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资料 > 高中教案 >

沁园春精编3篇

网友发表时间 46946

发表时间

【序言】由三一刀客最美丽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沁园春精编3篇”教学资料,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文档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沁园春1

《沁园春 长沙》学案设计

学习目标

1. 知识与能力:

(1)认识本词的意象、意境和作者的豪情壮志,能够背诵本词。

(2)通过多种形式的读来领悟本词“含蓄”、“精炼”、“优美”的语言特点,从而提高语言感悟能力。

2.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感知、品悟、探究、拓展等活动过程提高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学习能力。

(2)学习本词中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学会以词的意象为切入点来鉴赏词的方法。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诗人博大的情怀,培养“以天下为己任”的历史责任感。

学习重难点

1. 认识湘江秋景的意象和意境,感受毛泽东及其同学当年的生活情境。

2. 理解词中情景交融的表现方法。

学习设想

本课是略读课文,我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根据新课标所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潜能,特设置学案。本学案分三个部分:预习案、课堂案和巩固案。课堂案中我首先检查学生的预习,然后引导学生感知文本、品情悟境,再组织学生进行探究,最后联系现实,进行拓展。本课的课时安排为1课时。

学习过程

一、 预习案

(一)读课文,利用字典等工具梳理字词,初步感知本词。

(二)利用网络等资源搜集本词的写作背景,了解毛泽东同志的生平事迹。

二、 课堂案

(一) 新课导入(3分钟)

复习导入:由作者诗人政治家的身份作为切入点,通过对初中阶段学习过的《沁园春•雪》的温习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二) 明确目标(2分钟)

(多媒体课件展示)

(三) 检查预习(7分钟)

1. 学生朗读课文,其他同学点评,教师做诵读指导。

明确:熟悉字音(生字:舸gě  遒qiú  稠chóu  遏è);

理解词义(生词:寥阔、挥斥方遒,中流);

把握韵脚,读出韵味(韵脚:秋、头、透、流、由、浮、游、稠、遒、侯、否、舟)。

2. 学生展示搜集的相关背景资料,教师总结。

明确:这首词作于1925年。当时革命运动正蓬勃发展。五卅运动和省港大罢工相继爆发,毛泽东直接领导了湖南的农民运动。同时,国共两党的统一战线已经确立,国民革命政府已在广州正式成立。这年深秋,毛泽东去广州主持农民运动讲习所,在长沙停留期间,重游橘子洲,写下了这首词。

(四) 整体感知(5分钟)

听范读,归纳概括本词的主要内容。

用设疑的方式让学生思考:词的上下片主要写什么?

明确:这首词上片描绘了一幅多姿多彩、生机勃勃的湘江寒秋图,并即景抒情,提出了“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问题。下片回忆了往昔的峥嵘岁月,表现了诗人和战友们为了改造旧中国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和壮志豪情。形象含蓄地给出了“谁主沉浮”的答案——主宰国家命运的,是以天下为己任、蔑视反动统治者、敢于改造旧世界的青年革命者。

(五)品情悟境(8分钟)

(1)学生读上片,找出描绘意象的语句,试着用自己的语言口述这些意象的内容并体会本词极富表现力的语言。

明确:上片写远山、近水、飞鹰、游鱼,描绘出一幅缤纷绚烂的湘江秋景图,远眺岳麓山一带群峰,枫林美景尽收眼底,一个“红遍”,一个“尽染”,泼墨淋淳,气韵酬畅。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点明了时间、地点和特定的环境。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竟自由。”一个“看”字总领七句。这几句,诗人描绘了在橘子洲头所见到的一幅色彩绚丽的秋景图,远近相间、动静结合、对照鲜明,为下面的抒情提供了背景、烘托了气氛。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这一问道出了诗人的雄心壮志,表现了他的博大胸怀。

(2)学生读下阕,找出表露青年毛泽东博大胸怀和革命壮志的语句,口述内容,试着谈谈自己的感受并体会语言的表现力。

学生讨论,明确:

青年毛泽东的胸怀和壮志主要体现在“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一句,表露出作者以天下为己任,蔑视军阀的博大胸怀和勇气。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橘子洲曾是诗人与众多革命同志聚会的地方,旧地重游,自然引起诗人对往昔生活的回忆。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一个“恰”字,总领七句。这几句形象地概括了早期革命者雄姿英发的战斗风貌和豪迈气概。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表露出激流勇进,意气风发的革命壮志。这里以设问结尾,实际上是对“谁主沉浮”的巧妙回答。

(六)分组探究(10分钟)

读课文,然后体会诗人的思路,探究诗中景与情的关系。分小组讨论、交流。

明确:上片:写景——抒情(问)

下片:叙事——言志(答)

上片先写湘江秋景,由景生情,情景交融,发出“谁主沉浮”的疑问;下片通过回忆形象的概括了革命青年的战斗风貌和豪迈气概,艺术地回答了谁主沉浮的问题。

(七)拓展延伸(5分钟)

联系当代中学生的学习生活,请同学们思考:我们该树立什么样的理想? 组织学生课堂讨论。

明确:努力学习,将来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发光发热。

(八)课堂小结(5分钟)

(学生反思学习本课的收获,教师对本课的学习内容加以总结)

这首词通过对长沙秋景的描绘和对青年时代革命斗争生活的回忆,抒写了革命青年对国家命运的感慨和以天下为己任的壮志豪情。我们也应该努力学习,既要考虑自己的前途,也要考虑国家的前途。

附:

板书设计:

沁园春•长沙

毛泽东

上片:       湘江寒秋图             写景——抒情(问)

(远山、近水、飞鹰、游鱼)

下片:    峥嵘岁月图                叙事——言志(答)

三、 巩固案

1. 背诵本词。

2. 将本词与《沁园春•雪》相比较,任选角度,写1篇不少于600字的赏析。

3. 课外欣赏毛泽东的诗词与书法作品,并与同学交流心得。

教学反思

我在对文本的研读过程中,基本上能把握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我对于教学目标的设计业能够符合三维目标的要求,在教法和学法的运用上也充分尊重的学生主体性,整堂课围绕学生的自主学习来展开,努力促成学生的精彩生成。在这次备课的过程中,我也充分认识到了备课的重要性,只有精心准备的课堂才是精彩的课堂。

以上就是一米范文范文为大家带来的3篇《沁园春》,您可以复制其中的精彩段落、语句,也可以下载DOC格式的文档以便编辑使用。

沁园春2

四川省巴中市通江县铁佛中学 黄琨灵

教学目标 :

1、了解词的一些体裁知识。

2、品味关健词语,体悟词中描绘的意象,理解景中寓情,情中显志的特点。

3、把握词的情感脉络,感受毛泽东博大的情怀和革命壮志。

教学重点:

1、品味词中意象,感悟词中阔大的意境。

2、领会毛泽东同志宽广的胸襟和大无畏的革命乐观精神。

教学难点 :

1、词人写的是寒秋景物,却毫无过去一般旧词里的那种萧杀、感伤的“悲秋”情调。

2、深刻领会“浪遏飞舟”的含义。

教学过程 :

一、导入

自古文人多悲秋。宋玉《九辨》:“悲哉!秋之为气也”,欧阳修《秋声赋》:“噫嘻悲哉!此秋声也”。杜甫《登高》:“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怀。”以叹时运不济,人生的艰难万苦。但也有不少古代文人为我们唱出了秋的赞歌。如唐朝刘禹锡《秋词二首》:“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催人奋发有为,大展鸿图,给人顽强奋斗的精神。今天,让我们一同走进一代伟人毛泽东给我们描绘的秋景,一同走进这位伟人的崇高心灵寤嵴馕晃叭饲嗄晔贝暮甏笮亟蠛捅Ц骸?

二、背景及作者简介

背景:这首词作于1925年,当时革命运动正蓬勃发展,农民运动蓬勃兴起。毛泽东直接领导了湖南的农民运动,创建了湖南第一个党支部:韶山支部。同时,国共两党的统一战线已经确立,国民革命政府已经在广州正式成立。但陈独秀看不到革命力量,想把革命领导权交给资产阶级。毛泽东看到了革命力量,看到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因而这年10月,毛泽东从韶山前往广州创办全国农民讲习所,途经长沙,重游橘子洲,面对绚丽的秋景和大好的革命形势,追忆了昔日的战斗岁月,不禁心潮起伏,浮想联翩,写下了这首气势磅礴的豪放词,巧妙地回答了革命领导权问题。

作者:毛泽东(1893-1976),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各族人民的伟大领袖,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诗人、书法家。

三、解题

沁园春:词牌名。又名《洞庭春色》《东仙》《念离群》《寿明星》。相传为东汉明帝女儿沁水公主园,后来被外戚窦宪所夺,有人作诗咏其事,这个词牌由此得名。长沙,是词的内容。

词,是我国传统诗歌中的一种特殊体裁,起源于隋唐之际,大盛于宋,随着金元北曲的盛行而衰亡。它原本是配合燕乐曲调的歌辞,在发展过程中渐与音乐分离,成为纯粹的文学样式。初起是称“曲子”、“杂曲子”和“曲子词”,后来也称作“乐府”、“长短句”或“诗余”。

每首词都有一个曲词名称,叫词牌,词牌决定了这首词的字数、句数和平仄声韵。某些词牌的命名,与创始之作的内容有关联,但后人倚声或依谱继作,则不一定受此限制,可以赋词牌本意,也可以撇开词牌本意自由发挥。词的标题和词牌有着严格的区别,标题是词的内容的集中体现,它概括了词的主要内容。

词的分类:词分为小令、中调、长调,这是依字数的多少来划分的。58字以内为小令;59至90字为中调;91字以上为长调。

词的流派:豪放派和婉约派。其作品分别表现出不同风格。豪放派作品气垫豪放,意境雄浑,充满豪情壮志,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代表作家是苏轼、辛弃疾。婉约派作品清丽含蓄,感情婉转缠绵,情调或轻松活泼,或婉约细腻,题材较狭窄,多是写个人遭遇,男女恋情,也有写山水,融情于景的,代表词人有柳永、秦观、李清照等。

四、指导朗读

教师范读(或听录音朗读)→学生诵读→教师指正。

诵读提示:“看”、“忆”都是领字,读时两字后要稍作停顿,以突出它们的作用。看字所控七句要读得抑扬顿挫,充满兴奋喜悦之情;忆字所控七句要读得激昂慷慨,充满自信,语速稍快。

五、整体感知,疏清思路。

问:本文塑造一个主人公形象,是谁?为了塑造这一形象,作者用了哪些关健词语?

明确:主人公形象——我;

关健词语(动词)——立、看、问;忆、记(显示了本词思路)。

由此看来:上阕由“立”到“看”再到“问”,侧重写眼前之景和心中所思——谁主沉浮;下阕由“忆”到“记”,侧重追忆往事,表现青年时代的革命精神和远大理想,思路清晰,情贯全词。

请同学们结合全词,展开想象,看看这首词描述了几幅画面?

明确:四幅画面:独立寒秋图→湘江秋景图→峥嵘岁月图→中流击水图。

六、点拨指导。

一〉独立寒秋图:

1、让学生将开头三句词的正常语序调整好,并简要说说它们的大意

明确:前三句的词序和同一般词序不一样,这是为了适应诗词格律的要求。其正常顺序应为:寒秋,独立橘子洲头,湘江北去。其大意为:在深秋时节,年轻革命家毛泽东独立于橘子洲头,深情凝望着湘江水滚流北去(心头翻腾着无尽的遐想)。\\\"独立\\\"一词不仅表明站在橘子洲头的是一个人,而且让读者想象词人面对湘江滚滚北去时表现出的中流砥柱的英雄气概。此三句点明了时间、地点、特定的环境。

板书:独立寒秋图:点明时间、地点、环境

二〉湘江秋景图:

1、诗人看到了什么?“看”字统领到哪一句?(中间七句)

2、作者抓住了哪些典型景物来写?(意象:山、林、江、舸、鹰、鱼→万物,由点到面)

3、按照怎样的顺序来描绘的?(远近相间、动静结合,对照鲜明)

远眺:群山→山红林染如画; 仰视:长空→雄鹰展翅高飞;

近观:江中→水碧船急驶 俯视:水底→鱼儿轻快畅游。

4、哪些词具有表现力?

明确:万→山之多;遍→红之广;层→林之密;尽→染之透;漫→水之盛;透→水之清;争→争先恐后的热闹场面;击→飞之矫健;翔→游之轻快(本指鸟盘旋的神态);竞→有力地突出了万物蓬勃旺盛的生命力。

5 、诗人描绘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明确:诗人通过远眺、近观、仰望、俯视到的红叶、绿水、蓝天、白帆、雄鹰、游鱼,给我们描绘了一幅生机盎然,色彩绚丽壮美的秋景图,体现了巍峨、博大、壮阔的崇高美表现出了诗人宽广的胸襟。

6、此时,诗人面对美丽壮观的寒秋图,想到了什么?(最后三句)

明确:面对生机蓬勃、绚丽壮美的大自然和广阔宇宙,诗人很自然地想到了祖国命运和革命未来,进入了理性的思考,提出谁是大地主宰的问题:革命领导权问题。“怅”,写出诗人思绪万千,百感交集。这一问也写出了诗人的博大胸怀、凌云壮志。

7、词的寒秋景物有无过去一般旧诗词中的那种肃杀、感伤的“悲秋”情调?

明确:无。原因在于词中的秋是活泼的、美好的。越描写山河壮丽,就越使人感到人民不能主宰大地的可悲,越感到革命的必要。这不一致中突出了强烈的革命精神。也在描绘中蕴涵了热爱祖国壮丽山河的感情。

板书:

远眺:山红林染(静) 问:谁主沉浮

上阕:看(湘江秋景图) 近观:江碧舸争(静、动) 景:寓情

仰视:鹰击(动) 写出:博大胸怀

俯视:鱼翔(动) 凌云壮志

概括:万类:竞

三〉 峥嵘岁月图:

1、问:“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在全文结构中起什么作用?

明确:起承接过渡作用。一般地,分上下两片的词,其下片首句又称过片,起过渡作用。词的上下片写法上也有分工,常常上片写景,下片抒情,因此填词时非常注重过片。本词上片写独立寒秋,故地重游而看到的景色,自然而然地想到以前与“同学”一起来游的情景,于是过渡到对往昔生活及“同学少年”的回忆中,过渡自然,衔接巧妙。

2、“忆”的是何内容?具体表现在哪些句子中?由哪个字统领?表现了何思想感情?

明确:忆的是往昔“峥嵘岁月”(即对往日不平凡的斗争生活的形象概括);具体表现在中间七句,由“恰”字统领。作者选用典型事例,将往事化为触手可及的形象,将过去的岁月在很短的篇幅中生动形象地描绘出来。如将同学们的精神面貌化为“书生意气,挥斥方遒”;将同学们的活动和志趣:经常评论国家大事,慷慨激昂、奋笔疾书,写出批评恶浊、表扬善良(激浊扬清)的文章,向军阀、帝国主义展开了英勇斗争化为“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将蔑视权贵的意思化为“粪土当年万户侯”——把反动统治者视如粪土。

可以举一些实例,让学生深入领会。如词人在长沙第一师范学习和工作时,常与蔡和森、何叔衡等人立志救国的知识青年一道积极从事革命活动。他们在长沙组织了“新民学会”,创办了《湘江评论》;1915年5月,袁世凯接受了日本企图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毛泽东印发了反袁文章;1919年至1920年,毛泽东和何叔衡领导了湖南人民驱逐反动军阀张敬尧的斗争,接着又向湖南军阀谭延闿、赵恒惕展开英勇斗争。这七句形象地概括了早年革命者雄姿英发的战斗风貌和豪迈气概,表现了毛及战友们以天下己任,蔑视反动派、改造旧世界的战斗精神。

四〉中流击水图:

1、学生品读最后三句,然后想象词人当年曾和同学旧侣,在激流中奋臂划水,掀起浪花甚至阻挡了飞速前进的船舶的情景。

2、最后三句用了什么修辞方法?用了什么手法?有何作用?

明确:设问结尾,采用了象征手法,运用了大胆的夸张和神奇的想象,含蓄巧妙回答了“谁主沉浮”的问题,形象地表达了一代革命青年的凌云壮志:在新时代的浪潮里,正像当年中流击水那样,勇敢地投身于革命风浪中,乘风破浪,急流勇进,担负起主宰国家命运前途的大任,表达了立誓振兴中华气概豪情,表现了革命家的英雄气概。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

板书:

下阕:忆(峥嵘岁月图) 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答:同学少年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 情:含景

中流击水图 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写出:战斗精神

革命豪情

小结:下阕,作者采用了总分结构来描写。作者先总写“峥嵘岁月稠”,再具体描绘往昔的“峥嵘岁月”,最后再选取往昔最富有激情的一幅画面来描写,抒发了豪情壮志。

六、上下两阕的内在联系

上阕写景,下阕抒情,借景抒情,情景合一。

上阕,虽着重写景,却处处景中寓情。1、“独立寒秋图”以江洲为背景,以词人为主体构成画面,流露出激荡的思潮。2、“湘江秋景图”生机盎然,绚丽壮美。红,既是四周枫林如火的写照,又寄寓着诗人火热的革命情怀。红色象征革命、烈火、光明。“万山红遍”正是作者“星火燎原”思想形象化表现,是对革命与祖国前途的乐观主义憧憬。“鹰击鱼翔”也不仅是鹰鱼自由世界的展示,也包蕴了作者对自由解放的向往与追求。一个“怅”字,更是词人由眼前之景自然地想到了祖国命运和革命未来,引发深思,提出谁主沉浮的问题,直接转入抒怀。 下阕:以叙事为主,虽着重抒发革命豪情,艺术回答了上面问题:由革命青年以及站起来的全国人民来主宰这个世界,但情中也不乏含景。“峥嵘岁月图”:岁月化山峰→巍峨奇丽之美;“忆”所统领的七句,描绘了早期革命者的群体英雄形象。“中流击水图”为我们展示了一幅奋勇进击,劈波斩浪的宏伟画图。艺术回答了上阕的发问。

全词由景到情,由实到虚,由自然情趣到人生哲理,逐层推进,步步深入,诗情得到了酣畅淋漓的表达。

沁园春3

《沁园春·雪》和《雨说》教学反思

湖南省浏阳市集里中学周翠娥

通过《沁园春·雪》和《雨说》的教学,对诗歌教学中朗读教学有了更深的认识。

1、通过朗读可培养学生的文学趣味,诗歌的文学性很强,品词、析句、培养语感最有效的方法是朗读。在反复吟诵中感受到词语的丰富之美,诗歌意韵之妙,进行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学生越读越感到自己真正进入了角色,真正体味语言文学的魅力。课堂实验《沁园春·雪》的教学中,上阙教学中我用五分钟讲解内容,而下阙教学时我用五分钟给学生朗读,后经检查同学们对下阙的理解、感司要优于上阙。

2、古有言,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还有言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对诗歌内容的把握,整体领悟诗意朗读也不失为最有效的方法,教师的朗读是指导学生与文本对话,学生的朗读训练是不文本的直接对话,能更好地理解感受诗歌丰富的意境,促进学生的联想与想像,体会诗歌的意境之美。

3、语文教学中最重要的就是语言文学的教学。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适当指导朗读,学生朗读训练,教师的评点,能让学生学会朗读,喜欢朗读,更何况是感情丰富、语言精炼、韵律谐美、读来朗朗上口的诗歌呢。

一次扣人心弦的“悬崖阅读”

──《沁园春·雪》教学反思

重庆市外国语学校王君

上《沁园春·雪》时,我有点儿心虚,因为有一个问题直到要上讲台了我也还没有十足的把握。教参上倒是讲得振振有辞,但我觉得只是凌空蹈虚老调重谈。而我自己已经有的一点儿领悟又很怪诞另类不符合常规。这种我在教学中经常出现的状态,我戏称它为阅读的“悬崖状态”──渴望有新的跨越但是脚下又没有扎实的土地作为根基。一切还需要靠课堂上即时的生成发展来佐证──无论是突破思维原点还是遭遇尴尬,我认为只有课堂上孩子们的反应,才有资格对此问题做出最后评判。

果然不出所料,对于我的在质疑方面已经“训练有素”的孩子,这样算不上深层次的问题休想逃过他们的眼睛。

这个问题其实并不新鲜,我们面临的矛盾是:毛泽东对古代英雄们到底持什么态度?

一贯的最简单的讲法当然是──惋惜。传统的讲授要求教师抠住关键词“惜”、“略”、“稍”,来让学生明白:毛泽东对古代英雄主要还是肯定的,至于惋惜,只是“略略”、“稍微”罢了。

这样的解释当然是很唯物主义的,体现了毛泽东他老人家一贯强调的思维作风:实事求是、一分为二。

但学生和我一样觉得别扭,他们在课堂问的和我在备课时候想的一模一样:对成吉思汗,毛泽东哪里还是惋惜了,他分明就是全盘否定了嘛!因为文中明明是:只识弯弓射大雕。一个“只”,还是“惋惜”吗?至于“俱往矣”,简直就是全盘否定了历代所有的英雄,这还是“惋惜”吗?

教参似乎并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这样写到:

至于成吉思汗,欲抑先扬,在起伏的文势中不但有惋惜之极的意味,而且用了“只识”二字而带有嘲讽了。“弯雕射大弓”,非常传神地表现了成吉思汗只恃武功而不知文治的形象。

这段话,读得我如坠五里雾中。难道就是因为一句“引天下英雄尽折腰”,就可以印证毛泽东对成吉思汗的“褒”吗?纵观全词,文气逶迤之处,对成吉思汗,分明都只有“贬”,何曾“褒”,为何硬生生让我们的毛主席在这首词中如此“理性和客观”呢?

教参不能说服我。孩子们当然是没有看过教参的,但是他们对“惜”一直要管到“射大雕”的解释不服气,他们认为毛泽东根本就是把成吉思汗否定了的。我在心底认可这种感受,因为这也是我的感受。但如果按照我们的感受,毛泽东岂不就变成了一个狂妄自大缺乏理性的人了吗?这样的解读又合理吗?这真的是一次“悬崖上的体验”啊!我虽然如履薄冰,但是又有些许期盼,因为起码在文本自身上,暂时还不能够有什么新的发现。

我决定小心奕奕地抛出我的杀手锏。这是一步险棋,这是我的思维在悬崖状态中的一种“悬崖选择”。如果这种选择不能引起学生思维的共鸣,那么这步棋没有任何意义。

我说:“同学们,这个问题是有些费解。毛主席怎么会不给予成吉思汗和唐宗宋祖秦皇汉武一样的待遇,而对他毫不留情地批评呢?让我们回到当时的创作现场,体会一下老人家在创作这首词时候的心情变化,然后从这个角度看是否能找到答案。”

同学们很疑惑。都什么年代了,如何回到创作现场?难道还真有时空隧道不成?

我含笑不语。我指挥大家翻开了课本彩页的第一页毛泽东手书《沁园春·雪》。

我说:“孩子们,静下心来体会,你能感受到什么?”

教室里有短短的静默。但很快被热烈打破了。

谷雨说:“我看出来了,王老师,这幅手书写得龙飞凤舞,好不潇洒,果真是英雄的手笔。”

胡英剑说:“我感受到了豪气和霸气。手书中的字都不太好认甚至无法认,但是汪洋恣肆,气贯长虹(用了两个才学的雅词,大家都为他鼓掌了),很有英雄气。”

李想说:“这根本不是在写字,这是情感在喷涌在爆发。”

我说:“评得妙!还要仔细观察,体会整个书写过程中的变化。”

谷雨一下子就跳了起来:“王老师,我发现了,我发现了!毛泽东一直都很激动,但他是越来越激动。你看他的字,从秦皇汉武开始,用笔的力量就加大了,速度也更快了,这就证明,这个时候毛泽东的情绪就又上了一个高潮,他的书法透露了他内心的不可抑止的激动。如果说最开始他还只是亢奋的话,到后来,他就真的沸腾起来燃烧起来了……”

谷雨滔滔不绝,神采飞扬,下边是一片共鸣声。

我也被震动了,望着眼前这张年轻的智慧的,因为有新的发现而涨得通红的脸,我竟然有些百感交集。幸甚,我的感觉和孩子们的感觉对接──天衣无缝。

如果以这样的角度来解读“只识弯弓射大雕”,一切疑问全部冰释。

是的,毛泽东是一个充满理性的领导者、思想家、历史学家,他不可能否定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的功劳,因此,才有了前边的“惜”、“略”、“稍”。

但是,在这首词中,毛泽东不仅仅是以一位共产党的领导者进入创作的,他更是以一个普通文人和普通作者的身份进入自己的创作。他是一个热血燃烧的词人,他以自己的生命和血气作为文字,先是扫射,然后是激射然后是喷射。在激情渐至燃烧的过程中,他不可遏制地处于爆发状态了──情感的喷发使他暂时出现了理性的“迷失”,在特定的创作瞬间,激情成就了一个傲视一切的“不可一世”的毛泽东。

这时候,他是一位真正的文人诗人,而不是一位需要字斟句酌的政治家。他用生命的狂放写诗,他像黄河一样咆哮了,他凌空一吼,惊天动地:普天之下,舍我其谁?

气血淋漓,“只识弯弓射大雕”,一挥而就,还不够,再来一句:俱往矣!历史在英雄的笔下像蛛丝一样被轻轻抹去。

这是生命的呐喊──没有顾忌,只有宣泄!这是一个有血有肉的血气方刚的要改写历史的人的冲动!

这也是《沁园春·雪》之所以最打动人之所在──因为这是豪不掩饰的至情至性的创作!

只有这样解读,毛泽东才能走下神坛,走进读者的心灵深处。只有这样的解读,《沁园春·雪》的文气和文脉才是贯通的,文品和人品才能合二为一。

而以往的解读,无不是先把毛泽东定位成一位高瞻远瞩深谋远虑的政治家。这种标签化完美化的解读方式,不正是韩军先生曾经大力鞭挞过的“伪圣化”的一种表现吗?

其实,作为一位立志要“换了人间”的英雄,这样的“理性迷失”和“激情泻洪”在毛泽东的诗词中比比皆是。承认如此的“迷失”,就是本质上承认毛泽东作为一位普通读者的创作权和表达权。这是对人的尊重和对文本人性化的解读。

我和我的学生,以“悬崖疑惑”启动“悬崖思考”最后得出“悬崖解读”,以一幅手书为解读云梯,在课堂上自主质疑生成问题,巧妙解决阅读难点,这番“悬崖上的思维”不仅扣人心弦而且美妙无比!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