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心理学论文(实用5篇)
【路引】由阿拉题库网美丽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护理心理学论文(实用5篇)”文档资料,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范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护理心理学论文1
1心理护理发展现状
1·1心理护理视野正在拓宽
心理护理目标已不局限在病人和疾病本身,而是扩大到病人家属、社区、预防保健和提高病人生活质量等多方面。例如刘蓉华等[2]在护理烧伤患儿的同时,关注患儿母亲的应激状态,进行准确的评估并恰当干预,保证患儿母亲的健康心态,共同促进患儿康复。李乐之等[3]研究表明腹部手术病人术前焦虑与社会支持呈显著负相关。护士应尽可能支持、理解病人,并采取力所能及的措施帮助其优化社会支持网络,加强与家庭的联系,提高手术耐受力。方逸等[4]对双胎妊娠围生期心理健康状况采用SCL-90问卷调查分析,以便针对性进行双胎妊娠孕妇的心理健康保健。朱树香等[5]对122例婴儿智力发展及影响因素进行调查分析,旨在促进和保障婴幼儿智力发展。
心理护理的方法更趋科学化
心理护理从宣教式的经验之谈过渡到注重心理学知识和技能的发挥和运用。护理工作者开始关注不同病情、不同病人的个体差异,采取科学的心理护理理念,拓展心理护理的深度。例如音乐疗法已广泛地应用于重症颅脑损伤、癌症、心身疾病、围手术期和终末病人,取得了理想效果。苏晓茵、林征等成功地运用了生物反馈训练矫正肿瘤病人和慢性便秘病人不良的身心反应。放松疗法用于冠心病和哮喘病人的辅助治疗取得了显著效果。黄秀英、郝天羽等[15,16]通过正性暗示和常规心理护理对照研究,结果表明积极暗示法明显优于一般的心理护理。王延文采用Ellis理性情绪疗法、Meichenbaum自我指导训练和Beck认知治疗理论成功地对1例意外眼球破裂合并面部毁容病人进行心理干预。董冰等研究表明针对性的心理干预方法对缓解术前焦虑、加速术后康复的效果优于一般心理护理。
应用量表评价的论文明显上升
本调研显示,1997年应用心理评定量表的论文仅占%,而2002年16月已达%。准确的心理评估是心理护理的前提,胡军等[19]研究发现主、客观两种评估方法差异非常显著。若使心理护理具备科学性和可信度,护理人员必须掌握科学的心理评估方法,科学地测定病人的心理状况,有的放矢地开展心理护理,真正使病人受益。
2心理护理的展望
2·1心理护理深入开展是护理成为自主性专业的必要条件
护理要想成为自主性专业,摆脱依赖和束缚,必须有独到的理念和能力。我国护理事业的发展之所以不尽人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欠缺心理护理的技巧和能力,相当程度上还停留在机械操作状态,阻碍整体化护理的完善和进展。护士与病人有着密切的接触,能及时发现病人的心理问题。解决病人的心理困扰,这是不该忽视的护理范畴。
2·2心理护理科研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本调查结果看,论文多数倾向于调查分析、调查报告,对心理护理具体方法和措施的论述仍然较少。有的只是理论上提及,可操作性不强。心理护理科研的重点应立足于为临床护理服务,而不要停留在调查的表面。心理护理和心理干预的具体措施和策略乃是心理护理科研的重点,应该抓紧、抓实。同时应该抓好心理护理科研的连续性和跟踪性研究,逐渐形成完善的心理护理科学体系。另外,护士所掌握的心理学知识和技能尚不充分,应用时呆板、机械,这就要求护士不断加强心理学的学习,把所学知识创造性地运用于护理工作中。
以上内容就是差异网为您提供的5篇《护理心理学论文》,能够帮助到您,是差异网最开心的事情。
护理心理学论文2
摘要随着心理护理在全国各大城市广泛开展,它作为整体护理的核心成份贯穿整体护理的始终。很多相关研究显示:心理护理在卫生、康复、保健等健领域中已越来越被人们重视,并已成为疾病的重要影响因素足以让人深醒。
关键词心理护理;研究;概述
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现代护理模式也发生了巨大的转变,由“生物医学”模式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即整体护理模式,尤其突出了心理因素。整体护理,作为新兴的护理工作模式,要求护理人员除了加强对病人自身的关注外,还需要把注意力放到病人所处的环境、心理状态、物理因素等对疾病康复的影响因素上。心理护理则是整体护理中核心部分,它是心灵的钥匙,如何做好心理护理,使病人具有良好的心境,积极地配合治疗及护理,更便于整体护理的具体实施。所以,研究心理护理在整体护理中的作用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本文从整体护理中的心理护理涵义出发,针对目前整体护理中的心理护理的影响情况进行概述,为整体护理今后的具体实施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1、心理护理是整体护理中非常重要的核心部分
由现代护理模式发展来看,整体护理的特色主要是通过心理护理体现的,其中心理护理是关键,其贯穿于整体护理的始终。护理专业的本质是对人类的关怀和照顾。“关怀”是离不开心理活动的,也就是说护理专业是对人类的关怀,包括躯体、心理、社会的全方位照顾,因此,心理护理既是整体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有其特殊的规律和要求。现代整体护理要求护理工作者有更多的时间了解病人,观察和诊断病人的生理和心理方面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国外学者Lo等人认为,整体护理包括相互联系的4个维度:躯体护理、心理护理、社会护理、精神护理。目前研究者们已经把心理护理作为整体护理的核心成分之一,它存在于所有的护理活动中,与其他3个维度不可分割。Pegram认为心理护理是使躯体护理的方法得以顺利实施,并以建立良好护患关系为核心的方法、措施和过程。国内学者陆斐认为心理护理是护理人员根据心理学的理论,在护理过程中通过人际交往,以行为来影响和改变患者的心理状态和行为,促进其康复的方法和手段。杜召云认为心理护理是根据心理学的理论,在护理过程中,护士通过与患者密切交往,以良好的语言、情绪和行为去改变患者的心理状态,使患者在信念上由悲观变为有希望;在意志上由懦弱变为坚强;在情绪上由消极变为积极;在心理控制上由盲目变为自觉;在接受治疗上由被动变为主动,以达到促进患者心身早日康复的目的。
虽然国内外学者对心理护理的理解不同,但是我们可以看出,他们都一致认为心理护理是指护士与患者在护理过程中的一种相互关系,二者通过语言与非语言行为的信息交互,从而实现患者积极适应,主动配合治疗的策略和过程。它是护理常规工作之一,在严重疾病或伤害时,护士为患者提供的直接帮助和持续支持,要求护士在为病人主动参与配合护理活动;要求护士深入接触病人,主动自觉地发现病人的问题,从而提供确切可行的护理与服务。这就要求护士必须掌握心理护理相关知识,只有掌握好心理护理相关知识,才能很好地在整体护理中实施心理护理,改变病人的心理状态和行为,使病人处于最佳的心理状态接受治疗和护理。
2、心理护理是实施临床护理前提与关键
病程中,心理护理的基本任务在于观察病人的情况和需要内容,不同科室的病人,病人的不同阶段,其需求也各不相同。护理人员应当因人而异,因病而异,因时而异做好心理护理工作,才能使临床护理顺利进行。
心理护理在儿科中的应用
儿科中的患者都是非常特殊的群体,生理和心理都还不健全。整体护理中,就需要医护人员不仅要对患儿的心理表现进行心理护理,同时也要对家长的不同心理表现进行护理。高平市人民医院周晓琴对468例患儿,年龄均在14岁以下,包括小儿肾病综合症38例,小儿肺炎300例,腹泻19例,新生儿78例,其他33例。全部病例在药物治疗的同时,护理过程中均恰当的实施了心理护理——创造良好第一印象、培养语言沟通技巧、掌握患儿的心理发展规律等等,结果表明:护理人员准确观察患儿的心理特点,不断满足患儿及家长的心理要求,细致入微的心理护理,促进患儿的早日康复,完善儿科的整体护理水平。
心理护理在外科中的应用
外科手术操作较多,风险性大,患者的心理承受能力较为薄弱。许多人面对手术,总存在不安,恐惧的心理;手术后,患者又由于手术的刺激、出血、疼痛而精神高度紧张。由此可见,心理护理在外科护理中就显得十分重要。
解放军第89医院骨科创伤中心对2002年3月—2004年7月21例外伤性截肢患者施行心理护理,这些患者的平均年龄岁,截肢部位:上肢5例,下肢14例,双下肢2例。通过评估患者的心理反应、确立护理问题、实施护理措施及其评价,最终得出:在治疗中对患者适时运用心理护理,其实质就是从心理、社会因素着手改变患者的心理状况,从而促进康复。截肢患者适当的心理护理及正确的指导其功能康复训练,可缓冲他们的紧张情绪,使他们走出自身的误区,走出孤独、恐惧、焦虑不安的境地,正视疾病、无畏残疾、心情舒畅,对未来生活继续充满信心和勇气,与正常人的生活融为—体。
心理护理在内科中的应用
内科慢性病患者居多,慢性病人一开始大都有侥幸心理,一旦明确诊断,又易产生急躁情绪。病人随着病情变化,有时高兴、有时悲伤、有时满意、有时失望;紧张、焦虑、忧愁、愤懑、急躁、烦闷等消极情绪也经常出现。有些病人,由于饱受长期的疾病折磨,人格特征也往往发生变化,常常有动作迟缓、情感脆弱、谨小慎微、被动依赖、敏感多疑、自我中心等表现。他们过分关注机体感受,过分计较病情变化,一旦受到消极暗示,就迅速出现抑郁心境,有时还可产生悲观厌世之感。因此,对慢性病人的心理护理尤为重要。
据宁波市北仑区柴桥医院统计分析,通过在内科病房整体护理中心理护理的应用,内科病房中,具有疑虑心理的患者从70%减少到1%—2%,具有抗药心理从35%降至5%。通过心理护理,对病人进行有针对的开导,及时消除不利于治疗的心态,把药物治疗与心理治疗有机地结合起来,治疗效果有显著的提高。
心理护理在妇产科中的应用
妇产科里,患者都是女性,女性的性格特点较男性更为柔弱,顾虑心较重,对周围环境的改变、疾病的带来痛苦、周围人员的言语举止都较为敏感,入院后,患者很容易因为一点小事就产生害怕、恐惧、忧虑、多疑,烦躁不安,多愁善感等心理。大量的研究结果表明,在妇产科护理中应用心理护理,可以明显减轻上述症状,使患者早日康复。
茌平县人民医院周四清研究表明,剖宫产术中,针对2003年1月—12月的596例剖宫产患者的不同心理需求,实施了整体护理,通过良好的心理护理,取得了满意的效果。不仅增加了剖宫产手术的安全性,还将母婴的危险减小到最低,有效降低了伤残儿的出生。
心理护理在临终护理中的应用
临终护理,是指病人处于疾病末期,癌症晚期,治疗不再生效、死亡即将来临之际,使他们在有生的日子里过的舒适和有意义。并帮助家属解除抑郁和悲痛所提供的全面、周到的护理。随着我国整体护理模式的形成与发展,临终护理范围扩大,护理对象不仅包括住院的重危患者,也包括昏迷、失去交谈能力、存活不到24h的重危患者及其亲属。
临终阶段,以医疗为主转变为对症护理为主,以治疗疾病转变为关怀病人。因此,心理护理扮演主要角色。临终阶段的病人多数都是神志清楚,思维正常,周到的护理,可让他们从容地、庄严地接受死亡的来临。这就需要护士们高标准的服务,使临终者得到最大关怀、安慰、鼓励、照颐,以最佳的护理减少患者肉体和精神上的痛苦,满足患者身心需要,维护其尊严,并动员家属共同做好护理工作,让病人平静、舒适地度过一生最后的时刻,安详离去。
综上所述,从心理护理在临床护理的应用情况来看,心理护理具有广泛性、情境性和个体性。它是整体护理的核心成分贯穿整体护理的始终。广泛性体现在它在医疗过程中无处不在,小至病程的整个过程,大到由医院到社区和家庭;情境性性体现在病程的不同时期都需要恰当的心理护理参与;个体性表现在针对不同类型、不同个性的患者,心理护理方式也有所不同。从在临床护理的应用情况来看,心理护理是整体护理可以顺利实施的奠基石。如果没有心理护理,整体护理中的各个环节就会脱节,就失去了“以病人为中心”这个最根本的目标。从心理护理在临床护理和社区护理的应用情况来看,心理护理的实施,明显改善了医护关系,大大降低了医疗费用和劳务负担,的确让许多患者远离了疾病,走向了健康。
(一)两种试验的基本操作步骤的区别
通过对上述两种试验的过程进行对比,我们可以看到动物胶重量法的试验步骤较为繁琐和复杂,且试验过程较长,不利于掌握。总结后发现,在本文中采用动物胶重量法进行试验的过程中共涉及了十五种试剂,经历了八个试验步骤,总耗时约为八至十个小时,其中结果显现时间为两个小时左右,而硅钼蓝光度法则仅用了八种试剂,经历了三个试验步骤,总时长为两到三个小时,结果显现阶段仅需十分钟,对比结果显示硅钼蓝光度法试验具有试验步骤相对简化,操作过程简单,试验耗时短等特点,这样采用硅钼蓝光度法对岩石和矿物中的低含量硅进行测定,不仅有利于技术员的学习和操作,也一定程度上试验的效率和准确率的提高。
(二)两种试验的最终试验结果差异
动物胶重量法的硅含量的检测结果并不能直接得出,需要通过一定的公式计算得出试验后的二氧化硅的含量,然后根据化学元素中的质量比推算出式样中的硅含量,这种试验结果的表达形式不仅不够直观,而且误差还比较大,并且在试验中我们看到,经动物胶重量法测定的硅含量的是存在一定的允许误差的,因为试验原理中我们已经了解到硅酸胶体过滤时会穿过滤纸,使低含量硅的测定结果偏低,所以这种允差是对滤纸上遗留的硅酸含量的补充,但是不得不承认这种试验结果的形成是不够科学的。
而硅钼蓝光度法则不同,其试验结果快速准确,试验中的步骤并没有导致硅的不正当流失,并经检验结果中存在的误差都在国际允差范围内。所以,通过对两种试验方法的最终试验结果的对比,硅钼蓝光度法还是远远优于动物胶重量法的。
综上所述,通过采用动物重量法和硅钼蓝光度法两种不同的方法对岩石矿物中的低含量硅进行试验分析,我们看到这两种试验无论是从原理、步骤还是结果上都是有着较大的差异的,而无论从哪一个方面来看,硅钼蓝光度法都要优于传统的动物重量法,具体表现为试验的操作更加简便易行,试验结果的准确程度也较高,并且其试验中剩余的试剂还可以进行其他化学元素的检验。所以,通过对比分析,我们认为硅钼蓝光度法是一种更加适合的硅含量的检测方法,尤其适用于低含量的岩石矿物中的硅检测,必将在日后得到很好的推广和应用,以上仅为笔者拙见,诸多不足,还望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1]卢映飞。浅谈边坡稳定性的影响因素及其分析方法[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0(05)
[2]熊翀。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综述[J]。山西建筑,2010(15)
护理心理学论文3
随着医学模式向生物G心理G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以及护理模式向整体护理模式的转变,病人的心理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但是,目前的临床心理护理还远不能满足病人的需求。原因之一是护理心理学的教学方法大多采用传统的理论授课方式,学生不能将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有效地应用到以后的临床工作中。而情景教学法可以使学生有效地理论联系实践,已成为护理教学中非常重要的教学方法之一。但是,目前情景教学法大多是教师为主体组织案例,学生课堂演练,教师点评,在某种意义上学生仍然属于被动接受者,是教师直接“工作经验”的灌输。为了更好地体现情景教学法的效果,本文在护理心理学教学过程中采用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情景教学法,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教学对象
选择我校2011级护理本科生100名为实验组,男12名,女88名;2010级护理本科生104名为对照组,男11名,女93名。两组学生的年龄、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教学内容
护理心理学教学共46学时,教材选用杨艳杰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护理心理学本研究选择与病人心理护理有关的知识体系共18学时的内容进行试验。两组学生在教学学时数、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方面完全相同,并且由同一老师授课。
教学方法
对照组 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即以讲授为主、多媒体辅助的教学方法。
实验组 采用以学生为主体的情景教学方法。
①分组:本研究的授课内容主要包括临床常见9大类型病人的心理护理,根据授课内容将学生分为9个小组,每组10~12人,每组学生分别参与一种类型病人的心理护理的情景教学,给每组学生发放相关疾病的临床专业知识资料,让学生做好收集资料前的准备工作。
②收集资料,确定主题:针对每一种类型病人的心理护理,在每次上课前4周给学生布置任务,让学生通过文献检索、临床见习、观看视频资料,收集相关疾病病人心理护理的资料。
③整合素材,完成完整案例:学生将自己收集的资料整理并加工成完整案例,在课前1周上交给老师,老师和学生讨论修改,最终形成完整的案例。
④课堂情景模拟演练:学生根据自己收集整理的案例准备好所需要的道具,如血压计、体温计、输液器等,自行安排扮演案例中的不同角色,如病人、医生、责任护士、治疗护士、病人家属等。情景模拟演练的案例包括孕产妇、儿童病人、临终病人、慢性病病人、围手术期病人、急危重症病人、恶性肿瘤病人、器官移植病人和危机事件后创伤病人的心理护理。演练前组长简要介绍案例及小组成员的角色分配,然后开始情景模拟演练。课堂演练的时间一般控制在20min左右。
⑤分组讨论:针对课堂演练内容,全班同学分组进行讨论,老师进行总结点评。分组讨论时间一般控制在30min左右。
教学效果评价
学生评价 对实验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主要包括以学生为主体的情景教学方≮≯法是否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团队协作能力、提高护患沟通能力等,采用匿名形式,在课堂教学结束后发放给学生,20min后当场收回,回收率为100%。
考试成绩 实验组学生期末考试采用B卷试题,对照组学生采用A 卷试题。A 卷和B卷试题由授课教师在相同时间统一命题。两套试题均为百分制,题型和分值分布情况相同,试题的难易程度无差别。本研究所选用的教学内容在A 卷、B卷试题中所占的分值均为20分,包括1个案例分析题和1个简答题。抽取这20分的试题对两个年级的学生成绩进行比较分析,同时对总成绩进行比较。
统计学分析
应用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结果以x ±s 表示,两组数据比较采用t 检验,以P<为差异有显著性。
2 结 果
实验组学生对以学生为主体的情景教学法效果的评价
实验组60%以上的学生对以学生为主体的情景教学法持肯定态度。
两组考试成绩比较
实验组改革教学方法部分内容的成绩和总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P<)
3 讨 论
以学生为主体的情景教学法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护理心理学是一门概念抽象、理论性强的学科,目前大多数院校采用的是传统的理论授课模式,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在大学生学习过程中,学习兴趣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能决定学生的学习强度,有助于维持学习活动的力度。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学习行为的实施者,尊重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培养出符合社会发展需要人才的先决条件。本研究结果显示,77%的学生认为以学生为主体的情景教学法激发了自己的学习兴趣。在该教学方法实施过程中,学生以主体形式参与教学活动的内容较多,例如,学生要根据任务寻找资料、确定主题,同时还要反复修改、整合素材,形成完整案例。保持兴趣的一种方法是不断地提问题。学生完成案例的过程,也就是一个不断提出问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学生在不断地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了稳定的学习兴趣。但是也有11%的学生认为该教学方法没有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有12%的学生持无所谓态度,这可能与学生的参与程度不同有关。
以学生为主体的情景教学法能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团队协作能力是当今社会人才应具备的重要能力之一,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发展的生力军,其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非常重要。本研究实验组以小组为单位收集材料、组织案例、进行课堂表演,每个学生在小组内分工不同,但是有共同的目标。对于这样的团队工作而言,每个成员的个人能力固然重要,而团队不同成员之间相互信任、协调合作的能力更加重要。通过课堂演练和小组讨论,教师发现大多数小组组织有序,每个学生分工明确,能够把理论知识和案例密切结合起来。本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有79%的学生认为以学生为主体的情景教学法能提高自己的团队协作能力。但是,实验组也有9%的学生对此持否定态度,12%的学生持无所谓态度。这可能与个别同学参与性较差有关,如有学生在课前还不知自己在案例中扮演什么角色,经询问,她很少和班级同学沟通交流,在收集材料、整理案例的过程中参与也很少。
以学生为主体的情景教学法有利于学生深入掌握知识
本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改革教学方法部分内容的成绩和总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以学生为主体的情景教学法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护理心理学知识,更重要的是能够锻炼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景教学法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好地使学生理论联系实际,但是,在一般的情景教学中,教师编制案例,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而以学生为主体情景教学法,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处于绝对主体地位,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本文实验组学生必须掌握不同类型病人的心理特点及影响因素,然后分析心理护理措施的重点,并且进行课堂演练。这一过程实际上是学生进一步主动强化理论知识的过程。同时,学生还要通过角色扮演来实际运用所学心理护理的知识和技能为“病人”提供相应的心理护理措施,并观察实施护理措施后“病人”心理问题的变化情况。这个过程加深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而且更重要的是角色扮演引发学生主动思考,提出了很多理论课不曾涉及的问题。例如乳癌术后病人出院后不愿逛街,不愿见同事,如何对其进行开导? 肾病综合征的青年女性,担心自己以后的怀孕问题,如何对其进行解释? 这些问题都有利于学生理论知识的掌握,以及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的结合。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的培养对学生而言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只选取了护理心理学的第三大主题的内容进行教学方法的改革,结果显示,以学生为主体的情景教学法适用于这部分内容,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对此部分内容的理解和掌握。今后我们将对其他内容的教学方法进行改革,探讨适用于护理心理学教学的多种方法。
护理心理学论文4
一.了解和学会应用护理心理评估的一般过程
心理评估是应用观察法、访谈法和心理学测验等多种心理学方法所获得的信息,对个体某一心理学现象做全面、系统和深入的客观描述,将来要成为护士的我们首先要确定病人目前首要的问题是什么,然后确定评估目的。评估病人有无心理障碍,或是有无异常行为比如自杀、自伤行为。要了解被评估病人的一般情况,病人就医的主诉、现病史、家族史及是否一有心理问题,是否需要心理方面的帮助。要对重点发现问题、特殊问题进行详细深入的了解和评估,在掌握一般情况的基础上,对有心理问题的病人的具体问题进行深入了解和评估,可借助各种方法,如焦点问题访谈或心理测验,以及“作品”分析等方法。还要将收集到的资料进行系统整理分析,写出评估报告,得出初步结论,并对病人或家属及有关人员进行解释,以确定进一步问题处理的方案。
二.理解心理评估的实施原则及注意事项
实施原则包括动态实施原则和综合灵活原则,动态实施原则是病人心理活动随着环境、疾病进展等因素不断发生变化,因此,心理评估是个动态的过程,评估者需动态实时评估病人的心理状态及其变化。综合灵活原则是对于已获得的病人资料要综合考虑,灵活分析。了解各种心理评估方法的局限性,不宜将评估结果绝对化,需要与实际情况相结合,并结合其他评估方法综合判断分析。注意事项
1、心理评估人员的要求 ;
第一、评估者对待病人应热情、耐心、细致、尊重病人,同时必须采取严肃认真和审慎的工作态度。
第二、评估者还应具备一定的专业技能,经过心理评估心理测验学方面的专门训练,熟悉各种评估方法的功能、适用范围及优缺点。
第三、评估者还应具备心理学的专业知识,包括普通心理学、生理心理学、病理心理学、心理测量学以及心理评估学等,熟悉一般疾病特别是精神疾病的现象和诊断要点,以便于鉴别正常与异常的心理现象。
2、应用心理评估方法的注意事项;心理评估可以为心理护理干预措施的设计、治疗效果评价以及行为发展方向提供客观的指标,因此,心理评估对于临床心理护理有着重要的意义。评估者首先需掌握各类各类心理评估方法的优缺点、适用范围以及该方法是否适合自己准备评估的对象;其次,要熟练运用各种心理评估的方法及各种分析评估结果的方法,并对影响评估的因素有充分的认识;最后,要正确看待评价结果,联系实际情况客观解释结果。
三.理解临床护理心理评估基本方法
行为观察法:
(一)人的心理是通过行为表现出来的,因此,对于个体行为的客观观察是心理评估的重要方法之一。行为观察法是指在完全自然或接近自然的条件下,对个体可观察行为的过程或者结果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观察记录。其目的是描述临床行为表现、评估心理活动、监测行为变化,提供客观依据。
(二)行为观察的设计
观察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观察的结果,为确保观察结果的客观性和科学性,在设计一个观察方案时,应该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观察情境 对行为进行观察既可以在完全自然环境下进行,可以在实验室情境下进行,也可以在特殊环境下进行,在医院中对病人的密切观察大多属于特殊情境下的观察。在不同观察情境下,同一观察都可能表现出不同的行为,例如,领导者即使病得很严重,在工作单位的自然情境下仍然可以游刃有余地处理工作事宜,而当进入医院在客人的陪同下见到医生就有可能退行到任何事都需依赖别人。因此评价观察结果时,就充分考虑观察情境对于结果的影响。
2、观察目标行为 在心理评估中,观察内容包括很多,例如,仪表、言谈举止、注意力、兴趣、各种情境下的应对行为等。而在实际观察中,必须根据评估目的明确观察目标行为,对准备观察的目标行为要给予明确的操作性定义,以便准确地观察和记录。
3、观察时间 包括直接观察时间、观察次数、间隔时间及观察持续时间。直接观察的时间一般每次持续10~30分钟,避免因观察者疲劳对观察结果有影响;观察次数一般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如一天内进行多次观察,则应分布在不同时段,以便较全面观察病人在不同时段、不同情境的行为表现及规律;如观察期跨越若干天,则每天数次观察的时间应保持一致。
4、观察资料记录
(1)叙述性记录:可采用录音、录像、笔记或联合使用的方法进行客观记录,也可按观察时间顺序做简单记录表,记录重要观察指标。
(2)评定性记录:根据评定量表的要求进行观察记录,例如,记录“疼痛等级3,焦虑等级2”
(3)间隔性记录:也称为时间间隔样本,指在观察中有规律地每隔同样长短时间便观察和记录一次,这种记录方法能够准确反映目标行为随时间变化的特征,间隔时间根据研究需要和目标行为性质而定。
(4)事件记录:也称事件样本,记录在一次观察期间,目标行为或事件的发生频率,这种记录方法常和时间间隔记录结合使用,较多在条件控制较好的观察和实验研究中应用。
(5)特殊事件记录:观察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一些特殊事件,对于那些不同程度干扰目标行为的事件,观察者应详细记录这些特殊事件,并分析这些特殊事件对目标行为产生的影响。
(三)行为观察法的注意事项
为了使行为观察结果具有良好的客观性、准确性和科学性,许多研究者提出了在进行行为观察时观察者就注意事项:
1、观察者就尽可能客观、系统、全面而准确地观察目标行为,并充分意识到自己的角色,做到“客观”,分清是客观的描述还是自己的感觉、反应。
2、观察都应认识到自己对被观察者的整体印象,评价自己的主观判断是否对观察结果产生影响。
3、观察者需控制自己,不对那些与目标行为关系不大的特殊行为和突发事件发生兴趣。
4、对于与自己年龄、文化背景或价值观相差悬殊的人,观察者在分析结果时应尽可能从被观察者的角度而不是从自己的角度去理解他们的行为。
5、观察者结果尽量采用描述性方式记录目标行为,避免使用解释方式;对观察行为的产生原因需进行合理探索和解释。
(四)行为观察法与其他心理评估方法相比,具有自身的优势和局限性。
优点:直观、真实、简便易行。
缺点:单一、不客观。
临床访谈法:
访谈,是访谈者(临床工作者)与来访者(病人或来访者)之间所进行的有目的的会晤,是访谈者收集信息、诊断评估和治疗干预的基本沟通手段。作为临床沟通的专门技术,临床访谈与日常交谈有本质的区别。访谈的目的很明确,内容及方法都是围绕目标组织设计的。
一般而言,访谈者需要通过访谈了解来访者的一般情况、来访目的和可能存在的问题,更需通过访谈来建立初步的人际关系。最重要的是,通过访谈现来访者建立起协调的关系,以保证心理测验及随后的心理咨询与治疗顺利开展。
(一)访谈的内容
1、一般性资料访谈的内容 访谈初期的目标是获得一般性资料,即来访者的一般人口学信息及基本病情资料。访谈者可以按照自己的需要设计一个半定式的访谈检查表,按照规律逐一访谈。
2、心理评估资料访谈的内容 在一般问题和病史访谈后,常常要进一步对其心理状况进行检查,这是更加特殊的专业化的心理诊断性访谈。心理诊断性访谈主要围绕病史采集和精神状况检查的内容及诊断需要的资料进行。在进行心理护理前,我们也必须进行心理心理诊断,虽然不像精神科工程师和临床心理学家那样必须详细地对来访者的精神状态进行全面细致的评价,但也有必要对其主要精神状况作粗略的检查。在一般问题和病史访谈后,根据需要可进行心理(精神)精神状况检查,主要包括感知阶段思维障碍、智力、定向、注意和记忆、情绪表现、行为方式和仪表、自知力等。
(二)访谈的策略和技巧
1、建立良好的信任与合作关系 访谈者的目的是创造一个可接受且温暖的氛围,使来访者感到安全、被人理解且不担心受到评判。访谈的成功主要取决于访谈者与被访谈者之间能否建立良好的关系。以下方面有助于良好关系的建立:
(1)访谈者保持自然、放松和积极关注的姿势。
(2)用友好的接纳的方式交谈,维持适当的目光接触。
(3)说话的声调平静、温和、富有感染力。
(4)努力使访谈成为双方都积极参与的活动,不轻易中断来访者的谈话,对于来访者的言语和非言语的行为都做出适当的反应。
(5)及时发现来访者由于担心而产生的焦虑情绪,鼓励、安慰他们,打消来访者的顾虑。
2、注意倾听的技巧 耐心、专注、诚恳地倾听来访者的表述是访谈取得成效的关键。倾听时就把握四个要点:距离、姿态、举止和应答。适宜的角度和距离、身体稍前倾的姿势、适当的点头微笑、注视,适度赞许和肯定性语言等,由此体现访谈者对来访者的接纳、肯定、关注、鼓励等感情。优秀的倾听者不但在访谈中注意到来访者说了“什么”,而且还通过他们的声音、表情和姿势注意到来访者“如何”说,通过来访者所讲出来的内容察觉到他们尚未说出的感觉和问题。访谈中访谈者要不断反省自己,调整思维、感觉和行为,使访谈过程轻松融洽。
良好的倾听要求访谈者不仅要注意来访者,而且也要注意自己。当访谈展开时,访谈者要时刻反省自己的需要/价值和标准是如何影响自己的访谈技术以及所形成的对来访
护理心理学论文5
摘要:目的:通过对儿科护理心理护理的应用体会和总结,提高护理过程中的效率和质量。方法:配合医生治疗小儿疾病的同时,考虑小儿的心理需求,给予恰当的心理护理。结果:良好的心理护理,对患者的身心康复有明显的效果。结论:在儿科护理中,坚持做好心理护理,是医学模式转变、丰富整体护理内涵的需要,也是促进医学发展的保证。
关键词:儿科;心理;护理
心理状态的改变常常为机体的功能改变提供早期信息,有经验的母亲常会发现自己的孩子在躯体疾病的初期,往往表现为情绪烦躁、好哭、不安等。事实上,许多躯体疾病都可以伴随着心理状态的变化。在护理工作中,护士既要配合医生治疗小儿疾病又要考虑小儿的心理要求,并要顾及家长的情感需求,给予恰当的心理护理。护士要成功地完成一项护理措施,必须懂得心理护理的原理与有关知识,具有必要的动手能力。在儿科护理工作中,坚持做好心理护理,不仅是医学模式转变、丰富整体护理内涵的需求,也是树立良好形象、促进医院发展的保证。本人根据多年的临床经验,浅谈一下心理护理在儿科中的应用体会。
1、儿科患者的心理特征
恐惧不安。幼儿期的孩子生病住院,离开了熟悉、温馨、备受呵护的家庭环境,被迫与家庭成员分离,对患儿心理是一个沉重的打击,再加上疾病、检查、治疗带给患儿躯体的不良刺激,以及生疏的环境、饮食的不适应等多种因素,都会使患儿产生恐惧不安的心理。
爱的需要增强。幼儿在生病时,对爱的需要更加强烈。他们依赖母亲,希望母亲陪伴,如果得不到满足,会引起患儿食欲不振、沉默少言、精神萎靡,失眠多梦,甚至行为异常。
依赖性增强,情绪自控能力差。目前的儿科患者,大多是独生子女,日常在父母和家庭成员的百般呵护下成长,依赖性强,自理能力差。生病后住进医院,离开父母,离开家庭,精神上受到打击,加上疾病的折磨,自理能力进一步减低,而依赖性加强。幼儿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脑神经发育还不成熟,表现为耐受力低,尤其是生病后,感情更加脆弱,稍有不适,既表现出焦虑不安、哭闹。在临床护理工作中,选择符合儿童心理特点的表扬艺术,有效的实施心理护理,影响和转化患儿的消极情绪,激发和调动其积极情绪,促进疾病早日康复。
2、了解患儿及家属心理活动,用言语技巧满足心理需要
患儿从温馨的家庭生活环境到陌生的医院,由于受到家长的宠爱和娇生惯养在无形中养成了任性、霸道、自私等不良习惯,加之生病后家长对其的同情、迁就,使其变得更任性,不愿意接受治疗、讲条件等。对此,护理人员必须用自身的职业素质去满足患儿的心理需求,绝不能有责备或用不良的行为惩罚患儿,要以高尚的护理情感去接触、亲近患儿,做好说服工作。在治疗前努力用语言技巧去解除他们的紧张恐惧心理,千方百计使患儿从情感上接受并信任护理人员,同时要做好家长的工作,争取家长的协作,因为家长的行为情绪、言语对患儿有着直接的影响作用,应使其以积极的心理支持给患儿增加信心和勇气,起到良好的心理传导作用,从而诱导患儿在不愿意的前提下同意治疗。
3、巧妙语言和娴熟技术是顺利完成患儿治疗的保证
在儿科治疗护理中,药物治疗是疾病康复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同时也是造成患儿痛苦、恐惧的主要原因。如输液、注射等均可给患儿造成精神上的紧张恐惧和肉体上的痛苦,导致患儿产生反抗行为。对此,在治疗护理中要抓住患儿的心理特点,在治疗前尽量使用巧妙的语言排除他们的恐惧心理,消除见医生就哭、谈针色变的恶性刺激,主动诱导和鼓励并争取他们患儿的合作,千万不能因他们年龄小就忽视他们的感情,用吓唬或强迫的行为来完成治疗任务。在做各种治疗时应用娴熟的治疗技术,稳、准、轻、快地完成操作过程,把痛苦减少到最低限度,同时向患儿保证许诺,使患儿从心理上确认许诺是真的,从感情上依赖护理人员,完成从不愿接受治疗到主动配合治疗的心理过渡。
4、做好患儿家长的心理护理
由于现在多为独生子女,儿童患病后家长会产生焦虑、恐惧等心理反应。家长的心理状态对患儿有着直接的影响,父母的情绪倾向可以转化为患儿的情绪倾向,这会直接影响医患配合和患儿自身的康复。作为医护人员应充分理解患儿家长的心情,对患儿的不恭言语和家长的抱怨都忍让在先。适时地向家长介绍情况,做好安慰解释工作,告诉他们稳定情绪,以积极的心态配合治疗,有利于患儿的配合,减轻患儿的痛苦,并利于疾病的康复。
5、对恐惧和缺乏安全感的心理护理
入院后护士应针对患儿的疾病,以客观、理解、关心的态度向家长讲解和说明该疾病可能发生的各种事项,让他们有充分的思想准备来面对即将发生的所有问题。进行各种检查和治疗操作前应向家长说明检查步骤、方法以及检查目的,求得家长的配合。静脉输液治疗时,要告知家长头皮输液和其他部位是一样的,并且头皮静脉穿刺更易于固定和观察,一旦出现渗漏,可以立即发现。进行护理操作时一定要有自信心,特别是新护士不要慌慌张张,避免说一些模棱两可的话,比如“我试一试”。要以一颗真诚的心和家长交谈,告诉他们“我们将会最大程度地减轻孩子的痛苦”。努力提高操作成功率,如小儿静脉穿刺争取一次成功,这样可以减轻家长的恐惧感。
心理护理在儿科中的应用和加强,使患儿及家属以积极的心态配合治疗,不但提高了医患合作的效果、增强了医患关系,而且对完善儿科整体护理、促进患儿早日康复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参考文献
[1] 姜乾金。医学心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
[2] 戴晓阳,佟术艳。护理心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
[3] 杨秀丽,刘前,孙莉莉。老年痴呆患者家属的心理健康状况[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6,15(1):78
[4] 苗秀芳。首接负责制在临床中的应用与效果[J]。家庭护士,2007,5(7):72
[5] 黄永健,黄永军。儿科整体护理中对患儿家长的心理护理[J]。实用医技杂志,2007,5(14):29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