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口腔:由唇、颊、硬腭、软腭、口腔底、舌和齿组成。分口腔前庭和固有口腔。
2.唇:牛唇较短厚,坚实而不灵活;猪唇运动不灵活,上唇宽厚,与鼻端一起形成吻突;羊唇薄而灵活;马唇运动灵活,是采食主要器官。
3.硬腭:(1)牛硬腭前端无切齿,形成厚而致密的角质垫称为齿枕,又称齿垫。(2)牛、猪在其两侧各有一个鼻腭管的开口,管另一端通鼻腔。(3)马硬腭厚而坚实,有16 ~ 18条横行的腭褶,腭隙前端有一扁平的切齿乳头,幼驹切齿乳头两侧有切齿管。犬硬腭也有腭褶,腭褶前有切齿乳头和切齿管。
4.软腭:在吞咽过程中起活瓣的作用,马软腭比较发达,后缘伸达会厌基部,将口咽部和鼻咽部隔开,故马不能用口呼吸,病理情况下呕吐物从鼻腔流出。
5.马软腭较发达,故不能用口呼吸,病理情况下逆呕时逆呕物从鼻腔流出。
6.牛的舌:采食的主要器官,舌背后部有一椭圆形的隆起称舌圆枕。
7.舌:由舌肌构成,表面附有黏膜,分舌尖、舌体和舌根三部分。
8.舌乳头类型:圆锥状乳头、丝状乳头、菌状乳头、轮廓乳头、叶状乳头(后三种有味蕾)。①牛羊舌乳头:圆锥状乳头、豆状乳头、菌状乳头、轮廓乳头;舌背后部有舌圆枕。②猪、犬:舌乳头有5种,猪舌系带有2条,无舌下肉阜。犬轮廓乳头每侧2 ~ 3个。③马、兔:无圆锥状乳头。④猫:表面有丝状乳头、菌状乳头、轮廓状乳头。
9.牙齿:分上齿弓和下齿弓,按切齿、犬齿、臼齿排列。
10.切齿:牛羊:无上切齿,下切齿4对。猪马犬猫:上下切齿各3对。兔:上切齿2对,下切齿1对。
11.犬齿:牛羊兔:无犬齿;猪马犬猫:上下各一对。
12.臼齿:牛马前臼齿:上下各3对;猪上下各4对前臼齿,后臼齿均为3对。
13.唾液腺:猪马牛羊主要有腮腺、颌下腺、舌下腺各3对,犬、兔有4对(多眶下腺),猫唾液腺比较发达,有5对(多臼齿腺和眶下腺)。
14.咽:为呼吸道和消化管的共用通道,分鼻咽部、口咽部、喉咽部。
15.食管:起于喉咽部,连接胃和咽之间。分为颈、胸和腹三段。管壁由黏膜、黏膜下组织、肌层、外膜构成,上皮为复层扁平上皮。
16.牛羊:多室胃,依次是瘤胃、网胃、瓣胃、皱胃(真胃),前三个不含有腺体,黏膜衬以复层扁平上皮,最后一个含有腺体。
17.多室胃:瘤胃:占80%,椭圆形,瘤胃壁的黏膜呈棕黑色或棕黄色,无腺体。有光滑的肉柱。在肉柱和瘤胃前庭黏膜上无乳头。网胃:占5%,梨形,位于季肋部的正中矢面上。是4个胃中最小的,在网胃壁上的网胃沟(食管沟),成年牛的网胃沟闭合不全,网胃与心包之间仅以膈相隔,当牛吞食尖锐物至网胃中,引起网胃-心包炎。瓣胃:7%~ 8%,扁平的球形,右季肋部,称“百叶胃”,羊瓣胃在4个胃中最小。皱胃:7%~ 8%,弯曲长囊,位于右季肋部和剑状软骨部;其黏膜内有腺体位置和颜色分为贲门腺区(色较淡)、胃底腺区(色深红)和幽门腺区(色黄)。(犊牛皱胃发达:瘤胃与网胃相加的容积约等于皱胃的1 /2)。
18.单室胃:(1)马胃:单室混合胃;其黏膜分为腺部和无腺部;腺部有贲门腺、胃底腺、幽门腺。(2)猪胃:单室混合胃;贲门腺区很大,胃底腺区较小,近贲门处有一盲突,称胃憩室。(3)犬胃:容积大,呈弯曲的梨形,胃底腺区占2 /3,大网膜特别发达,从腹面完全覆盖肠管。
19.胃壁由内向外分为黏膜、黏膜下层、肌层和浆膜四层。
20.黏膜:由上皮、固有层和黏膜肌层组成。有腺部黏膜上皮为单层柱状上皮,无腺部黏膜上皮为复层扁平上皮。
21.腺部可分为贲门腺区、幽门腺区(分泌黏液)、胃底腺区(分泌胃消化液)。①主细胞:数量较多,主要分泌胃蛋白酶原、胃脂肪酶(少量)、凝乳酶(幼畜),参与消化。②壁细胞:又称盐酸细胞,数量较少,夹在主细胞之间,分泌盐酸和内因子。③颈黏液细胞:分布腺体的颈部,分泌黏液,保护胃黏膜。④内分泌细胞:存在于动物全部消化道,具有内分泌功能。
22.黏膜:(1)由上皮、固有层和黏膜肌层组成,分为有腺部和无腺部两大部分。(2)黏膜下层:由疏松结缔组织构成,猪黏膜下层有淋巴小结。(3)肌层:内层(斜行肌)、中层(环形肌)、外层(纵行肌)。(4)浆膜:被覆于胃表面。
23.肠形态和位置:起自胃的幽门,止于肛门,分小肠和大肠两部分。采食动物的肠管较长,肉食动物的较短。十二指肠:右季肋部和腰部位置较固定。空肠:最长的一段,形成许多迂曲的肠圈,并以肠系膜固定于腹腔顶壁、活动范围较大。回肠:回肠较短,肠管直,肠壁厚,末端开口于盲肠或盲肠与结肠的交界处。盲肠:草食动物的盲肠特别发达,多数动物盲肠位于腹腔右侧。结肠:分为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直肠:位于骨盆腔内,以直肠系膜连于骨盆腔顶壁。后端与肛门与外界相通。
24.肠道: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盲肠→结肠→直肠→肛门。
25.牛羊的肠:牛小肠长约40m,直径5 ~ 6cm;羊的小肠约25m,直径2 ~ 3cm;牛大肠长6. 4 ~ 10m;羊大肠长7. 8 ~ 10m。(1)十二指肠:肝的脏面形成乙状弯曲。(2)空肠:左侧与瘤胃相邻,背侧为大肠,前方为瓣胃和皱胃。(3)回肠:开口处形成略隆起的回肠乳头,突入盲肠腔内。(4)盲肠:盲端可达骨盆腔入口处,前端移行为结肠。(5)结肠:可分为升结肠(初袢、旋袢和终袢)、横结肠和降结肠。(6)直肠和肛门:骨盆腔内,不形成直肠壶腹。
26.马的肠:十二指肠(约1m)、空肠(约22m)、回肠(约1m)、盲肠(约1m)、结肠(3 ~ 3. 7m)、直肠(30cm)。
27.猪的肠:小肠全长15 ~ 20m,盲肠(20 ~ 30cm)。
28.犬的肠:小肠平均4m,大肠60 ~ 75cm
29.肠组织结构:小肠壁的构造:由黏膜、黏膜下组织、肌层、浆膜构成。绒毛:由上皮和固有层构成,黏膜上皮为单层柱状上皮,由柱状细胞(吸收作用)、杯状细胞(分泌黏液保护黏膜作用)和少量内分泌细胞构成。中央乳糜管:肠绒毛由上皮和固有层构成。固有层构成绒毛的中轴,内含有一条粗大的毛细淋巴管(绵羊有两条),其起始端为盲端。
30.大肠壁构造:(1)黏膜表面比较平滑,不形成环形皱襞和绒毛。杯状细胞较多,纹状缘不明显。(2)固有层内肠腺比较发达,直而长。孤立淋巴小结较多,集合淋巴小结却很少。腺上皮含有大量杯状细胞,分泌碱性黏液,中和粪便发酵产生的酸性产物。分泌物不含有消化酶,但有溶菌酶。(3)肌层特别发达,猪和马的外纵行肌形成纵肌带。
31.肝形态位置:肝呈扁平状,暗褐色,是动物体内最大的腺体。位于右季肋部。背缘短而厚,腹缘薄锐。门静脉和肝动脉经肝门入肝,胆汁的输出管和淋巴管经肝门出肝。无胆囊的动物,肝管和胰管一起开口于十二指肠。有胆囊的动物,胆囊的胆囊管与肝管合并,称为胆管,开口于十二指肠。(1)牛羊肝:扁而厚,略呈长方形,质坚实而脆,略有弹性。位于右季肋部,无叶间切迹,故分叶不明显,被胆囊和圆韧带分为左、中、右三叶。(2)马肝:较扁,质脆,色棕红。没有胆囊,分叶较明显。肝腹侧缘有两个切迹,分左、中、右三叶。大部分位于右季肋部。(3)猪肝:较发达,分叶明显,腹侧缘有3条深的叶间切迹将肝分为左叶、左内叶、右内叶、右叶。(4)犬肝:体积较大,相当于体重3%,呈紫褐色。由辐射状的裂缝分为6叶,即左外叶、左内叶、右外叶、右内叶、方叶和尾叶。
32.肝的组织结构:(1)猪、猫肝小叶间结缔组织发达,肝小叶明显。(2)肝小叶:肝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中间沿长轴贯穿一条中央静脉。(3)肝细胞索:肝细胞以中央静脉为轴心呈放射状排列的索状。(4)窦状隙:血窦,相邻肝细胞索之间的空隙。
33.胰腺形态和位置:胰呈淡红黄色,柔软而分叶明显,形状、大小各种动物差异较大。位于腹腔背侧,靠近十二指肠,可分为左、中、右三叶,中叶又称为胰头。胰的输出管有的动物(牛、猪)一条,有的动物(马、犬),即两条胰管和副胰管。
34.牛羊的胰:(1)呈不正的四边形,分叶不明显。羊的胰管和胆管合成一条总管开口于十二指肠。(2)猪的胰:呈不规则三角形,分为胰头、左叶和右叶。(3)马的胰:呈不正三角形,分为胰头(中叶)、胰尾(左叶)和右叶。(4)犬的胰:位于十二指肠、胃和横结肠之间,粉红色,呈V形,左、右叶均狭长,两叶在幽门后方会合。
35.胰组织结构:(1)内分泌部:(胰岛),分泌激素,调节糖代谢。(2)外分泌部:分泌胰液(含多种酶),参与消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