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饮食文化论文【优质4篇】
【序言】由三一刀客最美丽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中国饮食文化论文【优质4篇】”教学资料,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文档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浅谈中国饮食文化论文【第一篇】
一、唐代进士宴会的习俗
习俗即是人们在长期的实践中逐渐形成和积累起来的共同遵守的一种行为模式。饮食习俗是饮食礼仪的基础,饮食礼仪主要指饮食活动中成文的制度礼数。唐代进士宴会的习俗有其社会根源和历史根源,对人们的生活、生存和发展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一)固定的程序和举办时间
唐代进士宴会有固定的程序,一般是先选出“主宴”、“录事”,然后大家凑钱,最后选地方聚宴。到了中晚唐,还出现了专门为进士办理宴会服务的“进士团”,《唐摭言》记载:“长安游手之民自相鸠集,目之为进士团。初则至寡,洎大中、咸通已来,人数颇众。其有何士参者为之酋帅,尤善主张筵席。凡今年才过关宴,士参已备来年游宴之费,由是四海之内,水陆之珍,靡不毕备。”进士放榜后,新进士参谒宰相和拜谢座主,便赴期集院(供新进士聚集的地方),院内盛设宴馔,此时宴会正式进入流程。是日,状元与同年相见,即分派职司,录事通常由状元担任,其余则有主宴、主酒、主乐、探花、主茶等,通过抽名纸等方式敛集宴会所需资金交给进士团。唐代每年二月放进士榜,从放榜的二月开始,新科进士们的各项宴会活动鱼贯接踵。伊璠《及第后寄梁烛处士》曰:“十年辛苦一枝桂,二月艳阳千树花。”据《南部新书》乙卷记载:“进士春关,宴曲江亭,在五六月间。”从二月放榜到五六月间皆是庆贺游宴的时间。流传下来的曲江游宴诗,在唐诗中占相当篇幅。这种宴会时间一度由春天延长到仲夏,是唐代时间最长的游宴。《北里志序》云:“自岁初等第于甲乙,春闱开送,天官氏设春闱宴,然后离居矣。近年延至仲夏。”
(二)别具风味的饮食习俗
科举考试,金榜题名,从中央到地方都有一系列祝贺活动,是当时社会生活中的大事。酒是用于庆贺的最佳饮品,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曹松在《及第敕下宴中献座主杜侍郎》的诗中说:“得召丘墙泪却频,若无公道也无因。门前送敕朱衣吏,席上衔杯碧落人。半夜笙歌教泥月,平明桃杏放烧春。南山虽有归溪路,争那酬恩未杀身。”“烧春”指的是烧春酒,剑南酒名为烧春,是经过加热处理过的酒。烧春酒产地为唐代剑南道的绵州,又称“烧香春”,酒质无色,清澈透明,芳香浓郁,酒味醇厚,余香悠长,属浓香型大曲酒。剑南有生春和烧春两种酒,唐代诗人李白曾在剑南“解貂赎酒”,留下了“士解金貂,价重洛阳”的佳话。唐代进士科尤为人所重,“每岁得第之人,不浃辰而周闻天下”,所以进士宴会上的饮料与进士们的身价相当,体现出进士们的地位。唐代酒类品种琳琅满目,就名称而言,约有300余种。《唐国史补》卷下对此有一概括性叙述:“酒则有郢州之富水,乌程之若下,荥阳之土窟春,富平之石冻春,剑南之烧春,河东之干和葡萄,岭南之灵溪、博罗,宜城之九酝,浔阳之湓水,京城之西市腔、虾蟆陵、郎官清、阿婆清。又有三勒浆类酒,法出波斯。”唐代的酒名多冠以“春字”,以“春”字命名酒,最初是标明此酒是春季酿熟的春酒,唐代时,“春”字的内涵增加了诗意,“春”字开始代替“酒”字用于酒名上,这是唐代诗歌繁荣在酒名上的反映。此习俗在唐代形成后,对后世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武林旧事》记载的南宋时冠以“春”字的名酒有皇都春、留都春、十洲春、海岳春、秦淮春和谷溪春等十余种。直到今天,这一习俗尚有传承,例如剑南春、景阳春和竹露春等酒,唐代烧春酒发展为今天著名的剑南春酒。烧尾宴是唐代特有的宴会,它由带有一定礼仪的官方宴会演变为朋友为登第进士贺喜的宴会。《封氏闻见记校注》卷五《烧尾》条记载“士人初登荣进及迁除,朋僚慰贺,必盛置酒馔音乐以展欢宴,谓之‘烧尾’。”韦巨源《烧尾食单》有不少食品或菜肴是乳类食品,或与乳酪有关。如“单笼金乳酥”是一种用酥油作配料的蒸饼。“金乳”可能是黄色酥油。“巨胜奴”指的是一种用酥油蜜水和面,外粘黑芝麻的油炸食品。“金铃炙”是一种原料中加酥油,色彩逼真如金铃的烤制品。“乳酿鱼”是用乳汁酿制的全鱼。“仙人脔”是用乳汁煨炖的鸡块。唐人擅长以乳酪入食,尤有特色的是凝酥清凉类食物。“鲂鳞白如雪,蒸炙加桂姜。稻饭红似花,调沃新酪浆。”樱桃初下之时,正逢京城进士科考放榜之际,所有及第的进士都要聚集在一起,举行樱桃宴。《唐摭言》卷三《慈恩寺题名游赏赋咏杂纪》记载:“新进士尤重樱桃宴,……时京国樱桃初出,虽贵达未适口”,乾符年间,新进士刘覃财力雄厚,买下了京城中所有的樱桃,让大家都来品尝。当时樱桃“山积铺席,”“人享蛮?一小盎,亦不啻数升。”可见当时人对樱桃的喜爱。据段成式《酉阳杂俎》前集卷七《酒食》所言,唐人好以樱桃配置食品。毕罗是把米饭与肉类或蔬果拌和煮成的饭食,著名的韩约家“樱桃毕罗”,成品以其樱桃色泽不变而著称。乳酪樱桃,胡食与汉果的搭配,正是唐代广泛吸收外来文化的一个小小证明。樱桃健属于唐代的花色健饼之一,亦是当时宴会中的佳品。
(三)异彩纷呈的礼仪习俗
《礼记礼运》说:“夫礼之初,始诸饮食。”揭示了礼仪制度和风俗习惯始于饮食活动的道理。有主有宾的宴饮,是一种社会活动。为使这种社会活动有秩序有条理的进行,达到预定的目的,必须有一定的礼仪规范来指导和约束,唐代进士宴会也不例外,产生了异彩纷呈的礼仪习俗。宴饮活动属“嘉礼”之一,是加强人际关系、沟通联络感情的礼仪。宴会开始前,新进士要分派职司,一般由新科状元出任录事,其他同年则分担主宴、主酒、主乐(一人主饮妓)、探花(以年最少者二人为之)、主茶等事务。录事主持宴会,并查检同年宴集装备如被袋、酒器等是否齐全,以及行为是否合乎礼仪法度,若稍有缺失,则重加罚金———醵钱(出钱为醵)以支付进士团的费用,这是录事的另一个重要职责。筵席上新进士依照一定的位次(按年龄大小交错相对)就座。如需音乐歌舞,则要事先知会教坊,由教坊选派饮妓助兴。闻喜宴是由官方出钱并主持的敕赐形式的宴会,具有较浓重的官方色彩,闻喜宴在皇帝诏命下达之后于去曲江之畔举行,是新进士宴会中一个大规模的宴会。“敕下后,人置被袋,例以图障、酒器、钱绢实其中,逢花即饮。”官方出面主办闻喜宴体现出科举受到皇帝的重视,是统治阶级笼络士人,教化臣民的一种手段。唐代每年进士及第者很少,一旦及第,皇帝赐宴,以示鼓励,体现唐代“尚才”的风尚,带来了良好的读书风气。读书、科举和做官,这是唐代无数贫寒子弟改变自己和家族命运的主要途径。曲江大会上,公卿百官也参与其间。当座主莅临新进士的杏园探花宴,新科进士要借着浓酒香花的愉悦氛围,再次答谢老师的简拔之恩,进一步巩固业已建立的利益互惠关系。姚合《杏园宴上谢座主》诗曰:“今日无言春雨后,似含冷涕谢东风。”用诗歌抒发自己感激涕零的心情。赏乐观舞历来都是筵宴的构成部分,乐舞侑食,将游乐寓于饮食的,使人徒得味外之味,兴味盎然。唐代新进士宴会也会邀请著名的歌手。玄宗开元、天宝年间,李八郎词与诗并行于世。新及第的进士们在长安的曲江开宴聚会。其中有位名士偕李八郎前往赴宴,这位名士对众进士说:“这是我的表弟,愿意到这来观光。”新进士见他衣衫破旧,没有人愿意搭理他。酒过三巡,丝竹声起。歌者曹元谦唱《念奴娇》,众人都称赏不已,名士忽然指着李八郎说:“请让我的表弟唱一曲。”众人都轻视地冷笑,一曲唱罢,众人皆为歌声感动泣下,围住“表弟”拜道:“这必定是李八郎啊。”“花浮酒影彤霞烂,日照衫光瑞色鲜。十二街前楼阁上,卷帘谁不看神仙。”乐人演奏侑觞,百官列席,在酒宴上欣赏舞乐,这一习俗至今仍很盛行。
二、唐代进士宴会的饮食文化特色
宴会作为一种饶有风趣的进餐方式,是人们社会生活的重要内容之一。以文人群体为主的唐代进士宴会注重饮食的环境气氛,文化品位高,思想性强。
(一)“色、香、味、形、境”的有机统一
唐代进士宴会将饮食作为一种高雅的艺术,讲究色、香、味、形、境的完美统一,将乐舞、诗词等艺术作品运用于饮食菜肴之中,做到“吃中有情、吃中有景”。味是供味觉器官———舌头品尝的;香是供嗅觉器官———鼻子享受的;色、形、境都是供视觉器官———眼睛观赏的。一道色、形俱美的肴馔,不仅能诱人食欲,同时又是具有明确主题思想的观赏艺术作品。唐中宗时韦巨源举办的一次“烧尾宴”中的面点类食品,充分反映了这一点。这次“烧尾宴”上的食品名称,流传下来的共有五十八种,其中面点类食品就有二十五种。这二十五种面点,都有色泽、造型方面的严格要求。如“水晶龙凤糕”要求糕体白亮如水晶,上面要有栩栩如生的龙凤图案来点缀,“火焰盏口槌”的上部,要像正在燃烧的火焰一样的颜色和形状,“曼陀样夹饼”成型后,要像曼陀罗果成熟时那样的颜色和四瓣裂开的形状。看菜“素蒸音声部”,这组食品是用面粉包着馅料,用笼蒸熟的,就是今天的包子一类。其馅料取材之奇,面粉之精以及滋味要求之美,令人惊叹。就造型而言,是令人惊异的,它要求由七十二人组成的乐舞场面,既有弹琵琶、鼓琴瑟、吹笙箫的乐工,又有身著罗绮、翩翩起舞的歌女,各人有各人的服饰、姿势、动作和表情。这样一组面点食品是一种高级美术作品。“素蒸音声部”这组工艺食品以及与之相应的同类食品被载入韦巨源的“烧尾宴”中。这一方面说明中宗时期官僚生活的奢华和对乐舞兴趣的浓厚;另一方面也告诉我们中国的烹饪讲究造型美是源远流长的。境,基本含义是指环境,如干净、宁静,进一步是指境界,“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小桥流水人家,灯红酒绿,金壁辉煌,都指境界。境,还可以指意境,如暗香疏影。唐代新进士曲江游赏和关宴,多在曲江四岸的亭馆,有时也在租借来的大宅第或有名的苑囿,比如杏园和慈恩寺。曲江位于长安东南,本汉乐游苑,隋时营造京城,凿之为池。其南有紫云楼、芙蓉苑,其西即杏园、慈恩寺。自中宗神龙以来,为长安著名的游赏胜地。曲江最美的时候是春天,“紫蒲生湿岸,青鸭戏新波”,这是阳和初动的早春;“漠漠轻阴晚自开,青天白日映楼台,”这是生意盎然的暮春。刘沧《及第后宴曲江》诗云:“及第新春选胜游,杏园初宴曲江头。紫亳粉壁题仙籍,柳色箫声拂御楼。霁景露光明远岸,晚空山翠坠芳洲。归时不省花间醉,绮陌香车似水流。”环境与美食结合在一起引起的极大审美愉悦,这种欢畅的景象记忆犹新。美好的饮食环境可以增进人的食欲,使人的审美情绪和感受达到较高的层次,促进人精神的欢娱。杏园在通善坊,位于曲江池西侧,与慈恩寺南北相望。“去岁欢游何处去?曲江西岸杏园东。花下忘归因美景,樽前劝酒是春风。”白居易忆其进士及第的场景,仍难以忘怀杏园的美景。《秦中岁时记探花》指出:“宴进士杏花园,初会谓之探花宴。以少俊二人为探花使,遍游名园。若他人先折得名花,则二使皆被罚。”探花宴在杏园举办,翁承赞在《擢探花使三首》二首云:“今日始知春气味,长安虚过四年花。”诗中描述了杏园花的美。“探花时节日偏长,恬淡春风称意忙。每到黄昏醉归去,?衣惹得牡丹香。”在沉醉中物我两忘,可知饮食环境对人的精神影响作用之大。
(二)“相与而共食”的人生境界
宴席形式由分食制向合食制的转变始于唐代中期以后,至宋代逐渐普及开来的。对于新科进士来说,宴会不仅仅是享受美食,也是一种社会文化活动。除了美食、美味、美器之外,还格外讲究“相与而共食”的人生境界。宴会作为一种社交的场合,意在追求同堂共乐,天人谐和,心心相印的至高人生境界。“宴”的功能是“示慈惠,”其特征是“有折俎焉,得以相与而共食。”唐代新科进士对待宴会,从来不把它看作果腹的手段,而习惯于用它作为联络人与人感情的纽带。这种“共食”习惯,通过酒食游戏相征逐方式联络人际感情的文化传统,一直流传到现在,并且深入到千家万户。曲江春宴,不仅是文学的盛事,也是发展同年友谊的良辰吉日。同年期集聚会,有酒有乐,欢庆热闹,来自各地的新及第进士期集一堂,彼此认识,沟通志趣,结交朋友,往往会留下深刻印象,这对于以后在仕途上相互援引,甚为重要。李程贞元十二年进士及第为状元,与张仲方为同年,敬宗时李程登相位,便“召张仲方为右谏议大夫,”与进士及第同年宴会结交不无关系。同榜题名的情谊,与花下饮宴同欢的情景,即使关宴后各自分散,大部分人早已离别,仍是难以忘怀。白居易《酬哥舒大见赠》说:“去岁欢游何处去?曲江西岸杏园东。花下忘归因美景,樽前劝酒是春风。”他特意在诗题下加了一条说明:“去年与哥舒等八人,同共登科第,今叙会散之愁意。”齐已《寄梁先辈》也说:“慈恩塔下曲江边,别后多应梦到仙。时去与谁论此事,乱来何处觅同年。”
(三)追求诗意的宴饮情趣
在诗情画意的自然环境中聚餐,又在宴饮中追求和创造诗情与画意,是唐代进士宴会的饮食文化鲜明特色,从而充分体验宴会的乐趣与美好。唐朝是诗的国度,诗的时代,也是中国诗歌发展史上的黄金时期。清人编辑的《全唐诗》,就收录了2300多位诗人,保存了近5万首诗歌。唐代诗歌的普及程度是空前的:上自皇帝、王公贵族、官僚、士大夫,下至樵夫、牧童、僧尼、道士、婢妾、能诗者比比皆是。在普及的基础上,唐代诗歌的水平也发展到登峰造极的地步。高宗时,进士科初试诗赋杂文,以后便成为定制。以诗取士的制度在客观上起了导向的作用,推动了诗歌的普及和提高,形成了重视诗歌、爱好诗歌的社会风尚。诗歌的社会应用价值也得到空前提高,在干谒、送别、留别、赠物、答谢、问候、宴会、乐舞时,无一不用到诗,它几乎成了社交场合交流思想感情的主要形式,士人不懂诗,便无法在社会存身立足。唐代进士宴会是文人雅士的宴集,自然新进士要饮酒赋诗,道喜唱和,留传下来一批诗作。诗歌在内容上,反映社会生活的深度和广度多有超过前人;在形式上已经从古体诗逐渐过渡到格律诗。这就意味着在饮酒赋诗中所要求的品德修养与文学素养越来越高。张籍《喜王起侍郎放榜》诗云:“东风节气近清明,车马争来满禁城。二十八人初上牒,百千万里尽传名。谁家不借花园看,在处多将酒器行。”写出了新进士扬眉吐气的情怀。翁承赞《擢探花使三首》中一首云:“洪崖差遣探花来,检点芳丛饮数杯。深紫浓香三百朵,明朝为我一时开。”尽显新进士文学才气。杨巨源《观打球有作》诗云:“亲扫球场如砥平,龙骧骤马晓光晴。”表现了唐代士人阳刚和青春的一面。以吏部关试为界,前有闻喜宴,后有关宴,这两大宴会一般都在曲江举办,可以用“曲江大会”总称之。无论公卿权贵,还是平民百姓,长安城的人都会到曲江畔来观看这一盛大宴会,“斜阳怪得长安动,陌上分飞万马蹄”,正是对宴会场面的描写,连皇帝也要到曲江边的紫云楼登临观看,此时曲江成为整个长安城欢乐的中心:“何必三山待鸾鹤,年年此地是瀛洲”。杏园探花宴的主要内容是探花,所谓探花就是在同科进士中选择年纪较轻的二人为两街探花使或探花郎,他们要骑马遍游曲江附近或长安各处的名园,采摘像牡丹、芍药等名花。孟郊在《登科后》中说:“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诗中流露出曲江杏园探花宴上掩饰不住的得意心情,曲江春宴,不论是聚会狂欢或离别伤情,新进士以赋诗自娱,吟诗作文以会友,悦情怡性,从而满足社交与交流感情的需要。综上所述,唐代是我国封建经济蓬勃向上、生机盎然的黄金阶段,在此基础上形成的饮食文化则是这个阶段历史的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
三、结语
唐代进士宴会提供了美食的天地,形成了形式多样的宴会习俗。宴会把美食推向高潮,也把人们多样化的饮食追求变成现实。唐代进士宴会是一项礼仪性宴饮活动,侧重于礼仪教化与社交宴饮,特色鲜明,宴会追求的“色、香、味、形、境”的有机统一,新科进士的宴饮吟咏唱和、“相与而共食”的人生境界、食与诗的融为一体,充分展示了唐代饮食文化的流光溢彩。唐代进士宴会形成的独具特色的宴会习俗与饮食文化丰富多彩、博大精深,是中华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汲取并传承这一文化遗产的精髓,从而丰富现代社会人们饮食文化的内涵,崇尚科学健康的饮食习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饮食文化的形成。【第二篇】
(一)地形因素对我国饮食文化的影响。
由于我国面积广阔且地形多样,盆地、高原、平原和丘陵、山地都具备,地形类型齐全。在我国的东部地区主要以平原和丘陵为主,地势较为平坦,受季风性气候影响,气候较为湿润且土地肥沃,在长期的农业生产过程中形成了肥沃的`水稻土。因此在我国东部地区,农业生产是以水稻为主的粮食作物,蔬菜品种类别齐全、数量繁多。而且东部地区水资源丰富,湖泊面积广阔,因此淡水鱼资源丰富。由于东部地区自然环境优越,适合农作物的生长,所以东部地区物产丰饶,人们的饮食一般以米饭为主。
在我国东部丘陵地区,由于受季风性气候的影响,在一些丘陵地区盛产茶叶。因此就东部地区饮茶之风盛行。
长江中下游平原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长江中下游平原的纬度大约为30度,我国的青藏高原与长江中下游平原的纬度相当,但是由于向高原海拔高,为高寒地区。因此在青藏高原地区的农业大部分是高寒畜牧业,人们多以养殖绵羊、藏羚羊为主。由于气候恶劣,自然条件相对较差,其他农作物生产较少。因此在青藏高原地区,人们多以肉食为主食,且由于海拔高,天气寒冷人们大都将酥油茶作为饮料以御寒。青藏高原为高寒地区,可种植青稞,当地人都喜欢喝用青棵酿的烈性酒。不仅如此,由于海拔高当地的水沸点较低,因此青藏地区的居民大多喜欢把青稞磨成粉末,做成糍粑。
四川盆地地区和长江中下游地区位于同一纬度,但是由于四川以盆地地形为主。四川盆地周围多为海拔1000到3000米的高山,这样一来会导致来自太平洋的暖湿气流受到盆地周围山脉的影响。因此在四川盆地地区,受暖湿气流的影响较弱。当暖湿气流进入到盆地以后,受到西部地区青藏高原的影响,暖空气在四川盆地长期滞留。在冬季时由于受到北部山脉的影响,来自西伯利亚的冷气流难以影响到四川盆地地区。这就使得四川盆地冬季比较温暖,开春较早。且盆地内部降水丰富,多雨多雾,蒸发量较少。这些综合性因素也导致了四川盆地地区湿度较大,当地人需要吃辣来驱寒。因此四川人都爱吃火锅,这样一来可以帮助人们排掉体内的湿气。不仅如此,由于云雾出好茶,在四川盆地地区也盛产茶叶。
(二)海陆位置对人们饮食文化的影响。
中国不仅陆域面积广阔,也有广阔的海域面积。因此海陆位置也对人们的饮食文化也产生了重大影响。在中国的沿海地区盛产海鲜,临海地区的人们大多喜食海产品。在内陆平原地区,由于河网密布,淡水资源丰富,因此人们一般以淡水鱼为主食。由此可见,不同地区的人饮食习惯是不一样的。
浅谈中国饮食文化论文【第三篇】
摘要:从古至今文化主宰着每个民族、每个国家、每个家庭,甚至是每个人的命运,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不同的文化对于各民族、国家、家庭以及个人的影响有所不同。今天世界各地对所属文化进行了细致的划分,并且分门别类地加以研究。比如,我国从不同角度、不同专业对文化进行了科学的划分。其中,饮食文化是众多分支学科之一。它通过对食源开发、食具研制、饮食礼仪、风俗习惯等方面的研究,形成了独具中国特色的饮食文化观。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中国人形成了不同于其他民族的性格特征。本文通过介绍独具中国特色的饮食文化说明它在塑造国民性格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文化,饮食文化,饮食文化观,国民性格
一、文化和饮食文化的概念
“文化”作为一个内涵和外延都非常丰富和复杂的现象,不仅人文社会学科将其作为主要的研究内容,而且许多其它学科也或多或少地涉及到“文化”的概念。由于学科体系、方法论、政治观点、和语言表述等诸多方面的差异使得对“文化”的界定莫衷一是,至今争论不休。1952年美国的人类学家克鲁伯和克拉克洪调查和总结了从1871年到1951年间关于文化的定义,数量多达164种,可谓“百家争鸣”。现在又过了几十年,可能又有若干个定义出现了。这就说明好多人从不同的角度给文化下了定义。将这些定义大体上归纳起来无非就是文化是一种生活方式。文化是生活方式,这句话包括了生产方式、生活形态、价值观念、思维方法、审美趣味、道德情操、宗教信仰等等,这些方面的观念以及由这些观念所形成的一些制度。
饮食文化处于文化的基础部分,在文化的形成、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因为在人类的起源、演变和发展的过程中,首要的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就是饮食。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加上地理环境、气候、物产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人类的饮食由最初的“茹毛饮血”逐步发展到今天枝繁叶茂、异彩纷呈的饮食文化之林。当今世界大致包括东方饮食文化、西方饮食文化以及清真饮食文化三种最著名、最有影响的饮食流派。其中,中国作为东方饮食文化的中心,一直都以灿烂辉煌的中国饮食文化而自豪不已。中国饮食文化是中华各族人民在100多万年的生活和生产实践中,在食源开发、食具研制、食品调理、营养保健等方面创造积累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当然,在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甚至是同一个民族的不同区域间饮食文化有所不同。中国饮食文化相对于其他国家而言有自己的特色并且对形成“以和为贵、高雅闲逸、和蔼可亲、淡泊旷达、重礼仪讲人伦”等的国民性格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中国人的饮食文化观
饮食观念是人们在食物的制作和食用的过程中所形成的看法,深受自然科学、社会科学 尤其是哲学的影响较深。哲学思想的不同导致中国人文化精神和思维方式有别于其它国家。
世界各地都将中国的餐饮称为“中餐”,其突出特点是以大米和面食为主食,讲究食物的“色、香、味”。或者更确切地说,中国的饮食具有审美的意识,与西方只注重食物营养的摄取量相比,中国食物的悦心、悦目对于饮食者来说更为重要。这种感性的饮食习惯要求食物的色泽是否赏心悦目,是否能通过人们的味觉和视觉引起食欲。除此之外,中国人饮食时还很注重情调,也就是周围的环境。在一个好的环境中用餐不只是促进食欲,更重要的是陶冶情操。长此以往人们就会有种高雅的气质和温文尔雅的性格。
中国人在食物的制作方面很讲究刀工,火候。《老子》中有一句话“治大国如烹小鲜”,虽然这句话是借助饮食来解释高深的治国哲学。但反过来看,世间的万事万物都是相通的,小到制作餐饮,大则治国之策有时是同出一辙。由此可知,中国的饮食文化精神渗透于中华民族的每一个活细胞之中,注重天人合一,强调整体观。这种观念对国民性格的形成产生了重大影响。
三、国民性格在中国特色饮食中的体现
⑴素食文化中的“以和为贵”
“素食”一词最早见于《诗经·伐檀》的“彼君子兮,不素食兮”。《诗经》中的农事诗篇不仅记载了周人注重农事的精神,而且将天人合一的理念寓于农事中,深刻地体现出那时人们已经形成“以和为贵”的性格特征。今天,随着历史的不断发展,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素食在中国文明发展的进程中依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中国自古以来号称农业大国,礼仪之邦。中国农业的发展为素食文化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中国历史悠久、地域广阔、地貌复杂、气候多变,因此,南北方各自开发和发展了具有地域特色的饮食资源。以山水著称于世的中国南方,气温偏高、空气潮湿、雨水充足,适于水稻生长。而北方相对来说则比较干旱、四季分明、寒温交替,需要冬眠的小麦在这里生长良好。总之,无论南方的稻米还是北方的小麦都隶属于素食文化。相对于西方国家长期的食肉习性,中国人民的素食特性体现出本国人民亲近自然,与万事之中、万物之间求和谐的性格特征。
也许人们最初的食素生活是迫于客观环境的压力。面对地广人稀,可耕地面积相对较少的客观条件,人们只能积极倡导种植五谷以便于维持自给自足的生活状态。随着文明的发生与发展,人们在素食方面由被动而转向主动,开始对各种动物有怜悯之情,不到万不得已决不伤害某种活生生的小动物。尤其是上层社会更加知晓食素的益处。他们懂得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是人类得以快乐而健康生活的首要基础。久而久之这种“天人合一”,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观念深入到人们的内心深处,形成了中国人民“以和为贵”、“与人为善”的性格。中国是举世公认的礼仪之邦,这众多的礼仪体现于人们的举手投足之间,尤其是精神理念的高度统一。“天人合一”是中华各族人民几千年来在生产与生活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总结、概括出的思想理念的精华。表现在人们的具体性格当中就是与人为善、与万物求和谐、无过之而又无不及的“中庸”性情。尤其是当今世界民众特别崇尚素食生活,提倡融入大自然,远离喧嚣的城市,在空旷的野外充分的呼吸新鲜空气,调适疲惫的身心,真正地享受生命赋予我们的生活的意义与价值。
人们在饮食的过程中不仅仅关注周围的饮食环境,更注重所享用的食物是否保持了其本身的味性。具体到每一种食物的烹调过程,尽量在不违背本味原则的条件下进行加工制作。中国饮食文化中蕴含的这一切思想理念与坚持的各种原则充分体现出本国人民所具有的“贵和尚中”“以和为贵”的性格特征。
⑵茶文化中的“和谐宁静”
“饮食”一词起初分开使用,“饮”用于动词,理解为“喝”,《孟子·告子上》:“冬日则饮汤,夏日则饮水”。后又引申为“饮料”,即喝的东西,贾思勰《齐民要术·煮溟》:“折米白煮,取汁为白饮”。如果说上面是对中国民众日常所吃的主食的介绍,下面则是对饮料方面的了解。在饮料方面最具中国特色要属各色各样的茶。
中国是茶的故乡,是世界上最早发现茶树,利用茶叶和栽培茶树的国家。茶发乎神州,闻于鲁周公,兴于唐朝,盛在宋代,如今已有四五千年的历史,是世界上三大无酒精饮料之一。中国的饮茶之风始于何时,众说不一。按照文献记载,魏晋时饮茶已成风气,据此可推测最初的饮茶之风当早于此时。并且开始时人们并未将茶作为饮料使用而是作为药用。随着对茶的不断应用人们逐渐了解了其味性,并且赋予饮茶活动特有的文化意义。茶文化的兴起使得人们对饮茶活动崇尚不一。儒、释、道三家在茶道上的互补足以体现出茶的意蕴。
茶文化以儒、释、道三家为主体构成的具有中国传统意味的特色文化之一。总体基调高雅而深沉、博大而精深。然而,三家既有共同点又有独到之处。
共同点首先表现在务必于其中求和谐、求宁静。用比喻的方式将中、西方人的性格加以比较,可谓西方人的性格像酒,热烈、奔放、好动,容易激动,甚至好走极端,遇到矛盾往往针锋相对以至于水火不容。中国人的性格则像茶,总是清醒理智的看待世间的万事万物,强调和睦、友好、理解与秩序,讲中庸,遇事沉稳,遇到矛盾不好斗,而是主张“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妥善地解决问题。“君子之交淡如水”正如一杯清茶,人与人之间的感情透彻而明朗。三家者中儒家将“中庸之道”引入茶文化,主张在饮茶中沟通思想、创造和谐气氛、增进彼此的友谊,通过饮茶自省,从而既能严格地要求自己又能宽容地对待他人。与儒家的“中庸”有异曲同工之妙的道家主张人与物质、物质与精神不可分割、互相包容。自然而然中国的茶文化吸收了老庄思想,强调天人合一,物质与精神统一。佛教禅宗主张“顿悟”,内心清静无杂念。茶性之柔,茶的宁静与清醒地品味正应其求。再者国人所具有的淡泊旷达、高雅闲逸,举手投足间所表现出的和蔼可亲的性情在茶文化中得到了充分地体现。文人儒士是茶文化的倡导者,他们借茶修身养性、磨砺匡世治国之志,知足常乐,以天下为己任。茶文化在他们当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儒家在茶文化中的独有特点是讲雅致、注重欢乐情调。儒家历来主张积极入世,不论何时何地念念不忘“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时时以“家事、国事、天下事”为主体。饮茶之时更是雅兴高涨、文武张弛、有所作为成为主情调。虽然身处高雅闲逸的饮茶氛围之中,但是儒士内心却是“念念有如临敌日”、“居安思危”、“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薄冰”。这种喜怒不形于色,外在雅致、闲逸,时时刻刻防患于未然的心态是儒士所独有的。自然饮茶便成为他们协调内外、凝神思考的时刻。如此更显示出他们遇事沉稳,讲道德,重人伦的性格特征。
道家在茶文化中融入了明显的超尘思想。道家强调“无为”,与儒家积极入世思想正好相反,避世思想浓重,对儒家思想是个补充。中国许多著名的茶人都有浓重的退隐思想,他们并非逃避责任,而是不苟同于庸碌之人,洁身自好。即使是功成名就者也依然保持雅洁自爱。如果说儒家文化适合贵族士人的口味,那么道家文化则更接近于文人寒士和普通百姓的思想。所以,今天许多高雅之士将由品茶而体味出的儒家文化与道家文化相揉合,成为真正的内儒外道之士。
佛家茶文化具有“苦寂”、以茶助禅、明心见性,以助“顿悟”的特点。虽说求“静”、求豁达、理智方面三家趋于一致,但道人过于闲逸散漫,儒者是有时十分失意时想从中得到片刻的宁静以便达到忘我的境界。只有禅僧在追求静悟方面最为执著。
所以中国茶文化兼容释的静悟、道的驰纵、儒的雅逸,是三家的融合体。今天中华民族的成员所拥有的优良品性,茶文化在其中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茶性柔和,清香飘溢,凝神降火正与中国人遇事冷静,闲逸高雅的品性相得益彰。
⑶筷子文化中的“质朴尚实”
中国饮食文化的特色不止于食源的开发,更在于食具的研制。筷子文化是中国饮食文化在食具研制方面最具特色的部分之一。“筷”字是由“竹”和“快”两部分组成。如果按照汉字的构造分类属于“上形下声”,由形会意,我们可知制作筷子的主要材料是竹子。今天随着物质材料的不断丰富、科学的迅速发展和技术的有效提高,其加工材料也就不仅仅限于竹子,象牙、玉石、金属以及其它稀有材料应有尽有。看着不同材质的筷子,也许人们最想知道的就是筷子的起始纪年。
对于筷子起始的确切纪年至今尚不可而知,专家学者通过研究调查仅能划定先民发明筷子的大致时间。需要是发明之母,可以肯定地说筷子的起源是由中国的饮食需要而决定的。肉食相对贫乏的客观生存环境使得中国先民以素食为主。与西方食肉国家所使用的餐叉相比,中国人饮食时使用的筷子构造简单,功能繁多,应用灵活。筷子的构造十分简单,是由两根粗细、长短、材质相同的物体组成。但是,构造简单并不是说使用也同样简单。与其它餐具相比,筷子的使用更具技巧性,难度较大。许多刚到中国的外国人士对中国人使用筷子的熟练程度赞叹不已。
筷子从构造到使用体现出中国人民质朴尚实的性格特征。它的简单构造象征着人们的外表的朴实无华,内心却蕴含深意,求实精神深寓其中。
四、中国人性格的塑造特色
每个中国人从开始懂事之时起,长辈就要用礼仪来规范他们的行为。可以说,人生礼仪是伴随着社会文化的形成而不断完善和发展的。伴随着饮食文化的发展,中国形成了一套独具特色的饮食礼仪,或者说中国礼仪的形成和发展都是由餐桌而来。中国人围桌而餐时讲秩序、重人伦、别主客、分长幼。
这些看似简单的礼仪在塑造人的性格上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因为这些礼仪帮助人们形成良好的习惯,“习惯成自然”,良好的习惯是一个人成功最基本的条件。长辈在教导子女时,也总是选择在一起用餐的时候,也许只有在这个时候最恰当,“其乐融融”的氛围里即使有一两句批评、教导的话,也是比较容易接受。这样伴随着家长的循循善诱,青少年逐渐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同时,更主要的是塑造了良好的性格。
五、结语
从以上内容可以看出,虽然饮食文化处于文化的基础部分,但是它在人类社会形成后的礼仪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些礼仪塑造了人的性格,尤其是中国的饮食文化更是如此。所以说,中国饮食文化影响着国民性格的塑造,在国民性格的形成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浅谈中国饮食文化论文【第四篇】
中国的饮食文化从远古的为了果腹,从食素到食肉,从生食到发明了火以后的熟食,从简单的填塞到复杂的品尝,从捧土为皿到花样繁多精美的食器,从索然无味到五味杂陈,从随意堆砌到精心摆放,从不讲求礼乐到讲究饮食文化,中国的饮食文化经历了从无目的的不自觉产生到自觉审美这样一个漫长的过程,因此可是说是饮食美学由无到有的一个发展。
一、美从何来
美从那松树和栎树间的精灵里来,美从那藏在土层里的极品里来,美从那红色砂中间的天然调味料里来,美从那淤泥中的洁白无瑕中来,美从那冰面下的成群结伴中来,美从那大海中的浩浩荡荡中来,美是自然的馈赠。
早在上古时代,食物其实远远谈不上是食物,人类只是像其他的野兽动物一样为了远离饥饿的本能活动,正所谓“食色,性也”,他们“茹草饮水,取草木之实”解决饥渴。随着人类慢慢直立行走,加之生活的地区植被较为丰富,人类开始运用简单工具取食。随着北极冰川融化,素食减少,人类开始“食鸟兽之肉,饮其血,茹其毛《礼记礼运》”。人类从产生到现在,脚下踏着的,无论是土地是水面,头上顶着的,无论是星辰还是阳光,沐浴着的,无论是温暖还是寒冷,都是大自然的馈赠。阳光雨露,恩泽大地,也赐予了大地上生命以生机活力,那高山上的梯田,那海洋里的古老生物,那数目不多的中华绒螯蟹,那天然的独一无二的垛田,那高原上的青稞酒酥油茶,都是自然给予了这千差万别却又万变不离其宗的美。
二、美在何处
(一)美在色香味形触
说到色,大概要从最基本的五谷说起吧,大约两千年前是指稻、黍、稷、麦、菽,现在主要的是稻谷、小麦、玉米。脱了壳的稻谷,一粒粒晶莹剔透,就像那江南水乡一样,充满了柔美的性状,是中国人餐桌上不可或缺的主要的食物,用它做成的米粉米线更是成为了饭桌上的美味。用糯稻和各种叶子汁液做出的黄色、绿色、黑色的彩色的饭团,不仅仅体现出的是劳动人民的心灵手巧,更体现出了中国文化中包容,博大的民族品质。
爱美的人都知道小麦色的皮肤是非常特别而有性感的肤色,小麦在没有经过太多加工的时候,它的色泽给人一种沉静,积淀的深沉感,它没有稻米的亮泽,可是它却是炎黄子孙的骨子里的颜色,是那满腹历史的浑厚,是扎扎实实的生活的态度。
而玉米作为粗粮,随着人们对于健康饮食的追求,在历史的舞台上又一次被人们所追捧,可谁又知道,它那金黄的色泽,它的并不细滑的口感,却是秋日丰收的象征,是人们内心对收获的最好的定义。
中国的饮食,大道宫廷筵席,小到家常便饭,对于食物色彩的搭配都是那么简单却精细。“色”包括食物原料本色的保持、色的搭配和菜肴的上色。食物的配色如果相得益彰,自然会给人一和谐的审美享受,食欲自然而然被刺激。这就好比是衣饰的搭配,得当就会让人赏心悦目,反之有可能会降低食客的兴趣。但是有时虽看起来平淡无奇,但是因为各种食材的形谐调,也会让人眼前一亮。
“形“包括保持食物原型和造型两类。就像鱼头,就是保持了食物的原型,展示了食物本来的样子,还有烤全羊、烤乳猪之类。但是有些食材的外观并不能起到加分的作用,就要运用切割、雕刻、填塞、拼接等造型技艺了。通过形的加工,使得形色交相呼应,使得食物的“骨”更美,为香、触打下了好的底子。此外,形还包含着盛放食物的器皿,从一开始的简单的石器到精美的青铜器,到陶器再到瓷器,从无花纹到有精致花纹,从工艺简单的到工艺复杂的,从单一的器形到用途多样的器形,无一不是中国饮食文化重要的进步。精进到现在,盛放不同的菜肴或是汤食,器皿的种类花样可谓数不胜数,不同的食物的形态配合不同的器皿,常会有如临满汉全席之境,会觉得自己眼前的不是佳肴而是一幅画。色、形这两者这就像是美学当中的“知”一样,是对美的最基本的欣赏和鉴别,如果一桌菜,并不能让人觉得赏心悦目,那这桌菜并不算得上是佳肴,而只是用以充饥的食物而已。
美学当中的“情”,可是对应在饮食当中的香、味,这两者常常连缀起来说,香味香味,因为香才有味,因为闻到味方觉香。承接着色和形,香味伴随着转化与时间在天然或人造的厨房中经历五味的调和,最终成为了能够摆上餐桌,润泽味蕾和胃口的饮食。俗语云,闻香识女人,我却言闻香识佳肴。嗅觉和触觉所感知的食物挥发的气味,进入到味蕾的时候,难免会对食物产生好或者坏的品评,这是人们对于食物的更进一步的了解,比起色形来,香味更能使人陶醉于食物之中,如果条件欠缺的时候,香味往往能掩盖不好是色形,而占据食客的嘴巴,会让人忍不住一口又一口地享受美食的诱惑。
(二)美在时间、转化和调和
有些菜肴可以信手拈来,有些食物却要经历转化与时间,譬如那乳扇、豆腐,经历了风吹日晒,经历了发酵贮藏,魔法般的成为了餐桌上美味的食物,这是人的智慧,也是自然的禀赋。
豆腐经历过发酵,经历不同的发酵,会转化成为各种豆腐制品,就是这样一种简单的食物,在古代被称有“和德”,吃豆腐的人能安于清贫,做豆腐的人能懂得“顺其自然”。豆腐的这种转化,是一项十分繁琐重复的过程,但是豆腐从汁到结块到成型到制作成不同风味口感的豆腐,的确是一项考验人耐力与耐心的东西,这种相互转化的艺术,这种你压我更韧的精神,这种即使是碎裂也不失本性的东西确实是和,也是美。
而五味的调和,食物的生克又不免会与五行联想到一起,这种相辅相成或者水火不容,或多或少是融入了五行在里面的。因为不同的调和,因为地域的关系,产生了中国的鲁、川、粤、苏、浙、闽、湘、皖八大菜系,每个菜系都有着自己的特点和文化承载。酸甘苦辛咸这五种味道,并不只是体现出其单一的味道即是好的,而是要相互融合。这就像是人生五味一样,人生总会有逆境顺境,总有甘甜时,也总会有辛酸时,只有看得到甜以后的苦,看得到苦尽甘来,人生才算是完美,也才能成长。追求五味平衡,是厨师对于食物的追求,也是人一生所求的最高境界。
(三)美在等等等等
美是那饭桌上的礼节,美是那觥筹交错的美酒,美是在静谧温婉的茶。中国饮食文化史上,餐桌礼仪是必不可少的,不同的阶层,有着不同的餐桌礼仪,从宫廷到士大夫到市井,从奢华都富贵到朴素,无不体现着美。从不同的饮食礼仪、规模,能回望到古代帝王的九鼎,能体会到身处下层人民的清贫,而等级制度也能由此窥见一斑。酒文化茶文化在经历了岁月的锤炼之后,在现代社会反而又逐步成为了文雅的代名词,特别是茶馆、茶道的逐步推广,已成为了都市人乃至乡间休憩养生的最佳途径了。因为茶道的真谛就是和、静、怡、真,是符合中国文化,中国人思想的一种诠释。
(四)小结
中华饮食文化的美,其实不仅仅是色香味形触,也不仅仅是时间转化和调和,它更在我们对于历史的情感中,对食材的善待中,对自然馈赠的感激与尊重中,在食物给我们的留白中。它是一种有形的美,更一种无形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