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相和》教学设计【汇编12篇】
通过分析《将相和》中的人物关系与情节发展,培养学生对历史人物的理解与思考,增强爱国情感与团队合作意识。下面是勤劳的小编为大家分享的《将相和》教学设计范例,欢迎借鉴参考。
五年级语文《将相和》教案 篇1
一、复习旧知,提出问题。
1、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将相和》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三个小故事(学生齐读板书: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
我们还学习了第三个故事,明白了蔺相如是一个顾全大局,胸怀宽广的人(板书:顾全大局、胸怀宽广),所以负荆请罪的结果是——将相和好了,蔺相如和廉颇成了好朋友,同心协力,保卫赵国。
2、既然有“和”,就说明他们曾经“不和”,为什么“不和”呢?
指名读第16自然段,明白廉颇认为蔺相如就凭一张嘴升了官,他不服气。
讨论“嘴”指什么?(板书:嘴)
(廉颇看不起蔺相如,认为他只是靠嘴巴说说,没有其他本领。)
3、推出研究问题:蔺相如是不是只凭一张嘴,没有其他能耐呢?
蔺相如帮赵王解决了许多难题,比如“完璧归赵”(出示贴图)这个故事就是一个例子。
我们就来听一听,在这个故事中,赵王面临着怎样的难题?
二、深入阅读,研讨材料。(完璧归赵)
㈠第2~3自然段
1、 听2~3自然段录音,说一说:赵王遇上了什么麻烦事?(秦王知道赵王得了个无价之宝——和氏璧,就写信说愿意拿十五个城换这块璧。)
2、 赵王接到信,非常着急,立即召集大臣来商议。赵王为什么如此着急?
(引读):大家说秦王不过想把和氏璧骗到手罢了,不能上他的当;可是不答应,又怕他派兵来打。
3、 到底要不要把和氏璧送去呢?“送”如何?“不送”又如何?能否用上“如果……就……;如果……就……”用自己的话说说赵王为什么而着急?
(赵王深深地知道秦国并无诚意以城换璧,如果如信上所说把和氏璧送去给秦王,秦王当然不会如约交付城池,赵王就只能白白吃亏,让秦王轻易地占到便宜;如果不按照秦王的话做,只怕秦王会 )
㈡第4~7自然段
1、正当群臣无策,赵王左右为难之时,有人向他推荐了勇敢机智的蔺相如。(板书:勇敢机智)
听4~7自然段录音
2、 我们来看看,所谓“机智勇敢”的蔺相如是怎么给赵王出主意的。
(生齐读第6自然段)蔺相如想了一会儿,说:“我愿意带着这块和氏璧到到秦国去。如果秦王真拿十五个城来换,我就把璧交给他;如果他不肯交出十五个城,我一定把璧送回来。那时候秦国理屈,就没有动兵的理由。”
3、我们以前学过,文章一般通过哪些方面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呢?(人物的言行)
⑴ 在这段话里,能否从蔺相如的言行中体现出机智勇敢呢?抓住重点词品一品,填好表格,说说为什么。
⑵ 学生汇报,教师点拨
① 蔺相如“想了一会儿”,他在想什么呢?是在想到底要不要去吗?
(蔺相如想的并不是去不去,而是在想如何既能保住和氏璧,又不给秦王发兵进攻制造机会。)
② “愿意”:在国家危难之时能挺身而出。
③ “如果……就……;如果……一定……”(出示句子):这是两个假设句的连用,表示对两种情况的对策。蔺相如把两种情况都考虑到了,说明他慎谋远虑,考虑周全。
④ 句式训练:能否用“如果……就……;如果……一定……”说一句话
⑷ 朗读指导:蔺相如把问题考虑得非常透彻,连对策都想好了,真可谓是成竹在胸。该怎么才能把这几句读好呢?
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㈢第8~9自然段
赵王和大臣们没有别的办法,只好派蔺相如带着和氏璧到了秦国。蔺相如到了秦国,进宫向秦王献上和氏璧(板书:进宫献宝)。秦王喜欢这件宝物吗?从哪里看出来的?
朗读训练:指名学生读“秦王双手捧住璧,一边看一边赞叹”。
《将相和》教学设计 篇2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和美好品质。
2、分清每个小故事的前因后果和它们之间的联系。
3、把三个小故事任选一个编成课本剧演一演。
【教学重点】
1、通过人物的言行,分析人物的个性特点。
2、了解三个小故事之间的联系。
3、品词析句,联系上下文,学生讨论交流对重点句子的理解。
【媒体设计】
录相带、投影片及相关的课件。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教学思路〗
通过第一课时和课下比较充分地阅读全文,引导学生从整体上联系全文评价故事中的人物,适当加入自己的褒贬态度;然后引导学生精读课文时,让学生提出自己感兴趣或不懂的问题,通过教师梳理,理出那些围绕课文重点、难点的问题,供学生讨论。弄清“将相和”故事的来龙去脉,弄清三个小故事的联系;最后总结全文时,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谈感受。
〖教学过程〗
一、通过上节初读课文,谁愿意告诉大家自己都知道了哪些问题?
1、引导学生围绕从题目、主要内容、对人物(廉颇、蔺相如、秦王、赵王)个性的褒贬态度等方面回答,要紧紧抓住课文的叙述、描写来说,同时加入自己的看法。
2、鼓励学生说出谁还有解决不了的问题,让我们大家帮助他。
师:同学们想不想和老师一起走进“将相和”的故事里,去深入了解和认识这些个性鲜明的历史人物呢?
二、看录相(完璧归赵)
师:你从录相里能够看懂哪些内容?还想知道哪些问题?学生交流,质疑问难,发表见解,鼓励提出自己感兴趣或不理解的问题。
生:这段录象讲述了秦王企图骗取赵国的和氏璧,蔺相如带着和氏璧前往秦国,利用秦王说的以城换璧的话,随机应变揭穿了秦王的骗局,巧妙的要回和氏璧,机智勇敢的和秦王斗争,作到了完璧归赵,被封为上大夫。
生;我知道了蔺相如把生死置之度外,他不畏强权。我从文中“……”看出来。
生:我从“当满朝文武……挺身而出”看出廉颇很勇敢。
问:蔺相如真的要连头和璧一起撞碎吗?可围绕这几方面回答:
1、不是的,因为蔺相如答应赵王,如果秦王没有以城换璧的诚意,就把璧送回来。
2、蔺相如在威胁秦王,吓唬秦王,他知道秦王特别喜欢和氏璧。
3、当秦王还没有看到和氏璧的时候,就想用15座城来换这块无价之宝,当他亲手拿到这块璧时又是那样爱不释手,所以秦王特别喜欢和氏璧,他肯定不会让蔺相如用头去撞的。
教师点拨:蔺相如就是抓住秦王喜欢和氏璧的心理,才这样说这样做的,他很机智、勇敢。(板书)
教师启发学生在“完璧归赵”这节中找出不理解的句子?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解决(重点理解以下两句话。)
⑴ 投影出示第一个句子:
“蔺相如说:……约定了典礼的日期。”学生讨论交流。
生:当秦王假意答应给城后,蔺相如提出举行授璧典礼的主意,既赢得了把璧送回赵国的时间,又可以让更多的人知道秦王以城换璧的事是真是假,说话是否算数。(机智)
生:蔺相如很聪明先派人把璧送回赵国,先发制人。假如秦王一生气,真杀了他参加授璧典礼的人就知道秦国不讲信用。在这种场合秦王不敢杀他就把他送回赵国。
生:蔺相如真聪明,既保护了自己又使秦国处于被动局面。
⑵ 投影出示第二个句子:
“秦王没有办法,只得客客气气把蔺相如送回赵国。”这里的“客客气气”是非常有礼貌吗?
生:我觉得很有礼貌,蔺相如据理力争,秦王有点惧怕他对他很客气。
生:我觉得不是很有礼貌,秦王很生气,对他又无可奈何。
三、师结
秦王本想杀了蔺相如,愚弄赵国,可反而被蔺相如捉弄了,他现在哑巴吃黄连有口说不出来了。“完壁归赵”这件事可见蔺相如多么机智、勇敢啊!为了赵国的利益和尊严,他立下大功,受到赵王重用,被封为上大夫。几年之后,秦王约赵王在渑池会见,秦王的用意又是什么呢?在渑池之会上,蔺相如又有何表现?同学们谁有什么想法告诉大家?
1、联系上下文,学生可能说出秦王一定想在渑池之会上报上次没有得到和氏璧的仇恨。赵王去吧,怕有危险;不去,又显得太胆怯。可赵王还是去了并带蔺相如随行。
问:秦王为什么让赵王鼓瑟?
生:秦王想借此侮辱赵王,贬低赵国的地位。
师:蔺相如是怎样做的呢?引导学生进行讨论交流,找出文中的语句读一读
生:为了维护国家的荣誉,为了维护赵王、赵国的尊严,蔺相如逼秦王为赵王击缶。
师:这叫什么办法?
生:以牙还牙,以眼还眼,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2、老师出示句子:
“您跟我只有五步远……拼了!”怎样读这个句子,才能把蔺相如的勇敢精神读出来。(生气地说:“……”;怒气冲冲地说:“……”;怒发冲冠地说:“……”;咬牙切齿地说:“……”。
3、教师点拨:
最后秦王被逼无奈只好为赵王击缶,蔺相如叫人记录下来。渑池之会这场政治斗争是打成平局,还是决出胜负?
教师先出示补充缶瑟特点的课件,加深对问题的理解。
生:我看他们是平局,因为……
生:我看赵国占了上风……
教师点拨:同学们回答得很好。的确渑池之会上赵国占了上风,这场斗争的胜利归功于谁?
生1:归功于蔺相如,因为……
生2:廉颇也有功劳,……
生3:他俩都有功劳,是廉颇、蔺相如的密切配合,才出色完成任务。
师:文章学到这儿,双方的斗争真是太激烈了,你想对蔺相如、廉颇说点什么?(鼓励学生勇敢地畅所欲言)
4、教师过渡:
同学们说的太好了,既注意到蔺相如,又考虑到了廉颇。蔺相如机智勇敢地与秦王作针锋相对的斗争,又一次维护了国家尊严。为赵国立下大功,被封为上卿。职位比廉颇高,廉颇不服,造成将相不和,引出了文中第三个故事“负荆请罪”。
四、通过看“负荆请罪”的录相,加深对文章内容的深入理解
学生自己能够知道了什么?有没有不理解的问题?
1、引导学生对录象的内容进行口述,适当加入自己的观点,教师适时点拨。(性格直爽,知错就改)(板书)
2、教师引导学生明确:将和相和好的表面原因是蔺相如的宽广的胸襟和廉颇勇于认错、知错就改、负荆请罪。实际上缘于他们的共同的爱国思想,缘于他们共同的认识:将相不和,赵国危矣!这在他们的语言中都有体现。
3、引入“刎颈之交”一词意义。
五、想象
“负荆请罪”时廉颇、蔺相如是怎么说?怎么做的?
(鼓励学生畅所欲言,还可以到前面分角色表演。)
例文:廉颇裸着上身,背着荆条,步行向蔺相如家走去。
蔺相如得知廉颇来了,赶紧到门口迎候。廉颇一见蔺相如,扑通一下跪倒,双手抱拳,满脸羞愧的说:“蔺大人,我是个粗人,见识少,气量小,哪里知道您这样忍让我,我实在没脸见您。请重重责罚我吧!”
蔺相如连忙扶起廉颇,说:“咱们都是赵国的大臣,将军能体谅我,我已感激万分了,怎么还来给我赔礼呢?”
廉颇感动老泪纵横,蔺相如快慰地笑了。旁边的百姓见了,纷纷议论,都说:“赵国有这样的将和相,是我们的福气呀!”
六、回顾总结全文时明确
“完璧归赵”后,蔺相如被封为上大夫,,这是在“渑池之会”后晋升的前提,而蔺相如晋升为上卿,造成廉颇不服,产生妒忌,是将相产生矛盾的直接原因,有了将相之间的矛盾才有了解决矛盾的“负荆请罪”──三个小故事的联系。
七、你想向廉颇蔺相如这两个熠熠生辉的人物学点什么?
1、学蔺相如爱祖国,顾大局,识大体。
2、学蔺相如为了国家的尊严和荣誉勇敢地挺身而出。
3、学廉颇勇于改正错误。
4、在学习和生活中,时刻以班级利益、学校利益、国家利益为重,顾大局,成为二十一世纪合格的接班人。
5、如果我和同学间有了矛盾,也要向蔺相如那样宽容忍让,向廉颇那样勇于改正错误。
八、布置课下作业
先由小组讨论,然后选代表说出本组想做什么作业。学生可能说出:
1、想把三个故事中的一个小故事编成课本剧演一演。
2、把自己喜欢的词语或句子抄一抄。
3、想把“将相和”的故事讲给别人听。
将相和课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主要内容。在理解课文内容的过程中感受蔺相如的机智勇敢、大局和大将军廉颇顾全大局、知错认错等优秀品质。
2.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了解故事之间的联系
3.认读“璧、蔺”等生字,会写“赵、拒”等生字。
教学重难点:
了解“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的主要内容,感受人物形象。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第一课时大致了解课文内容,学习《完璧归赵》的故事。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学习“渑池之会”“负荆请罪”两个故事。
教学过程:
一 走进古典名著,了解名著内容
1哪位同学能告诉大家中国古代的“四大名著”是什么?(《三国演义》《红楼梦》《水浒传》《西游记》)
2.破题、解题。题目中“将”指谁?“相”又是指谁?“和”的意思呢?
二走进课文内容,领悟文章中心
前一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中“完璧归赵”的故事。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新的内容。
1.学习“渑池之会”的故事。
(1)生默读课文第11至14自然段。提出几个感兴趣的或不理解的问题进行交流。如蔺相如为何拼命地坚持要秦王为赵王击缶?秦王为何不敢拿赵王怎么样?
(2)提问:
①在课文的这个部分中,你对哪些词句感受最深刻?
②这场斗争,赵国和秦国是打个平手,还是赵国占了上风?
③你能用一些词语和句子来形容秦王的失败吗?(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自取其辱……)
(3)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2.学习“负荆请罪”的故事。
(1)指名读课文第15至18自然段。
(2)说廉颇负荆请罪,同学 )
(4)通过这个故事,你对蔺相如又有哪些认识?(以国家利益为重,顾全大局,胸怀宽广)
(5)有感情地朗读这部分。
三、回归全文,总结提高
1.理解“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三个成语的含义。
2.说说三个故事之间的联系。
前面两个故事,写廉颇与蔺相如的“和”才维护了国家的尊严,保证了国家的安全。后面一个故事,廉颇与蔺相如为了国家的利益,由“不和”到“和”。全文围绕“和”字来写。
3.说说你喜欢文中哪个人物,为什么?
四 学生演练,加深理解
1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演一演自己喜欢的故事。
2表演时,着重体会文中人物的语言,动作。
五、布置作业,课外拓展。
1.抄写喜欢的词语和句子。
2.课外阅读司马迁和其他历史人物的故事。讨论故事中的人物。
板书设计: 将——————————相
廉颇 和 蔺相如
(知错就改)(爱国)(顾全大局)
五年级语文《将相和》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读懂课文内容,认识故事主要人物蔺相如和廉颇的性格品质。
2、领悟三个小故事之间的内在联系和文章的命题方法。
3、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简要地讲述故事,并给每个小故事加标题,培养朗读能力、复述能力、概括能力。
4、帮助学生认识“璧、廉、颇、缶”;会写“赵、壁、骗、怯、廉、颇、辞、缶、卿、削”;理解“胆怯、推辞、侮辱、击缶、上卿、大夫、削弱、无价之宝、完璧归赵、理直气壮、负荆请罪”等词语。
5、引导学生根据课文编写小剧本,并尝试进行排练表演。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认识故事主要人物蔺相如和廉颇的性格品质。从蔺相如为了国家利益,对敌不畏强权,机智勇敢和对友胸怀宽广,忍辱退让的好品质中受到启示和教育。
教学难点:
理解三个故事的原因和结果,了解三个故事之间的联系,并给每个小故事加标题,培养朗读能力、复述能力、概括能力。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 复习导入
1、 复习上一节课整理的问题
二、 根据问题细读课文,认识人物形象。
1、 学习完璧归赵
(1) 默读课文1-10自然段,概括这个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
起因:秦王倚仗强势,要骗宝玉;
经过:蔺相如向赵王献策,并与秦王面对面斗争;
结果:蔺相如派人送宝玉回赵国。
(2) 深入阅读,认识人物形象,回答下列问题
①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②带着问题深入阅读
③在什么情况下,蔺相如向赵王献策?
理解“战国”“和氏壁”“说愿意拿15个城池换这个宝玉”“为难”。
④蔺相如献策时说了什么,他的态度、想法、心情怎样?
理解“我愿意带着宝玉到秦国去”“如果”“理屈”。
⑤蔺相如怎样把献给秦王的宝玉又拿到手并送回赵国?
“……您要是强逼我,我的脑袋和璧就一块儿撞碎在这柱子上!”他是真撞还是假撞?由此你领悟出什么?
⑥你怎样认识这个故事的结果?取得这个结果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课文哪些语句描写突出了蔺相如的精神品质?有感情的朗读。
三、 总结第一段的学习方法。
1、 默读课文,概括了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
2、 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3、 带着问题细读课文,认识人物形象。
4、 有感情的朗读,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和精神品质。
四、 运用学习方法,学习第二个小故事。
1、提出有价值问题。
2、阅读,思考以下问题
① 赵王在什么情况下动身去渑池赴会?
② 渑池会见时,蔺相如怎样与秦王针锋相对?
③ 这个故事的结果是什么?取得这种结果的原因是什么?
3、引导讨论,着重体会重点词句,明确当时情况;针锋相对;事情结果及原因。
总结:蔺相如进一步发扬维护国家尊严与利益的精神及机智勇敢的品质战胜了秦王;廉颇大力配合,用武力作后盾,双方配合一致。
4、有感情的朗读这一段。
五、自学第三段。
1、把这一段分成三层,理出这个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
2、将相不和的原因是什么,又是怎样和好的,促使他们和好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3、蔺相如和廉颇的行动和表现有哪些感人之处?
4、有感情地朗读体会。
六、总结。
1、迅速浏览全文,思考
(1)把三个故事连起来看,前一个故事的结果与后一个故事的起因有什么联系,具体说一说。
(2)从课文中找到三个故事连接、过渡的句子,读读并体会它们的作用。
2、评价人物,着重认识二人的品质。
蔺相如和廉颇各自表现的品质是什么?共有的品质是什么?你喜欢哪个人物?为什么?
3、朗读,欣赏人物的描写。
《将相和》教学设计 篇5
【设计理念】
《将相和》一文由《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三个故事组成。从故事中我们可知,两人物既有个性,又有共性。个性品质:蔺相如的机智勇敢、临危不惧、顾全大局等,廉颇的知错就改等;共性品质:他们都以国家利益为重,爱国。个性的品质学生容易把握,共性品质学生把握还是有一定难度。为此,我把丰满人物形象作为本课教学的最终目标,摒弃对课文内容、故事情节的繁琐分析,将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读、悟、演,去丰满人物形象,领悟人物的个性品质和共性品质。这一过程充分体现语文学习的趣味性、主体参与性和创造性原则。
【教学过程】
一、在反复读课文,读通、读熟、读好的基础上,借助成语游戏初步感知人物形象
1、填空练习:
“将”→(廉颇)→(大将军)→(元帅)“相”→(蔺相如)→(宰相)“和”→(同心协力)
2、“人物开花”成语游戏:
(填出可以用在这两个人物身上的成语——课内、课外的成语都可。)
以上这两个练习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对两位人物的形象有一个初步的印象,对课文内容也有个基本了解。所以在教学这一内容时,给足时间让学生自读、自学课文,找出有关的词语填写。通过递等式形式和游戏方式,学习了词语,积累了成语,也了解了课文,充分体现语文的趣味性原则,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
二、借助过渡句理清三个故事之间的基本关系
1、学习单元提示,学生通读课文找到文章过渡句,结合上面对“和”的理解,引出了哪三个故事?
这一环节侧重读的训练,以读懂为基础,向读深、读透发展。把学会读书作为一个训练训点来抓:因为读书能力是语文素养基本内容之一。
2、细读三个故事,自学讨论,理清每个故事的前因后果,学生参与板书。
3、在找到三个故事各自因果的基础上,教师进一步指导学生朗读,领会每个故事之间的因果联系。
三、借助名言丰满人物形象
1、出示“宰相肚里能撑船”的名句,围绕这句话对蔺相如这个人物形象展开讨论。
2、出示“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句,围绕这句话对廉颇这个人物形象展开讨论。
以上的讨论与练习旨在使这两个人物形象更加鲜明。凝聚,给学生一个整体的形象。通过练习,学生不仅看到了蔺相如和廉颇的个性品质,而且悟出他们的共性品质,从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同时,名言、成语的运用,亦能提高语文知识的积累,开拓学生思维,充分体现语文的开放性。
3、根据课文内容对对子:如:宰相肚里能撑船,将军背上能负荆。
填空练习:因为蔺相如(顾全大局)、廉颇(知错能改),更因为他们都有(精忠报国)的精神,所以他们能化�
四、借助课剧形式,展现人物形象
通过上面三方面的学习,学生对两个人物的形象有了基本认识,但是要想真正领悟品质还需要一个内化的过程。为此,我大胆地请同学自编、自演课本剧,把做的过程放给学生。学生可以从中选择一个故事或一个角色进行表演,不必强求要达到什么效果,学生理解的深浅也可以不一。因为作为表演的同学来说,实践了一次,本身就多一次体验;对于观演的同学来说,又有了一次很真切,很实在的感悟。
将相和教学设计 篇6
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理清课文思路。
2、研读“完璧归赵”这一小故事,理解“理直气壮”、“完璧归赵”等词的意思。
3、感受蔺相如的机智勇敢、能言善辩、大义凛然等品质,并通过朗读表现出来。
教学重点、难点:
1、理清课文思路。
2、通过研读蔺相如的语言,感受蔺相如的机智勇敢、能言善辩、大义凛然等品质。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揭题,初读:
1、今天,老师为同学们带来一本书——《史记》,对这本书你了解多少?这些知识你从哪里获得?(引导阅读资料袋,师加以补充)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文章就是这本书中流传了千百年的一个故事,这个故事是——《将相和》,谁愿意把课题读一读呢?(抽生读,纠正读音)
2、课题是文章的一扇窗户,读完课题你肯定知道了什么?(抽生交流)
这位将军是——廉颇(板书)这位宰相是——蔺相如(板书)“和”的意思是——和好
咱们一起做出“和”的动作。(双手逐渐合拢,并故意停顿。)
同学们注意观察,此时你发现了什么?是的,在“和”之前有一个分的阶段,即“不和”。也就是说廉颇和蔺相如他们在“和”之前有一个“不和”的阶段。(板书:不和)
这篇文章写的就是廉颇和蔺相如由原来的不和到最终的和好。
【设计理念:资料袋是语文学习的重要帮手,引导学生了解资料袋的内容,以此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
二、理文,引究:
1、理文,感受两人间的“不和”。
过渡: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看看文中有没有一段文字直接写到两人的 “不和”。(生交流)
(1) “反而”是什么意思?故事中,廉颇处于什么职位呢?(生交流课前搜集到的资料)蔺相如处于什么职位?(结合理解“上大夫、上卿”)他封官之前呢?(生交流课前搜集到的资料)
过渡:蔺相如的出身是一介布衣,平民百姓。而廉颇是赵国的一根擎天柱。所以廉颇认为蔺相如靠的是花言巧语把两人的位置弄颠倒了。
【设计理念:两人不和的原因在于职位的变化,因此利用搜集到的资料,了解二人身份的差异,为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做好了铺垫。】
(2)对于这种地位的变化廉颇有何反应?他的话语中哪些词语能看出“不服气”?(我……你……)除了不服气,你还体会出什么?
(3)练习读出廉颇的不服气及居功自傲。自由读——指名读。
2、引究:如果蔺相如真的是如廉颇所说,没有什么能耐,仅凭一张嘴花言巧语,爬到了廉颇的头上。不但廉颇不服气,我也不服气,你们呢?那我们就来看一看蔺相如这张嘴,看看这张嘴是不是在耍嘴皮子?(板书:嘴)
三、精读“完璧归赵”:
1、这篇课文比较特殊,在故事当中蕴含着三个小故事,你读出来了吗?概括地说说?再精炼些,能浓缩成几个四字词吗?
2、 放声读读完璧归赵这个故事。学习这个故事你准备抓住什么线索深入进去?(引导学生抓住“嘴”)
过渡:现在我们就来看这张嘴第一次说的话。
3、 交流:
(1)第一次开口说的话。
a、画出第一次说的话,生介绍“和氏璧”的资料。
b、从文中哪里可以看出它是一块宝玉?既然能换十五座城,那就跟秦国换呗?为什么不能?既然是圈套,那就不换?为什么还不行?根据在哪里?
总结:刚才我们都是在联系上下文读课文,这是一种很好的理解课文的方法。
c、扮演角色体会朗读。
过渡:换,不行;不换,也不行。无奈之下只得派人带着和氏璧到秦国去,这人便是——蔺相如。
a、假如你现在就是蔺相如,我是赵王,我要听一听你是怎样说的才能决定是否让你带着和氏璧前往秦国。(自由读——指名读——说理由)
b、假如你们现在都是蔺相如,都想到秦国去,我该派谁去呢?(集体读)
师总结:刚才我并没有说哪里该重读,只是让你们充当了一个角色,只要扮演好了这个角色,你就会读书了。
c、你们蔺相如临危受命,搞不好宝贝丢失,人头落地,使命重大呀!再读这段话。
以后读书该怎么读呢?(只有融入文中的角色,才能读出情感,读出力量。才能深入理解手中的课文。)
引:这就是这张嘴第一次说的话,是不是瞎说呢?我们来看它第二次说的话。
【设计理念:融入文中的角色,才能读出情感,读出力量。多次不同形式的角色朗读可以让学生更深刻地感受蔺相如的勇敢、大义凛然。】
(2)第二次开口说话。
a、找到这张嘴第二次开口说的话。
b、既然是宝玉,应该不会有什么毛病,可是蔺相如却说和氏璧有毛病,蔺相如是一个说谎者吗?为什么说不是?当时是一种怎样的情形?
c、分析比较:
秦王双手捧住璧,一边看一边称赞,绝口不提十五座城的事。
秦王单手拎住璧,一边看一边点头,绝口不提十五座城的事。
从这两句话的对比中你看出了什么?(秦王对璧的喜爱。)
d、假如你现在就是秦王,你一边看一边称赞,你会称赞些什么呢?(同桌互说)
e、秦王嘴上是这样说的,可他的心里会是怎样想的呢?(生交流)
f、师生共同表演,体会蔺相如的机智。
引:蔺相如是一个说谎者吗?这表现了什么?练习朗读。
【设计理念:感受人物的内心世界,并进行情景表演,蔺相如的机智自然流露。】
(3)第三次开口说话。
a理解“理直气壮”。为什么会理直气壮?
b万一秦王真的让蔺相如撞壁呢?为什么不可能?指名读。
面对强暴,我们大义凛然,理直气壮,来再读这张嘴所言。
过渡:这张嘴仅仅是两片嘴唇的合动吗?他表现的是什么?
(4)第四次开口说话。
引:这天夜里,他命人将壁送回了赵国,这就是(完璧归赵)“完璧归赵”中的“完”是什么意思?璧是完好无损地回去了。可是没有了璧,蔺相如该如何向秦王交待呢?此时的蔺相如处境危险吗?(是呀,可能还不止牺牲自己呢,处不好仍会引发战争)但是蔺相如又是靠他这张嘴化险为夷,我们再来看看他这张嘴又是怎么说的?
a、——手里没有了璧,那他为什么还能“大大方方”的呢?
是呀,只有大大方方地说,才既不使宝贝落入贪婪的秦王手中,又不让秦王有发兵攻赵的借口,还用失信于天下来保护了自己,多机智呀!指名读。
b、璧完好无损地回去了,人也完好无损地回去了,那完好无损回去的还有什么?(国家的尊严)
一个弱小的国家并没有经过战争,却很好维护了国家的尊严,让我们为赵国、为蔺相如鼓掌。
【设计理念:由璧联系到人,由人联系到国家的尊严,层层深入,深化主题。】
四、小结,预示下节课内容:
同学们,故事学到这,你觉得蔺相如该不该升官?他升官仅仅是靠一张嘴,而无什么能耐吗?(蔺相如这张嘴可不是一般的嘴,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蔺相如用唇枪舌战挫败了秦王,解了赵国的危机,维护了国家的尊严,这张嘴令人佩服。)
下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了另外两个故事,那张嘴将会带给我们更多的震撼。
【设计理念:既总结了第一个故事,又为下面两个故事的学习埋下了伏笔。】
板书设计:
将相和
蔺相如
—— 不和 —— 和
廉颇 嘴
《将相和》教学设计 篇7
教学目标(情感、知识、技能):
1、认识过度句与过渡段,初步了解过渡句(段)的作用
2、学会8个生字,理解32个词语的意思能说出其中5个成语意思
3、进一步学习通过人物的语言,行为理解课文,概括人物特点的读书方法
4、了解蔺相如机智勇敢的斗争精神,顾全大局的品质,以廉颇勇于改过的品德,懂得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道理
重点:
抓住人物的言行、神态、心理活动,概括人物特点
难点:
如何正确评价廉颇
教学准备:
战国末期七国草图,录音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推敲课题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为学习过渡句、段打好基础
2、学习推敲言行理解概括人物特点的读书方法。了解蔺相如机智勇敢,才智超群维护国家利益的斗争精神
4、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并努力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发现问题的能力,发展思维、特别是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过程:
一、查阅资料(3分)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13课《将相和》,一起把课题念一下。生齐读课题:13、《将相和》这是一个历史故事,对我们大家来说,并不是很熟悉。因此呢,上星期,老师布置大家认认真真地去预习了这一课,同时呢,也可以上网去查寻一些有关将相和的资料。今天,老师先给大家一个展示交流的机会。请大家把自己查到的资料上来交流一下,好不好?(学生交流查阅的资料。)
二、揭题、审题、了解课文主要内容。2分
1、课题中“将”指—“相”指—“和”的意思是—从“和”字可以看出什么?
2、那么我们想象一下,他们是什么原因是他们失和?又是什么原因使他们言归于好呢?我们把课文打开,请同学们快速地把课文读一下,想象一下这个问题?
(整体感知课文)
三、学习第一个故事“完璧归赵”。24分
1、推敲小标题,联系课文第3小节,朗读你发现了什么?(任务难,看出蔺相如才智超群)小结学法:联系上下文
2、听录音第8小节
要求:边听边想,你觉得蔺相如是个怎样的人?你从哪里看出来,把� (言行为主)
3、交流
出示重点句:
(1)齐读,你有什么问题要提?可围绕“理直气壮”词提问(“理直气壮”是什么意思?蔺相如骗回了和氏璧,为什么还理直气壮?)
(2)联系上下文读一读,说一说
(3)用“理直气壮”的语气读一读
(4)蔺相如要把璧撞碎,真会撞吗?从这里可以看出蔺相如怎样?秦王会让他撞吗?你从哪里看出来?
(5)、朗读
4、听录音第9节
出示重点句:
到了举行典礼那一天,蔺相如进宫见了秦王大大方方地说:“和氏璧已经送回赵国去了。”秦王没有办法,只得客客气气送蔺相如回国
(1)重点讨论:
①蔺相如把和氏璧,送回赵国去了,后果会怎样?那蔺相如为什么还大大方方?对比秦王态度
②重点段意思讨论
如果有诚意—先交城
不然无诚意—不交城
杀了我也没用不讲信用
得不到璧
(2)朗读指导
(3)小组方法,口答段意
(4)人物评论:你觉得蔺相如是一个怎样的人?(有什么长处)
三、课堂练习。5分
1、蔺相如之所以说这块璧有点小毛病,骗回和氏璧是因为。
2、用“之所以是因为”联系第二个故事,进行说话训练
四、布置作业。6分
1《作业本》1、2、4。
2、预习另外两个故事。
将相和教学设计 篇8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了解“将”、“相”分别指的是谁,全文共讲了哪几个故事。
2、自学本课生字词,理解“理屈”、“示弱”、“能耐”、“绝口不提”、“完璧归赵”这几个词语的意思。
3、按不同故事内容给文章分段。
〖教学重点、难点〗
1、学和理解本课生字新词。
2、按不同故事内容给课文分段。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引发兴趣
1、板书课题,让同学齐读,导入设问:
看到课题,你们想知道什么呢?请你们自己先读读书,看能否找到自己想知道的答案。
2、学生初读课文,标画出不认识的生字词,并借助字典和生字表自学:
无价之宝──形容物品特别珍贵,用多少钱也买不到。
完璧归赵──璧,古代玉器的一种,平圆形,中间有孔。本课的和氏璧,指的是用楚国人卞和氏发现的一块玉制成的璧。“完璧归赵”指把和氏璧完好地送回赵国。这个成语现在常用来表示物归原主。
理屈──理亏。
绝口不提──因回避而不说。
示弱──示比对方软弱,不敢较量。
推辞──谦让不干。
抵御──抵挡,抵抗。
理直气壮──理由充分,说话有气势。
能耐──技能,本领。
攻无不克──攻城夺池,没有拿不下来的。
战无不胜──容强大无比,每战必胜。攻无不克,战无不胜这两个成语多指善于打仗。
负荆请罪──负。背着。荆,荆条,用来打人的东西。本课指廉颇光着上身,背着荆条,到蔺相如家请罪。现用来表示向人认错赔罪。
同心协力──协,合。团结一致,共同努力。
二、师生共同介绍历史背景
《将相和》这个故事出自司马迁的《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这篇课文是由“完璧归赵”、“渑池之会”、“廉蔺交好”(或“负荆请罪”)三个故事组成。 “完璧归赵”的“璧”指的就是“和氏璧”。它是一块宝玉的名称,有一段不平凡的来历。
相传在春秋时期的楚国,有个叫卞和的人,在楚山中拾到一块玉璞(即未经过加工的美玉),把它奉献给了楚厉王。厉王就叫辨别玉的专家来鉴定,鉴定的结果说是石头。厉王大怒,认为卞和在欺骗戏弄自己,就以欺君之罪名,砍掉了卞和的左脚。不久,厉王死了,武王即位,卞和又把这块玉璞奉献给武王。武王也使辨别玉的专家来鉴定,结果同样说是石头,武王又以欺君之罪砍掉卞和的右脚。武王死后,文王即位。卞和抱着玉璞到楚山下大哭,一直哭了三天三夜。眼泪哭干了,最后哭出了血。文王听说后,就派人问他,说:“天下被砍掉脚的人很多,都没有这样痛哭,你为什么哭得这样悲伤呢?”卞和回答说:“我不是为我的脚被砍掉而悲伤、痛哭,我所悲伤的是有人竟把宝玉说成是石头,给忠贞的人扣上欺骗的罪名。”文王于是就派人对这块玉璞进行加工,果然是一块罕见的宝玉。于是就把这块宝玉命名为“和氏璧”。
由于这块宝玉的珍奇,加之来历的不平凡,因此,便成了世间所公认的至宝,价值连城。这也是秦王不惜以十五座城为诱饵来骗取“和氏璧”的原因所在。蔺相如不畏强暴,甘冒丧失性命的风险,完璧归赵,一方面是为了维护国家利益,不辱使命;另一方面也在于“和氏璧”的珍贵。
廉颇是战国后期赵国的名将。赵惠文王时封为上卿,屡次战胜齐、魏等国,为赵国立了大功。长平之战时,坚壁固守三年。后来赵孝成王中了秦国的反间计,用赵括代替廉颇为将,遭致惨败。燕国乘机攻赵。赵孝成王重新起用廉颇,战胜燕军。赵王封廉颇为信平君,任相国。赵悼襄王时,廉颇不得志,投奔魏国。魏国不太信任,一直不重用。又奔楚,任楚将。最后老死在楚国。
蔺相如,战国时期赵国的大臣。赵惠文王时得到世上稀有的宝玉──楚国和氏璧,秦国强以15座城换取“和氏璧”,蔺相如奉命带璧出使秦国,与秦王当庭力争,完璧归赵。赵王封相如为上大夫。公元前279年,他又随赵惠文王到渑池(今河南渑池西)与秦王相会,使赵王未受辱于秦,归国后因功封为上卿,地位在廉颇之上,廉颇愤愤不平,蔺相如以国家安危为重,对廉颇容忍谦让。使廉颇愧悟,负荆请罪,二 将相和的故事传为美谈。
三、再读课文,把“将”、“相”的名字画下来,同时想一想,这篇文章讲了几个小故事
学生读完之后,找人回答这几个问题:
“将”指的是廉颇。
“相”指的是蔺相如。
本文一共讲了三个小故事。
第一个:可以用“完璧归赵”来概括。
第二个:可以用“渑池之会”来概括。
第三个:可以用“将相和好”来概括。
四、统观全文,给课文分段,并概括段意
全文可以分成三段。第一段(1~10)自然段,写蔺相如出使秦国,机智勇敢,保护国宝,立了大功。第二段(11~15)自然段,写蔺相如在渑池会上,不畏强暴,维护国威,又立新功。第三段(16~18)自然段,写廉颇负荆请罪,将相和好。
五、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抄写字词。
2、想一想每个小故事发生的原因和结果是什么。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爱国思想和他们各自的美好品质。
2、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
3、复述“负荆请罪”这个故事。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三个故事的原因和结果。
2、了解三个故事之间的联系。
〖教学过程〗
一、检查复习
1、找人说一说这篇课文讲了几个小故事,分别是什么故事?(教师借机板书)
2、再请同学说一说是怎么分的段。
二、交代一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三、学习课文第一大段
1、齐读第1自然段,同时要求学生思考:这个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
通过读书,学生马上知道这是在向我们交待时代背景。
这一句话看似简单,其实非常重要。因为它是后面三个故事的总起因。教师一定要让学生理解它的重要性。
2、接着请同学们默读第一大段。同时想一想:这个故事是怎么发生的?经过怎样?结果又如何呢?
通过默读,学生知道:
起因:秦国自以为强大,想骗取赵国的宝物和氏璧,赵王很着急。
经过:蔺相如不辱使命,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和不畏强暴的精神与秦王斗智斗勇。
结果:蔺相如“完璧归赵”,被封为上大夫。
3、再默读这一大段。同时思考:
⑴ 秦王说愿意拿十五座城换和氏璧,赵王为什么非常着急?
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教师一定要让同学联系文章的第一句去思考,“秦国最强”中的“最强”是最为强大的意思,“常常进攻别的国家”说明秦国以强欺弱,非常专横。然后再让同学想一想赵王为什么着急。同学们如果认真读书就会发现第3自然段直接介绍了赵王着急的原因。因为赵王深深地知道秦王以城换璧是假的,只不过想把无价宝骗到手,如果赵王把和氏璧送去给秦王,秦王当然不会像信上说的那样把15座城给赵王,只能是白白吃亏,轻易地就让秦王占到了便宜。但如果不按秦王信中说的那样去做,又怕秦王 正是因为如此,所以赵国的群臣才束手无策,赵国因想不出两全其美的对策才着急。
⑵ 正在为难的时候,有人说有个蔺相如勇敢、机智,也许能解决这个难题。请同学们想一想:蔺相如是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这对表现人物品质有什么作用?
联系上文,同学们知道蔺相如是在赵王与众臣“为难”的时候出现的。因为大家都觉得很为难,而蔺相如知难而上,由此更能突出他的机智勇敢的精神。
⑶ 面对这个难题,蔺相如是怎么说的?“理屈”你如何理解?读一读蔺相如说的话,体会一下他的性格有什么特点?
教师在引导学生读第6自然段的时候,先抓住“想了一会儿”这个词,使同学们理解他在想什么,其实他不是在想去不去,而是在想如何既能保住和氏璧,又能不给秦王发兵制造机会。接着让同学反复读一读蔺相如说的话,抓住“愿意去”。体会出蔺相如的勇敢。然后分析了两种可能性和两种动作。“如果真的……换,就给……”、“如果不肯……一定……送回”,这两句话运用了两个复句,都是假设关系的,说明他把问题分析得非常透彻,对策也设计好了。“一定” 一词让我们看出了蔺相如的胸有成竹。最后体会“理屈”,就是“理亏”的意思。这也是蔺相如故意造成的一种局面,迫使秦国不能出兵,也使赵国由现在这种左右为难的被动局面,转成主动的局面。这些地方充分说明了蔺相如的深谋远虑,也表现出了他超人的智慧。
⑷ 轻声读第8自然段,想一想,蔺相如是如何与秦王展开斗争做到完璧归赵的?
① 蔺相如看到秦王无诚意拿城换璧,他是怎么做的,怎么说的,表现了他什么品质?
在指导学生回答这个问题的时候,教师一定要先让学生体会出秦王是怎样喜欢和氏璧的。通过读第8自然段的第二句话,学生马上会找出“双手捧”、 “一边看一边称赞”这说明和氏璧的确是个价值连城的宝贝,连见多识广的秦王都这样爱不释手,更可知它的价值。“绝口不提”一词让学生理解它的意思,再体会一下,秦王“骗宝”的丑恶嘴脸一下子暴露在我们面前。这也是在蔺相如动身前大家早就估计到的。正是因为有了充分的准备,所以蔺相如才会有下面的表现。
看到秦王无意拿城换宝,蔺相如想出了宝玉有瑕的办法把玉要回。他先是“上前一步”,说:“这块璧有点儿小毛病,让我指给您看。”这一言一行,充分表现了他的机智。秦王听他这么一说,也就把和氏璧又交给了蔺相如。这时蔺相如捧着璧,往后退了几步,靠着柱子站定。这一部分要抓住“捧”、“退”、 “靠”、“站”这几个动词,体会蔺相如的机智和勇敢。接着再读蔺相如的话,先抓住“理直气壮”,让同学理解他的勇敢;他的一番话,又表现了他不畏强暴,机智勇敢的斗争精神。
在秦王假意应允以城换宝以后,相如又是怎么做的呢?读了第8自然段最后几句话我们就知道了,他要求举行个隆重的典礼,他才肯把和氏璧交出来。
针对第一道小问题,教师应引导学生读、思、议、品味重点词句。如三次说话:第一次,假借指“毛病”要回玉,说明他机智;第二次,“理直气壮” 揭穿骗局,说明他勇敢;第三次,“大大方方”讲明原因,说明他机智勇敢。另外,抓住“捧、退、靠、举、撞”等动词,去理解其机智、勇敢的品质。
② 蔺相如是真的要捧着宝玉撞柱子吗?他要求举行典礼的目的是什么?
由于对上文有了较深的理解,同学们马上明白捧玉撞柱是假,逼迫秦王应允是真。因为前面讲过秦王对宝玉爱不释手,所以他绝不会眼看着宝玉被蔺相如抱着撞碎在柱子上,这也是蔺相如机智之处。他要求举行典礼,其目的有两个,一种就是真的造成这种声势,让世人都知道秦与赵国以城换宝;另一个目的是拖延时间,好派人把宝玉及时送回国。
通过对以上问题的讨论,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蔺相如的认识。
③ 面对蔺相如,秦王为什么处处表现得很被动呢?
这个问题的设计,其实是想让同学们了解到蔺相如勇敢、机智,而秦王则理屈、贪婪,所以处处被动。
教师归纳:秦王爱宝,绝口不提给城;相如假说有瑕,把玉要回。秦王怕玉碎,假意答应让城。相如一面要求典礼,一面暗中派人把宝送回。最后,秦王不得不放蔺相如回国。
⑸ 这场斗争的结果怎样呢?
读了第10自然段,同学马上回答出:“完璧归赵”。这时教师板书这个成语,让同学结合课文内容说说是什么意思。
⑹ 教师小结:
刚才,我们学习完了完璧归赵这个故事,我们是怎么学的呢?我们先读课文,找到了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然后通过读、画、找的方法,抓住主要人物的言行,体会人物的品质。下面咱们仍旧按这种方法学习后面两个故事。
四、学习课文第二大段,默读,思考
1、这段主要讲了一些什么事?主要人物是谁?还提到谁?
2、找出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并用自己的话简单地概括出来:
事情的起因是:赵王赴秦王之约,去渑池相会,并带相如一起赴约。
事情的经过是:渑池会上,相如勇斗秦王。
事情的结果是:他们顺利返回赵国,赵王封相如为上卿。
3、细读课文,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
⑴ 秦王约赵王渑池会见,赵王为什么决定不下,蔺相如对这件事的看法是什么?表现了他的什么品质?
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得让学生弄明白秦王约见赵王的目的是什么。结合上文,同学们马上可以想到,秦王是想借约见之机占赵国的便宜。赵王和大臣们正是看清了秦王的这个阴谋诡计,所以才左右为难,束手无策,决定不下。去,怕有危险;不去,又显得太胆怯,怕日后被世人传为笑柄。此时,蔺相如审时度势,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蔺相如时时以国家的尊严和利益为重,看出他品格的高尚。赵王让相如随行,蔺相如欣然应允,表现了他的勇敢精神。
⑵ 渑池会上,秦王逼赵王鼓瑟,赵王为什么不好推辞?“推辞”是什么意思?蔺相如是如何做的,如何说的?画出重点词句。从这可以看出他的什么品质?
渑池会上,秦王让赵王为他鼓瑟,赵王因为惧怕秦王,所以不好推辞。“推辞”的意思就是谦让不干的意思。于是为秦王鼓了瑟。而秦王却得寸进尺,还让人把这件事记录下来。很显然,这说明同为大王,秦王与赵王是不平等的,秦王可以凭借自己强大的势力指挥赵王,而赵王的地位就低于秦王,这对赵国当然是个奇耻大辱。因此,在这关系到国家荣辱的关键时刻,蔺相如挺身而出,与秦王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
在学习这部分内容的时候,教师要引导学生抓准描写蔺相如的句子,通过反复朗读、体会,使学生理解蔺相如不畏强暴、机智勇敢的精神。可抓住“生气极了”、“跟您拼了”等词语,让学生体会出蔺相如为维护国家的尊严,抓住秦王怕死的弱点,以死相拼,迫使秦王为赵王击缶,蔺相如也叫人记录下来。这种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做法,维护了国家的尊严,粉碎了秦王的阴谋,表现了他机智、勇敢的精神。
秦王又没有占到赵王的便宜,他知道廉颇已经在边境上做好了准备,只好放赵王回去了。
⑶ 渑池之会的结果怎样?廉颇起了什么作用?
渑池之会。赵国又占了上风,蔺相如又立新功,封为上卿,这是渑池之会的结果。这里蔺相如当然起了决定作用,但廉颇的功劳也不能忽视。因为在背景介绍时同学们已经了解到,廉颇是一位英勇善战的大将军,他为赵国出生入死,立下了赫赫战功。秦王之所以放赵王回去,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廉颇在边境做好了准备,万一有什么情况,廉颇会拼力杀过来,保护赵王的,到时危险的是秦王。因此说,赵王安全回国,廉颇的作用也不容忽视。
⑷ 给这个小故事加个小标题:
教师可告诉学生,加小标题,可以把故事高度概括成2个字,也可用故事发生的地点来概括,因此这个故事可以概括为“渑池之会”。
⑸ 教师小结:过渡:
“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蔺相如大智大勇,连连立功,职位比老将廉颇都高了,这样就引起了“将”和“相”之间的什么问题呢?学生可能说是 “矛盾”,也可能说是“不和”,于是教师随机板书“不和”。那么,在处理这场内部矛盾中,蔺相如又是怎样说的?怎样做的呢?从中能体会出他的什么品质呢?请同学们自学第三大段。
五、自学第三大段
因为这篇文章的三个小故事结构相同,学生又有了前面学习的方法,因此自学起来不会很困难。
1、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让他们读课文。画出有关的重点词句,谈出自己的体会,随后教师检查、指导。
2、检查自学情况:
⑴ 这一大段主要写了谁和谁?写了他们的什么事?
文章这一段主要写了廉颇和蔺相如,写了他们由不和到和好的经过。
⑵ 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怎样?
事情的起因是:蔺相如的职位比廉颇高,廉颇不服气,总想寻机羞辱蔺相如。
事情的经过是:蔺相如处处避让,并对下人讲清了避让的原因。
事情的结果是:将相和好。
⑶ 蔺相如为什么要避让廉颇?从这儿可以看出他的什么品质?
从蔺相如的言语中,我们可以找到他避让廉颇的原因很简单:秦王比廉颇厉害得多,但蔺相如都不怕,他也就更不会怕廉颇。因为他深深地知道,秦王不敢进攻赵国,就是因为赵国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如果将相闹不和,就会削弱赵国的力量,秦国必然会乘机攻打赵国。蔺相如避让廉颇,完全是为了赵国的利益。
通过反复朗读蔺相如的话,让学生体会出蔺相如以国家利益为重,顾大局,识大体,胸怀宽广的好品质。
⑷ “负荆请罪”是什么意思?廉颇为什么会向蔺相如负荆请罪呢?从中你能看出他的什么好品质呢?
从词的本意上讲,“负荆请罪”就是背着荆条请求责罚、赔礼道歉的意思。
因为廉颇居功自傲,与蔺相如闹不团结,而蔺相如以国家利益为重,处处避让廉颇。他的那些深明大义的话和处处避让的行为深深地感化了廉颇,使他觉得自己心胸狭窄、羞愧难当。于是去向蔺相如负荆请罪。
从廉颇的这些举动,我们也不难看出,廉颇勇于认错,知错就改,也同样有以国家利益为重的好思想。
⑸ 哪一个词最能概括将相和好?如何理解这个词呢?将相和好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呢?
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得让学生体会到蔺相如不计个人恩怨的品质,接着找出“同心协力”一词,让学生理解词意,最后说出他们和好的根本原因都是以国家利益为重。
⑹ 这个故事可用什么做小标题?
待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负荆请罪。
六、总结全文,揭示中心
总结,揭示本文的中心思想:
本文通过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三个故事,表现了蔺相如顾全大局,注重团结,机智勇敢的品质和廉颇勇于改过的精神。
七、了解三个小故事之间的联系
本文由三个小故事组成,每个故事都有矛盾的发生、发展和结果,有相对的独立性,但又紧密相联系,第二个故事是第一个故事的发展,前两个故事的结果又是第三个故事的起因,合起来构成“将相和”这一更加完整曲折的故事。
八、复述“负荆请罪”这个小故事
学生在复述之前,教师可引导学生先列个提纲,然后再给出一些关键性的词语和运用的好的语句,最后让学生进行复述。
最后教师小结:复述不是背诵,同学们可以根据故事的梗概进行。
九、作业
1、熟读课文,学习人物的精神。
2、练习复述“负荆请罪”这个故事。
〖板书设计〗
五年级语文《将相和》教案 篇9
《将相和》这篇课文以秦、赵两国的矛盾为背景,以蔺相如的活动为主线,通过三个相对独立而又紧密联系的故事,写出了将相之间由失和到和好的过程。文中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因果关系错综复杂。因此,“理解三个故事的因果和了解三个故事之间的联系”就成了本文教学的重点、难点。
一、查阅资料,了解背景。
《将相和》由“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三个故事组成,因年代久远,内在联系复杂,课前可先让学生查阅有关资料,初步了解当时的时代背景及人物的情况,并做到适当摘录,以丰富学生知识,为学文作好铺垫。学生掌握了第一手资料,教师可给他们创设一个展示、交流的机会,在课前几分钟里,让学生各抒己见,使学生获取多方面的知识信息,这样,既为顺利地读懂课文打下了基础,又培养了学生主动查阅资料的好习惯。
二、理清脉络,分清因果。
1.初读感知,设疑激趣
遵照大纲中阅读教学要从整体入手的原则,我们在教学伊始,可首先让学生通读全文,在读准、读通的前提下,教师可借检查预习,了解学生对课文生字新词(包括课后题4的词语)的认读情况,对课文整体感知的情况以及对“将”“相”“和”三字的理解。然后由“和”字引出“不和”。此时教师可设疑激趣: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他们失和?又是什么原因使他们言归于好了呢?学生带问题默读全文,边读边思考,最后通过讨论,初步理出故事的来龙去脉,即前两个故事是失和的原因,第三个故事是事情的结果。
2.分清因果,突破重点
《将相和》一文篇幅较长,三个故事的处理不能平均用力。可以重点段“完璧归赵”为主,教师扶学指导,并渗透一定的学习方法或思路,然后发挥群体优势,以小组学习的形式,自学后两个故事,做到长文短讲,省时高效地突破重难点,达到教学目标。
(1)扶读悟法。细读“完璧归赵”,引导学生弄清两个问题:一是该故事的起因和结果各是什么;二是你从中体会出蔺相如是一个怎样的人,画出有关语句并谈出理由。重点引导学生抓住描写蔺相如的动作、语言和语句来体会,如“上前一步”“往后退了几步”“举起”等动作的描写;“他理直气壮的说”“大大方方地说”等语言的描写。通过练读体会他是一个怎样的人。也可以让学生扮演角色,“理直气壮”地读,“大大方方”地说,尽可能地站在人物的立场体会他当时的心理,从而读出人物的语气。最终通过学生的读和发言,总结出这样的结论:蔺相如在赵王危难之时,群臣无策之际挺身而出,面对强大的敌人毫无惧色,由被动变主动与秦王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从中看出他机智勇敢的性格。这样,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抓重点句段体会人物特点”,渗透了学法的指导,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
(2)自学用法。“渑池之会”和“负荆请罪”两个故事,教师可由半扶半放到全放,也可以直接全部放手,以课后题1的(2)(3)或上面两个问题为主,分小组自学。要注意引导学生运用“抓重点句段体会人物特点”的方法,在熟读、精读中理解课文内容。可重点抓以下两部分:一是蔺相如“逼”秦王击缶并记录下来,二是“负荆请罪”中蔺相如说的话。从这两部分中,体会出他的机智勇敢和对敌寸步不让、对友却宽宏大量的高贵品质,突出他一切以国家利益为重的爱国思想,同时可渗透团结、爱国的思想教育。教师可让学生在充分理解、朗读的基础上复述“负荆请罪”,完成课后题5。
通过自学,学生弄明白了每个故事的前因后果,然后以课后题2、3为主进一步深入探讨,抓住故事之间的内在联系,得出结论:第一个故事的结果是第二个故事的起因,即蔺相如完璧归赵立了大功,才会有渑池之会的随行;前两个故事的结果又是第三个故事的起因,即蔺相如连立奇功造成廉颇与之失和;整个故事的起因则是课文第一自然段所讲的“战国时期,秦国最强,常常进攻别的国家。”
三、品读欣赏,领悟方法。
教师要引导学生回过头来领会作者是怎样运用语言文字表达课文中心的,从中学习表达方法。如《将相和》一文,作者构思巧妙,虽然因果关系错综复杂,但却表达得非常清晰。为了让学生加深认识,可设问:这三个故事的顺序能否颠倒,为什么?另外,作者在写人物特点方面主要抓住了人物的语言、动作来表现其性格特点,这也是本文的一大特色。可找出有关句段品读、体会、欣赏。也可以让学生谈体会:� 如:前两个故事中几次用到“只好”“只得”这两个词语,可抓住它们来深究事情的前因后果,在事情的因果关系中体会出蔺相如的智与勇,从中品析出作者用词之巧妙。
另外,教师可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考虑布置以下作业:
一是知识延伸练习。课后设悬念:“既然将相和同心协力保赵国,最终赵国为什么还是被秦国灭亡了呢?它是怎样灭亡的?”这个问题虽然难度较大,但却能引导学生从课堂走向课外,促使他们博览群书,养成查阅资料的好习惯。
二是读中学写练习。通过一件事写写同学、朋友之间团结友爱的故事,要写清前因后果。
五年级语文《将相和》教案 篇10
《将相和》这篇课文以秦、赵两国的矛盾为背景,以蔺相如的活动为主线,通过三个相对独立而又紧密联系的故事,写出了将相之间由失和到和好的过程,以下是专门为你收集整理的语文《将相和》优秀教案,供参考阅读!
教材分析:
《将相和》这篇课文以秦、赵两国的矛盾为背景,以蔺相如的活动为主线,通过三个相对独立而又紧密联系的故事,写出了将相之间由失和到和好的过程,文中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因果关系错综复杂。
学情分析:
《将相和》这篇课文由“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三个故事组成。因年代久远,内在联系复杂,教学前可布置学生查阅有关资料,初步了解当时的时代背景和人物的情况,为学习课文作好铺垫。教学中抓住“骗”、“逼”、“避”三个字引导学生体会人物性格,理解三个故事的因果和了解三个故事之间的联系。
教学要求: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2、读通、读熟课文,理清文脉。
3、理解课文内容,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体会人物的个性特点,从人物的好品质中受到启示和教育。
4、复述三个故事中的一个,并自由组合进行排练,在班上演一演。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2、读通、读熟课文,理清文脉。
3、学习第一个故事“完璧归赵”。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审清题目。
1、板书课题:11 将相和
2、出示课题练习,让学生板演:
(1)“将”的读音有( )( )。这里应读( ),“将”指的是( )。
(2)“相”的读音有( )( )。这里应读( ),“相”指的是( )。
(3)“和”的读音有( )( )。这里应读( )。既然讲“和”,说明他们原来( )。
二、设疑激趣、理清文脉,初步了解三个故事之间的关系。
由题目里的“和”引出不“和”。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他们的失和?又是什么原因导致他们言归于好的呢?要求学生带着问题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同桌讨论完成填空:
将相不“和”的原因是( ),后来“和”了,“和”的原因是( )。
教师依据学生回答板书: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
三、抓住“骗”字教学“完璧归赵”:
1、自由读课文1——10自然段,讨论完璧归赵的起因是什么?(以城换璧、秦国骗璧``````)结果怎样?(完璧归赵)要求答案的内容用四字加以概括。教师依据学生的回答引导教学。
秦国作为当时最强的国家,以城换璧是诚心诚意的吗?你从那里可以看出来?
“秦国骗璧”,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2、蔺相如识破了秦国的骗局,他是怎么做的?从中你体会到蔺相如是个怎样的人?(不畏、机智勇敢、深谋远虑``````)对于这环节教师要引导学生抓住人物的动作(上前一步、后退几步,靠着柱子站定。),神态(理直气壮、大大方方),语言进行充分的讨论。并指导学生演一演。
四、课时总结:
蔺相如在赵王危难之时,群臣无策之际挺身而出,面对强大的敌人毫无惧色,由被动为主动与秦王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从中我们体会到了他的机智勇敢的性格。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学习第二、第三个故事,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进一步体会人物的个性特点,从人物的好品质中受到启示和教育。
教学步骤:
一、抓住“逼”字教学“渑池之会”。
1、“完璧归赵”之后,秦国两次打败赵国,在这种情况之下年,秦王约赵王在渑池相会。渑池之会上发生了一件什么事情?结果怎么呢?
2、默读课文,相互讨论,答案用四个词语概括。(侮辱赵王、没占便宜``````)
秦王是如何侮辱赵王的?(逼赵王鼓瑟)对于秦王的侮辱,蔺相如是如何反应的?(逼秦王击)蔺相如为什么逼?如何逼?(出示句子:蔺相如说:“您跟我现在只有五步远。您不答应,我就跟您拼了!”指导朗读。)逼的结果怎样?
从这个故事中你体会到蔺相如又是一个怎样的人?说说理由。(突出蔺相如为了维护国家的尊严,对敌人寸步不让。)
二、抓住“避”字教学“负荆请罪”:
1、过渡:蔺相如为了国家的尊严,国家的利益,对敌人寸步不让,相反,对于居功自傲的廉颇老将军,他的态度又是怎样的呢/
2、学生自由读课文第三个故事,找出关键词“避”,围绕下面三个问题并体会蔺相如的为人。(为了国家的利益,对友宽容大度)和廉颇的性格特点。
(1)蔺相如是如何设法避开廉颇,不跟廉颇见面的?
(2)蔺相如的手下是怎样看待他的避让态度的?
(3)蔺相如是怎样向手下人说明避让原因的
三、品读赏析,了解三个故事之间的关系:
这三个故事的顺序能否颠倒?为什么?(进一步分清事情的因和果)
四、布置作业:
1、引导课外阅读:既然将相和同心协力保赵国,最终赵国为什么还是被秦国灭亡了?
2、写一件发生在同学、朋友之间的团结友爱的故事,要写清楚故事的前因后果。
《将相和》教学设计 篇11
一、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
2、理解课文主要内容。感受蔺相如的机智勇敢,顾全大局,对友胸怀宽广,忍辱退让的好品质,以及廉颇知错就改的好品质。
3、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了解事情的前因后果,理清各段之间的联系及各段与整篇的关系,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和务求理解的读书习惯。
二、教学过程
(一)、揭课题,晓背景。
1、同学们,上课前,我们来聊聊一本书《史记》,把书翻到95页的“资料袋”。史记是由西汉文学家、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一部编年体历史著作。
《史记》记载了从黄帝到汉武帝太初年间长达三千年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历史。其中战国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当时,比较强的国家有七个,即秦、楚、齐、赵、燕、魏、韩,称为“战国七雄”。七雄并峙,战火频繁。而秦国又数七雄之中最强悍,常常侵犯别的国家,被其他诸国称为“虎狼之国”。我们来看看春秋战国的形势图。大家可以看到,赵国的东面是富强的齐国,西面是强大的秦国,处于两大强国之间。当时秦国全力进攻楚国,不能集中兵力对付赵国,主要用威胁的手段占赵国的便宜。《将相和》这个故事就始于较强势的秦国和较弱势的赵国之间。(课件:战国形势图)
2、出示课题:(课件:课题)将相和(板书),齐读课题,解释课题:“将”是谁?“相”是谁?“和”是什么意思?
(二)、初读课文
1、现在我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懂课文。
2、老师这有几个词语,在我初读课文的时候也觉得有几个字比较容易读错,你们能正确地读出来吗?(课件:生字新词)允诺胆怯拒绝乘机鼓瑟击缶上大夫上卿
3、词语会读了,课文你们读懂了吗?课文有几个故事组成?找出每个小故事的起止,并用适当的小标题概括每个故事的内容。(指名说一说)
4、其实这篇课文有个特点,每个故事结束之后,都有个小结段,快速地浏览课文,这出这几个小结段。(指名说,出示课件)
5、同学们把这几个小结段齐读一遍,边读边思考:能不能从中找出关键词以小标题的形式来概括这几个故事吗?(齐读句子)好,谁能来说一说?(指名说)
(渑池之会:这是一次在渑池的会见,文言文中“之”有“的”的意思,你可以把“之”加进去再说一说吗?)
6、板书小标题,强调“璧”的写法。
7、我们再来看前两个小结段,前一句话总结了上文的故事,后一句话引出了下面的故事,我们把这样有承上启下作用的段叫做——过渡段。对,过渡段能更便于我们了解课文内容。
8、再读故事,明晰每个小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
(三)、精读课文,深入体会人物形象。
1、弄清将相和的前因后果。通过课题我们就能知道蔺相如和廉颇最后和好了,这也说明他们之前不和。不和的原因是由什么引起来的?和的原因又是什么?(也可以用小故事的标题来回答)
2、你觉得赵王应该升蔺相如为上卿吗?蔺相如是靠什么升为上卿的?再读三个小故事,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等细节描写,体会蔺相如的过人之处。
A、抓住”骗”完成完璧归赵。
讨论完璧归赵的起因是什么?结果怎样?
秦国作为当时最强的国家,以城换璧是诚心诚意的吗?你从哪看出来的?
蔺相如识破了秦国的骗局,他是怎么做的?从中你体会到蔺相如是怎样一个人?抓住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进行讨论,演一演。
总结:蔺相如在赵王危难之时,群臣无策之际挺身而出,面对强大的敌人毫无惧色,由被动为主动与秦王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从中体会到了他的机智勇敢。
B、抓住”逼”完成渑池之会。完璧归赵后,秦国两次打败赵国,在这种情况下,秦王约赵王在渑池相会,渑池会上发生了一件什么事?结果是什么?秦王是如何侮辱赵王的?蔺相如何反应的?为什么逼?如何逼?结果怎样?,(抓住蔺的语言动作神态)描写
C、抓住”避”完成负荆请罪。蔺相如为了国家的尊严和利益,对敌人寸步不让,相反,对于居功自傲的廉颇老将军的态度又怎样?
(1)如何避开廉颇,不跟廉颇见面?
(2)手下如何看待?
(3)怎样说明原因的?
你这一事件中,你又读出了蔺相如身上怎样的品质?
总结:同样是语言描写,人物的个性不同,语言也不一样,以后在描写人物时,必须体会人物的个性。
三、总结
(一)、这三个小故事的顺序能否颠倒?为什么?
(二)理清文章条理:课文的结构特点,是由三个独立的小故事组成。三个小故事之间的联系是怎样的?它们与全文的关系是怎样的?最后咱们想一想:蔺相如为什么能机智勇敢,胸怀开阔?廉颇为什么勇于改过?因为爱国。
四、结尾。
最终,廉颇和蔺相如和好了!将相和,国家则安;将相不和,国家则危。如此说来,赵国本应更加强大,可是最后还是秦国统一了六国,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史记》中写的清清楚楚,同学们可以详细地读一读《龙门灵秀》中《廉颇》。而且《史记》中写人的艺术课远不止“品其言,知其人”而已,(出示课件)希望同学们能在历史长河中尽情遨游,在《史记》中认识更多有血有肉,性格鲜明的人。
拓展:读《硬脖子的洛阳令》,思考《硬脖子的洛阳令》:硬脖子指的是什么性格特点?本文是通过哪几件事写出了他的这个性格特征?这几件事是什么关系?
教学反思
《将相和》一课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五组的第1篇课文,本组课文由名著选段组成。它以秦赵两国的矛盾为背景,以蔺相如的活动为线索,通过对"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三个小故事的记述,写出了将相之间由不和到和的经过,赞扬了蔺相如的勇敢机智、不畏强暴的斗争精神和以国家利益为重,顾全大局、识大体的可贵品质和政治远见,也赞扬了廉颇勇于改过的精神。
我前后用两个课时进行了本篇课文的学习。第一课时重在阅读,兼以扫除字词障碍、介绍课文出处、作者生平、故事背景,梳理三个小故事,并了解三个小故事的因果关系,把课堂还给学生。学生学会读、读中学,我相信"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用阅读的力量为第二课时的人物分析,语言分析打下了基础。第二课时对人物进行逐步分析,通过三个小故事,逐步丰满人物形象。
第一课时时,在导入时,我选择以名著为媒介,介绍《史记》。向学生交代《将相和》的时代背景:两千多年前,我国历史上有一个时期叫做战国时期。当时,比较强大的国家有七个,分别是——秦、楚、齐、赵、燕、魏、韩,也称战国七雄。七个国家都想一统天下,因此战火连年。然而当时最强大的国家是秦国,也称虎狼之国,位于赵国的西面。而赵国的东面则是富强的齐国。赵国处于两个大国之间,行事处处小心。更何况,当时的秦王是一个凶狠残暴、阴险狡诈、不守信用又贪得无厌的人。赵王也就更加小心翼翼了。通过"战国形势图",让学生了解战国时期各个国家的情况,激发学生对当时历史的好奇,从而产生学习课文的兴趣。因为学生年龄段,对于历史有着浓厚的兴趣,我成功地把他们带进课堂,带进战国时期发生在秦国和赵国之间的故事。
通过请同学读课文,疏通生字词;齐读课文,说明"将"是谁?"相"是谁?通过自读课文,学生给每个小故事加上标题,主要是训练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并进行板书。只要基本符合故事内容我都给予了肯定,关键是要求学生讲出概括的理由。再让学生弄清三个小故事之间的联系时,我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只要他们能说出其中的因果关系即可,目的是要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其后,我在学生的基础上总结概括,在多媒体PPT上进行呈现。最后,留下课后问题"�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根据人物言行,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
1、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感受人物形象。
2、学习他们各自的美好品质。
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了解三个故事间联系,弄清事情的前因后果。
投影片教学过程:
1、本文主要写了一个什么故事?是由哪几个小故事组成的?根据第一个故事,说说蔺相如这个人物的性格特点。
2、过渡:蔺相如完璧归赵后,被赵王封为上大夫,那么,在渑池之会上,蔺相如又是怎样再立大功,被封为上卿的呢?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二、三个小故事。
1、读第二个小故事,理清层次,找出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2、画出描写蔺相如言行的句子,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
思考:蔺相如为什么逼秦王击缶?表现了他什么性格特点?秦王击缶后,为什么“不敢拿赵王怎么样”? 指导有感情地朗读,深化理解人物性格特点。
1、默读第三个小故事,找出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
2、画出人物的言行,分析人物性格特点。
(1)再读蔺相如的、语言,深化理解、挖掘。
②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蔺相如的语言,体会人物的特点。
(2)分析廉颇的语言、行动:
①体会人物的语言、行动的句子,说说廉颇的性格特点。
②出示投影片,观察第二幅插图,想象人物当时的言行,说说廉颇负荆请罪的情景。(学生可以展开合理想象、各抒己见,只要合文章情理即可。)
③廉颇为什么向蔺相如负荆请罪? ④指导有感情地朗读廉颇的语言、行动,深化理解人物的性格特点。
2、文中蔺相如和廉颇你更喜欢谁?为什么?
3、联系自己的学习、生活,谈谈学了本文后的感想。
1、鼓励编排课本剧。
2、复述三个小故事。
2、写一件发生在同学、朋友之间的团结友爱的故事,要写清楚故事的前因后果。
五年级语文《将相和》教案 篇12
《将相和》是1篇讲读课文。课文通过“完璧归赵”、“渑池会”、“负荆请罪”这三个小故事,突出地表现了蔺相如临危不惧、足智多谋、顾全大局、注意团结的品质,也赞扬了廉颇知错就改的精神。课文是通过典型的事件和人物的言行来表现人物特点的。领会和学习这一写作方法是本课的教学重点。本着把语文课上成语言文字训练课的宗旨,围绕课文教学重点,我采用了如下的教学步骤:
(一)疑
在正确读出课题后,引导学生围绕课题进行质疑:看着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学生纷纷提出:“将”是谁?“相”是谁?“将”、“相”为何失和?又怎样和好?……质疑以激起学生强烈的阅读愿望。在学生质疑时,教师板书:
(二)读
让学生带着自己的疑问去读课文。在阅读中识读生字新词,找出上述问题的答案,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并给三个小故事加上小标题,明确三个故事之间的关系。在学生回答问题的过程当中,教师去掉上面板书中的问号,第一次完善板书。
(三)讲
要求学生讲讲三个小故事。既是复述的训练,又进一步熟悉故事内� 三个小故事的复述指导由“扶”到“放”。具体做法如下:
“完璧归赵”:师生一起阅读故事,理清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共同列出提纲(小黑板上)。让学生边看提纲,边看课文插图进行复述。
“渑池会”:让学生自己阅读故事,列提纲,看提纲复述。
“负荆请罪”:让学生看课文插图,回想故事,进行创造性复述。
(四)品
一品人物特点。在复述故事后,追问:你觉得“将”、“相”各是怎样的人?让学生充分发言,师生评判,形成共识,第三次完善板书。
二品课文是如何体现人物特点的(这是整篇的教学重点,花时要多)。先让学生再次阅读课文,用笔划出文中能体现人物特点的语句,并分别注明体现了人物的什么特点;然后进行交流。交流时随机进行品读,要求读出适当的语气,读出感情。
通过交流、品读,让学生深切地感受廉颇、蔺相如的可贵,激起学生的爱国之情,渗透思想教育。
三品课文的写作方法。在前两品的基础上,让学生总结出本课的写作方法。
(五)写
让学生学习课文的写作方法,进行一次小练笔:写一个人物片断。要求选取一件典型的事,注意通过人物的言行来表现人物的一个特点。小练笔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实践真正掌握学到的写作方法,也使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结合起来。
关于教学设计的三点说明:
1、把预
2、课文中的生字新词较多。不要集中学习,可随课文识读理解,个别词语也可随课文进行说话训练。
3、教学时间为两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