3、学生对风景描写的理解领悟。
教学重点:读懂颐和园美丽的景色和课文优美的语言。
学情分析:学生大多喜欢美丽的风景,乐于学习本课。
教法:讲授法。
时间:一课时
教程:
一、初读感受美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读懂颐和园美丽的景色和课文优美的语言
3、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提升学生的审美培养
二、细读课文
1、引导学生在朗读中感受颐和园的美景。
(1)谈一谈自己最喜欢的景点是哪里?
(2)朗读时,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读出作者的赞美之情。
2、引导学生研读课文,学习作者的描写和表达的方法。
(1)弄清课文的介绍顺序
(2)欣赏课文的优美的语言
(3)朗读的指导
A、指名读、比赛读、范读、评价读、形象读。
B、说一说颐和园的美。
学生当游客,自己当导游,说说颐和园的美景。
三、小结;你喜欢本文的那段描写?
四、积累迁移
(1)本文优美的语句比较多,可以让学生做自选词句的练习。
(2)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可以让学生自主选择喜欢的部分背诵抄写。
五、板书设计
地理位置——北京西部
颐和园年代、面积
自然人文景观
颐和园美景倾倒中外游客
颐和园课文教案【第三篇】
教学要求:
1.让学生了解颐和园美丽的景色,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2.利用校园网、互联网络自主查寻收集资料拓宽学生的视野,进一步增强对颐和园的了解。逐步培养学生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帮助学习的能力。
3.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训练学生的创新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4.按课文记叙的游览顺序,练习给课文分段。理解课文重点词句,会用“耸立”“隐隐约约”造句。
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二、四自然段。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陶冶爱美情趣,受到民族自豪感的教育;利用网络自主查寻,拓宽学生视野。
教学难点:
小导游介绍颐和园,能用流畅的语言表述出来。
教学准备:
网络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三课时。
教学内容:
学习生字新词。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给课文分段并概括段落大意。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介绍颐和园的有关资料。
二、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⑴自渎课文。思考:作者抓住颐和园那些景物来描写的?
⑵分自然段朗读课文。思考:每一自然段描写的是什么?(段意)
三、学习生字新词。理解:耸立、掩映、神清气爽、隐隐约约、葱郁等词的
含义。
四、给课文分段并概括段意。(可分三段也可分六段)
五、抄写生字词。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理解课文内容。小导游介绍颐和园。
教学过程:
一、导入:颐和园是我国首都一处著名的景点那里历史悠久、景色怡人,是旅游观光的好去处。昨天,同学们随老师走马观花初游了颐和园,已经领略到了颐和园的美。谁来回忆,昨天的游览路线?
二、出示游览图,复习课文描写顺序。
(学生复述,教师电脑演示)
提问:初游颐和园,你感觉怎样?(美)课文一开始是怎样写的?(读课文第一段)作者是怎样描写这些美丽的景色?
三、学生自读课文,摘抄优美词句,体会课文的美。
1.学生自读课文勾划出优美词句,说出美在什么地方。
2.电脑输入,感情朗读。
过渡:经过这样一番描写,再加上同学们有感情地朗读,这让我们感到颐和园更美了!
四、指导学法,明确学习目的,体现学生的自主性。
1、出示学习方法:
⑴读:找出描写颐和园的优美语句有感情地朗读。
⑵看:利用校园网、互联网查看相关图片、录象、文字资料。
⑶讲:自己来作导游把美丽的景色描述出来。
2、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想解决些什么问题呢?
五、聘请小导游。
1、分组:长廊万寿山昆明湖
2、推选“颐和园小园长”。
3、师:下面请小导游们到颐和园的网站上去收集资料,制作一份电子简报,
向游客解说!(电脑出示制作步骤)(请学生读)
制作步骤:
㈠网络浏览查寻相关资料。
㈡复制图片摘抄文本。
㈢利用收集到的资料写导游词。
(要求:每一小组的同学分工合作共同完成,制作好以后推荐一名同学进行解说)
六、网络浏览查寻,理解课文内容。
七、展示汇报,协作交流,演、讲结合,理解课文内容。(重点:二、四自然段)
过渡:我们现在就跟随小导游,去“颐和园”领略无限的风光。
(一)团长介绍(历史等背景资料)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长廊)
1.组长汇报。(边讲边演示)
2.对导游的解说进行评价。
3.组员补充。
《颐和园》教学设计【第四篇】
教养方面:
1、认识本课15个生字,学会其中的13个。正确读写:“大殿、长廊、绿漆、神清气爽、金碧辉煌、堤岸、隐隐约约”等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叙述的顺序。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中自己喜欢的部分。
教育方面:了解祖国灿烂的文化,培养学生的爱美情趣,增强民族自豪感。
发展方面:学习课文写景状物的叙述顺序以及抓住特点描写景物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2至5自然段开头一句的作用,理清文章的写作顺序。
2、指导学生朗读和背诵课文,积累、运用语言。
教学难点:
领悟并学习作者按游览地点变化、抓住特点写景的方法。
教学方法:
以读为本、情境教学法、探究性学习法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初读课文,学习学生所选择的内容
教学过程:
一、引题,板书课题,交流资料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读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带有生字、新词的句子多读几遍。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2、课件检测掌握生字的情况。
3、快速默读课文,把课文第二至第五自然段开头的第一个句子画下来,边读边想:作者是按什么顺序介绍颐和园的,颐和园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
4、汇报,相机板书:长廊万寿山下万寿山昆明湖
5、引导、点拨:作者是按一定的游览顺序介绍颐和园的。
6、课件出示:聘请导游(怎样才能做好导游)
三、再读课文,把描写你所喜欢的景点的段落多读几遍,想想为什么喜欢它。并用自己习惯用的标记方式画出自己喜欢的句子。
四、按照学生的意见,选择学习内容
引入学习描写长廊的相关段落,重点学习第二自然段,体会长廊的美。
1、引导学生自读、自悟、质疑。
2、集中交流:
在学生谈体会的过程中,利用插图、多媒体课件让学生了解长廊的特点,体会、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对于学生不理解的地方,组织学生讨论,启发学生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以及自己的感受谈体会,鼓励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
3、师生共同朗读、背诵,深入体会、感悟长廊的美。
引入学习作者描写万寿山的相关段落,体会在万寿山脚下和登上万寿山后所感受到的不同的美。
四人小组用学法合作探究学习,全班交流、展示学习成果。
五、创设情景、拓展思维,进行语言训练。
1、结合课文、参考相关的资料,用自己的语言,采取自己喜欢的各种形式让学生展示自己。(自由组织导游词)
2、同伴合作,演导游
3、竞聘导游、评价
4、学生自由展示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总结全文,竞聘导游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
二、用学法学“昆明湖”的相关段落
三、质疑问难、回读全文、理清课文结构
四、环境教育
五、阅读收集到的关于“颐和园”的资料,联系课文,组织召开“资料信息会”,汇报形式如下:
1、朗读摘抄下来的自己喜欢的句、段,体会文章的语言美。
2、编写导游解说词,竞聘“颐和园”的小导游。
3、也可以用自己喜欢的其他方式汇报。
板书设计:
10
颐和园
美丽的大公园
长廊
万寿山下
万寿山上
昆明湖
《颐和园》教案【第五篇】
教学目的:
一、学生了解颐和园的美丽景色,培养学生的爱美情趣,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二、能按照课文所浏览顺序,练习给课文分段。
三、学会本课的14个生字。理解词句,会用耸立和隐隐约约2个词语造句。
四、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2、4自然段。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按照浏览顺序给课文分段。
教学准备:
幻灯片、录音机
教学课时: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一、初社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二、学会本课14
个生字和12个新词。
三、练习按作者的浏览顺序给课文分段
教学重难点:
一、学会全课14个生字和12个新词。
二、练习用不同的方法给课文分段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导语:在我国的首都北京西郊,有一个世界著名的皇家园林。它就是颐和园,(板书课题)那里有著名的长廊、佛香阁、昆明湖、十七孔桥等人文景观。今天就让我们寻着作者的足迹,一同来饱览颐和园的美景。
二、出示幻灯片,认识颐和园的几个著名,从直观入手,对颐和园的美景先有一个感性的认识。(有条件的可以给学生播放有关颐和园的风景教学录相片。或出示一组有关颐和园名胜风光图片。)
三、学生轻声读课文,用笔标出课文有几个自然段;划出本课的生字和新词。
四、学习生字新词。
1、学习生字:识字教学的要求是读准字音、记清字形、了解字义。会给生字组词。
(1)利用汉语拼音,读准字音。
重点指导:栽、爽、葱、朱、赏的读音。
(2)用多种方法记忆字形。
拆合法:殿、昆、爽、葱、郁、堤、雕;形声字:阁、煌、廊、葱;数笔画:漆、朱;突出强调:殿、廊、葱、爽、漆。
(3)借助字典理解字义、词义;也可以帮助学生识字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使用工具书的这种能力。
2、解释词语:
神清气爽:形容人头脑清醒,精神爽快。
金碧辉煌:形容建筑物异常华丽,光彩夺目。
姿态不一:样子各不相同。
琉璃瓦:内层有较好的黏土,表面用琉璃烧制成的瓦。形状像半边粗竹筒,外部多是绿色或金黄色,鲜艳、发光,多用来铺宫殿或庙宇的屋顶。
横槛:本课指横嵌的长方形栏板。
宫殿:帝王居住的高大华丽的房屋。
远眺:往远处看。
画舫:装饰华美、专供游人乘坐的船。
葱郁:青翠茂密。
五、齐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让学生质疑问难,在教学过程中解决学生中疑难问题,做到讲其所当讲。
六、用不同方法给课文分段。
1、用自然段归并法给课文分段。
(1)默读课文,思考:每个自然段主要讲的是什么?位置想念的自然段哪些联系比较紧密?(第3、4自然段的联系就很紧密。第3自然段写的是作者站在万寿山脚下,抬头仰望看到的景色;第自然段写的是作者在万寿山上看到的景色。我们可以把第3、4自然段合并为一段。这种分段的方法叫自然段归并法。)
(2)利用自然段归并法给课文分段,学生讲座后,教师归纳订正,其分段结果是:一(第1自然段);二(第3、4自然段);四(第6自然段);五(第6自然段)。
2、按照作者的浏览顺序给课文分段:
(1)默读课文,看作者写了颐和园哪些地方的景色:(长廊、万寿山佛香阁、昆明湖十七孔桥。)
(2)看书上的插嵊或出示风光图片从感性上领略颐和园几处景观的美景。
(3)从课文中找出能够体现作者浏览顺序的句子。体会它们在课文中的作用。
进了颐和园的大门,绕过大殿,就到有名的长廊。
走完长廊,就来到了万寿山脚下。
登上万寿山,
在佛香阁的前面向下望,颐和园的景色大半收在眼底。
从万寿山焉下来,就是昆明湖。
写作顺序:长廊──万寿山──昆明湖
(4)两种划分方法进行比较:自然段归并法适用于任何1篇课文,应用范围广,在理解了各个自然段的内容的基础上才能运用自然段归并法比较费时费力;按窨不同位置分段,适用于游记,参观访问记,写活动的文章,应用范围较窄,但具有方便、快捷的优点。
七、学法指导:教会学生如何给课文分段。
1、分段的方法步骤:
(1)通读全文,理解课文内容,确定分段依据。
(2)细读每个1自然段,弄懂每个自然段的意思,看课文有没有可帮助我们给课文分段的标志。
(3)精读全文,按照分段的依据,正确标出段落的起止。
2、分段的依据:
(1)按时间顺序分段。
(2)按事情发展顺序分段。
(3)按不同位置分段。
(4)按组织材料的逻辑关系分段。
总分式(总──分,总──分──总,分──总)
顺承段式
并列段式
因果段式
转折段式
递进段式
点面段式(先概括后具体的段式)
3、分段标志:
(1)以时间词语为分段标志。
(2)以地点词语为分段标志。
(3)以总起、总结的句段为分段标志。
(4)以过渡句、段为分段标志。
4、指导学生理解运用。
八、作业。
1、抄写生字新词。
2、练习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2、4自然段。
4、思考课后题。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课文内容。
教学要求:
一、图文对照,学习课文,课文内容;了解颐和园里长廊、万寿山佛香阁这几处景观的景色特点;学生的爱美情趣,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会解答课后思考·练习题。
三、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试背课文第2、4两个自然段。
教学重难点:
一、体会作者是如何抓住景物特点来写具体的。
二、凭借课文内容,陶冶学生的爱美情趣,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今天,我想带大家到一个美丽的地方玩,板书:颐和园。颐和园大家去过或听过吗?它可是一个皇家园林,里面的湖光山色,亭台阁榭、长廊石桥美不胜数,叫人赞不绝口。这样说你们一定不相信,那我们随着作者的足迹到颐和园里一游吧。
1、齐读课文,幻灯出示提问:
(1)颐和园给大家一个什么样的总体印象?(课文第一句)
(2)大家有什么希望?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
2、解决第1、6自然段。
3、学生回答幻灯出示的问题后板书。(红纸条出示:总体印象,呼应;黄粉笔写出美丽的大公园,细细去游赏)
过渡引入课文:那我们就进去游赏一番吧,不过我应该给大家个游览路线吧,(红纸条出示:游览顺序)大家也来帮我提个建议吧。引导学生说出课文中的游览顺序。
二、明确作者的浏览顺序。
纸条出示:长廊è万寿山è昆明湖
过渡:有了个顺序,那我们就进颐和园的大门吧。
三、引导学习课文第二段。
1、导:挂图出示长廊,大家看到了什么?那请第一组的同学告诉大家说你们看到了什么?
引导好小组朗读第二段,不过,我这倒要请大家再思考讨论:
幻灯出示(括号里的内容不用)
1、我们是怎样来到长廊的?(引导明白地方过渡,指明位置)2、长廊的特点是什么?要怎样说明?(长、精工雕琢,长用了数字来说明,重点词作概括。精工雕琢就用了五彩的画,几千幅画没有哪两幅相同。)3、怎样才能把长廊这处景观具体描绘出来?(揭示分层的提要)从整体上和外部介绍长廊;从内部介绍长廊;讲清长廊两旁情况。
2、大家还没忘记第一组同学讲的长廊的内容吧。那大家把它分层理解一下:第一层是第1、2句;第二层是第3句;第三层是第4、5句。
3、逐层学习。
(1)从外部上大家抓住了哪些重点词语呢?我想请人在纸条上写出来后出示。(或让学生说,用先准备好的纸条出示)蓝粉笔板书:外部
(2)那么内部呢?我同样想请人帮忙给写下来。(引导出:彩画各异)
(3)还有两旁又是怎样?(栽满花木)
4、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游完长廊请大家再有感情地把长廊的美说一说。其实是朗读第二段。
5、过渡:长廊如此地景致逼人,叫人不由得很想快点到下个景点游览。
四、指导学习第三段。
1、快点跟上,现在来到了万寿山脚下,抬头看一看都有了哪些景观?(出示挂图)它们各是怎样的?二组游者你们来说说,三组的朋友别心急,听听后你们再上寿山看看,自然也来给大家说一说。
幻灯出示思考:
1、万寿山脚下,抬头看一看都有了哪些景观?它们各是怎样的?2、登上万寿山,站在佛香阁的前面向不同的三个方向望,分别看到了什么?
这样的目的是为了引导学生更好地读书。让学生从书中寻找答案,组织好语言,提高口语表达能力。让学生多读、多说,以便形成能力。
2、学生回答,指导理解的建筑辉煌。
蓝板书:山上
山下
纸条出示:佛香阁
排云殿
下望
绿树掩房
前面
昆明湖静、绿
远眺
古城白塔
3、四组的游者好像很想说,那就再加点感情说一说。
4、这万寿山下的景色多美啊,大家刚才说得多生动能记得住吗?我们再看一看,从板书中指导。
5、过渡:万寿山、昆明湖是山水相拥,魅力无穷,大家再下来玩玩昆明湖吧。怎么又是谁在大发赞美之词。大家边听边游览吧。
五、学习课文第四段。
1、出挂图放录音。我相请大家也讨论讨论:
幻灯出示:昆明湖畔都看到了哪些景物?哪些重点地了
(长长的堤岸,几座样式不同的石桥、倒垂的杨柳;湖心小岛,十七孔桥。)
2、听录音后问:哪位心明眼快的游者能说一说你看到了哪些景物?指名说出。
3、指导理解。
(1)大家看那与堤岸相连的石桥是怎样的?两岸的杨柳又是怎样的?(引导出桥异树多,纸条出示)
(2)那么远的湖心小岛,谁又能看得到什么呢?
(3)那最引人注目的还是十七孔桥,你看栏杆那都是什么?你想到什么(引导出柱多狮杂,纸条出示;并说明这样的石雕还有长廊好彩画充分显示出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
4、如此的美景,先人们如此的辉煌成绩让大家感动,那么我们带着感情再赞一赞。指导读第5自然段。
六、小结:游览到这后,全程路线圆满结束。大家还有什么要说的吗?当然要赞美一下(引导说出最后的一段)并红纸条出示:赞美放在红纸条的呼应前,黄板书:美景说不尽
七、默读课文,总结全文体会游记这类文章的写作方法。
1、按照一定的顺序写。
2、运用好过渡句,交待清楚游览顺序。
3、抓住景物特点分层次写具体。红纸条再出示:抓住景物
4、选择有代表性景物来写。
八、作业。
1、读熟课文。
2、完成课后题。
板书设计:
10、颐和园
总体印象
美丽的大公园
游览顺序
抓住景物
外部:绿柱红栏望不到头内部:彩画各异两旁:栽满花木
佛香阁山上:排云殿下望
绿树掩房山下:前面
湖静又绿远眺
古城白塔
堤岸:桥异树多湖心小岛十七孔桥:柱多狮杂
赞美
呼应
美景说不尽
细细去游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