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的脚印精编4篇
【前言导读】此篇优秀教案“时间的脚印精编4篇”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精心整理分享,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时间的脚印》教案1
教学目标
1.把握说明内容,理清文章结构。
2.学习逻辑说明顺序和生动的说明语言。
3.培养探索意识和科学精神。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把握说明内容,理清文章结构。
2.学习逻辑说明顺序和生动的说明语言。
难点:
学习生动的说明语言。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精品课件展示钟表、高山、岩石的图片。
同学们,现在我们记录时间的工具主要有钟表、日历等。大自然经过亿万年的变化,给大地带来了沧海桑田的巨大改变,时间的更迭带来自然界事物面貌的改变。因此,我们可以从自然界事物面貌的改变推测出时间的更迭。今天,我们来学习课文《时间的脚印》,了解一下岩石是如何记录时间的?
二、整体感知
检查预习作业,以小组为单位展示,其他学生补充点评。
精品课件
1.作者简介
陶世龙,1929年4月出生于四川省安岳县。1948年入北京大学地质系学习,1951年到北京市团委机关工作,次年参与建立北京地质学院,历任教务处科长、副处长,学报副主编、编审,地质学史研究室主任,图书馆馆长等职。
1949年开始写作普及地质矿物知识的文章,之后,陆续发表科普小品及其它科普作品数百篇,部分结集《揭开大地的秘密》《地球的画像》和《时间的脚印》出版。被中国科普作家协会评为有突出成就的科普作家。
2.字音词语
(1)给加点的字注音。
腐蚀()浑浊()山麓()海枯石烂()
粗糙()龟裂()刨刮()楔形文字()
(2)解释下面词语。
踪迹:
海枯石烂:
腐蚀:
浑浊:
楔形文字:
参考
(1)给加点的字注音。
腐蚀(shí)浑浊(zhuó)山麓(lù)海枯石烂(kū)
粗糙(cāo)龟裂(jūn)刨刮(páo)楔形文字(xiē)
(2)解释词语。
踪迹:行动所留下可察觉的形迹。
海枯石烂:海水干涸、石头腐烂。形容历史久远,万物已变。用于盟誓,反衬意志坚定,永远不变。
腐蚀:指(包括金属和非金属)在周围介质(水、空气、酸、碱、盐、溶剂等)作用下产生损耗与破坏的过程。
浑浊:指由于沉淀或沉积物而混浊不清。
楔形文字:这是源于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流域的古老文字,这种文字是由公元前3200年左右苏美尔人所发明,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之一。
3.阅读课文,划分文章结构,并概括层次大意。
参考
第一部分(1-4):由生活时间到地质时间,引出话题:躺在山野里的岩石是重要的一种记时方式。
第二部分(5-30):岩石是怎样记录时间的。
第一层(5-22):岩石的破坏和生成。
第二层(23-30):岩石上保存着历史痕迹。
第三部分(31-32):读懂大自然记录,造福人类。
三、局部探究
阅读课文,重点段落可播放音频课文,圈画重要语句,探究下面问题。
精品课件
(一)理解说明内容
1.文章开头引用高士其的儿童诗《时间伯伯》,有何作用?
参考:引起下文,引出说明对象,说明时间每时每刻都在向前走;引用诗句,增添了文章的文采,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2.岩石是如何记录时间的?
小组合作探究,交流明确。
参考:(1)岩石的厚度及生成顺序记下了时间的踪迹;
(2)保存了许多的历史痕迹。
3.本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了解这些内容有何作用?
参考:主要讲了岩石的形成过程,岩石的生成变化可以记录时间。通过研究岩石,我们可以了解地貌的变化、地质的变迁以及古代生物繁衍、灭绝的大量心血,引导我们寻找“地下的宝库”,更好得为人类造福。
(二)理清说明顺序
本文说明的思路是怎样的?什么说明顺序?试结合课文具体内容加以说明。
小组合作探究,交流明确。
参考:(1)本文说明的思路是:引出话题(岩石是可以记录时间的)——具体说明(岩石是如何记录时间的)——实际作用(读懂岩石记录的意义可以为人类造福)。
(2)逻辑顺序。
小结:本文先列举现象,时间在向前走,铜壶、岩石可以记录时间;然后具体说明岩石是如何记录时间的;最后说明读懂岩石记录的意义。这种从现象到本质的顺序即为逻辑顺序。运用这种说明顺序,合乎人们的认知规律;便于人们读懂课文,了解作者所讲的科学道理。
(三)体会生动的说明语言
作者在说明科学道理的过程中,为了增强文章的趣味性、可读性,语言也力求作到生动,以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请结合具体语句,进行赏析。
示例:“越是笨重的石块越跑不远,越是轻小的沙砾越能旅行到遥远的地方。”
作者运用拟人的手法,把石块和轻小的沙砾人格化,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笨重的石块跑不动,只能留在附近;而小沙砾却能走到很远的地方,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可读性。
小组合作探究,交流,展示,师生互评。
四、总结拓展
总结:学生讨论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
参考:①介绍了岩石可以记录时间;②运用了逻辑顺序加以说明;③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
拓展:谈谈学习这篇文章获得的启示
参考:大自然一切现象背后都蕴含着深刻的科学道理,同学们在平时要养成注意观察,勤于思考的习惯,培养探索精神,更好地认识自然,改造自然。
五、作业设计
1.课外阅读陶世龙的《揭开大地的秘密》,深入了解科普文的特点。
2.运用逻辑顺序,介绍一种自然现象及其背后所蕴含的科学原理,写一段200字左右的说明文。
可参考同步学案、悦读世界
六、板书设计
时间的脚印
陶世龙
说明思路:引出话题——具体说明——实际作用
说明顺序:逻辑顺序
说明语言:生动有
时间的脚印教案2
一、情境引领
同学们,很高兴认识大家。下面由我和大家度过愉快的40分钟。提到时间, 从古至今,关于它的话题很多。孔子面对滔滔东流的河水感叹“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南宋抗金英雄岳飞在《满江红》中写道“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齐白石要求自己做到“不教一日闲过”;莎士比亚告诫人们“放弃时间的人,时间也放弃他”;毫无疑问,这些见解都带有浓厚的个人主观色彩。而从客观上探索“时间”的话题并不多见,至于“在地球上还没有出现人的时候,或者在人还不知道记录时间的时候,到哪里去找寻时间的踪迹呢”这样的话题,更是闻所未闻。今天这堂课,我们就来学习《时间的脚印》,请陶世龙先生为我们解答这个问题。
二、走近作者
陶世龙,被中国科普作家协会评为有突出成就的科普作家。1929年生于四川省安岳县。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系。
三、出示目标
1、整体感知:理清文章的说明层次;
2、欣赏品味: 体会语言的生动准确;
3、能力目标: 培养阅读表达的能力。
四、课前热身
教师检查课前预习情况。 给下列红色的字注音:
腐蚀(shí) 浑浊(zhuó) 山麓(lù) 粗糙(cāo) 龟裂(jūn) 楔形(xiē)
我让班长同学读一读这些字词。他读得很好,下面我们一齐读两遍。
五、要点探究
下面我们来读课文。这篇文章很长,共有30个自然段,我们不能按照通常的方法逐字逐句的出声的读,而应带着问题,快速的默读。
下面我们来速读,用5分钟的时间解决以下三个问题:
要求: 速读课文,独立自主完成问题。
1、 同学们给正文部分的自然段标上序号。(不含小诗)明确:共30个自然段。
2、 贴标题,了解课文的说明层次。
我这里有四个小标题,“岩石是时间的脚印”、 “岩石的毁灭与新生”、“岩石是无字的史书”、“岩石领我们找宝藏”。 它们分别可以归纳一些段落的内容,请将它们写到这些段落的开头,作为小标题。
如:(1——4自然段)讲了生活中的时间与大自然中的时间,可以在第1自然段的旁边贴上小标题“石头是时间的脚印”。大家照着将其它的标题贴上去。
一、岩石是时间的脚印 (1——4自然段)由生活时间到地质时间,引出话 题:躺在山野里的岩石是重要的一种记时方式。
二、 岩石的毁灭与新生(5——20自然段)岩石记录时间之一:毁灭与新生。
三、 岩石是无字的史书(21——28自然段)岩石记录时间之二:无字的史书。
四、 岩石领我们找宝藏(29——30自然段) 我们要用自己的知识和智慧去读懂大自然的记录,造福人类。
3、寻找“时间的脚印”有何意义?
通过贴标题,我们了解课文的说明层次。对岩石有了新的认识,了解这些内容对现实生活有什么意义?
我们全班推荐一个朗读水平比较高的同学读一下最后一自然段,大家边听边找出答案。
明确:增加知识、寻找宝藏,造福人类(屏幕显示)
(迁移内容看时间而定是否讲解)
迁移: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读懂岩石之书的意义已远不是这样单纯的用意了,那是什么?
1)、读懂岩石之书,我们可以了解地球的形成过程,有助于我们在外太空寻找可适合生命生存的星球。
2)、读懂岩石之书,我们也可以了解地球上曾经有过的灾难,为将来地球将要遇到的灾难做好尽可能充分的准备。
3)、了解各种生命的进化和灭绝的过程,是人和大自然中其他生物和谐相处。等等。
六、亮点探究
精读课文,用8分钟的时间小组合作完成以下四个问题。
1、分析这篇文章标题的特点。新颖别致的标题
时间有脚印,可见这个标题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拟人)根据预习,我们知道时间的脚印,实际上是指——时间的记录,将石头对时间的记录说成是时间的脚印,可见标题还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比喻)看来大家预习得很好!
2、谈谈《时间伯伯》的作用。 别具一格的题记
课文主要介绍分析岩石记录时间的奇异功能,为什么不直接进入正题,而要先引用高土其的小诗《时间伯伯》?
选择高土其的《时间伯伯》一诗作题记,既可以引导读者进入文章介绍的知识,也增加了文章的文学色彩。既照应了题目,又开启了下文,还形象地暗示了时间每走过一个时代都会留下踪迹,无论人类有史以来,还是史前无人之时。
3、找出课文生动有趣的句子。 生动有趣的语言
为了增强文章的趣味性、可读性,在准确的前提下,说明文的语言也力求生动、形象。
“据计算,大约3000-10000年的时间,可以形成一米厚的岩石”。如果去掉“大约”,就表示形成一米厚的岩石就需要3000-10000年的时间。事实上,人类读懂岩石的年龄,不论方法有多精确,也不论有多科学,都是推测出来的。所以,“大约”一词,恰恰体现了作者严谨的科学态度,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和严密。
本文在叙述中大量运用拟人化的写法,语言生动有趣。
1)不要认为岩石是坚固不坏的,它无时无刻不经受着从各方面来的“攻击”?? 将“炎热的阳光”“严寒的霜雪”以及风雨等对岩石的破坏说成是“攻击”,仿佛是有意识的行为,这样就强化了它们与岩石的敌对性,形象地说明了岩石“无时无刻不经受着”磨难。同时把“岩石”的被动和无奈表现得令人同情。
2)狂风吹来了,洪水冲来了,冰河爬来了??三个并列短句构成排比句,生动地描绘了“狂风”“洪水”“冰河”等几种自然力的`气势。“冲来了”“爬来了”也是一种拟人化的表述,增强了“洪水”“冰河”的动感和目的性,表现了它们势不可
挡的威力。排比、拟人手法加上极富特点的动词的巧妙运用,把‘“狂风’”“洪水”“冰河”来的情状表现得惟妙惟肖。
3)越是笨重的石块越跑不远,越是轻小的沙砾越能旅行到遥远的地方。
说“笨重的石块跑不远”,“轻小的沙砾”去“旅行”,也是以拟人化的手法,写岩石被分解后的不同命运。这样写,增强了事物的主动性(沙砾)或被动性(石块),生动有趣。作者用拟人的手法,写出笨重的石块想跑也跑不动,只能留在附近;而小沙砾却能随心所欲的走向很远的地方,生动、形象(点击,显示)的语言,大大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可读性。
4)岩石在最初生成的时候,像书页一样平卧着,一层层地叠在一起,最早形成的“躺”在最下面。
用“躺”字形容岩层的生成状态,化动为静,准确而又形象地说明了岩石形成的过程。
这些句子,新颖、贴切、生动、形象。从不同的角度阐释了岩石记录时间、保存历史痕迹的功能。文中类似的句子随处可见,值得细细品味。
本文的语言既准确严密又生动有趣。请同学们就此思考、讨论,结合语句进行分析。学生所举例句不作限制,只要分析得有理有据即可。
(1)准确性、严密性。
如“据计算,大约3000-10000年的时间,可以形成一米厚的岩石”。这里如果去掉“据计算”、“大约”,就大武断,而人类读懂岩石的年龄,科学方法再精确也毕竟是推测而不能确知,这体现了作者严谨的科学态度,语言准确、严密。
(2)生动有趣。
①拟人化写法的大量运用。
如“炎热的阳光烘烤着它,严寒的霜雪冷冻着它,风吹着它,雨打着它??”;“狂风来了,洪水冲来了,冰河爬来了”。
如此生动的语言,向我们展示了一幅幅岩石受“攻击”的画面,甚至让读者似乎感受到岩石不堪众多因素的“攻击”慢慢“烂”下去的“痛苦”。
②比喻形象贴切。
如“如果大量的水结成了冰,形成冰河,它缓慢地移动着,破坏作用就更大了,就好像一柄铁帚从地上扫过,刨刮着所遇到的一些石头”。
将冰河的移动比喻成铁帚扫过地面,足见冰河对岩石破坏作用的巨大。
③有些词语引人兴致。
如“时间一年一年地过去”,俨然智者打开了有趣故事的大门。“真的有‘海枯石烂’的时候”,更让人感到亲切,“海枯石烂”常被人用来表达深厚的情谊永远不会改变,此处则让人浮想联翩,更急切想读下文。说明的内容告一段落,在进行整体总结之前写道:“瞧!”仿佛拉了一段家常,在结束前提醒读者,本文前面说明了什么,后面还有什么需要说明。
4、找出承上启下作用的段落。过渡自然的段落
课文中有些段落只有一句话,起承上启下的作用。请找出几个这样的例子,说说它们各自承启了哪些内容。教师明确:
1)、岩石是怎样记下时间的呢?
(作者把时间的概念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引申到自然界中,总启下文,引出文章要说明的对象:岩石是怎样被自然界中的各种因素改变着,由此记载下时间的。)
2)、真的有“海枯石烂”的时候。
(开启下文,说明岩石“毁灭”的过程。)
3)、经过长期的重压和胶结,那些碎石和泥沙重新形成了岩石。
(这个独句段总括了上文,总结了岩石“毁灭”之后再度“新生”的历程。
4)、岩石保存了远比上面所说的多得多的历史痕迹。
(承上启下,承上,收住有关岩石自身解体与新生的话;启下,解读下文有关岩石上的历史痕迹。)
5)、从“死”的石头上,我们看到了地壳的活动。
(概括评价上一段的叙述内容。)
6)、化石是历史的证人,它帮助我们认识地球历史的发展过程。
(承上,化石的作用;启下,进一步说明化石是怎样帮助我们认识地球的发展过程的。)
当然,这些对文章内容有引领、概括作用的语句,也多见于一些段落的开头,如:第25自然段的开头“古代生物的状况,在岩石中更有着丰富的记录”, 第28自然段的开头“自然界某些转眼就消逝的活动,在石头上也留下了痕迹”。抓住这些语句,就能把握这些语句所在段落的内容。
七、疑点探究
跳读课文,小组讨论完成问题。介绍“铜壶滴漏”的内容,是否偏离了主旨? 学生回答,教师补充订正:没有偏离主旨,因为这篇文章的主旨是说明时间是如何被记录下来的。山野里每一厘米厚的岩层便代表着几十年到上百年的时间,但它只是大自然中保存着的许多种记录时间的“重要的一种”,而“铜壶滴漏”则是这其中的另外一种,二者相互补充,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这是一个有争论价值的议题,说偏离主旨或没有偏离主旨,都可以找出一些理由。从作者的思路看,这一段是插叙,由前面谈到岩石能记录时间,自然联想到“铜壶滴漏”的计时方法,然后下一段,再从比较的角度提出问题,说明“岩石是怎样记下时间的”。这样分析,就不能说这一段偏离了主旨。从相反的思路看,因为上文谈到人们已经想出了许多办法记录时间,发明了钟表、日历等,关于北京故宫铜壶滴漏的叙述也可以放在这里说,不必在后面提及。另外,如果不要这一段,直接接下一段“岩石是怎样记下时间的呢”,在行文上也很自然紧凑。这样看来,这一段插叙多少有些游离主题。对这个问题从正反两方面分析,都有一定的道理,具有等价性。学生的回答,也不必强求一律,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八、拓展迁移
1、 大自然中还保存了哪些有关时间的记录?
动植物的化石、鹿茸、树木的年轮、日出日落、四季更替等等。
2、 我们能否有意让时间留下的脚印,使生活更有意义?
给家庭成员过生日;制作成长记录册??
九、归纳小结
通过本文的学习,我们知道岩石原来也能记下时间,其实岂止岩石?大自然中的一事一物,都是一部蕴含深刻内容的史书。希望同学们走进大自然,观察大自然,努力读懂大自然这本无字之书,更好地造福人类!
十、布置作业
1、本文主要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试举例说明。
2、在课后阅读、搜集、了解一些有关岩石、地球的知识。
时间的脚印教案3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弄清本文的说明层次。
2.找出本文的说明方法。
3.体会本文语言的生动性、准确性。
(二)能力训练点
训练学生的概括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判断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的感情。
2.教引学生善于观察自然现象并从中悟出一定道理。
3.掀起广泛阅读科普读物的热潮。
二、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1)本文的说明层次。
(2)本文的语言特色。
(3)本文写法特点。
难点:本文说明的层次。
解决办法:寓教于乐。在教师的启发点拨下,通过学生的读、说、写多项练习,调动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学习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师生共同完成教学目标。
三、课时安排
2课时
四、学生活动设计
启发学生走向自然,去探寻记录时间留痕的自然现象,并从中发现规律。
课堂教学中分学习小组研讨问题,看哪组思维活跃,知识积累充足答题准确率高。根据各小组的表现选出优胜组,给予表扬鼓励。
五、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能解释一下什么是时间吗?你能谈一下自己对时间的感受吗?的确,时间不是可看可触的物质,但它是物质存在的一种客观形式,由过去、现在、未来构成的连绵系统。它是物质的运动,变化的持续性、顺序性的表现。那你们注意观察过自然界昭示我们时间流逝的现象吗?不错,树木的年轮、四季的轮回可你们知道时间是怎样在岩
石上打下烙印的吗?
(一)明确目标
1.理解本文说明的科学常识。
2.理解本文的说明层次。
3.学习探究自然奥秘的规律性知识。
(二)整体感知
1.本文共31个自然段,连同写在前面的四句诗,我们请32个同学(或32人次)来朗读,在读的过程中,勾画出生字词,勾画出不懂的科学术语或原理,勾画出自己感兴趣的语句或语段。
2.朗读后教师按学习小组评价朗读的水平,然后要求大家默读,默读的过程中仍思考朗读时思考的问题,以便更好地理解文章。
3.要求同学借助字词典给下列词语中加粗的字注音,然后解释词语。
腐蚀(shí):①通过化学作用,使物体逐渐消损破坏;②人在坏的思想、行为、环境等因素影响下逐渐变质堕落。(本文用①义项)
时间的脚印4
教学建议
一、新颖的标题
本文是1篇科普作品,其主要任务是介绍岩石记录时间的奇异功能,目的是说明认识岩石这一奇异功能所具有的重要意义、激发青少年探索自然奥秘的热情。文章的题目,是从高土其《时间伯伯》一诗中引申借用来的。其拟人化手法的运用,形象地说明了那些形形色色、大大小小的岩石中都潜藏着时间的踪影,以引起人们的探究欲望和阅读兴趣。
二、结构内容
本文是1篇事理说明文。文章根据大量的事实和科学原理,对为什么岩石能记录时间,岩石怎样记录时间,岩石记录时间的意义等问题,作了深入浅出的说明,把科学道理说得有声有色。
全文分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至第4自然段)说明岩石“是记录时间的方式中最重要的一种”。
这部分先说明时间在不断流逝,现在人们用钟表、日历等许多方法来记录它,但接着提出了一个问题,在地球上还没有出现人的时候,或者在人还不知道记录时间的时候,怎样记录时间呢?然后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回答,认为在大自然中保存了许多种时间的记录,而岩石就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种。最后,举铜壶滴漏的例子,说明时间虽然是看不见的,却能用有形的事物记录下来。这部分提出了岩石能够记录时间的功能,为下文说明中心问题作了铺垫。
第二部分(第5至第29自然段)分层次地详细说明岩石是怎样记录时间的。这部分分三层。
第一层(第5至第14自然段)首先说明大自然的任何物质都在运动,岩石也不例外,它也有“海枯石烂”的时候,悬崖绝壁下面的碎石块,就是从山崖上面崩落下来的。然后分别举例说明空气和水、地面上和地下的生物及人对岩石的种种破坏,从而指出岩石“海枯石烂”的原因,为下文说明岩石的重新形成提供前提。
第二层(第15至21自然段)详细说明了岩石重新形成的过程及岩石的排列方式。大石块碎成小石块,小石块又碎成细微的沙砾、泥土,它们被狂风、洪水、冰河带着,开始旅行。接着用举例的方法,指出它们的旅行使得北京居民也受到蒙古高原风暴的影响,使黄河中下游的河水变得浑浊,使得低洼地方泥沙沉淀,造成洞庭湖的面积逐渐缩小,黄河下游的水面比地面还高的现象。随着时间的流逝,泥沙的沉淀经过长期的重压和胶结重新形成了岩石。最后指出岩石最初形成时是平的或倾斜的,最早形成的在最下层。但岩石生成以后不断改变着自己的样子,可层与层之间的顺序还没有被打乱,我们仍可以知道过去的时间,从而说明了岩石能记录时间的原因。
第三层(第22至第29自然段)主要采用分类别的说明方法,举例说明岩石是怎样记录时间的。在岩石中保存了更多的历史痕迹:从“死”的石头上,我们可以看到地壳的活动;石头颜色的不同,说明着地球上的变化;古代生物的状况,在岩石中也有着丰富的记录;自然界某些转眼就消逝的活动,在石头上也留下了痕迹。同时,又给“化石”下定义,并且举例说明,增强人们对课文的准确理解。
第三部分(第30自然段至全文完)总结全文,说明岩石记录时间的意义,号召人们进一步去大自然找寻时间的踪影,去一步步走向地下的宝库。
三、逻辑结构
岩石能够记录时间的踪迹是自然界物质运动的结果。先说明“地球上某些岩石在被破坏,同时它们又被陆续搬运到低洼的地方堆积起来,开始了重新生成岩石的过程”。把这一过程分为:岩石会被自然界和人类的各种作用破坏以致“烂掉”;经过长期的重压和胶结,自然界中的碎石和泥沙重新形成了岩石,即岩石的生成。因为岩石的生成过程经历了漫长的时间,所以岩石保存了太多的历史痕迹。地球上沧海桑田的变迁、地壳运动、古代生物的状况,乃至自然界中某些转眼就消逝的活动无不在岩石上留下痕迹,这可不就是大自然为我们留下的时间的踪迹。我们读懂自然界利用岩石留下的物质运动的踪迹,又能够使我们增加对自然界的了解,同时探寻出可供我们人类利用的丰富宝藏。本文就是这样,抓住事物自身的内在联系,逐层进行说明,条分缕析,由岩石的成因及岩石记录了自然界的丰富的变化,最后说明岩石上的记录所具有的重大意义,逻辑性很强,充分体现了说明文科学性、知识性的特点。
四、说明方法
本文抓住事物的特征,综合运用多种说明方法,来阐释事理。
①举例子。在讲到人对岩石的破坏时,举了建筑兰州铁路时,一个山头几分钟就被炸掉的例子;在讲到泥沙沉淀的后果时,举了我国洞庭湖面积逐渐缩小,黄河下游的水面比地面还高两个例子。这些例子都很简洁,有力地说明了问题。
②用比喻。如课文中在说明风对岩石的破坏作用时,把刮风沙比作“像砂轮在有力地转动”;在说明海水对岩石的破坏作用时把冰河缓慢地移动比作“就好像一柄铁扫帚从地上扫过,刨刮着所遇到的一些石头”,生动形象。
③分类别。课文在说明岩石遭受各方面的“攻击”时,说明岩石保存了更多的历史痕迹时,都采用了分类别的说明方法,使文章条理清晰,层次分明。
五、写作特点
作为1篇科普作品,本文在尊重科学的前提下,从形式到内容再到语言表达等方面尽量靠近读者,使读者愿意读、喜欢读。首先,从形式上看,拟人化的题目,别具一格的题记和衔接紧密、过渡自然、内容生动具体的正文,相互映衬,浑然一体。尤其是选择高土其的《时间伯伯》一诗作题记,既照应了题目,又开启了下文,还形象地暗示了时间每走过一个时代都会留下踪迹,无论人类有史以来,还是史前无人之时。其次,从内容上看,说明具体、全面。如说到山野里的岩石可以记录时间时,顺便提及北京故宫的“铜壶滴漏”。介绍岩石生成过程中如何留下时间的踪迹,却先交代岩石的毁坏、分解过程等,不断开阔读者视野,使人获得多方面的信息。再次,从语言表达上看,本文在叙述中大量地运用拟人化的写法,把死寂的岩石写得生动有趣。如“不要认为岩石是坚固不坏的,它无时无刻不经受着从各方面来的“攻击”。把“岩石”的被动和无奈表现得令人同情。“狂风吹来了,洪水冲来了,冰河爬来了”的排比、拟人手法加上极富特点的动词的巧妙运用,把“狂风”“洪水”“冰河”来的情状表现得惟妙惟肖。文中类似的句子随处可见,值得细细品味。
六、语言特点
本文的语言既准确严密又生动有趣。
(1)准确性、严密性。
如“据计算,大约3000-10000年的时间,可以形成一米厚的岩石”。这里如果去掉“据计算”、“大约”,就大武断,而人类读懂岩石的年龄,科学方法再精确也毕竟是推测而不能确知,这体现了作者严谨的科学态度,语言准确、严密。
(2)生动有趣。
①拟人化写法的大量运用。
如“炎热的阳光烘烤着它,严寒的霜雪冷冻着它,风吹着它,雨打着它……”;
“狂风来了,洪水冲来了,冰河爬来了”。
如此生动的语言,向我们展示了一幅幅岩石受“攻击”的画面,甚至让读者似乎感受到岩石不堪众多因素的“攻击”慢慢“烂”下去的“痛苦”。
②比喻形象贴切。
如“如果大量的水结成了冰,形成冰河,它缓慢地移动着,破坏作用就更大了,就好像一柄铁帚从地上扫过,刨刮着所遇到的一些石头”。
将冰河的移动比喻成铁帚扫过地面,足见冰河对岩石破坏作用的巨大。
③有些词语引人兴致。
如“时间一年一年地过去”,俨然智者打开了有趣故事的大门。“真的有‘海枯石烂’的时候”,更让人感到亲切,“海枯石烂”常被人用来表达深厚的情谊永远不会改变,此处则让人浮想联翩,更急切想读下文。说明的内容告一段落,在进行整体总结之前写道:“瞧!”仿佛拉了一段家常,在结束前提醒读者,本文前面说明了什么,后面还有什么需要说明。
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弄清本文的说明层次。
2.找出本文的说明方法。
3.体会本文语言的生动性、准确性。
(二)能力目标
训练学生的概括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判断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三)情感目标
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的感情。
2.教引学生善于观察自然现象并从中悟出一定道理。
二、学法引导
l.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
2.理清课文思路。
3.体味课文生动有趣的语言。
4.以课文内容为联想点,拓展视野,培养发散思维。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l)本文的说明层次。
(2)本文的语言特色。
(3)本文的写法特点。
难点:本文说明的层次。
解决办法:寓教于乐。在教师的启发点拨下,通过学生的读、说、写多项练习,调动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学习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师生共同完成教学目标 。
四、课时安排
2课时
五、教具学具准备
投影仪,多媒体,有关教科片。
六、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1.启发学生走向自然,去探寻记录时间留痕的自然现象,并从中发现规律。
2.课堂教学中分学习小组研讨问题,看哪组思维活跃,知识积累充足,答题准确率
高。根据各小组的表现选出优胜组,给予表扬鼓励。
3.观看有关教科片。
七、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导入 新课
同学们,你能解释一下什么是“时间”吗?你能谈一下自己对“时间”的感受吗?的确,时间不是可看可触的物质,但它是物质存在的一种客观形式,是由过去、现在、未来构成的连绵系统。它是物质的运动,是变化的持续性、顺序性的表现。那你们注意观察过自然界昭示我们时间流逝的现象吗?不错,树木的年轮、四季的轮回……可你们知道时间是怎样在岩石上打下烙印的吗?
(一)明确目标
1.理解本文说明的科学常识。
2.理解本文的说明层次。
3.学习探究自然奥秘的规律性知识。
(二)整体感知
1.本文共31个自然段,连同写在前面的四句诗,我们请32个同学(或32人次)来朗
读,在朗读的过程中,勾画出生字词,勾画出不懂的科学术语或原理,勾画出自己感兴趣的语句或语段。
2,朗读后教师按学习小组评价朗读的水平,然后要求大家默读,默读的过程中仍思考
朗读时思考的问题,以便更好地理解文章。
3.要求同学借助字词典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然后解释词语。
腐蚀(shí):①通过化学作用,使物体逐渐消损破坏;②人在坏的思想、行为、环境等因素影响下逐渐变质堕落。(本文用①义项)
浑浊(hún):(水、空气等)含有杂质,不清洁、不新鲜。
海姑石烂(kū):海水枯干,石头粉粹。现多用于形容经历极长的时间,但本文是原意。
山麓(lù):山脚。
粗糙(cāo):(质料)不精细,不光滑。
龟裂(jūn):裂开缝隙。
刨刮(bào):刮平。
沟壑(hè):山沟。
胶结:半流体干燥后变硬黏结在一起。
钟鼎文(dǐng):古代铜器上铸的或刻的文字,通常专指殷周秦汉铜器的文字。
甲骨文:古代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内容多是殷人占卜的记录,现在的汉字就是从甲骨文演变下来的。
楔形文字(xie):公元前三千多年美索不达米亚南部苏马连人创造的文字,笔划像楔子,古代巴比伦人、亚述人、波斯人等都曾使用这种文字。
(三)教学过程
1.学生讨论:你读了本文,了解了哪方面的知识?
讨论明确:
(1)躺在山野里的岩石,是大自然保存时间记录的一种方式。
(2)每一厘米的岩层便代表着几十年到上百年的时间。
(3)北京故宫里的计时装置一一铜壶滴漏,是用水滴记录时间的方式。
(4)大自然中他各种物质都时时刻刻运动着。
(5)“海枯石烂”会有时。
(6)“石烂”的原因:它无时无刻不经受着从各方面来的“攻击”:炎热的太阳烘烤着它,严寒的霜雪冷冻着它,风吹着它,雨打着它……空气和水中的酸类腐蚀着岩石中的一部分物质。地面上和地下的生物也没有放弃对它的破坏。
(7)岩石的毁灭与生成过程。
(8)一米厚的岩石形成需要的时间:大约3000-10000年的时间。
(9)岩石形态“平卧”或“倾斜”的原因。
(10)根据岩石层与层之间的顺序可以知道过去的年月。
(1l)岩石保存很多的历史痕迹。
(12)岩石的颜色和质料反映了地壳的活动。
(13)岩石记录了丰富的古代生物的状况。
(14)化石帮助我们认识地球历史的发展过程。
(l5)岩石上留下了自然界某些转眼就消逝的活动。
(16)读懂岩石的记录对于人类的意义——找寻地下的宝藏。
2.概括全文内容。
学生讨论后明确:本文以充满智慧的笔触,娓娓而谈岩石能够记录的原因,记录的内容和人类读懂大自然这种记录的重大意义,以丰富的实例和富有启发性的语言,引起人们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
3.分小组讨论文章的结构层次。
讨论明确:
本文按说明内容的自身的内在联系,可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第1-5自然段)由人类记录时间踪迹的方式联想到大自然记录时间的方式,进而提出“岩石是怎样记下时间”的疑问,引人思索和探寻。
第二部分(第6一21自然段):从“大自然中的各种物质都时时刻刻在运动着”这一规律入手,详尽说明岩石“烂”与“生成”的变迁,旨在说明岩石层与层之间的顺序记录了时间的踪迹。
第二部分又可分为四个层次:
第一层(第6自然段):总说自然界各种物质的运动。
第二层(第7一16自然段):分说岩石“烂掉”的原因和过程。
第三层(第17-20自然段):分说岩石生成的过程和历时的漫长。
第四层(第21自然段):总说岩石的岩层与岩层之间的顺序记录时间的踪迹。
第三部分(第22一29自然段)说明岩石为我们记录下的历史痕迹。
第四部分(第30-31自然段)启发人们探索自然奥秘,说明读懂岩石记录的重大意义。
(四)总结、扩展
同学们,这篇科普文章以记录时间的方式为切入点,向我们介绍了有关岩石的丰富而有趣的科学知识,你由此对科普类文章有了怎样的认识呢?大家讨论讨论,然后踊跃争当中心发言人,谈出大家的共识。
大家对科普类文章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认识:
1.科普类文章是传播科学知识、启迪青少年智慧的优秀读物,理趣、情趣兼备。
2.科普类文章既有丰富的知识又是探索知识的钥匙。
3.多读科普作品,了解神奇的世界,也了解人类伟大的创造和成就。
4.读科普作品,增强求知欲,激发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热情。
(五)布置作业
九、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