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都的秋》教案通用5篇
【序言】由三一刀客最美丽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故都的秋》教案通用5篇”教学资料,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文档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故都的秋教案【第一篇】
教学目标:
一、认知目标:
1、引导学生深入体会故都的秋声,秋色,秋味,体会作者对北方秋景的赞美之情。
2、引导学生把握文中情与景的关系及文章的结构。
二、能力目标:
让学生初步掌握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物”与“我”之间完美融合的写作方法。
教学难点与重点:
分析情与景的关系。
教学过程及步骤:
一、课前预习,并布置预习题
1 熟读课文,查阅有关作者郁达夫的生平资料,初步了解其散文写作的风格特点。
2 思考:本文写故都秋天的哪些景物?
本文题为“故都的秋”,文中却多次提到南国之秋,为什么?
二、回忆学过的有关写秋的诗文,概述这些诗文“写景”“抒情”的特点,导入新课。
刘禹锡《秋词》
(一) (二)
自古逢秋悲寂寥, 山明水净夜来霜,
我言秋日胜春朝。 数树深红出浅黄。
晴空一鹤排云上, 试上高楼清入骨,
便引诗情到碧霄。 岂如春色嗾人狂。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分析刘禹锡《秋词》(两首)
问:在这两首诗中,哪些地方体现了作者对秋天的感受?
明确:如“胜春朝”、“引诗情”、“山明水净”、“清如骨”等。
问:那么,这样的秋天给我们什么样的感觉?
明确:这里的秋天给人以清新的感觉,能激发人的诗情,甚至胜过春天。
分析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问:这首小令写了什么景什么人?
明确:由精心选取的几组能代表萧秋的景物组成一幅暮色苍茫的秋野图景;抒写内心深处无尽伤痛而独行寒秋的天涯游子。
问:同样是写秋天,前者清新,后者悲凉,这是什么原因?
明确:这是作者的主观感受所决定的,也就是“情”决定了“景”的特点,即“景 随情异”。
问:本文《故都的秋》也是写秋天,那么,这里的秋天具有什么样的特点呢?
明确:清、静、悲凉。
美学家说:“一片自然风景就是一个心灵的世界。”我们就从《故都的秋》走入郁达夫的心灵世界,看作者通过对秋天的描写抒发了自己怎样的深情呢?
三、 介绍作者及写作背景,了解作者的感情底蕴。
1、作者简介
郁达夫(1896—1945),现代作家。浙江富阳人。19xx年留学日本,曾经广泛涉猎外国文学,深受近代欧洲、日本各种社会思潮和文艺作品的熏陶。1922年回国从事文学创作活动。1930年参加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抗日战争爆发后,他赴武汉投入抗日救亡运动,并到新加坡积极宣传抗日。后流亡到苏门答腊。1945年9月被日本宪兵杀害。主要作品有《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出奔》《她是一个弱女子》等,在不同程度上揭露了旧社会的罪恶,向封建道德大胆挑战,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也带有颓废情绪。散文以游记著称,情景交融,文笔优美,自成一家。
2、写作背景
从1921年到1933年4月,郁达夫用相当大的精力参加左翼文艺活动和进行创作。 由于国民党白色恐怖的威胁等原因,郁达夫从1933年4月由上海迁居杭州,1936年2月离杭赴福州,在杭州居住了三年。在这段时间里,他思想苦闷,创作枯竭,过得是一种闲散安逸的生活,并花了许多时间到处游山玩水,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为了排遣现实带给他的苦闷和离群索居的寂寞。在游山玩水过程中,写了许多游记,这是他在这段时期创作的主要收获,为我国现代游记的发展作出了贡献。1934年7月,郁达夫“不远千里”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再次饱尝了故都的“秋”味,并写下了优美的散文——《故都的秋》。
3、小结
通过以上的介绍,大家不难看出作者感情的底蕴,特别是“他思想苦闷,创作枯竭,过得是一种闲散安逸的生活,并花了许多时间到处游山玩水,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为了排遣现实带给他的苦闷和离群索居的寂寞”一句,明确指出了作者写这1篇文章的感情特点。了解了作者感情的特点,将有助于下面我们对本文景物特点的分析,从而能更好地把握情与景的关系。
四、播放文章的朗诵录音,整体感知“故都秋”的特点。
五、由景入情,把握情与景的关系。
问:前面我们已经提到作者笔下故都的秋具有“清、静、悲凉”的特点,那么文中集中描写故都秋景这一特点的是在哪些段落?
明确:从第3到第11自然段。
问:这些段落中写了哪些主要的景?
明确:第3段主要写了秋花(牵牛花),第4段主要写了秋树(槐树),第5段主要写了秋蝉,第6——10段主要写了秋雨,第11段主要写了秋树(果树)。
那么,作者在对这些景具体的描绘中,是如何体现故都秋“清、静、悲凉” 的特点的呢?下面先请两名同学来诵读课文3——11段落,其他同学要眼耳手脑并用,一是圈出文中体现秋天色彩的词语,二是标出传递声响的物名。我们将从“秋色”和“秋声”两个角度来品味一下故都的“秋味”。
先学生讨论,然后教师总结:
秋色
青天(蓝绿) 蓝朵(蓝色) 秋草(黄色)
落蕊(灰白) 树影(暗灰) 灰土(灰色)
灰沉沉的天(灰色) 青布(蓝绿)
枣树(淡绿微黄)
问:那么这些色彩有什么特点?
明确:冷色。
问:用这样的冷色调的词仅仅是因为作者忠实于对客观景物的真实描写吗?
明确:不仅是这样,“一切景语皆情语”,更主要的是与作者当时的心境有关,我们可以从“说到了牵牛花,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者最下。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教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试做陪衬。”这里看出作者此时所欣赏的是一种萧条,落寞,凄清的景。所以这些描写色彩的词不仅体现了是故都秋“清”的特点,也是作者情感色彩的外显。
问:接下来我们来听听故都的秋声,主要有哪些声音呢?
明确:“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秋蝉的衰弱的残声”“便息列索落的下起雨来了”“便会用了缓慢悠闲的声调,微叹着互答着说”。
问:这么多声响交杂在一起故都的秋又是怎样的呢?
明确:静。连鸽子的飞声、蝉衰弱的叫声,这些细微的声音都听得到,这就反衬了故都的静。“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这是运用了以动衬静的手法。 “静”,这就是故都秋的声音。更何况蝉声是如此的衰弱与凄惨,更何况这声音如影随形让你无处藏身(这秋蝉的嘶叫,在北平可和蟋蟀和耗子一样,简直像是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家虫)。“悲凉”,这便是故都的秋味。看来作者对故都的秋是:痛并快乐着。
问:文中有没有能直接体现这种感觉的句子?
明确:“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落寞,古人所说的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的遥想,大约也就在这些深沉的地方。”“足见有感觉的动物,有情趣的人类,对于秋,总是一样的能特别引起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来的”。
问:故都的秋即使在作者那个时代,也有明艳之色,也有繁华之景,作者为何避而不写,而写秋天的“清、静、悲凉”?
明确:这与作者的心境有关,前面我们在学习本文的写作背景时,曾提到作者写作的心境,由此我们可以看到本文情与景的密切关系:以情驭景,以景显情。
六、分析文章结构
以上分析的是3——11自然段,是本文的主体部分,下面我们来看看其他段落写什么。
问:本文是写故都的秋,但也写到了江南之秋,主要在哪些段落?其作用是什么?
明确:主要在2和13自然段,目的是以江南之秋来衬托故都的秋。
问:那么作者是抓住江南秋天什么特点来衬托故都的秋的?在结构安排上, 为何要一前一后?
明确:分别抓住其“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和“色彩不浓,回味不永”的特点,前者在第2自然段,后者在第13自然段,这 样在结构上就形 成了前后呼应。
问:好从这篇文章结构来看,2和13自然段相呼应,假如1、14自然段也相呼应,那这篇文章的结构就更加严谨了,试问这两段是否有呼应?
明确:第1段写作者对故都秋的感受和向往,第14段写作者对故都秋的眷恋之情,都是抒发情感,“向往”是在去故都之前,“眷恋”是在离开故都之时,其实质是一样的。所以1和14自然段也构成了呼应。
问:最后来看第12段,这一段主要采用什么表达方式?从全文来看,这一段在文中有何作用?
明确:这一段采用议论,通过古今中外的引证,说明感秋处处有,中国文人最突出,而秋“深味”非在中国北方莫属,这其实还是为了突出“故都之秋”。
七、思考
文章的题目“故都的秋”能否改成“北平的秋”。
明确:如题作“北平的秋”,意味就不同,与作者所表达的忧时伤国的深沉情感不相吻合。本文写于“九一八”事变和“一。二八”战争相继发生之后;用“故都”一词更能折射作者的悲凉思绪,表达对国家的深深的隐忧,表达他“位卑不敢忘忧国”的知识分子的爱国情怀。且“故都”含有更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底蕴。
八、能力迁移训练
1、练习:
有人说:“真正好的散文并不在乎写了什么,告诉了读者多少东西,而在于让读者想到了什么;有多少唤醒。”高二的你们已经经历了人生的十六个春夏秋冬,除去孩提时代的懵懂无知,对四季轮回你应该有自己的独到感触吧。用你擅长的手法将它们记录下来。
2、拓展阅读
郁达夫《北平的四季》
欧阳修《秋声赋》
故都的秋教案【第二篇】
课程分析:《故都的秋》是现代著名的小说家,散文家郁达夫写于1934年8月的1篇散文,文章中散发着作者对故都深深的感情和眷恋,它体现了作者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浑然交融的高超笔法。本课是散文鉴赏的起始课,对后面的散文教学有着领启,示范作用。通过学习本文,将使学生学会散文鉴赏的方法,培养人文意识,进而阅读名家名篇,从而步入散文鉴赏的规律之门。因此,以开放的思维,以现代的教育模式来学习本文,将对散文的学习产生良好的导向作用。
教学目标:
1、培养朗读感悟,品味揣摩语言的能力。
2、学习“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学会从景物描写中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3、培养人文情怀,提高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以情驭景;在景物的细致描写中渗透作者的主观感情。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对故都的秋的赞美中又流露出的悲凉、伤感之情。
教学方法:美读法;赏析法;讨论探究法
设计理念:依据实现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本的教学观,并根据诱思探究学科教学论,在教学过程中真正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所以设计本课主要采用体验教学法"以诱达思,育人育才"。考虑学生对鉴赏的畏惧感,可不拔高学习的目的,只让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一步一步达到鉴赏的终点。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这几天越来越冷了,身上的衣服也越加越厚了,我们明显的感觉到——冬天到了。可是,当我们不经意地往窗外一瞥,就会发现,秋的气息还在。无论是树梢还是山巅,一缕红一抹黄,都在告诉我们它们曾经的灿烂与辉煌。秋天,一个收获而美丽的季节,古人曾给我们留下了无数吟唱的诗篇。那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与秋结缘了。
“秋”“愁”(板书),心上有秋便是愁。关于“秋’历代文人墨客也有一种传统的认识:言秋多愁。有诗为证: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杜甫《登高》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柳永《雨霖铃》
“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王实甫《西厢记》
最典型的是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大家一起背:“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这首散曲中的秋有何特点?(凋零,悲凉,凄楚。)诗人的情感是怎样的?(忧郁,悲怆。)你是怎样捕捉到诗人情感的?(通过诗歌中的景物描写。)
“通过景物描写把握作者的情感”这是我们解读诗文的一把钥匙。
大千世界,山川草木本无情,但是,由于文人墨客睹物思人,寓情于景,于是,便"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于是,便产生"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的凄美。这种情景交融,物我合一是许多散文大家所追求的意境,不少散文正是达到了极致而脍炙人口,广为流传。今天,我们来赏析1篇这样1篇美文――《故都的秋》。
关于“秋”,郁达夫曾经说过:“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啊,我愿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
北国的秋为什么会让他发出如此感叹呢?我们今天来学习《故都的秋》,去领略郁达夫笔下的,心中的秋。一个旧都的秋景,为何会引起作者如此的眷恋?秋声秋色中蕴涵了什么样的深情?
二、诵读课文,整体感知:
我们先来整体感知故都的秋景。下面,请大家看到课文,听我对课文主体部分(3-11)的朗诵。一起神往故都,观其色,闻其声,品一品故都的秋味。
伴着音乐,我们自由诵读课文,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1、故都的秋有何特色?
明确:清、静、悲凉
2、这些特色描写集中在哪些段落?
或:
1,"秋味"是什么"故都的秋味"可用文中哪些词说明(清,静,悲凉)
2,为了体现故都的秋味,作者选取了哪些景物(读课文,然后自由发言。最后,多媒体展示明确"五幅秋景图":秋晨院落;秋槐落蕊;秋蝉残声;秋雨话凉;秋日胜果。)
三、精读细品:
选择文中你喜欢的秋景图,揣摩语言,分析文章怎样描写这些景物,景物的特点是什么。
透过字面,揣摩体会,情景相连,挖掘作者寄寓于其中的深情。
在对文章内容与思想情感有了宏观理解的前提下,揣摩咀嚼出文章的精妙之处,才算做到了真正意义上的鉴赏。
1、揣摩点:从这秋晨一景中,你看到了作者怎样的“主观色彩”(情绪)?
提示:这是作者为我们描绘的一幅秋晨生活场景,在“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下,在那秋晨的光影里,作者竟可以泡一碗浓茶,细数叶缝间筛下来的光缕的数目,或静观破壁腰上的牵牛花,显然,这是流露出作者的一份惬意,一份沉醉,这是一种文化人悠静恬适的审美心理。与“皇城人海”相比,于“一椽破屋”独居,显然又具有一种隐士之风,而这隐逸中难免有“孤单”感觉,作者能够自己细细品味这“孤单”的感觉,便是一种最美的“创造”,是一种对社会的洁身自好,静对秋光、秋花,是一种孤芳自赏,而“赏”到的这“十分的秋意”,也不过是淡淡的喜悦和淡淡的哀伤交织的情怀的着落点。
2.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
揣摩点:从这幅“落蕊图”中,你能品味出作者怎样的情感?
提示:对于秋之落叶,在杜甫笔下是“无边落木萧萧下”的壮阔景观,是“秋风扫落叶”的荒凉情景,而在郁达夫笔下,则是静得连人的耳鼻都无从把握,只有通过“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才感觉出“铺得满地”的落蕊的存在,读之仿佛有亲临其境之感,使人不由得感到景之细腻景之真切,而此景中正是作者一种微妙的难以名状的情悸的真实写照,是作者沉醉其中所深藏的孤独、落寞和感伤情怀的自然流露。
3、
"鸟鸣春,雷鸣夏,虫鸣秋,风鸣冬。"
在狱咏蝉骆宾王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寒蝉凄切"
旧梦繁华已化烟,
渐趋枯淡是中年。
小结:提问:分析了景物描写从中读到的作者的感情是怎样的?
学生回答
明确:和故都的秋景一样也是“清,静,悲凉”的。在作者的笔下景中有情的悲凉,情中有景的落寞。的确是“一切景语皆情语”,达到了“物我为一”的境界,这也是这篇散文的魅力之所在。
提问:回头去看,郁达夫笔下的秋在哪里?(仿句练习)
秋,在小院中低矮的破屋内外,
在————————————,
在————————————,
在————————————,
在————————————。
(在秋槐的每一朵落蕊里,在秋蝉的每一声残叫里,在秋雨的每一个雨滴里,在秋枣的每一丝微黄里。)
的确,郁达夫故都的秋景都是皇城根下,寻常巷陌中的家常小景。所以,只要用心我们也可以从身边的平凡的景物中读出一种真实的生活感受。
四、探究:
“悲凉”本是形容消极、低落情绪的,可为什么作者把“悲凉”用在赞美故都之秋的文字中(文眼句),而不用明快的笔调来颂秋呢?
作者为什么不以明快的笔调来写故都的秋?
此文写于1934年,此时的中国,连年战乱,民不聊生,郁达夫也是居无定所,颠沛流离,饱满受人生愁苦和哀痛。因此,作者描写的心中的"悲凉"已不是故都赏景的心态,而是对整个人生的感悟。这种感受在当时其它人的作品中也有痕迹。
小结: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交融
●结尾
从这些描写看,这故都的秋景已融入了郁达夫先生的生活,融入了他的血液、融入了他的生命,我们一起来品读文章最后一段!要读出那浓浓的秋味、读出绵绵的愁思、读出那深深的眷恋!
五、迁移拓展:
读一读以下几首诗(或听一首歌),感受一下他要告诉我们的是什么?
《在狱咏蝉》《秋蝉》刘禹锡《秋词》“”陆游《》“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结束语:同学们,今天在郁达夫先生展现的一个秋天的背景里,我们以朗读的方式,自主合作地去感悟,去揣摩,走进故都的秋,现在走出故都的秋,在网络环境中,老师希望大家也可以用同样的方法来解读更多的名家名篇名作。
故都的秋教案【第三篇】
一、教学目标
1、知识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深入体会故都秋的特点,联系写作背景,体会作者在秋景中所寄托的感情。
(2)引导学生把握文中情与景的关系及文章的结构。
(3)联系文中所写的五幅秋景图,进一步掌握散文“形”与“神”的关系。
2、能力培养目标:
让学生初步掌握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写作方法。
3、情感与价值观目标:
领悟作者流露在文章中的主观情感,培养人文情怀,提高审美能力。鼓励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生活中的一切美好的事物。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1)加强朗读,提高语言鉴赏能力及掌握运用语言表达的一些技巧。(2)通过语言的品味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2、教学难点:
(1)体会作者对故都的秋的赞美之情以及文中流露出的悲凉、伤感之音。
(2)通过阅读学习故都的秋,体会作者的真情实感。
三、教学方法:
(1) 美读法。反复诵读,体味意境。
(2)组织讨论法。如对“清、静、悲凉”等秋的特点的深层把握。
四、教具准备:
多媒体
五、教学课时:1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语:
有人独立于橘子洲头,看到的是“万山红遍,层林尽染,……万类霜天竞自由”,秋日里,毛泽东读到的是壮丽。
有人登高,笔下出现了“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的景象,秋风中,杜甫读到的是悲凉。
有人在秋雨中徘徊,目之所及是“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和“杨柳岸晓风残月。”秋雨里,柳永读到的是凄苦。
不同的人,他们眼里的秋景不同,因为心里的情感有别,“一片自然风景就是一个心灵的世界”。今天我们学习郁达夫的《故都的秋》中的写景部分,看看作者写了什么景,抒了怎样的情。
下面请同学们初步感知课文内容,思考下面两个问题:
1、作者眼中的秋景具有哪些特色?找出文章的文眼。
2、作者在文中描写了几幅故都秋天的画面?
(二)解题
1、作者简介
郁达夫(1896—1945),原名郁文,浙江富阳人,现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代表作小说《沉沦》(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本小说集),《春风沉醉的晚上》,散文《故都的秋》,《北平的四季》等。他的作品风格清新,抒情浓烈,有感伤情调,有时流露出颓废色彩。
2、写作背景
本文写于1934年8月,那时由于日军侵占东北,虎视中原,并迫于白色恐怖的威胁,郁达夫离开上海,避居杭州,过着闲散安逸的生活,这期间写下了大量的散文。《故都的秋》就是这时期的作品。
(三)整体感知
听完录音,大家觉得作者对故都的秋是有着怎样的一种情感呢? 向往、眷念 (初步感知作者的感情)
1、重视读,感知景物
提问:今天我们也来感受下郁达夫笔下的秋天的景色,品尝下故都的秋味。作者不远千里,从杭州来到青岛,再从青岛赶到故都,目的只不过是要饱尝下故都的秋味。那么故都的秋天有什么特色,作者着重描写了哪些景物呢?
明确:(全班读毕)从第一段中可以明白故都的秋天的特色是“清、静、悲凉”(原句请学生读一读)。
明确:悲凉:是作者的心境、写作的风格、北国秋的坏境,作者将自己的情感融于北国秋的景色之中,有一丝的哀愁。“悲凉”不仅是故都赏景的心态,而是整个的人生的感受。
提问:那作者当时在江南,江南的秋天也是有的,可作者为何会不远千里,特意从江南到北平,来饱尝一下故都的秋呢?
明确:在第二段中作者告诉我们:江南的秋天的特点是“慢、润、淡”,作者对“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
提问:作者把故都的秋天的特点和江南秋天的特点进行了比较,从中表现了作者对故都的秋天怀着一种怎样的心情?
明确:一种喜爱、向往之情
2、细品味,体验景物
提问:请同学们看课文找找作者描写了哪些景物,有什么特点,要表现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这是本文学习的重点。
明确:秋花、秋树、秋蝉、秋雨和秋果
提问:北平有许多高大雄伟的建筑物,让人留流忘返的旅游胜地,有美丽动人的奇花异草,作者一概没写,同学生看作者笔下这些景物,却是北平最常见的,最普通的事物,这也是作者独到的地方。我们先来仔细品味作者笔下的“秋花”的特点,请读这一段。(读毕),牵牛花,同学生都见过,作者没有写其摇曳多恣的藤萝,也没有写扶疏映衬的花叶,只写它的颜色,而且只写他喜欢的蓝色,为什么?
明确: 作者喜欢蓝色的理由是作者孤独、忧郁心情的表现。
明确:蓝色属于冷色,假如你是一个孤独的旅行者,你心里会产生什么样的感受?冷清。即课文中所概括的“清”的特点。
提问:请你划出本段的动词,体味其中所含的意境。
明确:看、听、数、对等,这里给我们描绘了一幅清、静、忧闲,自得其乐,充满北国情调的民俗画面,同时也感到十分的秋意。给我们描绘了一幅清晨秋景图。一种“清”的感觉
提问:朗读北国的秋树一段,看看作者是怎样写北国的槐树的?
明确:写花蕊,通过触觉来写。
提问:让我们来品味一下这无法言传的触觉,是一种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请同学们想象一下,如果没人寂清的环境,作者会有如此的细微的体验吗,如果作者没有宁静似水的情怀,这一切能感受得到吗,所以说,景情是交融的,作者用寥寥几笔就把这常人不屑一顾的落蕊较细腻地传达了故都秋的“清、静、悲凉”的特点。给我们描绘了一幅秋槐落蕊图。写出了北国的秋的“静”的特点。
提问:那我们看看关于蝉作者又写了什么呢?
明确:是衰弱的残声,生命的尽头,这嘶叫的秋蝉,说明了声音的不洪亮,沙哑,这是从听觉上来为我们描绘的秋蝉残鸣图。我们曾学过“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那是不是让我们感受到了北国秋天的“静”呢?因为静我们听得到蝉声。
提问:那作者是怎样写秋雨的?
明确:下的有味,以及都市闲人的对话。给我们描绘了一幅秋雨话凉图。一种凄凉的感觉。由凄凉到悲凉。
提问:那下面作者写了什么呢?
明确:枣树
明确:枣树的形状、颜色。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秋果奇景图。一种苍凉的感觉。由苍凉到悲凉。
3、讨论表达,领悟景物
提问:其实,不仅郁达夫对故都的秋有特别的深味,名著名的大诗人的长篇田园诗或四季诗里,也总以关于秋的部分,写得最出色而最有味。这是为什么呢?请朗读文章倒数第三段。
明确:(读)足见有感觉的动物,有情趣的人类,对于秋,总是一样的能特别引起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来的。秋之于人,何尝有国别,更何尝有人种阶级的区别。
感受:这是文章议论部分,作者告诉我们秋天为何会引起许多人的伤感,提升作品的主题。
4、倒数第二自然段写南国的秋,也有它的特异的地方,作用是什么?
明确:与前面第二自然段相照应。
5、倒数第一自然段作者说的那些,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明确:对故都的秋的喜爱,眷恋,由于故都是指北平即今天的北京,作者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日军侵占东北,虎视中原,并迫于白色恐怖的威胁,表达了作者的一种哀愁和对祖国的爱。
6、文章结构:
明确:第一部分(1—2)思秋
第二部分(3—11)绘秋
第三部分(12)议秋
第四部分(13—14)恋秋
七、小结
通过对《故都的秋》的学习,我们学会了鉴赏品味1篇散文,除了要在整体感知全文的基础上深入体会作者的感情外,还要品味文章的精彩语言,把这些精彩的语言抄到摘抄本上并进行仿写,长期以往,假以时日,相信我们也能写出像《故都的秋》这样优美的散文。
故都的秋教案【第四篇】
故都的秋·教案
教学目标
一、认知目标:
1、引导学生深入体会故都秋的特点。
2、引导学生把握文中情与景的关系及文章的结构。
二、能力目标:
让学生初步掌握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写作方法。
教学难点与重点分析情与景的关系。
教学过程及步骤
一、以事例导入,点明学习重点。
今天,我们要学习郁达夫《故都的秋》,下面我们先来分析一个事例,假如你今天心情很好,一出门就遇见阔别多年的老朋友,那么,当你现在坐在公园的长凳上听着耳边的鸟鸣时,你就会觉得鸟的叫声非常的悦耳。换一种心境,假如你今天比较倒霉,在马路上不小心摔了一跤,这时你听到鸟的叫声就会觉得心烦。对相同的景,不同心情的人对景的感受就会不一样,那么写出来的景当然就会不同了,这就叫做“景随情异”(板书)。可见,情与景的关系非常密切,弄清情与景的关系,也是我们今天学习《故都的秋》的一个重点。
二、通过比较阅读,体会故都秋的特点。
下面我们先来看几首同样也是以秋为描写内容的诗歌:
材料一:孟郊《秋怀》
秋月颜色冰,老客志气单。
冷露滴梦破,峭风梳骨寒。
席上印病文,肠中转愁盘。
疑怀无所凭,虚听多无端。
梧桐枯峥嵘,声响如哀弹。
材料二:刘禹锡《秋词》
(一) (二)
自古逢秋悲寂寥, 山明水净夜来霜,
我言秋日胜春朝。 数树深红出浅黄。
晴空一鹤排云上, 试上高楼清入骨,
便引诗情到碧霄。 岂如春色嗾人狂。
1、分析孟郊《秋怀》
一问:这是一首写秋天的诗,那么诗中都写到了哪些秋天的景呢?
明确:诗中写到了月、露、风和梧桐。
二问:这些景具有什么样的特点?
明确:月——冰,露——冷,风——寒(峭),梧桐——枯,
梧桐甚至是“声响如哀弹”,意思是秋天梧桐脱落,风吹枯叶,瑟瑟作响,听去好像谁在弹奏悲哀的曲调。
三问:那么,这样的秋天给我们什么样的感觉?
明确:悲凉。
2、分析刘禹锡《秋词》(两首)
一问:在这两首诗中,哪些地方体现了作者对秋天的感受?
明确:如“胜春朝”、“引诗情”、“山明水净”、“清如骨”等。
二问:那么,这样的秋天给我们什么样的感觉?
明确:这里的秋天给人以清新的感觉,能激发人的诗情,甚至胜过春天。
3、小结
一问:同样是写秋天,前者悲凉,后者清新,这是什么原因?
明确:这是作者的主观感受所决定的,也就是“情”决定了“景”的特点,即我们前面已提到的“景随情异”。
二问:本文《故都的秋》也是写秋天,那么,这里的秋天具有什么样的特点呢?是悲凉,还是清新?(要求学生对照上面两组诗,参考课文第一段的内容来回答这个问题。)
明确:清、静、悲凉。比较接近于第一首诗。
三、通过介绍作者及写作背景,了解作者的感情底蕴。
1、作者简介
郁达夫(1896—1945),现代作家。浙江富阳人。19xx年留学日本,曾经广泛涉猎外国文学,深受近代欧洲、日本各种社会思潮和文艺作品的熏陶。1922年回国从事文学创作活动。1930年参加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抗日战争爆发后,他赴武汉投入抗日救亡运动,并到新加坡积极宣传抗日。后流亡到苏门答腊。1945年9月被日本宪兵杀害。主要作品有《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出奔》《她是一个弱女子》等,在不同程度上揭露了旧社会的罪恶,向封建道德大胆挑战,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也带有颓废情绪。散文以游记著称,情景交融,文笔优美,自成一家。
2、写作背景
从1921年到1933年4月,郁达夫用相当大的精力参加左翼文艺活动和进行创作。由于国民党白色恐怖的威胁等原因,郁达夫从1933年4月由上海迁居杭州,1936年2月离杭赴福州,在杭州居住了三年。在这段时间里,他思想苦闷,创作枯竭,过得是一种闲散安逸的生活,并花了许多时间到处游山玩水,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为了排遣现实带给他的苦闷和离群索居的寂寞。在游山玩水过程中,写了 许多游记,这是他在这段时期创作的主要收获,为我国现代游记的发展作出了贡献。1934年7月,郁达夫“不远千里”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再次饱尝了故都的“秋”味,并写下了优美的散文——《故都的秋》。
3、小结
通过以上的介绍,大家不难看出作者感情的底蕴,特别是“他思想苦闷,创作枯竭,过得是一种闲散安逸的生活,并花了许多时间到处游山玩水,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为了排遣现实带给他的苦闷和离群索居的寂寞”一句,明确指出了作者写这1篇文章的感情特点。了解了作者感情的特点,将有助于下面我们对本文景物特点的分析,从而能更好地把握情与景的关系。
四、由景入情,把握情与景的关系。
一问:前面我们已经提到作者笔下故都的秋具有“清、静、悲凉”的特点,那么文中集中描写故都秋景这一特点的是在哪些段落?
明确:从三到十一自然段。
二问:这些段落中写了哪些主要的景?
明确:第3段主要写了牵牛花,第4段主要写了槐树,第5段主要写了秋蝉,第6——10段主要写了秋雨,第11段主要写了果树。
那么,作者在对这些景具体的描绘中,是如何体现故都秋“清、静、悲凉” 的特点的呢?下面先请两名同学来诵读课文3——11段落,其他同学要眼耳手脑并用,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圈出文中体现秋天色彩的词语,二是标出传递声响的物名。我们将从秋色和秋声两个角度来品味一下故都的秋味。
先学生讨论,然后教师总结:
秋色
青天(蓝绿) 蓝朵(蓝色) 秋草(黄色)
落蕊(灰白) 树影(暗灰) 灰土(灰色)
灰沉沉的天(灰色) 青布(蓝绿)
枣树(淡绿微黄)
三问:那么这些色彩主要是冷色还是暖色?
明确:冷色。
四问:面对这么多的冷色,假如你是一个孤独的旅行者,你心里会产生什么样的感受?
明确:冷清。即课文中所概括的“清”的特点。
五问:接下来我们来听听故都的秋声,主要有哪些声音呢?
明确:有鸽声(飞声)、蝉声、雨声、人声。
六问:那么这么多声响交杂在一起故都的秋是喧闹呢,还是宁静?
明确:静。连鸽子的飞声、蝉衰弱的叫声,这些细微的声音都听得到,这就反衬了故都的静,这也正体现了我们在《天山景物记》中学到的一句诗: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这是运用了以动衬静的手法。举一个例子,比如钟,在白天,你根本听不到它的走动声,但在晚上,夜深人静时,你便能听到清楚的滴答声,因此,假如要你写夜的静,你便可以以钟的走动声清晰可辨来衬托夜的静,这也就是以动衬静。
七问:假如你是一个孤独的飘零者,身处在如此寂静的秋天里,心里会有什么感受?
明确:孤独、痛苦。
八问:对,在心情不好的情况下,越静越孤独越痛苦。如果你处在这样冷清的秋色和寂静的秋天,你心里会产生一种什么样的情感?
明确:悲凉。这便是故都的秋味。
九问:故都的秋即使在作者那个时代,也有明艳之色,也有繁闹的景象,作者为何避而不写,而写秋天的“清、静、悲凉”?
明确:这与作者的心境有关,前面我们在学习本文的写作背景时,曾提到作者写作的心境,简单地说,作者心情不好,所以才写出如此之景。由此我们可以看到情与景的密切关系。
五、分析文章结构
以上分析的是3——11自然段,是本文的主体部分,下面我们来看看其他段落写什么。
一问:首先我有一个问题,本文是写故都的秋,但也写到了江南之秋,主要在哪些段落?其作用是什么?
明确:主要在2和13自然段,目的是以江南之秋来衬托故都的秋。
二问:那么作者是抓住江南秋天什么特点来衬托故都的秋的?在结构安排上,为何要一前一后?
明确:分别抓住其“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和“色彩不浓,回味不永”的特点,前者在第2自然段,后者在第13自然段,这 样在结构上就形 成了前后呼应。
三问:好,从这篇文章结构来看,2和13自然段相呼应,假如1、14自然段也相呼应,那这篇文章的结构就更加严谨了,试问这两段是否有呼应?
明确:第1段写作者对故都秋的感受和向往,第14段写作者对故都秋的眷恋之情,都是抒发情感,“向往”是在去故都之前,“眷恋”是在离开故都之时,其实质是一样的。所以1和14自然段也构成了呼应。
四问:最后来看第12段,这一段主要采用什么表达方式?从全文来看,这一段在文中有何作用?
明确:这一段采用议论,通过古今中外的引证,说明感秋处处有,中国文人最突出,而秋“深味”非在中国北方莫属,这其实还是为了突出故都之秋。
六、能力迁移训练
练习:
以夏天的景为描写的内容,借景抒发欢乐或苦闷的心情,但不能直抒胸臆,要学会以情驭景、以景显情。字数要在200—300字之间。
具体做法:
当堂做。一、二组同学写1篇借夏天的景抒发欢乐心情的短文,三、四组同学写1篇借夏天的景抒发苦闷心情的短文。写好后,教师抽查并将写得较好的文章通过实物投影仪投放出来,大家一起来分析和学习。
高中课文《故都的秋》教案【第五篇】
故都的秋的课文分析
1934年7月,郁达夫“不远千里”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再次饱
了故都的秋“味”并写下了优美的散文──《故都的秋》。作者在对北平秋的“色”“味”“意境”和“姿态”的描绘中,寄寓了眷恋故都自然风物的情愫和对美的执著追求,流露出一种沉静、寡淡的心境。语言清新淡远,蕴含着色彩感和韵律美,体现了郁达夫散文的独特个性和美学价值。
由主观感受和客观描绘的统一而形成的和谐的色彩感和画面美,是《故都的秋》的第一个特色。
色彩,作为美学上的概念,具有两个方面的内容:自然界的万事万物,无不带有自身的某种色彩,我们不妨称它为客观色彩;客观存在反映到人的意念上来,它的色彩便有一定的主观性,我们称它的主观色彩。这两种色彩在郁达夫的笔下交相辉映,相得益彰。
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和静,来得悲凉。
这“清”“静”“悲凉”,便是故都北平的秋在作家意念之上的总投影,它构成了文章的基调和底色。读者也许会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就全文看,作者意在颂秋,为什么一开始就在读者感情上涂上一层悲凉的色彩呢?是不是违反了生活的逻辑?不,这种清、静、悲凉正是故都秋的特色,是作者着力表现的东西,因为这色彩本身就是一种美的表现。
将文中富有主观色彩的词语汇集起来:清、清闲──恬静安谧,这是故都秋的“清”;细腻、幽远──幽静深邃,这是秋的“深沉”;落寞、衰弱、萧条──萧条凄凉,这是秋的“悲凉”。郁达夫用情感绘画了一幅细腻深沉的主观意境图,它构成了文章的骨架。读者可在对秋色、秋味、秋的意境和秋的姿态的体味中,感受作品美的力量。
如果把以上的主观色彩称为“理智的思索”,需要借助读者的文学素养和一定的鉴赏能力才可完成的话,那么,也可以把《故都的秋》对客观色彩的描绘称为“自然的再现”,它直接诉诸读者的感官。这篇散文,对于自然风物,即没有浓装艳沫的涂饰,也没有对色彩层次的刻意雕琢,只是在生活的底片上稍事点染,把自然力赋于北平秋天的种种神韵和盘托出给了它的读者,既映衬出秋的底色,又和谐着文间的基调。你看:
就是在皇城人海中……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录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说到了牵牛花,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色最下。
这是一幅巨大的画面,带有立体的美感。碧绿辽阔的天空作了画的`背景;地面上,五颜六色的牵牛花荟萃成流光泛彩的野花圃;天与地之间,间或出现一两只白色或瓦灰色的驯鸽,点缀在一大片的空白中间,显得疏密得体,浓淡相宜,可与天工媲美。坐在院子里的人,手棒茶碗,带头望碧空,俯身撷牵牛,耳边不时传来驯鸽的飞声,画面有静有动,绘声绘色,秋的美、秋的情趣完全融合在蓝天白花之中。这种清淡中略带一点“野味”的情调,体现出故都秋的质朴美和原始美。从表面看,作者只是信笔而至的点缀,其实作者对色彩的选配是颇具匠心的。这幅画面选用的大多是些“冷色”,如青、蓝、灰、白冲淡了故都秋特有的风味和精神。它是作家审美观点在文学作品中的反映。
韵律感和音乐美,在《故都的秋》中表现得比较强烈。韵律本是诗歌的专门术语,这里借以揭示这篇散文的诗意美。
关于散文的自然韵律,郁达夫作过明确的阐述。他说:“在散文里,那种王渔洋所说的神韵,若不以音律的死律而讲,专指广义的自然韵律……却也可以有;因为四季的来复,阴阳的配合……无一不合于自然的韵律,作为描绘自然风物的散文,自然是可以具备这一美学特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