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资料 > 初中教案 >

第1课 鸦片战争的烽烟精编5篇

网友发表时间 22648

发表时间

【阅读指引】阿拉文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的“第1课 鸦片战争的烽烟精编5篇”范文资料,以供您参考学习之用,希望这篇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分享给大家吧!

鸦片战争的烽烟1

第1课 鸦片战争的烽烟

知识梳理

1.林则徐虎门销烟

(1)鸦片战争的背景

①为了       、       和       ,英国把侵略矛头指向中国。[来源:]

②清朝的       政策和中国       的经济形态,顽强抵制了英国工业产品的倾销。

③       流毒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灾难,也直接威胁到清朝的财政。

(2)虎门销烟

①为了抵制鸦片,       帝派       担任钦差大臣,去广东查禁鸦片。

②1839年6月3日,林则徐开始在广州        海滩当众销毁收缴的鸦片。

③意义:虎门销烟向全世界表明了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决心和勇气,振奋了民族精神,维护了民族尊严。

2.中英《南京条约》

(1)鸦片战争的爆发:       年6月,鸦片战争正式爆发。

(2)鸦片战争的结果:1942年英国逼迫清政府签订《       》。

(3)《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①开放广州、厦门、       、宁波、       为通商口岸。②中 国赔款       万银元。③割让       给英国。④英国商人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4)《南京条约》的影响:《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第一个        条约。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了破坏,丧失了独立自主的地位。[来源:第一范文网]

3.魏源与《海国图志》

(1)鸦片战争后,一些爱国知识分子受清政府战败求和的刺激,开始睁眼看世界,寻求救国良方。       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2)魏源编著的《       》系统介绍了世界各 国的地理、历史和科技发展状况,提出了“                         ”的主张。

●要通过仔细阅读教材,把握鸦片战争的背景:从外因(英国为了扩大国外市场)和内因(鸦片对中国的危害)两个方面来思考。

●要记住鸦片战争爆发和结束的时间以及结果。对《南京条约》的内容,可通过表格表示。重点把握:通商口岸、赔款数额、割让土地以及对中国的影响。

疑难突破

1.鸦片战争前后英国的社会概况

1640年,英国发生了资产阶级革命,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道路。到了18世纪60年代,英国开始了工业革命,在纺织业中,机器大生产开始代替工场手工业。19世纪中期,英国完成了工业革命。工业革命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推动了工业的迅速发展。随着工业的飞速发展,英国在世界各地掠夺殖民地,开辟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 在亚洲,18世纪中期,英国控制了印度;19世纪初,占领新加坡和缅甸的一 部分;1838年侵入阿富汗,又强迫伊朗签订不平等条约;英国还把侵略矛头指向中国。

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在于开辟国内外市场,推销工业产品和掠夺工业原料,所以英国把侵略矛头指向中国。

2.《南京条约》签订的影响

《南京条约》破坏了中国领土完整和关税、司法主权,并使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成为中国的主要矛盾;反帝反封建 成为近代中华民族的双重历史使命。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成为中国历史的转折点,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从割地、赔款、开通商口岸、丧主权等方面来归纳《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理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社会性质、革命任务等由此发生的根本性变化。

问题探究

问题1:有人认为“如果没有林则徐禁烟,鸦片战争就不会发生”。你同意这种观点吗?为什么?

应该结合中英贸易情况简表、英国对华鸦片输入数量表、受鸦片毒害的典型资料,思考英国向中国输入鸦片的原因和造成的危害,以及清朝皇帝下决心查禁鸦片的原因,从而明白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是英国要打开中国市场,其直接原因是中国的禁烟运动。

探究:不同意。这种观点是片面的,因为鸦片战争发生的根本原因是英  国资产阶级保护鸦片贸易、推行殖民扩张政策的必然结果。他们渴望打开中国的商品市场,在鸦片战争之前,就曾与中国进行过多次较量 ,试图侵略中国;加上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中国更加贫穷落后,不堪一击。因此,虎门销烟只是英国发动侵略战争的借口,即使没有林则徐禁烟,外国侵略中国也是必然要发生的。

问题2:有人说鸦片战争失败的原因在于 英国侵略者力量过于强大,也有人说是因为清政府太腐败。你的观点是什么?

应联系实际谈学习体会,比如中西的巨大落差:农业文明与工业文明、先进与落后、传统文化与反思、侵略与反侵略的冲突,逐步树立起对民族、对国家的历史责任感。

探究:由于清王朝入主中原后采取闭关锁国政策,失去了通过对外经济文化交往来发展生产力、提高综合国力的机遇,却造成了故步自封、愚昧落后、夜郎自大的心理,而当时的英国正处在资本 主义的上升阶段,科技发达,军事力量强大。因此,尽管中国所进行的是正义的反侵略战争,尽管有爱国将士的英勇抵抗,结果在战争中吃了败仗,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说明了“落后就要挨打”这一道理。

典题精讲

例1英国发动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最主要的目的是为了(  )

a.使鸦片走私合法化           b.占领中国的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来源:]

c.扭转对华贸易的逆差      d.报复林则徐虎门销烟的经济损失

思路解析:本题旨在考查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分析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目的,应抓住其工业革命的完成需开拓更多的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进行分析。a项是重要原因,但不是最主要原因,c项是直接原因,d项是借口。

答案:b

绿色通道:解答此类题目,要注意仔细审题,切忌牵强附会、望文生义。本题所提供的选项都属于导致鸦片战争的原因。但到底是直接原因还是主要原因,这必须结合教材进行认真推敲。

变式训练1之所以说鸦片战争是不可避免的,最主要是因为(  )

a.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b.禁烟运动打击了英国商人

c.中国处于封建落后状态  d.英国要打开中国市场

答案:d

变式训练2下列 体现英国发动鸦片战争主要意图的是(  )

a.割香港岛]

b.赔款2100万银元

c.领事裁判权

d.开放通商口岸

答案:d

例2阅读下列材料:

①“苟利国家生 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②“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断无终止之理。”

请完成:

(1)这两段话出自何人之口?

(2)他有哪些主要事迹?

(3)他的主要事迹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思路解析:首先,应审清题目,明白两则史料的大致含义,确定是“谁”所说,这是解题的关键。其次,结合教材知识进行辨析可知:林 则徐被誉为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率先迈出了“师夷长技”的第一步。他认识到鸦片输入的危害,上书道光帝,主张严禁鸦片。得到道光帝支持后采取了一系列禁烟措施,并组织民军抗击英国侵略者的入侵,不愧为中华民族的民族英雄。

参考答案:(1)林则徐。

(2)领导禁烟运动,主持虎门销烟,打击外来侵略,向西方学习等。

(3)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对外国侵略的坚强意志。领导这场斗争的林则徐,不愧为中华民族的民族英雄。

黑色陷阱:解答本题,由于对历史人物的重要论点缺乏必要的了解,容易陷入无所适从的误区。对历史人物的重要言论,我们一定要通过熟读教材或拓展阅读加以了解,在了解其言论的同时,还要了解其事迹、影响,这样分析起来才会全面透彻。

变式训练1XX年3月,国务院总理在答记者问时引用了“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这句诗出自于下列哪一人物之口(  )

a.范仲淹

b.林则徐

c.孙中山

d.毛泽东

答案:b

变式训练2XX年6月,《林则徐生平史与禁毒展览》在福建博物院举行,与该展览主题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

a.虎门销烟

b.维新变法运动

c.洋务运动

d.收复新疆

答案:a

鸦片战争的烽烟2

第1课 鸦片战争的烽烟教案

备课时间:             教案序号:1

课型:新授课      课时安排:一课时      第 1课时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①通过课文及相关文字、图片、影像资料的学习,了解林则徐虎门广州禁烟的史实,讲述虎门销烟的故事,培养阅读理解和口头表达能力。②通过学习《南京条约》的内容,分析其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培养知识迁移能力。③了解魏源在《海国图志》中提出的“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要思想及作用。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认识到:①林则徐是近代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学习他的不畏强敌、敢于斗争的精神;②鸦片战争是英国发动的不义战争;战后以魏源为代表的开明知识分子提出了向西方学习的主张的进步性;③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教学重点:虎门销烟、《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认识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教学过程与方法:

导入新课

今天是新学期的第一节历史课。经过上学期的学习,我们已经对中国古代史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通过复习对上学期的内容进行简单回顾,并由此导入本课:

哪一位同学能将中国封建社会的朝代按顺序排列下来?

(秦、西汉、东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北宋、南宋、元、明、清)

对于清朝,我们许多同学都通过电视比较熟悉,有哪位同学能将清朝皇帝的世系表排列出来?

(皇太极、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

清朝作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最后一个朝代,而且是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朝代。它不但经历了中国社会向近代化的转变,而且还遭受了外国殖民者的侵略。因此,学习清朝历史可以让我们更好的来了解中国近代史上那段不堪回首的过去。我们学习历史的目的是希望同学们能:铭记历史,勿忘国耻,从历史中得到借鉴和经验。

讲授新课

一、导火索——林则徐虎门销烟:

1、英国为什么要向中国走私鸦片?

①英国的发展:通过向学生简单介绍英国发展状况,让学生了解英国对外扩张的必然。由于英国最先适应历史的发展潮流,建立了与近代化因素相适应的政治体制——君主立宪制;并进行了产业革命,使机器大生产取代了手工生产。使得英国在19世纪上半期成为头号工业强国。由于机器大生产效率很高,因此大量的工业产品需要倾销,而本国原料也难以满足机器大生产的需求。因此,寻找海外市场和原料产地成为英国发展迫切需要的条件。

②中英贸易:引导学生回忆上学期讲到的“中英贸易”,以及双方在贸易中所居的地位。从而为“英国向中国输入鸦片的原因”做好铺垫。早在乾隆时期英国就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希望可以打开中国巨大的市场。在最早的中英贸易中,英国向中国输入棉花和毛织品,中国则输出茶丝瓷器等。中国的商品在英国很受欢迎,供不应求;而英国的产品却在中国滞销。为了扭转贸易上的逆差,英国商人开始非法向中国输入可以牟取暴利的鸦片。

问:你知道英国产品在中国滞销的原因吗?

(中国的闭关政策和自给自足的经济形态决定的。)

2、鸦片走私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危害:

启发学生通过讨论、自由发言的形式来了解:鸦片给中国社会带来得危害。

问:你知道鸦片是什么吗?它有什么危害?英国商人向中国输入鸦片给中国社会带来了什么危害?

鸦片俗称大烟,原产于南欧及小亚细亚由罂粟果内乳汁制成,是一种强烈的麻醉剂。早在七八世纪,阿拉伯商人已经将它带入中国,但只为药用,不知吸食。后葡萄牙人曾向中国贩卖过鸦片,但数量有限。

鸦片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危害:损害身心健康(吸食者达200多万人、十数省,有官员、绅士、幕僚、兵丁和太监。);吏治败坏,军队战斗力下降;白银大量外流(20年间流失1亿元以上,为流通总额的1/5),造成政府统治危机。

鸦片对中国的危害让许多有识之士深感忧虑,他们上书给道光皇帝希望可以禁烟,但并未引起朝廷重视。后林则徐又上书道光帝,道光帝任命他为钦差大臣前往广东禁烟。

问:为什么道光皇帝采纳了林则徐的禁烟请求?

(有利于维护清政府的统治)

3、林则徐虎门销烟:

通过启发式引导学生学习“林则徐虎门销烟”。从而让学生认识林则徐,并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①林则徐禁烟:

林则徐,福建侯官人。19岁中举人,26岁中进士。他主张严禁鸦片,抵抗西方资本主义侵略,被史学界誉为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问:林则徐到达广州后采取了哪些禁烟措施和主张?通过这些措施可以看出林则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措施有力:收缴鸦片、严惩贩运、虎门销烟。主张合理;不禁止中外正常贸易。可以看出林则徐禁烟坚定,而且有远见,不盲目排外。

②虎门销烟:

引导学生讲述“虎门销烟”的故事。通过讲述激活课堂气氛,并进而指导学生对“虎门销烟”做出正确的评价。

时间:1939年6月3—26日;地点:虎门海滩;鸦片量:110多万公斤;过程:15丈方池、盐卤、石灰、涵洞;

反映:中国百姓——扬眉吐气,外国商人——钦佩。

问:虎门销烟起到了一个什么作用?

(振奋了民族精神,维护了民族尊严。)

我们该如何评价领导了虎门销烟的林则徐?

(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民族英雄。)

通过提出一系列问题导入鸦片战争:

虎门销烟损害了谁的利益?他们会善罢甘休吗?为什么?

二、经过和结果——中英《南京条约》:

1、鸦片战争的起因和经过:

①起因:运用启发式教学手段引导学生了解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

学生对于原因可以说出:直接原因——虎门销烟;根本原因——保护鸦片贸易,打开中国大门。

除此之外,还要强调:在同清政府的交往中,英国人发现了清政府的腐朽无能,及清朝官员的腐败、军队的废弛,因此不远万里发动战争。

②经过:指导学生通过识别历史地图的方法,简单了解鸦片战争的经过,能正确认识鸦片战争的性质和中国战败的原因。

通过看图让学生找出:鸦片战争的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840年6月——1840年8月,英舰队侵入广东海面战争爆发英舰队北上天津大沽口,英军提出割地、赔款、通商要求,道光帝将林则徐撤职查办;

问:英军提出这些要求的目的是什么?

(建立侵略据点、满足侵略要求、扩大侵略)

第二阶段:1841年1—6月,英军攻占香港岛并订立《广州和约》;

第三阶段1841年8月—1842年8月英军从广东海面北上南京,迫使清政府签署《南京条约》。

鸦片战争以中国战败求和签订屈辱的《南京条约》而告结束。

讨论:你能说出鸦片战争的性质吗?中国在这场战争中落败的原因是什么?

(英国发动的侵略战争;经济落后、政治腐败、武器落后等。)

2、中英《南京条约》的内容和影响:

指导学生通过列表格的形式识记《南京条约》的内容和造成的影响,并了解英国人侵略中国的实质。

条款 主要内容 影        响

割地 割香港岛给英国 中国的领土完整糟破坏;成为日后侵略中国的基地 中国社会开始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赔款 赔款2100万银元 中国人民负担大增;清政府财政吃紧

通商 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 中国经济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关税 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中国开始丧失关税自主权

指出:①香港岛并非香港地区。今天的香港包括:香港岛、九龙司地方一区和新界;②1银元=两白银,(2100万银元=1512万两白银)

思考:《南京条约》中中国的哪些主权遭到破坏?

(领土、关税)

中国社会原有的格局被打破,社会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由封建社会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因此说,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三、魏源发奋编著《海国图志》:

1、新思想萌发的原因:

随着鸦片战争中国的战败求和以及屈辱和约的签定,中国人心目中的“天朝上国”的迷梦被打破。面对严峻的现实,一些爱国的知识分子开始睁眼看世界。因此,鸦片战争后,中国出现了探求西方知识、学习西方军事技术以御外侮的新思潮。

2、魏源编著《海国图志》:

指导学生了解魏源,他是新思潮最杰出的代表。

通过设置下列问题,让学生通过讨论对《海国图志》的内容和作用有一个深层认识。问:《海国图志》是一部介绍什么的书?你能说出并解释其新思想的精髓是什么吗?你认为“师夷长技”能够“制夷”吗?

小结

鸦片战争的烽烟使中国蒙受了羞辱,中国历史发生了转折。对此,我们要充分认识到鸦片战争给中国带来的危害。当然,我们也要正确认识到鸦片战争在客观上给中国社会带来的积极变化。

问:你能说出有哪些危害吗?

(领土完整被破坏、主权受损害、白银外流、市场被强占、资源被掠夺、人民负担日益加重。)

问:你能说一说有哪些积极变化吗?

(封建的自然经济解体、出现了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

练习

一、每课一得:

“你知道什么是主权吗?”结合本课内容,通过学生阅读了解:何谓“主权”?

二、材料阅读:

阅读材料后,结合本课内容,鼓励学生通过讨论解决材料问题。

三、自我测评:答一答: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对中国社会造成了什么影响?

结合课堂中列的表格“《南京条约》的内容和影响”来解决这个问题。

鸦片战争的烽烟3

第一课

教学目的

1.知识与能力

1)了解林则徐广州禁烟的史实,讲述林则徐虎门销烟的故事,培养阅读理解

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 知道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认识(南京条约)对中国社会的影

响,进而认识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培养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知识迁移的能力。

3)了解魏源在(海国图志)中提出的主要思想及其作用。

2.过程与方法

1)收集有关虎门销烟的信息,编写虎门销烟的故事讲稿,讲述虎门销烟的故事。

2)观察“鸦片战争形势图”中香港岛和五个通商口岸的位置特点,讨论导致这一位置特点(位于东南沿海)的原因;若条件许可,可组织讨论这些地区的开放与今天这些地区的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3)设计“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和影响简表”,学习采用多种方式(包括表格方式)陈述历史问题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虎门销烟的史实的了解,认识林则徐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民族英

雄,学习其在禁烟中表现出来的刚正不阿、坦荡无私的品质。

2)通过学习,认识英国发动战争是无耻的、非正义的;受到战败求和的刺激,一些爱国的知识分子开始开眼看世界,提出向西方学习的主张,这是对闭自守传统观念的挑战。

1.导入新课

阅读课前提示

2.授新课

一。林则徐虎门销烟

林则徐(1785--1850年)是福建侯官人。为官清廉,关心百姓疾苦。他深刻地认识到鸦片走私给中国造成的危害。1838年,他在湖广总督任上颁布六条禁烟章程,实行禁烟,取得一定效果。他上书道光帝:鸦片“流毒于天下,则为害甚巨,法当从严。若犹泄泄视之,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他主张严禁鸦片。道光帝采纳了林则徐的主张,于1838年12月,任命林则徐为钦差大臣,节制广东水师,到广州查禁鸦片。

1839年3月,林则徐到达广州。当时广州人民群众的禁烟的呼声十分高昂。林则徐在人民的支持下,信心倍增。他采取了哪些禁烟措施?学生回答以后,教师归纳:第一,缉拿烟贩,命令外商必须交出鸦片,井保证以后水不央带鸦片,“如有带来,一经查出,货尽没官,人即正法。”他坚决表示:“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断无中止之理。”第二,整顿海防。加强珠江口的防御工事,添建炮台,训练水勇。第三,派人翻译外国书报,收集资料,了解外国情况。第四,针对英国政府代表、驻华商务监督义律的破坏活动,下令停止中英贸易,派兵封锁商馆。由于中国军民的共同斗争,义律被迫答应呈缴鸦片。英美等国商人陆续交出鸦片共约110多万公斤。第五,虎门销烟。1839年6月3日,林则徐下令将缵耪韵全部鸦片,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观察课本图画“销烟池和虎门销烟纪念碑”,注意这里“销烟”不是“烧烟”。林则徐派人在虎门海滩上挖了两个纵横15丈的大池。池底平铺石板,由沟遵放水入池,然后撒入盐卤,投入切开的烟土浸泡半日,再投入生石灰,池内立即沸腾、翻滚,鸦片变成潭沫。待海水退潮时,启放涵洞,使销毁的鸦片随潮入海。虎门销烟场面庄重,过程严密,使在场观看的外国人,也感叹佩服。

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它显示了中华民族反对外国侵略的坚强意志。林则徐不愧为中华民族的民族英雄。

二。中英《南京条约》

清朝封建统治走向衰落的时候,世界资本主义正处于上升阶段。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先后进行了资产阶级革命,确立了资产阶级统治。19世纪上半期,英国率先完成了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工厂”,法国和美国也相继发展工业。他们为争夺市场和原料产地加紧对外侵略扩张。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中以英国最为强大,工业发展水平最高。为了开辟国外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廉价的工业原料,英国极力向东方扩张,把侵略矛头指向中国。

1842年8月29日,在中国长江江面停泊的英国“皋华丽”号战舰上,英国侵略者强迫清政府的代表签订了中国近代第‘个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9。有人把184z年8月29日称为中国的“第一个国耻日”。通过《南京条约》,侵略者得到了什么?清政府出让丁什么?(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出示“中英《南京条约》及附件主要内容”投影片的下列四点o)

①割香港岛

②赔款2100万元

⑧五口通商(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

④协定关锐

三。魏源和《海国图志》

魏源是道光、咸丰年间的著伞,思想 家,同学们都记得遭光年间发生过什么战争吧?学生应该答出:鸦片战争。)魏源在鸦片战争时曾参加过浙东抗英战投,目睹侵略军的残暴和清政府的腐败,极为愤慨。他接受林则徐 的嘱托,在林则徐所编《四洲志》的基础上,于1842年编写成《海国图志》一书。这是他的重要贡献。再请大家看看本目中的插图,魏潦和他的(海国图志)loo卷。请同学们想一想:此书封面中的“图”和“志”各是指什么?(生;“图”是指地图)你说的对,“图”是指地田,借指地理,而“志”呢?是指史志,即历史。这是一本系统介绍南洋、欧美各国历史地理的书,是近代初期中国人编撰的最详细的一部世界史地巨著,也是介绍、传播西方先进科学技术,特别是关于战舰和火器生产技术的著作,同时又是研究鸦片战争的经验教训,探索学习西方富国强兵之路的启蒙著作。魏源为什么要编这样一部书呢?用魏源自己的话来说。就是“师夷长枝以制夷”。这里的“师夷”是指学习西方资本主义各国在军事上的长处,制夷是指抵抗侵略,克敌制胜。“师夷长拄以制夷”概括了魏源主张向西方学习的目的和内容。魏源认为“夷之长拄”有三项:“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基于这一认识,他提出了一些改革办法:自己设立工厂,制造轮船和枪炮,兴办民用工业;学习西方练兵方法,用新式武器装备军队,增设水师科;改革考试制度等。

编者:思想家魏源

海  内容:介绍西方史地及先进科技

国  目的:师夷长技以制夷

志  意义:表明地主阶级先进人物开始面向世界研究现实问题

三。课后题解答

鸦片战争的烽烟4

第1课 鸦片战争的烽烟

知识与能力:

林则徐广州禁烟的史实,知道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认识《南京条约》对中国社会的影响,进而认识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魏源在《海国图志》的主要思想及作用。

过程与方法:

设计“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和影响简表”,学习采用多种方式(包括表格方式)陈述历史问题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虎门销烟的史实的了解,认识林则徐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学习其在禁烟中表现出来的刚正不阿、坦荡无私的品质。

通过学习,认识英国发动战争是无耻的、非正义的;通过学习,认识鸦片战争使中国社会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一、预习检测

鸦      根本原因:

片      直接原因和借口:

战      战争的性质和战败的原因:

的                    《南京条约》内容和影响

烽      战争影响:

烟                      新思想:      著有

二、课文分析与教学过程

1、林则徐虎门销烟

(1)、鸦片走私的背景:利用国际禁毒日(6月26日)引导学生回忆、讨论什么是是毒品?鸦片、海洛因、吗啡、冰毒、摇头丸……

(2)、引导引导根据所知来分析鸦片走私的危害?可是,150多年前,英国却向中国输入鸦片。这是为什么?(英国为什么要向中国走私鸦片?)

鸦片走私给中国造成了严重后果,如果你是清朝的统治者,会怎么做?

(3)、林则徐虎门销烟

①林则徐禁烟:到达广州后采取的禁烟措施和主张。通过这些措施可以看出林则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措施有力:收缴鸦片、严惩贩运、虎门销烟。主张合理;不禁止中外正常贸易。可以看出林则徐禁烟坚定,而且有远见,不盲目排外。

②林则徐虎门销烟:指导学生了解“虎门销烟”时间,地点:虎门海滩;鸦片量:110多万公斤。反映:中国百姓——扬眉吐气,外国商人——钦佩。

问:虎门销烟起到了一个什么作用?我们该如何评价领导了虎门销烟的林则徐?

提出问题导入鸦片战争:虎门销烟损害了谁的利益?他们会善罢甘休吗?为什么?

2、中英《南京条约》:

(1)、鸦片战争的起因和经过:

①起因:直接原因——虎门销烟;根本原因——保护鸦片贸易。除此之外,还要强调:在同清政府的交往中,英国人发现了清政府的腐朽无能,及清朝官员的腐败、军队的废弛,因此不远万里发动战争。

②经过:学生通过识别历史地图,简单了解鸦片战争的经过三个阶段和入侵路线

③讨论中国在鸦片战争的性质和战败的原因。

(2)、中英《南京条约》的内容和影响:

指导学生通过列表格的形式识记《南京条约》的内容和造成的影响,并了解英国人侵略中国的实质。

条款 内容 影响

割地  中国的领土完整遭破坏;成为日侵略中国的基地 中国社会开始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赔款  中国人民负担大增;清政府财政吃紧

通商  中国经济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关税  中国开始丧失关税自主权

思考:《南京条约》中中国的哪些主权遭到破坏?(领土、关税)中国社会原有的格局被打破,社会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由封建社会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古老的中国开始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的漩涡。

3、魏源发奋编著《海国图志》:

(1)、新思想萌发的原因:鸦片战争中中国战败,《南京条约》签订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同时战败求和的刺激也使一些新的思想在中国出现。

(2)、魏源编著《海国图志》:

指导学生了解魏源,了解他的代表作和思想主张。

师:当时有一位开明的思想家叫魏源,就为中国开了一剂药方,写了一部书叫《海国图志》。他提出的救国之策是什么呢?又是什么意思呢?

三、课堂小结:

本课主要学习了林则徐虎门销烟,中英《南京条约》,魏源与《海国图志》。

鸦片战争的失败使中国蒙受了羞辱,中国历史发生了转折。鸦片战争给中国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危害,如领土完整被破坏,主权受损,市场被强占,资源被掠夺,人民负担日益严重等。同时在客观上鸦片战争也给中国社会带来的积极的变化,如受鸦片战败求和的刺激,爱国主义知识分子开始睁眼看世界,提出了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为中国早期的近代化作了思想准备等。

四、布置作业:预习第2课

五、巩固练习:

(1)、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就是要  (      )

a、不与西方交往   b、蔑视西方    c、学习西方的长处

(2)、19世纪上半期,世界头号工业强国是(        )

a 、中国    b 、美国    c、 英国    d、 法国

(3)、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的直接目的是(        )

a、毒害中国人民  b、打开中国市场 c、牟取暴利  d、寻找战争借口

(4)、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  (        )

a、《尼布楚条约》  b《南京条约》   c《天津条约》    d《北京条约》

(5)、中英《南京条约》中割让的领土是(          )

a 、中国台湾    b、 澎湖列岛    c 、香港岛   d、辽东半岛

(6)、鸦片战争中国清政府失败的根本原因是 (         )

a、清政府的屈乞求和               b、军事指挥的失误

c、战争准备不充分                 d、中国政治、经济、军事落后于西方

六、教后记:

鸦片战争的烽烟5

第1课 鸦片战争的烽烟

〖课程标准〗

讲述林则徐虎门销烟的故事;简述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认识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了解魏源、严复等人的主要思想。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鸦片走私对中国的危害,知道林则徐广州禁烟的史实,讲述林则徐虎门销烟的故事,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知道《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分析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进而认识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知识拓展和迁移。了解魏源在《海国图志》中提出的主要思想及其作用。

过程与方法

收集有关毒品及其危害的文字、图片资料。

收集有关虎门销烟的信息,讲述林则徐虎门销烟的故事。

初步了解香港问题的由来,对比香港被割让与香港回归。

设计“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和影响简表”,学习用表格方式陈述历史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认识到毒品的危害,树立“珍爱生命,远离毒品”的信念。

通过对虎门销烟的了解,认识到林则徐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民族英雄,学习他为了国家民族的利益刚正不阿、坦荡无私的品质。

通过对比150多年前香港被割让与1997年香港回归,认识到弱国无外交的道理,感受到祖国今天的强大,树立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的信念。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虎门销烟;中英《南京条约》的内容及影响。

难点 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的进步性和局限性。

〖教学准备〗

学生情况分析

郫县二中八年级学生有的来自城镇,有的来自城乡结合部,有的来自农村,学习能力和知识水平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但通过一学年的学习,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兴趣较浓,对历史知识有强烈的求知欲,通过多种渠道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有很大提高,具备了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探究精神。

教材分析

本课是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第一课。这一课在中国历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上承古代史,下启近代史。经过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铺垫,学生对近代西方列强的崛起和中国近代前夜的危机已有了一些感性认识。但经过暑假后,学生对前面的知识难免有些遗忘。为了便于本单元内容的学习,有必要用一课时的时间对相关内容进行简要复习,分析第一单元的前言,布置收集材料的任务和课前预习的问题。

教具准备

1.教师课前和学生一起收集有关毒品的文字、图片、音像资料。

2.人民英雄纪念碑“虎门销烟浮雕图”;电影《林则徐》片断。

3.香港回归的录像资料。

4.根据收集的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

〖板书设计〗

第1课 鸦片战争的烽烟

一、虎门销烟

1.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

2.林则徐广州禁烟

虎门销烟

二、中英《南京条约》

1.中英鸦片战争

2.中英《南京条约》

割地:香港岛――领土完整遭破坏

赔款:2100万元――增加财政负担

五口通商: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自然经济被解体

关税协定――丧失主权

三、魏源和《海国图志》

“师夷长技以制夷”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师生交流课前收集的有关毒品的文字、图片资料。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多渠道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实现师生、生生之间的资源共享,并解决少数学生缺乏资料来源的问题)

学生根据资料介绍:

1.常见的毒品有哪些?

2.毒品有什么危害?

教师引导学生得出结论:珍爱生命,拒绝毒品。

(设计意图:对学生进行远离毒品的思想教育)

一、虎门销烟

教师设疑:

鸦片等毒品严重损害人类的身心健康。可是,150多年前,英国却向中国输入鸦片。这是为什么?

学生合作探究:

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的原因。

(设计意图:培养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体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学生代表发言:

英国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需要掠夺廉价的原料,还需开辟国外市场,推销工业品;而清朝自给自足的经济形态和闭关锁国政策阻碍了英国工业品在中国的销售。为了打开中国市场,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

(设计意图: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历史思维能力)

教师设疑:

阅读以下材料,分析、讨论鸦片走私给中国带来的危害。

多媒体课件展示下列材料:

材料一:瘾至,其人涕泪交横,手足委顿不能举,即白刃加于前,豹虎逼于后,亦惟俯首受死,不能稍为运动也。故久食鸦片者,肩耸项缩,颜色枯羸,奄奄若病夫初起。

――俞蛟:《梦厂杂著》

材料二:当鸦片未盛大行之时,吸食者不过其身,故杖徙已足蔽辜;迨流毒于天下,则为害甚巨。若犹泄泄视之,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

――林则徐

材料三:(鸦片)槁人形骸,蛊人心志,丧人身家,实生命以来未有之大患,其祸烈于洪水猛兽。

――魏源

材料四:不是吗,“奴隶贸易”比起“鸦片贸易”来,都要算是仁慈的。我们没有毁灭非洲人的肉体,因为我们的直接利益要求保持他们的生命;我们没有败坏他们的品格、腐蚀他们的思想,也没有毁灭他们的灵魂。可是,鸦片贩子在腐蚀、败坏和毁灭了不幸的罪人的精神存在以后,还杀害他们的肉体。

――(英)蒙哥马利?马丁

学生合作探究并回答:

给国人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伤害;大量白银外流,造成清朝的财政危机;官员吸食鸦片,愈加腐败;士兵吸食鸦片,丧失战斗力。

(设计意图:培养和提高学生多角度分析和思考问题的能力)

教师引导:

由此可见,鸦片走私给中国造成了严重后果。如果你是清朝的统治者,会怎么做?

(设计意图:体现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突出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引导者)

学生:

禁止鸦片走私。

多媒体课件展示电影《林则徐》片断:

林则徐到广州查禁鸦片和虎门销烟。

教师过渡:

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可是,英国却以此为借口,悍然发动了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

二、中英《南京条约》

鸦片战争

多媒体课件展示“鸦片战争英军入侵路线图”,教师据图讲述鸦片战争的经过。

(设计意图: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识图能力)

中英《南京条约》

教师指导学生看书并归纳《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

(设计意图: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归纳能力,指导学生用关键词来记忆历史知识)

学生回答《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

多媒体课件展示《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

割地:香港岛

赔款:2100万元

五口通商: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

关税协定:丧失主权

教师引导学生根据《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分析其影响。

学生回答:

领土完整和主权遭到破坏,丧失了独立自主的地位。

(设计意图:指导学生通过《南京条约》的内容来分析鸦片战争的影响,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知识拓展和迁移,学会论从史出,防止死记硬背)

学生回答的同时多媒体课件动态展示:

割地:香港岛――领土完整遭破坏

赔款:2100万元――财政负担增加

五口通商: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解体

关税协定――主权丧失

思维拓展:

鸦片战争给中国近代社会造成了哪些影响?

学生合作探究并各抒己见:略。

教师引导、归纳:

鸦片战争前,中国在政治上主权独立,领土完整;经济上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社会性质是封建社会。鸦片战争后,中国的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社会的最主要矛盾变为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中国人民开始肩负起反封建反侵略的双重革命任务。因此,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教师设疑:

中国为什么会在鸦片战争中失败?

学生回答略。

思维拓展:

请为中国开一剂药方。

(设计意图:创设历史情境,拓展思维,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回答略。

教师讲授:

当时有一位开明的思想家叫魏源,就为中国开了一剂药方,写了一部书叫《海国图志》。他提出的救国之策是什么呢?

学生回答:

“师夷长技以制夷”。

教师提问:

“师夷长技以制夷”是什么意思呢?

学生回答略。

教师追问:

“师夷长技”能“制夷”吗?为什么?

学生合作探究略。

教师总结:

由此可见,中国近代史既是中国落后挨打,被西方列强侵略的屈辱史,也是中华民族不屈不挠、英勇抵御外来侵略的抗争史,又是不断寻找救国强国之路的探索史。

总结

1.教师简介香港问题的由来。

2.多媒体课件展示录像《香港政权交接仪式》。

3.学生合作探究:150年前中国在鸦片战争中的失败和香港重回祖国怀抱的强烈对比说明了什么道理?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当代中学生该怎么做?

课后活动

1.设计“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和影响简表”。(必做)

2.请你为中国开药方。(选做)

3.办小报:“珍爱生命,拒绝毒品。”(选做)

〖教案点评〗

此教案大胆跳出教材,结合现实,以毒品的危害为切入点导入新课,引发学生对英国走私鸦片原因的探求欲,并进一步激起学生对罪恶的鸦片贸易的痛恨,对殖民者卑劣行径的痛恨,突出体现了历史学科情感和价值观教育的功能。缩短了教材与现实生活的距离,能更好地激发学生探究本课知识的兴趣。

借助多媒体课件的现代教学手段,用形象生动的形式,直观表现虎门销烟的民族豪情,鸦片战争失败的民族耻辱,能激起学生对国家、民族命运的反思,引导学生形成适应社会变化,与时俱进、面向世界的人生态度。既有血和泪的感性认识,又充满了理性的反思;既有教师的循循善诱,又有学生的合作探究;既有历史的沉重与悲伤,又有现实的光荣与自豪,还有对未来民族复兴的责任与梦想。

教学形式多种多样,重视对学生通过多种渠道获取历史信息能力的培养。教学过程体现了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注意突出教师的组织、引导作用,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学习,发挥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