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概念:恒温动物在内生性致热原的作用下,使体温调节中枢的调定点上移,引起调节性体温升高。高于正常体温0. 5°C,称为发热。
2.原因:发热激活物的存在:指能刺激机体产生和释放内生性致热源的物质。(1)传染性的革兰氏阴阳性菌及其内外毒素、病毒、真菌、原虫等。(2)非传染性的:无菌性炎症、抗原—抗体复合物、肿瘤。
3.内生性致热源是由中性粒细胞、单核巨噬细胞、嗜酸性粒细胞释放致热源。
4.产致热源细胞:单核细胞、巨噬细胞、血管内皮细胞、免疫细胞等。
5.内生性致热源:(1)定义:各种发热激活物作用于机体的致热源细胞,使其产生和释放的能引起恒温动物体温升高的物质,称EP(属细胞因子)。(2)包括:白细胞介素1(IL - 1):由单核—巨噬系统细胞和树突状细胞、成纤维细胞、血管内皮细胞产生。白细胞介素6(IL - 6):由T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成纤维细胞产生。干扰素(IFN):由白细胞、成纤维细胞、活化T细胞、NK细胞(IFN -γ)产生。肿瘤坏死因子(TNF):单核—巨噬系统(TNF -α)、激活T细胞(TNF -β)产生。巨噬细胞炎症蛋白(MIP - 1):由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成纤维细胞、平滑肌细胞、内皮细胞受细菌脂多糖、IL - 1和TNF诱导后产生。
6.发热的分期:(1)体温上升期:产热大于散热,热量在体内蓄积,体温上升。表现:兴奋不安,食欲减退,脉搏加快,皮温降低,畏寒战栗,被毛竖立。(2)高温持续期:产热与散热在新的高水平上保持相对平衡。表现:动物呼吸、脉搏加快,可视黏膜充血、潮红,皮肤温度升高,尿量减少。(3)体温下降期:散热大于产热、体温下降。表现:体表血管舒张、汗量显著增多、尿量也增加。
7.热型:根据体温升高程度分为低热(超正常0. 5 ~ 1°C)、中热(超正常1 ~ 2°C)、高热(超正常2 ~ 3°C)、超高热(超正常3°C)。(1)稽留热:每天温差在1°C以内,常见于急性马传染性贫血、犬瘟热、猪瘟、猪丹毒、流感、大叶性肺炎。(2)弛张热:每天温差超过1°C以上。常见于化脓疾病、小叶肺炎、败血症、犬瘟热二次发热。(3)间歇热:常见于慢性马传染性贫血、马锥虫及马媾疫。(4)回归热:常见于慢性马传染性贫血、梨形虫病。(5)波状热:常见于布氏杆菌病。(6)不规则热:可见牛结核、仔猪副伤寒、渗出性胸膜炎。8.影响:一定限度内,增强吞噬细胞吞噬功能;加速抗体生成;增强肝脏解毒功能;有助于消除致病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