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脊椎动物(精编4篇)
【序言】由三一刀客最美丽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无脊椎动物(精编4篇)”教学资料,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文档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无脊椎动物1
第九节 脊椎动物与无脊椎动物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实际上是对前面几节的总结,在总结过程中对科学的观察和比较进行了较为详细的阐述,同时,从分类学的角度对动物类群进行了大致的描述,使学生对动物分类在方法和结构上有个大致的了解。
教法指导
一、授课思路与方法
鉴于涉及观察、比较和分类,特别是涉及脊椎动物与无脊椎动物的分类,本课的讲授应充分利用标本,包括各种脊椎动物与无脊椎动物的标本和脊椎动物的骨骼标本,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对整个动物界有一个尽可能全面而又直观的认识。这样做的目的是有利于脊椎动物、无脊椎动物等概念的形成。因此本课应安排在实验室进行。
二、课时安排
本节安排1课时。
教案实例
一、教学目标
(一)认知目标
1.理解脊椎动物与无脊椎动物的概念。
2.了解脊椎动物与无脊椎动物的分类及依据。
3.初步了解动物界的组成。
(二)技能目标
1.初步学会对动物的简单分类。
2.学会对动物内部结构的观察和分析。
(三)情感目标
1.认识观察、比较在生物分类中的重要作用。
2.培养学生对动物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脊椎动物与无脊椎动物的概念。
2.教学难点 :认识动物界的组成。
三、教学准备
标本室内的各种动物标本(包括脊椎动物形态标本和无脊椎动物浸制标本),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动物骨骼标本。
四、教学过程
(一)观察标本,引出动物分类方法
课前带领学生参观标本室,观察标本。
动物界是丰富多彩的,至今已被人类认识的动物已有50多万种。刚才大家见到的只是其中很少的一部分。为了帮助人们认识动物,科学家把动物进行了分类。就如我们学过的节肢动物,根据具有或不具有某些特征,分为昆虫纲、甲壳纲、多足纲、蛛形纲等几类。
请大家回忆一下,我们是如何确定蝗虫和河蟹分属于昆虫纲和甲壳纲的?(蝗虫具有昆虫的特征,而河蟹具有头胸部,而且头胸部外有头胸甲等特征。)你是如何知道蝗虫具有昆虫的特征而不具有甲壳纲的特征,河蟹具有甲壳纲的特征而不具有昆虫的特征的呢?(通过观察和比较)
教师小结:要对事物进行分类,如对节肢动物的分类,首先要对分类对象进行观察和比较,然后根据事物之间的共同点和差异点,对事物进行分类。如蝗虫和苍蝇因具有昆虫的共的特征而归类于昆虫纲。河蟹与对虾因具有甲壳纲的特征而同属于甲壳纲。昆虫纲与甲壳纲的划分则是根据的两纲动物之间的差异点。
在对整个动物界进行分类的时候,我们也是运用了这一方法,即根据有无某些特征对动物进行分类。请同学们看课本67页图3—51。
(二)分析图,引出脊椎动物与无脊椎动物的区别
根据图3—51,我们可以发现动物可分为2大类,是哪两大类?其分类依据是什么?
学生回答后,教师引导学生边观察标本边小结:动物界中有的动物身体的背面有一条脊柱,有的动物则没有脊柱,根据这一差异点,我们把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两大类。帮助学生形成脊椎动物与无脊椎动物的概念。
具体展开过程如下:
示动物骨骼标本,并请学生回答是什么动物的骨骼。
再问:你能做一个蚯蚓的骨骼标本吗?(无法做)
使学生对脊椎动物与无脊椎动物的区别有个初步的印象。
问:为什么不把动物分为“有骨骼动物”与“无骨骼动物”而是分为“脊椎动物”与“无脊椎动物”呢?
此时反应快的学生会回答:蝗虫也有“骨骼”,即“外骨骼”。至此,教师作适当点拨,脊椎动物与无脊椎动物的概念就出来了。
问:脊椎动物的脊椎有何作用呢?引导学生阅书66页“脊椎动物的主要特征”后回答:1、支持身体;2、保护脊髓。
(三)图表转换,了解动物类群、培养学习能力
接着,教师再引导学生阅图3—51。并根据图3—51中的分类方法,设计一系列问题,问题要突出动物分类的依据。如:
脊椎动物又可分为哪两类?依据是什么?卵生动物又可分为哪几类?依据是什么? 无脊椎动物又是怎样分类的?依据分别是什么?等等。这些问题可事先写在小黑板上,或做成投影片,此时出示。并要求学生完成下表(见附表)。教师可根据学生情况先师生合作完成表格的一部分,剩余部分由学生独立完成,以降低难度。
完成表格后,教师作适当小结。并让学生仔细分析自己完成的表格。查找一下哪些是属于分类论据。然后,要求学生根据表说出一种或两种动物所具有的特征。以培养学生的读表能力和利用表格归纳知识的能力。
最后由教师小结并阐述:从图中可以看出,动物的进化是从简单到复杂、从水生向陆生、从低等到高等的方向发展的。
脊椎动物
胎生
哺乳动物
卵生
有卵壳
有羽毛和翅膀
鸟类
体表有鳞片或甲
爬行类
无卵壳
幼体水生,成体可上陆。有肺和四肢
两栖类
终生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
鱼类
无脊椎动物
五、板书设计
第九节 脊椎动物与无脊椎动物
一、分类方法
观察→比较→分类
二、脊椎动物的主要特征
具有脊椎骨的动物叫做脊椎动物。(五大纲)
三、无脊椎动物的主要门
棘皮动物门、节肢动物门、软体动物门、环节动物门、线形动物门、扁形动物门、腔肠动物门、原生动物门
六、习题与解析
1.随堂练习
(1)脊柱的功能是 和 。
(2)无脊椎动物有哪些主要门?
2.课后作业
(3)下列动物中,身体中都有一条脊柱的一组动物是( )
(A)蝗虫和鲫鱼 (B)青蛙和对虾
(C)蛇和兔 (D)家鸽和家蚕
(4)下列关于脊柱作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①脊柱有强大的支持作用 ②脊柱可使身体呈纺缍形 ③脊柱可成为运动的支架 ④脊柱有保护脊髓的作用 ⑤脊柱可以使身体直立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⑤ (D)①③④
(5)脊椎动物的身体背部都有由 组成的 ,所以叫做脊椎动物。
3.参考答案
(1)支持身体 保护脊髓(2)按从低等到高等排列,有:原生动物门、腔肠动物门、扁形动物门、线形动物门、环节动物门、软体动物门、节肢动物门、棘皮动物门。(3)C(4)D(5)脊椎骨,脊柱
4.简要分析
(1)略(2)略(3)在已经学过的动物类群中,只有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是属于脊椎动物,因而不难判断出答案为C。(4)脊柱的作用主要可概括为两点,即支持和保护。很显然①③体现了脊柱的支持作用,而④则体现了脊柱的保护作用。②是特指象鱼类的骨骼,⑤则特指人的脊柱,它们都不具有普遍性的意义,所以不对。(5)略。
小资料
采集和饲养涡虫
在山麓下的溪流中,阴凉的石块下面往往生活着涡虫。涡虫属扁形动物门,体长30~50mm,身体柔软,不能直接用手捉,可用毛笔或小毛刷将涡虫刷到盛有溪水的棕色广口瓶中(涡虫怕光)。
将采集到的涡虫带回实验室可以进行人工饲养。容器用玻璃缸,如果用自来水,则应先放置一周左右时间以除去其中的氯。水中还应放一些水草供涡虫附着。水温在22~26摄氏度为宜。要注意适时换水,一般根据食物不同3~5天换一次水。涡虫在阳光直射时会解体死亡,所以要避免阳光直射。
涡虫喜欢吃肉,如动物肝、血块、蛋黄等。
上面内容就是一秘范文为您整理出来的4篇《无脊椎动物》,您可以复制其中的精彩段落、语句,也可以下载DOC格式的文档以便编辑使用。
无脊椎动物2
第九节 脊椎动物与无脊椎动物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实际上是对前面几节的总结,在总结过程中对科学的观察和比较进行了较为详细的阐述,同时,从分类学的角度对动物类群进行了大致的描述,使学生对动物分类在方法和结构上有个大致的了解。
教法指导
一、授课思路与方法
鉴于涉及观察、比较和分类,特别是涉及脊椎动物与无脊椎动物的分类,本课的讲授应充分利用标本,包括各种脊椎动物与无脊椎动物的标本和脊椎动物的骨骼标本,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对整个动物界有一个尽可能全面而又直观的认识。这样做的目的是有利于脊椎动物、无脊椎动物等概念的形成。因此本课应安排在实验室进行。
二、课时安排
本节安排1课时。
教案实例
一、教学目标
(一)认知目标
1.理解脊椎动物与无脊椎动物的概念。
2.了解脊椎动物与无脊椎动物的分类及依据。
3.初步了解动物界的组成。
(二)技能目标
1.初步学会对动物的简单分类。
2.学会对动物内部结构的观察和分析。
(三)情感目标
1.认识观察、比较在生物分类中的重要作用。
2.培养学生对动物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脊椎动物与无脊椎动物的概念。
2.教学难点 :认识动物界的组成。
三、教学准备
标本室内的各种动物标本(包括脊椎动物形态标本和无脊椎动物浸制标本),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动物骨骼标本。
四、教学过程
(一)观察标本,引出动物分类方法
课前带领学生参观标本室,观察标本。
动物界是丰富多彩的,至今已被人类认识的动物已有50多万种。刚才大家见到的只是其中很少的一部分。为了帮助人们认识动物,科学家把动物进行了分类。就如我们学过的节肢动物,根据具有或不具有某些特征,分为昆虫纲、甲壳纲、多足纲、蛛形纲等几类。
请大家回忆一下,我们是如何确定蝗虫和河蟹分属于昆虫纲和甲壳纲的?(蝗虫具有昆虫的特征,而河蟹具有头胸部,而且头胸部外有头胸甲等特征。)你是如何知道蝗虫具有昆虫的特征而不具有甲壳纲的特征,河蟹具有甲壳纲的特征而不具有昆虫的特征的呢?(通过观察和比较)
教师小结:要对事物进行分类,如对节肢动物的分类,首先要对分类对象进行观察和比较,然后根据事物之间的共同点和差异点,对事物进行分类。如蝗虫和苍蝇因具有昆虫的共的特征而归类于昆虫纲。河蟹与对虾因具有甲壳纲的特征而同属于甲壳纲。昆虫纲与甲壳纲的划分则是根据的两纲动物之间的差异点。
在对整个动物界进行分类的时候,我们也是运用了这一方法,即根据有无某些特征对动物进行分类。请同学们看课本67页图3—51。
(二)分析图,引出脊椎动物与无脊椎动物的区别
根据图3—51,我们可以发现动物可分为2大类,是哪两大类?其分类依据是什么?
学生回答后,教师引导学生边观察标本边小结:动物界中有的动物身体的背面有一条脊柱,有的动物则没有脊柱,根据这一差异点,我们把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两大类。帮助学生形成脊椎动物与无脊椎动物的概念。
具体展开过程如下:
示动物骨骼标本,并请学生回答是什么动物的骨骼。
再问:你能做一个蚯蚓的骨骼标本吗?(无法做)
使学生对脊椎动物与无脊椎动物的区别有个初步的印象。
问:为什么不把动物分为“有骨骼动物”与“无骨骼动物”而是分为“脊椎动物”与“无脊椎动物”呢?
此时反应快的学生会回答:蝗虫也有“骨骼”,即“外骨骼”。至此,教师作适当点拨,脊椎动物与无脊椎动物的概念就出来了。
问:脊椎动物的脊椎有何作用呢?引导学生阅书66页“脊椎动物的主要特征”后回答:1、支持身体;2、保护脊髓。
(三)图表转换,了解动物类群、培养学习能力
接着,教师再引导学生阅图3—51。并根据图3—51中的分类方法,设计一系列问题,问题要突出动物分类的依据。如:
脊椎动物又可分为哪两类?依据是什么?卵生动物又可分为哪几类?依据是什么? 无脊椎动物又是怎样分类的?依据分别是什么?等等。这些问题可事先写在小黑板上,或做成投影片,此时出示。并要求学生完成下表(见附表)。教师可根据学生情况先师生合作完成表格的一部分,剩余部分由学生独立完成,以降低难度。
完成表格后,教师作适当小结。并让学生仔细分析自己完成的表格。查找一下哪些是属于分类论据。然后,要求学生根据表说出一种或两种动物所具有的特征。以培养学生的读表能力和利用表格归纳知识的能力。
最后由教师小结并阐述:从图中可以看出,动物的进化是从简单到复杂、从水生向陆生、从低等到高等的方向发展的。
脊椎动物
胎生
哺乳动物
卵生
有卵壳
有羽毛和翅膀
鸟类
体表有鳞片或甲
爬行类
无卵壳
幼体水生,成体可上陆。有肺和四肢
两栖类
终生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
鱼类
无脊椎动物
五、板书设计
第九节 脊椎动物与无脊椎动物
一、分类方法
观察→比较→分类
二、脊椎动物的主要特征
具有脊椎骨的动物叫做脊椎动物。(五大纲)
三、无脊椎动物的主要门
棘皮动物门、节肢动物门、软体动物门、环节动物门、线形动物门、扁形动物门、腔肠动物门、原生动物门
六、习题与解析
1.随堂练习
(1)脊柱的功能是 和 。
(2)无脊椎动物有哪些主要门?
2.课后作业
(3)下列动物中,身体中都有一条脊柱的一组动物是( )
(A)蝗虫和鲫鱼 (B)青蛙和对虾
(C)蛇和兔 (D)家鸽和家蚕
(4)下列关于脊柱作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①脊柱有强大的支持作用 ②脊柱可使身体呈纺缍形 ③脊柱可成为运动的支架 ④脊柱有保护脊髓的作用 ⑤脊柱可以使身体直立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⑤ (D)①③④
(5)脊椎动物的身体背部都有由 组成的 ,所以叫做脊椎动物。
3.参考答案
(1)支持身体 保护脊髓(2)按从低等到高等排列,有:原生动物门、腔肠动物门、扁形动物门、线形动物门、环节动物门、软体动物门、节肢动物门、棘皮动物门。(3)C(4)D(5)脊椎骨,脊柱
4.简要分析
(1)略(2)略(3)在已经学过的动物类群中,只有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是属于脊椎动物,因而不难判断出答案为C。(4)脊柱的作用主要可概括为两点,即支持和保护。很显然①③体现了脊柱的支持作用,而④则体现了脊柱的保护作用。②是特指象鱼类的骨骼,⑤则特指人的脊柱,它们都不具有普遍性的意义,所以不对。(5)略。
小资料
采集和饲养涡虫
在山麓下的溪流中,阴凉的石块下面往往生活着涡虫。涡虫属扁形动物门,体长30~50mm,身体柔软,不能直接用手捉,可用毛笔或小毛刷将涡虫刷到盛有溪水的棕色广口瓶中(涡虫怕光)。
将采集到的涡虫带回实验室可以进行人工饲养。容器用玻璃缸,如果用自来水,则应先放置一周左右时间以除去其中的氯。水中还应放一些水草供涡虫附着。水温在22~26摄氏度为宜。要注意适时换水,一般根据食物不同3~5天换一次水。涡虫在阳光直射时会解体死亡,所以要避免阳光直射。
涡虫喜欢吃肉,如动物肝、血块、蛋黄等。
(詹迪威
无脊椎动物3
无脊椎动物是科学第一册第二章第2节常见的动物的最后一课时。这节内容的体系是这样的:动物是按其有无脊椎骨分为两大类的;先介绍每类脊椎动物 ,再学习无脊椎动物。让学生从原有的知识经验出发,从比较熟悉的脊椎动物逐渐走向不是特别熟悉的无脊椎动物。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知道无脊椎动物的分类标准及相关的代表动物名称;理解分类必须依据一定的特征逐级进行;知道昆虫的特征。重点是无脊椎动物的分类标准。难点是怎样给无脊椎动物分类。第二节常见的动物这节内容中贯穿整节课的主线是生物的逐级分类。而动物的特征是分类的依据,只有明确了每类动物的特征之后,才能给生物正确分类。学习了无脊椎动物的分类后,能对所给的一种具体动物,能根据其特征找到它们在动物界的位置、即它是属于哪一类的。
由于学生对大多数无脊椎动物的感性认识相比脊椎动物要少得多。因此本节课我采用学生比较熟悉的无脊椎动物----虾和蟹来引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兴趣;然后用了许多图片来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对图片展示每种无脊椎动物都给以简单的介绍。再以所给的特征作为分类的依据,逐级往下分。这部分内容主要以教师的讲解与学生观察、讨论为主。把无脊椎动物按特征逐级分为8类动物,对每一类的代表动物要求学生有所了解。有无脊椎动物这部分内容学了以后,让学生尝试着给:虾、海星、蛔虫、蚯蚓、水螅等几种无脊椎动物分类,在练习中体验逐级分类思想。在所有无脊椎动物中,其中有一个成员最多的家族,来引入昆虫这部分的教学。而学生们对昆虫的了解相对来说要比其他无脊椎动物了解得多。因些,我展示了几个昆虫的图片后,就让学生分组讨论昆虫有何共同点,在分组讨论的基础上,学生发言,其他学生补充。通过昆虫特征的列举,可把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中关于昆虫的认识进行整合。
在讲解无脊椎动物的过程中,我采用了直观教学法,课件中采用图片增强了学生的感性认识。而在昆虫这部分内容的教学时,我采用了讨论法,让学生积极参与,在讨论中获取知识,培养交流和合作的意识。
通过对课本无脊椎动物分类图的阅读,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分组讨论中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与表达能力。
无脊椎动物4
常见的动物
课时安排 4课时(第四课时) 课型 新授
教学目标 1、 知道无脊椎动物的分类标准及相关的代表动物名称;
2、 知道昆虫的特征。
3、 能说出益虫、害虫的益处或害处。
4、 对学生进行分类、检索等科学方法的训练。
重点和难点 重点:给无脊椎动物的分类标准、昆虫的主要特征。
难点:怎样给无脊椎动物分类。
师 生 活 动 过 程 设 计 意 图
虾和蟹是我们平时爱吃的食物,在平常所吃的食物中,哪些是由无脊椎动物提供的?动物可按其有无脊椎骨,可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在125万种动物中,无脊椎动物有120多万种,因些面对这么多无脊椎动物,我们是否也像脊椎动物那样,根据它们的形态特征,给它们分一下类呢?使每一种无脊椎动物都能找到它们的位置。
(螺、蚕蛹、虾、蟹等)
图片显示几大类无脊椎动物。
1、 按身体细胞的多少可分为单细胞和多细胞。
2、 单细胞的是原生动物
3、 身体多细胞的又可按摄食和排泄口是否在同一开口区分;
4、摄食和排泄同一开口的,按其身体的形状区分,身体背腹扁平的为扁形动物;身体辐射对称的为腔肠动物;
5、摄食和排泄分两个开口的,再按体型是否长而薄区分;
体型非长而薄的,再按其体外有无贝壳区分:身体柔软,有贝壳的为软体动物;无贝壳的,再按外表是否有外骨骼分为节肢动物和棘皮动物。
6、体型长或薄的,身体有许多体节的为环节动物;体型长或薄的,身体线形,不分节的为线形动物。
这样我们按照逐级分类,对于具体的每一种无脊椎动物,我们都能找到其位置了。
7:练习:请同学们根据所给的这些无脊椎动物的具体特征,判断它具体为哪一类。。
(1)、草履虫和变形虫一样,一个细胞就构成了一个生物体。
(2)、专吃农作物茎叶的蝗虫的身体是分节的,体表有外骨骼。
(3)、寄生在我们人及其他一些动物体内的蛔虫,有着长而薄的体型,身体线形。
(4)、生活在土壤中的蚯蚓,它也有着长而薄的体型,身体是由许多体节组成的。
(5)、前不久在浙江海宁一个池塘中被发现的桃花水母,身体辐射对称。
(6)、生活在海洋中的海星,体表具有棘皮。
(7)、能培育中美丽珍珠的河蚌,身体有柔软,体外有贝壳。
(8)、寄生在人体内的血吸虫,其身体背腹扁平。
8、在无脊椎动物的节肢动物这一大类中,有动物界中成员最多的一个大家族— —昆虫。目前已经命名的昆虫就有100多万种。
显示几种昆虫图片,讨论它们具有哪些共同特征?
9、教师在学生分组讨论的基础上,总结昆虫的主要特征。
课件显示讨论题:
(1)、图片中的昆虫,哪些是益虫,哪些是害虫?对人类各有什么益处或害处?我们应该怎样利用或防治它们?
10。学生讨论昆虫与人类的关系。总结讨论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