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口语交际说新闻教案【优质5篇】
【导言】此例“2023年口语交际说新闻教案【优质5篇】”的教案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口语交际说新闻教案【第一篇】
了解新闻消息的特点,掌握其六要素和结构的五部分。
根据新闻的特征理清文本的内容和结构,品味、学习语言的真实准确。
教师诱导,学生自主、合作、积极探究。
感受中国解放军的英勇无敌,明白胜利来之不易,学会珍爱幸福。
文本的渡江战役和南阳解放,都是中国人民解放战争战略进攻阶段具有关键意义的胜利,并且由毛泽东同志亲自撰写。两则新闻气势磅礴,语言准确简明,感情色彩鲜明。是学生中学时期实效接触的新闻体裁。它既要求学生掌握新闻的基本知识,还要求学生感受新闻体裁语言的真实与准确。
学生初学新闻这种体裁,有必要弄清新闻联的基本特点和结构。这了便于学生尽快地掌握新闻的特点,在教学上要遵循由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规律,从对课文内容的复述和概括入手。同时本文的语言简明、准确是学习的好材料,可以让学生在朗读和比较中把握文本的语言特色。
新闻的一般特点、文本的语言风格。
革命的传统教育、分析语言的准确及文本行文的有序条理。
1、教师课前明确新闻的常识,收集文本新闻的背景资料。
2、要求学生课前预习,基本了解文本的内容、完成字词的积累工作。
3、两则新闻分三课时完成,重点教学第一则,第二则重在自主探讨。
1、学习课文第一则新闻。
2、重点教学新闻的六要素和结构的五部分。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情景设置:古往今来战争知多少……(由战争话题导毛泽东的《人》,进而转到作者这一话题)
二、众说纷纭话作者(不求学生全知,但求人人知一点,而后教师明确作者常识,具体内容略)
三、一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本内容
1、自主诵读,圈点勾划要点、疑点及精典语句。
2、合作完成字词积累,由学生提问学生解,教师适当归纳。
3、复述故事,探究文章的六要素
人物: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
时间:1949年4月薪20日夜起至4月22日22时
地点: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一千余华里长江战线
事件起因: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人民解放军为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而发起渡江作战。
经过与结果:中路军首先突破安庆、芜湖线,三十万人全部渡过,占领长江南岸。西路军三十五万渡过三分之二,已战领广大南岸广大阵地。东路军三十五万已渡过大部,经过整天激战,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占领南岸阵地,控制江阴要塞,切断镇江无锡段铁路线。
四、二读课文,探究新闻结构的五部分
标题: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大江
导语:(1、2句):概述全篇最重要的、最新的事实。
主体:(3—末句):具体叙述了渡江战斗的状况。分中、西、东路军三部分述写。
背景:(8、9句):内容略。
五、三读课文,自我反思新闻的六要素与结构的五部分。
六、能力迁移训练,听读新闻一则,一边记录其六要素与结构的五部分。
七、作业设计:课外阅读新闻,理清内容,找出六要素及结构五部分,下节课堂前相互交流。
八、板书设计: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毛泽东)
新闻的六要素:结构的五部分:
时间——地点——人物标题——导语——
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主体——背景——结语
1、课本第一则新闻语言的赏析
2、课文行文的条理明析
3、毛泽东及人民解放军形象探讨
一、新闻交流平台
二、再读课文,精典语句欣赏
1、根据一读课文时的勾划美语,说说个人的理解
2、结合文本第三题,完成练习。
三、探究文本主体的顺序:
问:文本主体是按什么顺序叙述,作者为何要这样安排?
明确:提示学生不同角度考虑,结论不一定那么完整,但要求有理有据。
四、个性阅读:阅读文本,说说你心中的毛泽东及人民解放军——
五、自由诵读课文,提出疑问,互动解决,小结第一则新闻的学习目标达成。
六、作业设计
1、反复诵读文本,领悟新闻的特征。
2、准备第二则新闻的学习。
七、板书设计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毛泽东)
总述:分述:
人民解放军一层:中路军——突破渡过35万人(略)
百万大军千二层:西路军——占领35万人渡过三分之二(详)
余华里冲破三层:东路军——激战35万大军大部分渡过(重点)
敌阵横渡长江
1、教学第二则新闻
2、完成一则新闻写作
一、自由阅读,自主,互助完成字词积累
二、合作探究
1、整体感知此则新闻的内容:由南阳的解放说到一年多来中原地区形势的重大变化,反映了蒋军必败、我军必胜的大好形势,说明解放战争转入战略进攻阶段以后,我军完全掌握了全国战场的主动权,进而鼓舞了解放区军民乘胜前进的斗志。
3、互动探讨新闻的六要素人物:中原我军
时间:1948年11月4日下午
地点:南阳
事情的起因:蒋军因全局败坏,被迫整个南线近百个师的兵力集中于以徐州为中心和以汉中为中心的两个地区。在我强大的野战军和地方配合打击下,困守南阳的蒋炽不得不被迫弃城逃走。
经过和结果:自去年七月,南阳人民解放军开始向敌后进军。大量歼敌,扩大并巩固了根据地,壮大了人民武装,彻底孤立了敌人,南阳守敌王凌云弃城逃走,我军当即占领南阳肉此河南全境除若干敌方据点外,全部为我解放。
4、互动探讨新闻的结构五部分
标题:中原我军解放南阳
导语:(1句)概述我军解放南阳
背景:(2-7句)用两则史料说明南阳自古以来在军事上具有重要战略地位。并加顾过去一年多来蒋介石从重视南阳到放弃南阳的变化,指出蒋军全局溃败的原因。
主体:(8-末)由河南全省基本解放进而加顾一年多来南线人民解放军取得的伟大胜利。可分为四层。(具体分层略,可参见《教参》)
5、个性阅读,品味此则新闻的精妙之处,张扬个性感悟。
三、写作训练
1、听读报刊新闻两则,再次感知新闻的特点。
2、听读教师新闻一则,感知如何写作身边新闻。
3、口头作文,入格训练。
4、写作:要求,根据自已所了解的最新事件写一则简明的新闻,要注意六要素的完整,结构五部分的合理运用。
四、板书设计
写作:
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五部分:标题,导语,主体,事件的背景,结语
其他:语言运用要规范,力求个性化
口语交际说新闻教案【第二篇】
教学目标:
一、体会参试人员为祖国做贡献的战斗精神。
二、了解录音新闻的特点,理解本文口语和书面语相结合的特点及其效果。
三、学习本文安排顺序的合理性,锻炼提高学生研究分层次的能力。
四、培养学生表现、创造的意识和能力------模拟播音,体会播音时应有的感情、语速、语调。
教学重点:
一、体会参试人员为祖国做贡献的战斗精神。
二、了解录音新闻的特点,理解本文口语和书面语相结合的特点及其效果。
三、学习本文安排顺序的合理性。
教学难点:
一、培养学生表现、创造的意识和能力------模拟播音,体会播音时应有的感情、语速、语调。
二、锻炼提高学生研究分层次的能力。
教学方法:自主合作,研讨探究。
教学过程:
一。模拟播音,导入新课:
1、播放学生朗读课文的录音
(展示学生劳动的成果,激发学生兴趣,总体感知课文,了解“录音新闻”的特点。)
2、“录音新闻”的特点:文字报道和现场录音结合运用,更真实、更全面地报道事件。
二。出示本课时学习目标:
1、了解录音新闻的特点;
2、学习本文安排顺序的合理性;
3、培养学生表现、创造的意识和能力------模拟播音;
4、体会参试人员为祖国做贡献的战斗精神。
三、速读课文,正音正字:
1、注音:参()数经纬()停泊()运载()气氛()
2、填字:shùn间沉jì
3、改错别字:重容不迫欢呼鹊跃自立更生
四、理清脉络(检查预习)
1、这则新闻报道了什么?以什么为顺序报道的?
[提示:我国运载火箭水下发射成功的过程。时间为序。]
2、找出文中表明时间的词语。
3、小组讨论、理清课文的总体结构,并概括大意。
归纳:本文是一则事件通讯。按内容、时间顺序,可分三个部分:
㈠1—7段,报道火箭发射的情况。
㈡8—15段,报道火箭落水的情况。
㈢16段,报道对发射海区指挥部负责人的采访。
五、赏析课文第一部:
㈠、选拔一小组,模拟播音第一部分。大家赏评。
㈡、试给第一部分层次。小组讨论,分出层次:
第一层(§1)总体介绍,吸引听众。
第二层(§2-4)写火箭发射的准备。
第三层(§5-7)写火箭的发射。
㈢、讨论探究题
1、第二段用12个字写发射区的景色有什么作用?播音时应用怎样的情感、语调、语速?
2、第三段写“一小时准备”,用了哪些表时间先后的词语?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3、第三段中哪一句运用比喻手法?有何作用?
4、第五、六段描写操作手沉着冷静、果断,表现出他什么样的气质?
讨论探究题答案提示:
[“首先、接着、最后、不一会”等词语][使条理清楚。][“像一条大鲸鱼”;具体、准确、形象。][熟练而有信心。]
㈣、重点分析第7段
小组阅读、讨论:
1、本段三句话是按什么顺序组织的?
2、本段中的比喻句分别写出了什么景象?效果好不好?为什么?
[提示:1、时空顺序。
火箭刚出海面→升高了,腾空而去→越飞越高,直至消失。
2、前一句写出了火箭尾部火焰使海水翻腾的壮观景象。后一句写火箭腾空直上的壮观景象。比喻恰当、形象。]
3、如果你是播音员,看到如此景象,会以怎样的感情、语速和语调来播音呢?
[提示:充满激动之情,语速渐快,语调趋兴奋]
4、各自有感情地朗读,后全班齐读。
六、布置课外活动
1、今晚收看央视7:35《焦点访谈》,注意揣摩主持人播音的情感、语速、语调。
2、各人把课文再模拟播给家长听,请家长评论。
第二课时
一、复习过渡:
理清脉络:
本文是一则事件通讯。按内容、时间顺序,可分三个部分:
㈠1—7段,报道火箭发射的情况。
㈡8—15段,报道火箭落水的情况。
㈢16段,报道对发射海区指挥部负责人的采访。
二、出示本课时学习目标:
1、理解本文口语和书面语相结合的特点及其效果。
2、锻炼提高学生研究分层次的能力。
3、进一步体会播音时应有的感情、语速、语调。
三、分析课文第二部:
1、试给第二部分层次:
第一层(8、9)过渡段,总介下文。
第二层(10-11)写测量船上的测量情况。
第三层(13)写直升机的测量情况。
第四层(14、15)写现场人们的激动和欢呼。
2、探究:这部分中哪些文字表示是现场直播?有什么作用?
[提示:“实况”、“混播”部分。在报道的同时播放录音,更增添了新闻的真实感。]
3、播放“汽笛声”、“国歌声”的作用是什么?
[提示:烘托严肃的气氛。]
四、讨论第三部讲话的含义:
讲话共有哪三层意思?
[提示三句话的关键词:“很成功”,“独立自主、团结奋战”,“更大的贡献”]
五、总结本文的特点:
(一)、写作特点:
1、录音新闻的特点。
2、合理安排顺序,使条理清楚。
(二)、语言特点——口语和书面语言的自然结合。
第8-15段两位记者不同的播音尤其体现了这一点。
刘长乐多口语,麻振铎多说术语,这由报道的侧重点不同决定的。
六、语言训练:
1、运用恰当的感情、语速、语调来模拟播诵8—10段和14、15段。注意找准感觉。
2、结合运用口语和书面语,模拟现场报道——星期一早晨本校升国旗仪式的场面。
七、布置课后活动(供选择)
1、模拟记者现场报道的口吻,采写一则短新闻。
2、全班分成若干小组,以课文为主要材料,举行模拟现场报道竞赛。
口语交际说新闻教案【第三篇】
1.听新闻广播(把五星红旗插上北极),能复述新闻要点。
2.当众交流从广播、电视中听到的新闻,说出新闻要点。
:听得清,记得牢,讲得好。
:记住新闻要点,有条理地按要点复述。
投影片
小黑板
录音机
i.了解学生收听广播的情况,引导归纳方法。
(1)请几位学生说说听到哪些感兴趣的新闻。
(2)交流:你是怎么记住这条新闻的?
(3)小结。点拨方法:看消息,一遍看不懂可以再读;听消息(新闻广插)稍纵即逝,除了集中注意力外,要讲方法,听内容提要,或注意开头一段话,记住主要内容;听报道全文要注意记要点。
2.揭示课题,学习课文,明确训练内容和总要求。
(1)默读。
(2)讨论:本次训练有哪两项内容?总要求是什么?(板书:听得清,记得牢,讲得好。)
3.指导《把五星红旗插上北极》听说练习。
(1)读“学习提示”第1节。
听第一遍录音的任务是什么?回答这两个问题尤其要注意哪一部分内容?(新闻录音的开头部分。)
(2)播放第一遍录音--同桌议论--课堂交流。
新闻主要讲什么事?他们要去完成什么任务?请用一句话概括。(为了去北极考察。探险队的叔叔在松花江地区集中五天进行模拟训练,最后终于把五星红旗插上北极。)
解释“模拟训练”。(为适应北极的环境、气候所作的适应性训练。)
(3)阅读“学习提示”第2节。明确第二遍听的任务是什么?(带着问题边听边想),三个问题的记忆要点是什么(①条件怎样艰苦;②重点介绍谁;③怎样宣誓)。
(4)播放第二遍录音-同桌议论要点答案,交换复述--课堂交流。
评价要点:
①内容要点齐全。概述主要内容,再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介绍。
②用自己的话复述,不背诵。
③语言连贯清晰,态度大方。
(5)吸取别人长处,自己再说一遍。
4.指导“介绍新闻”听说练习。
(1)明确说话的要求和方法。
(2)四人小组试说。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3)指名交流发言。(评价要点同上。)
5.总结。
(1)如何听新闻广播?向别人介绍新闻学到了什么?
(2)表扬认真听、说的学生,鼓励关心国家大事,养成收听广播、阅读报纸的习惯。
口语交际说新闻教案【第四篇】
国庆期间,台风“龙王”侵袭了我们福州,经过长时间的暴雨侵袭,福州经历了多年未见的涝害,许多街道被大水淹没。这是一个发生在幼儿身边的重大新闻,如何让孩子从发生在身边的新闻中了解事件的原因、发展情况,并运用多种形式表达自己的观点,学会关心周围发生的事情以及从事件中学习安全知识,懂得保护自己,这是设计此活动的出发点。
1、积极参与听新闻和编播新闻的活动,乐于表达自己的观点。
2、学会关心周围发生的事情,懂得简单的自我保护方法。
3、学习较完整地叙述或描述一件事。
4、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5、大胆地参与讨论,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与想法,发展求异思维。
自制的电视机;演示用的新闻图片;幼儿创编新闻用的大张纸和画笔。
1、新闻播报时间:组织幼儿一起收看电视里小记者的“新闻报道”――福州发大水了。
2、讲讲议议“新闻报道”的内容:电视新闻里告诉了我们什么事?事情的原因是什么呢?
3、小组讨论:台风来了,怎样做人们才不会受到伤害,东西不会损失?(幼儿分组讨论,教师倾听,帮助梳理)
4、分享结果:每组派代表介绍讨论内容。
5、小组活动:制作“追踪报道”。将事件的发展情况以图画形式表现。教师指导幼儿分组,并给予支持、指导。
6、教师帮助幼儿梳理小组活动要求:
(1)小组成员用绘画的形式将事件的发展情况表现出来;
(2)每一小组共同合作画一幅画;
(3)将自己知道的和猜想的画出来。
7、新闻“追踪报道”时间:教师以电视台节目主持人的身份引导幼儿扮小记者,分组在“电视机”里播报“追踪报道”的内容。
在活动中一部分幼儿在描述中语言组织能力较差,不能主动讲述内容回答问题,在以后的教学中要多培养幼儿大胆讲述能力,多跟他们交谈、交流,多给幼儿一些肯定和鼓励。
口语交际说新闻教案【第五篇】
1.简明扼要:突出新闻中最新鲜最有特点最有价值的事实。
2.爱憎分明:标题中要有明确的是非立场,鲜明的爱憎情感。
3.巧用修辞:标题中可运用比喻、对偶、引用、仿拟等修辞,使标题生动形象,耐人寻味。
1.交代新闻的来源和根据,给人真实感。
2.交代新闻的重要点,给人鲜明的印象。
3.交代新闻的新鲜点,给人耳目一新。
4.文字表达巧妙精练,给人形象感。文题展示
你所在的班级、学校,或者你居住的社区、村镇、县市,最近发生了什么特别的或者有意思的事情?尽可能多方调查、采访,采集相关信息,写一则消息。不少于500字。
审题:注意题目限定了文体——消息,也限定了选材的范围——你所在的班级、学校,或者你居住的社区、村镇、县市,要从这几个方面来思考选材。
选材:可以选择班上或学校近期开展的各类活动,如体育活动、科学探究活动、文艺会演活动等;社区、村镇等开展的各种特别的或有意思的活动等。
写法:按照消息的基本结构布局谋篇,结构要完整,中心事件要突出,语言要简洁,必要时可以交代一下背景。
1.标题:标题是消息的眼睛。要让别人关注你的报道,标题就一定要醒目,特别是主标题,要让人看后一目了然。消息标题的要素必须包括何人(何物)做何事,语言必须简洁准确。
2.导语:导语是指一则消息的第一段或第一句。它是用简明生动的文字,写出消息中最主要、最新鲜的事实,鲜明地揭示消息的主题思想。导语的写作要求,一是抓住事情的核心,二是要吸引读者。导语的形式主要有叙述式、描写式、提问式、结论式。
3.主体:主体是消息的躯干,是对导语内容的展开和补充。现在,一般的消息都采用倒金字塔结构,即将最重要的、最新鲜的事实写在最前面,让人们能看一眼就知道它主要讲的是什么。
因此,我们在写作消息的时候,要具体掌握消息的结构特点,勤于观察和思考,这样才能写出高质量的新闻消息。
学生写作实践,集体评议。
学习写作消息确定一个新颖、醒目的标题
合理安排结构
语言要准确、简明
这节课的成功之处在于:
不足之处在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