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资料 > 教案大全 >

劳技课的教案(最新5篇)

网友发表时间 31571

发表时间

【前言导读】这篇优秀教案“劳技课的教案(最新5篇)”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精心整理分享,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小学劳技课教案【第一篇】

一、激发兴趣,引入课题

请同学们看老师手中的纸花,漂不漂亮?这么漂亮的纸花是老师亲手扎成的,那么同学们想不想自己动手来扎一朵漂亮的纸花呢?这堂劳动课就来学习15课《扎纸花》。

二、教师示范,学生操作

1、教师点明扎纸花的目的、意义、用途。

2、教师检查准备的材料。

材料:四张红色软纸,一把剪刀,一段细铁丝。

3、启发学生说出扎纸花的六个步骤,教师示范,学生操作。(注意渗透安全教育)

(1)对折。把四张软纸理齐,对折一次。

(2)来回折。从对折的地方开始,启发学生像折扇子一样,等宽来回折。

(3)捆扎。注意演示直观,教师用一段细铁丝在纸条中间处捆扎。

(4)剪圆弧。教师用一个纸板演示,把纸的两端剪成圆弧状。

(5)拉开。A.先拉出花形;B.启发学生说出再怎样做;C.先拉上层,再拉下层,最后把中间两层拉开。

(6)整理成花。引导学生看看自己哪些地方做得不满意,把它整理整理,一朵漂

亮的纸花就扎成了。

4、学生讨论总结扎纸花的方法——六大步:

三、学生练习,形成技能

教师让学生根据扎纸花的方法再扎一朵纸花,通过练习,使学生形成技能。

四、总结讲评,进行教育

教师小结扎纸花的'方法程序,加深学生对扎纸花技能的掌握。并通过讲评学生作品,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劳动的情感,树立劳动最光荣的信念。

劳动教育课教案【第二篇】

教学目标:

一、通过听《海娃的歌》、《劳动歌》,唱《不再麻烦好妈妈》、《种玉米》,理解劳动的喜悦与欢乐。

二、结合口风琴的键盘位置认识字母谱f、s,并能准确地吹奏。

三、能主动投入编创歌词、编创动作、填充字母谱、编创旋律等音乐实践教学。

教学重难点

教具准备 钢琴、录音机、教学磁带等

教学过程

一、聆听《劳动歌》

1、初听前,教师可讲述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的故事,引起学生听音乐的兴趣。

听后提示:《劳动歌》给你什么样的感受?

2、复听时,自编动作表演,可分小组设计动作,尤其对“用力”的表现。使学生通过动作表现、理解劳动内容。

二、表演《不再麻烦好妈妈》

1、听歌曲录音或教师范唱感受歌曲。

2、启发学生叙述妈妈对自己的'呵护、辛劳,指导学生用柔和的声音、真挚的情感演唱歌曲。

3、歌曲中的妈妈可以理解为其他和辈,再将自己力所能及的劳动编创成新歌词演唱。

4、边唱边表演,看谁表演得好。

三、编创与教学

1、结合键盘图认识字母谱,知道手的位置。让学生看图说出f用4指,s用5指演奏。

2、教师带着学生依次吹奏五个音,让学生动脑想一想,还可以怎样吹奏这五个音,吹奏的方法有多样。

3、在三个音的基础上,指导学生分组填写唱名字头,以小组为单位填充旋律,看哪一组填充得好、唱得准确。

4、可以在教室里画上格子,填上字母谱边走边唱。看谁唱出的旋律多。

劳动技术课教案【第三篇】

教学目标:

1、通过对纸盒的了解,培养学生“联想状物”、“借形造像”的能力。

2、学会借助生活中的各种纸盒,创造出一件作品。

教学重难点:

制作的作品要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纸盒示范作品,纸盒的资料

2、学生准备:剪刀、胶水、红丝带、废旧卡纸。

教学过程:

一、提问导入。

1、在过节或过生日的时候你们常常会收到礼品吧,用过的礼品包装盒你是怎么处理的?

2、家里经常买的一些食品或生活用品,他们大都有包装盒,爸爸妈妈是怎么处理这些包装盒的?

3、如果随便丢弃,会有什么害处?(污染环境,资源流失,浪费纸质材料等等)

4、除了制成再生纸,你认为废旧包装盒还能有神用途?

导入课题:废旧的纸盒除了能盛放其它东西,我们还可以利用它的形状、颜色等原有条件和特点,进行造型设计,通过在制造而成为一件艺术品、实用品或玩具模型等。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制作纸盒造型的作品。

二、设计制作:

1、 展示、观赏纸盒造型示范作品。

说明:这些作品是根据自己的需要,哀号,利用废旧纸盒原有的形状,大小,颜色等特点,进行构思,设计而成的。如书中的人物,动物,器物,建筑,家具,交通工具等纸玩具,请大家在观赏这些作品时,认真思考原有纸盒与作品之间的关系,发现其中的巧妙之处。

2、设计,确定制作一件作品。

分析各自带来的各式各样的纸盒,利用它们的形状、色彩等方面的条件,联想设计,确定制作一件自己喜爱的作品。

3、动手制作,教师巡视指导。

思考讨论:

(1)制作过程中要运用那些纸工制作的计发?

(2)除了用旧纸盒,制作中还要用到那些材料?

(3)作品基本完成后,我们怎样把它装饰得更美观?

四、展示评价。

劳动技术教学设计【第四篇】

教学目标:

一、通过听《海娃的歌》、《劳动歌》,唱《不再麻烦好妈妈》、《种玉米》,理解劳动的喜悦与欢乐。

二、认识字母谱f、s,并能准确地唱出。

三、能主动投入编创歌词、编创动作、填充字母谱、编创旋律等音乐实践活动。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学唱歌曲并理解劳动的喜悦与欢乐。

教学难点:填充字母谱、编创旋律。

教学方法:听唱法。

教具准备:钢琴、录音机、教学磁带等。

总课时: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表演《不再麻烦好妈妈》。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有一首歌人人都会唱、喜欢唱,每一次听到它,让人们想到一个人——妈妈。让我们用最美、最动听的歌声表达对妈妈的爱!(教师起前奏,学生唱《世上只有妈妈好》)

二、学习歌曲《不再麻烦好妈妈》

同学们唱的真好,让我们听一听小朋友对自己亲爱的妈妈用歌声道出了哪些心理话。(多媒体播放歌曲)

1、说一说歌中都唱到了什么?夸一夸自己的妈妈?

(教师小声播放歌曲旋律学生在音乐中谈感受)

2、想一想这首歌我们应该怎样唱才能表达小朋友对妈妈的真挚情感。(学生讨论)

3、变换方式感受,跟唱学会歌曲。

4、创编(将自己力所能及的劳动编成新歌词演唱,也可以把歌曲中的妈妈编成其他长辈。)

5、师生用接龙的方式用唱名唱一唱。

(可以有老师唱词,学生唱唱名,再反之。)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聆听《海娃的歌》;编创与活动。

教学过程:

一、复习歌曲《不再麻烦好妈妈》导入欣赏《海娃的歌》。

同学们动听的歌声使一个住在海边的小海娃沉不住气了,听,他也唱起了歌!(初听)

1、提示:歌中唱出了哪些内容,小海娃给你怎样的印像?

2、想一想,海边会有哪些声音?你去过海边吗?知道“赶海”吗?(学生讨论,互相交换知识和信息)

3、复听歌曲(学生边听边做动作表演)

三、编创与活动

1、教师带着学生依次唱出五个音,让学生动脑想一想还可以怎样唱这五个音。

2、指导学生分组填写唱名字头,以小组为单位填充旋律,看哪一组填充的好、唱得准确。

2、分组练唱,评议。

四、课堂小结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表演《种玉米》;凝听《劳动歌》。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聆听《海娃的歌》

引导谈话:“这节课老师向同学们引见几位劳动小能手,你们看他们在干什么?”

二、欣赏歌曲

1、(初听)教师播放音乐动画《劳动歌》,让学生边听边看。

2、引导学生回答,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给你什么样的感受?

3、老师发现同学们非常喜欢这首歌曲让我们再一次欣赏。

4、引导学生回答看到、听到后你是否想到一个非常著名的童话故事?把你想到的故事告诉大家。

5、同学们如果想听《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的故事那么请你动脑筋为这首歌曲设计动作为大家表演好吗?

6、学生表演(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自评、互评、评价以鼓励为主)

7、教师讲故事

三、学习歌曲

1、谈话导入:“同学们七个小矮人愉快劳动的情景感动了印度尼西亚的一位小朋友,他用甜美的歌声号召我们也一起来劳动呢?仔细听,让我们都做哪些劳动?”

2、听范唱《种玉米》(教师播放cai范唱)。

3、引导学生给歌曲起名并说出歌曲演唱的特点以及与《劳动歌》的歌曲相比较找出共同点。

4、(因歌曲有一定难度)用听唱法学唱《种玉米》(默唱、轻声唱、)在学习歌曲中遇到的难题让学生说出来,然后以同学之间的互教互学、教师指导相结合解决歌曲中出现的难点。也可以按节奏读歌词的形式解决歌曲中的难点。

5、用各种演唱形式复习歌曲。

二、课堂小结:

师:只有用辛勤的劳动才能换取丰硕的果实,只有努力学习才能取得优异的成绩。

劳动技术教案【第五篇】

简析教材:

“缝布袋”一课是“劳动与技术”四年级上册中的手工缝制内容。在小学阶段,关于手工缝制这一内容,在这里是第一次出现。本课教学旨在通过缝制布袋,强调工具针的使用,落实平针针法的技能,体会同学间互助合作的重要性。为了让孩子更好地掌握这一技能,我认为要着重从以下三点入手:第一点,要落实穿线、打结这两个技能;第二点,掌握用平针缝制的技能;第三点:学会收针的技能。

当然,劳动与技术教育的主旨并不仅仅停留在一般的“操作”层面上,它强调学生通过人与物的作用、人与人的互动来从事操作性学习;强调学生技术操作过程中技术意识的形成、技术思维的培养、技术能力与态度等方面的发展;强调规范操作与技术创新意识的统一。为了让学生的学习真正成为有意义的学习,我觉得学习应该选择更具有实际意义和生活价值的内容。学生制作的作品除了教材内容中的布袋,还可以是“小笔袋”、“环保袋”等等。教学要让学生有机会把自己的劳动成果有“用武之地”,真正认识到缝制技能是生活的基本技能之一,从而提高学生对劳动价值的认识。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知道手工缝制是生活中的基本技能之一,这种劳动可以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方便,也可以为人们的生活创造很多产品,丰富我们的生活。

(2)了解缝制常用的工具是针,材料主要是线与各种纺织原料。

2、能力目标:

(1)能根据自己的需要设计并制作一只简单的小布袋。

(2)初步尝试用平针法把小布袋缝制好,要求尽量缝得针脚匀称,缝合平整。

(3)能对自己或同伴的作品进行评价,提出赞赏和修改的意见,形成初步的技术作品鉴赏能力。

3、情感目标:

(1)通过自己设计、制作一只小布袋,感受到自己已经很能干,并愿意缝纫作品为家人服务。

(2)在与同伴一起合作、讨论制作的步骤,一起互相协作的过程中,体会合作的重要性,感受劳动是一种创造,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

教学重点:

通过模仿、实践,掌握平针缝制的技术。

教学难点:

由于学生的年龄特征,缝制过程中两手的协调配合和收针时的打结,有一定难度。

阐述教法

根据本教学内容的特殊性,穿线、打结、平针缝制、收针等技能的掌握仅仅依靠出示照片、教师讲解,学生是很难掌握的。根据这一实际情况,我采用了录像教学和实际操作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通过录像特写,将穿线、打结、平针缝制、收针等技能直观的展示出来,这样边看录像,边听老师讲解,一方面节省时间,另一方面能照顾到班级中的每位学生,让每一个同学都能清楚地得到技能学习的指导,然后再通过亲自动手实践,更好的掌握以上技能,从而能够独立制作手工缝制作品。

指导学法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最大动力。所以,通过各式各样布袋作品的展示,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技能的积极性,在孩子渴望学习这种技能的状态下,对孩子进行技能的细致指导,效果将事半功倍。同时,也能有效的对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进行培养。

该节课对以下几点基本技能进行了细致的指导:

穿线:一般情况下,左手拿针,右手拿线,并把线的一端剪尖,然后进行穿线。打结:关于打结的方法有许多,通过录像和老师讲解的方式进行教学。其中强调结的大小要根据布的密疏来定。

平针:虽然一上一下看似简单,但对初学者来说,要掌握左手拿布,右手拿针的缝制动作配合协调,也是有一定难度的,所以,在此孩子要进行充分的实践练习。收针:要求不留下过长的线,这样才能使布袋收口紧密。

教学内容设计及安排: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及教学内容的特殊性,我将给内容分三课时进行教学。

第一课时安排:了解针线缝制,初步掌握穿线、打结、平针缝制、收针等技能。

第二课时安排:穿线、打结、平针缝制、收针等技能的巩固,及针法的拓展,如平针、回针等。

第三课时安排:学习制作布袋的流程,通过设计、讨论、合作、实践,制作出精致的布袋。

接下来,我就重点对第一课时教学,说说我的设计意图。

课前准备:学生要准备好针、线、剪刀、布。

教师准备好录像和课件。

一、创设情景,了解手工缝制。(5分)

设计意图:

1、通过观察自己的衣服,裤子的边缘,发现通过针线缝,可以把两块布缝起来。

2、通过课件了解针线的发展史,使学生对手工缝制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3、通过认识工具与材料,让学生更加清楚各种材料的使用方法。

4、通过优秀布袋作品的展示,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手工缝制的兴趣及积极性。

二、学习穿线、打结、平针缝制、收针的基本技能。(20分)

该环节是整节课的重要环节,技能掌握的程度直接影响学生的制作。所以,在该环节中,我在课前作了大量的准备工作,录制了穿线、打结、平针缝制、收针四段操作小片断,试图通过边看录像边讲解的教学方式,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清楚的知道穿线、打结、平针缝制、收针的方法及注意事项。然后再通过实际操作,更好的掌握手工缝制的基本技能。为什么不直接演示,而要通过录像演示呢?原因有两点:1、书上确实已经将整个缝制布袋的操作流程以照片的形式出示,但由于学生的认知水平还处于相对较低的阶段,所以对于较为抽象的照片,大部分学生都看不懂,因此在后续的操作中就会碰到这样那样的问题,影响了课堂的教学。2、以上这么多的技能学习,工具非常细小,动作非常细巧,如果只是空口说说,或直接演示一下,效果是非常差的。而录像就很好的突破了这个教学难点。

除此以外,在课前,我对学生座位的安排也作了精心的调整,由2人一组调整为4人一组。这样的调整,主要是由于每个班学生的动手能力都存在一定差异性,所以在初次练习实践中通过四人小组的相互合作及互相帮助,既让操作能力强的学生有了表现自己和帮助别人的机会,而且让组内的每一个同学都能掌握基本的缝制技能,为后续的学习做了良好的铺垫,增加学习的兴趣,增强了学习的自信心。

三、采用平针缝制,设计制作平面图案。(13分)

设计意图:通过设计平面图案,用平针缝制图案,展示自己的作品,不仅巩固了平针缝制的技能,而且,也让学生感受到,通过一节课的学习,学有所获,感受到掌握缝制技能的乐趣。

四、课的延伸。(2分)

由于手工缝制这节课,学生在缝制作品时,需要大量的时间,而一节课只有40分钟,所以在课中练习的时间有限,不能对缝制技能进行很好的巩固,所以,在课的最后布置-----用平针缝制出漂亮的图案作为课外作业,既具有创新性,又具有实效性,更好的落实平针法的技能。为后续制作布袋,打下扎实的基础。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