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历程实用5篇
【引言】阿拉题库漂亮网友为您分享整理的“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历程实用5篇”范文资料,以供参考学习,希望这篇文档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分享给朋友吧!
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历程1
中国大陆社会保障制度
框架:
1、中国大陆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历程及其特点
2、中国大陆社会保障模式
3、中国大陆社会会保障制度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4、小组成员看法及启示
一、中国大陆社会保障制度发展历程及其特点
第一阶段:创建与调整阶段
第二阶段:停滞阶段
第三阶段:恢复与发展阶段 创建与调整阶段:
时间;新中国成立初期至1966年
内容:两项主体,三项补充 两项主体:
1、企业职工的劳动保险
2、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的社会保障 三项补充:
1、农村社队集体保障
2、社会救济
3、对革命军人的优待和抚恤 停滞阶段:
时间:1966—1978年 内容:
1、各级组织、机关被撤销
2、各项制度被否定和废止,社会工作无法可依
3、社保变成企保 恢复与发展阶段 时间:1978年至今 内容;
开始恢复国家--单位保障制(是指计划经济年代,建立在“单位体制”上的“低工资高福利”的社会保障体系。职工作为单位人,生老病死全部费用都由财政和企业负担,个人基本上不用交纳任何费用。)正式进入国家-单位保障制向国家-社会保障制(现行的社会保障制度)的转型时期,完成了国有企业改革服务的历史使命。
成为市场经济的主要支柱,国家---单位保障制与国家—社会保障制并存
二、中国大陆社会保障模式
--中国现阶段是一个二元经济结构的社会,二元经济结构表现为城乡对立,传统农业生产方式与现代工业生产方式的对立。实施这一既定目标的前提是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的健全与完善。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是中国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的发展方向。中国城镇的社会保障模式
城镇社会保障逐步形成了多元化的行为主体,个人是基础,单位负有缴费责任,社会承担补充和服务保障, 政府规范、组织社会保障。通过建立了多渠道的资金筹措方式,构成了法定的基本保险、企业的补充保险、互助保险和个人储蓄保险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在此基础上,逐步向社会保障社会化、一体化方向发展。农村的社会保障模式
中国政府在农村地区推行过两项社会保障措施 ,即合作医疗和社会养老保险。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随着农业互助合作化运动的兴起而逐步发展起来的,而社会养老保险也逐渐得到了政府有关部门的重视。现阶段,我国农村的养老形式根据担任主体的不同,主要有家庭养老、社区养老和社会养老三种形式。由此可以看出,农村的社会保障模式大部分是由国家和企业支助的,尽量保障农村村民的基本生活水平。我国现行的社会保障体系存在的问题
1、制度不统一(按照《宪法》的精神和社会保障的原理,任何一个社会成员都享有社会保障的权利,但是现行的社会保障制度不同的项目在不同的社会成员中在制度安排上有较大的差别,一部分社会成员享有较高的社会保障,而另一部分的社会成员只能享受较低的社会保障水平,或者其保障待遇有较大的差别。这种差别主要表现在城乡之间、机关事业单位与企业和其他劳动者之间。在城乡之间,根据现行的社会保障制度,城镇劳动者一般享有政府提供的比较完整的社会化风险保障服务,而农村就没有这么多的保障,他们缺乏社会化的生育保障、就业保障、职业伤害保障、住房保障等。这几年推行的合作医疗制度的保障水平很低,社会养老险实际覆盖率和保障待遇也很低。在国家机关、事业单位、企业和其他劳动者之间,社会保障的待遇差别也很大。养老保障方面,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的退休人员的退休金一般是企业退休职工的养老金的两倍以上而在广大的农村,其保障水平和支持力度差距更是大。)
2、覆盖范围小(社会保险权是现代社会中劳动者的基本权益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应该是覆盖全体公民的,也就是说,社会保障制度没有排他性。虽然说五险的覆盖范围基本全面,可以说是“应保尽保,”但是仍有一大批劳动者的社会保险权益尚未实现。从全国来看,我国现行的社会保障资金的征集对象主要是国有、城镇集体企业及其职工三者缴费。但是仍有一部分的人参保率很低,他们是私营企业职工和个体工商户的雇工以及个体劳动者、灵活就业的人、外地农民工。原因主要是,制度设计不合理,现行的社会保障制度主要是适应国有企业的,二是,政府认识不到位,社会保险执法不够。)
3、资金管理隐患大(近年来,随着资金管理的不断加强,行政方面的风险有所降低,但是社会保险基金仍存在着管理主体不明、投资渠道单
一、效率低下等问题。在通货膨胀的前提下,存在贬值的可能,且从长远来看,基金的增值能力和支付能力也令人担忧。我国的社保基金缺乏一个明确的投资运营管理主体。在我国现阶段,大部分省市的社保基金是县级统筹管理,基金结余基本只是存在银行。我国的社保基金在投资运营渠道单一的前提下,安全性有保证,但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很难规避通货膨胀的风险,存在贬值的可能,我国大部分省市的养老保险统筹账户和个人账户都是用的混合管理模式,个人账户很大程度上被弥补于统筹账户在发养老金时的不足,且和统筹账户一并存入银行,没有发挥其应有的基金作用。这种模式必然会影响养老保险金的投资运营效率,也会导致养老保险金的头筹层次难以提高。)
4、社会保障法制性不强(社会保障立法不健全;社会保障法律法规立法层次低;社会保障的法律监督弱)
5、社会保障社会化服务发展缓慢 对策
1、扩大社会保险的覆盖范围(社会保险制度健全与否的标志之一。是看其是否将应该覆盖的保险对象全部覆盖。从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看,社会保险的扩大应该分三步走:第一步是将已实现工业化、城镇化的人群纳入,即现在制度内的城镇职工;第二步是将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过程中的人群纳入,包括进城就业的农民工、城乡结合部即将农转非的居民、乡镇企业及各类收入比较稳定的中小企业职工;第三步是将从事种植业的农民纳入。而且应该是先易后难,逐步推进。同时,应该尽早的将农民纳入社会保障体系。)
2、进一步推进制度整合(我国现行的社会医疗保障体系由职工医保、城局医保、新农合和医疗救助组成,即“三险一助”,新农合与城居医保制度的性质完全不同,因此应该根据城市化和社会医疗保障体系发展的趋势,按照社会保障制度的公平性、可持续性和资源优化配置的原则,积极推进两项制度的整合,逐步实现社保制度的统一性。)
3、加强社会保险资金的筹措机制(建立可靠、稳定的资金筹措机制是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关键。一方面要继续扩大社保基金的征缴覆盖面和提高基金征缴率,另一方面要调整财政支出结余,努力提高社会保障支出的比重。同时,还要采取有效措施补充社会保障基金,包括发行社会保障长期债券、变现部分国有资产等。)
4、加强社会保障法制建设(应尽快加强我国社会保障法制建设依法规范和管理社会保障工作,健全社会保障基本的监督和管理机制。社保基金的征收是一项政策性很强的工作。为了保障社会保障基金的征收及时和足额到位,必须有一套严格规范的征收管理制度和强有力的措施为保障。当前,在社保费的征收中时常出现协商缴费、拖延缴费、拒缴社保费的现象就是由于社保法律不够健全。结局这些问题的根本措施就是实施税费改革,尽快的健全社会保险的法制建设。同时,积极运用电子技术手段,建立统一覆盖全国的社会保障技术支持系统,实现现代化管理。)小组看法及启示
1、充分发挥“社会保障制度”的“减震” 与“稳定”功能
2、重视弱势群体与贫困人口
3、“社会保障制度”也要贯彻公平正义
4、“社会保障”与“商业保险”建立联动机制
1、充分发挥“社会保障制度”的“减震” 与“稳定”功能
目前中国大陆的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立法缺失、社会化服务发展缓慢、覆盖范围有限、统筹层次偏低、资金的筹措及管理不到位等诸多问题。社会保障制度在現代社会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改革扣完善現行社会保障管理体制,加快社会保险各项制度建设,提高社会保险统筹层次,发展社区化的社会保障服务等。可充分发挥社会保障在社会生活中起到“稳定器”、经济运行的“减震器”、实现社会公平的“调节器”作用。
2、重视弱势群体与贫困人口
重点考虑弱势群体,要用公平的理念来推进农村的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主张起码在城乡的贫困人口的救济制度应该是统一。
3、“社会保障制度”也要贯彻公平正义
保障公平正义,一个决定性的因素是处理好分配领域中的关系和矛盾。
要逐步建立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慈善事业相衔接的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要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加快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加快建立适应农民工特点的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养老保险制度。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加快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加强对困难群众的救助,发展以扶老、助残、救孤、济困为重点的社会福利。注意发挥商业保险在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中的重要作用,并积极发展慈善事业。保证所有社会成员都能够分享到改革发展的成果。
4、“社会保障”与“商业保险”建立联动机制
商业保险具有经济补偿、资金融通和社会管理功能,是市场经济条件下风险管理的基本手段,也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改革的深化和推进,社会利益格局不断调整,传统的社会管理模式亟待转型,政府有必要引入商业保险机制参与社会管理,完善社会保障机制建设与创新
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历程2
论述中国社会经济发展
新中国成立,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我国经济制度经过了怎样的变迁,社会经济的发展又是如何,以及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生活的变化,面对2008年的金融危机爆发,我国的应对之策以及我国经济的状况及经济环境又是如何,2010年后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趋势又将如何。
我国的经济制度
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随着国民经济的恢复,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以及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全面展开,我国逐步形成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20世纪50年代,计划经济体制在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整个国民经济实力非常弱小的条件下,我国能够集中主要力量开展以156个重大项目为中心的工业建设,比较迅速的建立起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并在此基础上初步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
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在运行过程中也暴露出了很多弊端:政企职责不分,条块分割,国家对企业统得过多过死,权力过于集中,忽视商品生产,价值规律和市场机制的作用,分配中平均主义严重。造成了企业缺乏应有的自主权,企业持国家“大锅饭”,职工吃企业“大锅饭”的局面,严重压抑了企业和广大职工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使本来应该生机盎然的社会主义经济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活力。
针对经济建设中出现的这些问题,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对如何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经济体制进行了积极地探索。但由于在思想上没有摆脱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分别看作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不同社会制度的基本特征的束缚,当时提出的改革措施至多只是加强一些市场调节的力度和作用,不可能突破计划经济体制总的框架。
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在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就已经提出了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关系问题。1979年,他提出社会主义应当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才能解放生产力,加速经济发展。
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提出了“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方针。虽然这一提法仍然坚持计划经济主体框架不变,但它允许市场调节存在和发挥作用。
1984年10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首次提出“在公有制基础上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新概念,明确肯定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是社会主要经济发展的不可逾越的阶段,是实现我国经济现代化的必要条件。
随着社会主义改革实践的进一步发展,党的十三大提出了,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体制,应该是“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的体制”,“计划和市场的作用范围都是覆盖全社会的”,新的运行体制总体上来说应当是“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机制。后来又提出“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
1992年,邓小平于南方谈话中明确指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①]这一精辟论述,从理论上破除了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是制度属性的陈旧观念,从根本上解除了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看作属于社会基本制度范畴的思想束缚,为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根据这一思想,1992年6月,江泽民在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上的讲话中第一次提出了使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建立新经济体制的建议。党的十四大明确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使我们党在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上实现了又一次重大突破。
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进一步明确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其基本内容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培育和发展市场体系,建立健全宏观经济调控体系,建立合理的个人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经过20世纪90年代的不断深化改革和建设,20世纪末,我国已经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一是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在公有制为主体的前提下,公有制企业与其他企业在市场经济中平等竞争,共同发展,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发挥主导作用。二是在分配制度上,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运用包括市场在内的各种调节手段,既鼓励先进,促进效率,合理拉开收入差距,又防止两极分化,注重社会公平,逐步实现共同富裕。三是在宏观调控上,以实现最广大劳动人民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社会主义国家能够把人民的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结合起来,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更好的发挥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
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优越性在哪里?就在四个坚持。”[②]江泽民也强调:“我们搞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这几个字是不能没有的,这并非多余,并非„画蛇添足‟,而恰恰相反,这是„画龙点睛‟。所谓„点睛‟,就是点明我们市场经济的性质。”[③]
总结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和发展的成功经验,就是必须把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同发展市场经济结合起来,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市场配置资源的有效性,使全社会充满改革发展的创造活力。30年来,我们既在深刻而广泛的变革中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又创造性地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使经济活动遵循价值规律的要求,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增强综合国力,提高人们生活水平,更好的实现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任务。
改革开放以来的比较
“从1978年到2008年,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由3645亿元增长到300670亿元(图1),年均实际增长%,是同期世界经济增长率的3倍多。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343元增加到15780元(图2),农民居民人均纯收入由134元增加到4761元(图3),农村贫困人口从亿减少到1400多万。城乡居民储蓄存款由亿元增加到亿元,货物进出口总额由208亿美元增加到25616亿美元,外汇储备由亿美元增加到19460亿美元,财政收入从1132亿元增长到亿元;外贸进出口总额从206亿美元增加到25616亿美元。中国的经济总量在世界经济总量中所占位次,由第10位上升到第3位,仅次于美国和日本。国有经济不断发展壮大,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的实力和控制力进一步增强,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主导作用。到2007年,国有工商企业资产总额超过35万亿元;销售收入达18万亿元,利润总额超过万亿元,上缴税金超过万亿元。城乡集体经济、合作经济也迅速发展。同时,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也在快速发展,成为中国重要的经济增长点、提供新就业岗位的主渠道和满足人民不断增长的多样化物质文化需求的生力军。2008年,全国登记个体工商户2917.33万户,私营企业万家。城镇非公有制单位就业人员的比例,从1978年的%增加到2007年的%。”[④]
2008年,我国对金融危机的措施
央行新闻发言人李超表示:“由于中国经济对外依存度较大,为防范这场危机对中国经济金融的冲击,有必要及时灵活地调整包括货币政策在内的相关经济政策,力争把这场危机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降低到最小。”
面对全球金融危机,中国政府表示将采取审慎的经济政策,同时加强与国际社会的合作,来维护世界经济的稳定。
中共第17届中央委员会第3次全体会议发布公报指出:“在目前国际金融市场动荡加剧,全球经济增长明显放慢,国际经济环境中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多的情况下,当务之急是把中国自己的事情办好,并采取灵活审慎的宏观经济政策,扩大内求,保持经济、金融和资本市场的稳定,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中国目前的宏观经济状况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中国当前宏观经济形势的定位:我国是一个典型的劳动力过剩的国家;有效需求不足是制约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劳动力剩余条件下的有效需求不足与通货紧缩相交织;我国面临着潜在的通货膨胀压力。
中国当前宏观经济政策存在的问题:扩张性的财政政策的正面效应在递减;中央银行面临两难的选择。
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与适度扩张性的财政政策相匹配,是当前经济发展的需要。我国当前必须从强化货币政策职能、保证央行超然独立性和健全货币政策体系等方面改革货币政策,目前财政政策支持货币政策发挥作用可以采取如下举措。如适当增加财政贴息资金的规模,扩大贴息政策使用范围:用财政资金支持建立中小企业贷款担保基金,为中小企业融资创造条件等。
经济学家刘国光认为扩大国内消费需求的政策调整方面,“要创立多管齐下,形成合力的格局”。一要完善就业和社会保障政策提高居民收入,改善居民的就业和收入预期;二要完善收入分配政策,缩小收入差距,提高居民的平均消费倾向;三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城乡消费环境;四要提倡超前消费观念,鼓励消费信贷;五要清理各种卖方市场条件下出台的抑制消费的政策;六要开辟旅游、电脑、轿车等新的消费领域。
政府未来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应该立足于这样一个现实基础:收入分配不公、贫富差距过大,造成了富有阶层消费倾向低和贫穷阶层消费倾向高但购买能力低下,进而造成的社会平均消费倾向低是导致我国有效需求不足、内需增长乏力和经济增长出现下滑趋势的根本原因。“如果扩张性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作用效果使收入继续向高收入的富有阶层转化,那么将继续加剧经济的萧条。如国债政策客观上就有这种作用,总是富人去购买国债,再享受国债利息,政府的政策加剧了“马太效应”(叶振鹏,焦建国,2002)。因此,扩大内需和治理经济萧条的可行的政策选择是改变收入分配格局,加大财政向贫穷阶层的转移支付力度,缩小收入分配差距。
2010年中国经济发展环境分析
2010年,中国经济增长的内在动力依然较强,经济仍具备实现平稳快速增长的有利条件。但也应看到,经济运行仍然面临许多困难因素,一些长期性的矛盾和问题还需要通过深层次的改革和调整来加以解决。
(一)外部条件分析
2010年我国经济增长的外部环境有所改善,但外部需求恢复增长需要较长时期。在各国开出的“强力药方”作用下,全球经济出现大病初愈迹象。美国经济在经历了前几个季度的衰退后初露增长曙光。世界各大主要经济体均出现不同程度增长。美、欧、日等主要经济体开始出现复苏迹象,但目前仍面临失业率飙升、财政赤字剧增和消费不振等诸多挑战,经济刺激计划也将收缩或陆续退出,经济全面复苏将是一个曲折而漫长的过程。
(二)内部条件分析
1、国内消费市场拓展空间广阔,但难度增大
国内消费市场仍有很大的潜力:首先,农村消费市场将会迅速启动并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其次,城镇居民收入和消费信心增加,有利于刺激本轮消费升级。但是,在当前就业形势严峻、农民增收困难情况下,同时受未来支出和消费习惯等多重因素制约,我国消费增长难以持续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上。
2、国内投资增长具备潜力,但民间投资意愿不强
我国的国内投资增长具备一定的潜力,主要表现在:就业压力和改善现状的迫切愿望,形成了高涨的投资热情;房地产、汽车工业发展带来的产业规模扩大以及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等变化,为投资提供了广阔空间;巨大的国民总储蓄和国外投资,为投资提供了充足的资金支持。但目前经济增长动力主要还是依靠投资拉动,政府投资增速比民间投资增速要快得多。实现经济明显复苏的关键还是要带动民间的投资。
3、稳定出口政策成效明显,但外贸形势不容乐观
首先,近期人民币升值压力有所上升,美元出现较大幅度贬值。美元中长期弱势格局难以根本改变,而中国拥有世界第一的外汇储备和巨大的贸易顺差,人民币升值压力近期有所上升,不利于中国出口回升。其次,国际贸易摩擦加剧。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升温,中国成为最大的受害国。中国未来要想重现出口20%、30%及以上的持续高速增长局面已不太现实。
4、工业增长条件充足,但结构调整难度很大
一方面,工业经济增速发展条件充足:工业企业利润的增长惯性依然存在;公司治理和管理水平的改善;消费升级步伐的不断加快,投资较快增长的态势将增大对制造业产品的需求。另一方面,工业快速增长的同时也带来了产能过剩这一中国经济的顽疾。前几年出口的指数型增长,吸收了我国不断产生的过剩产能。
5、财政和金融环境良好,但通胀预期逐渐显现
2010年我国面临的财政和金融环境相对比较稳定和良好。首先,财政实力和外汇储备实力逐渐增强。近年来,中国财政收入出现快速增长趋势,财政实力不断增强。其次,我国的外债偿债率,负债率等各项指标均持续回落。再者,金融监管体系在稳健提高。但也要看到,2010年全国通货膨胀的预期和压力,都将逐步增强。
◆2010年中国经济走势预测
2010年总需求的变化将呈温和走高的趋势,随着世界经济回暖,外贸出口的状况将发生比较明显的转变。在此背景下,2010年的经济增长将会保持平稳上升的趋势。
1、投资仍将保持较大规模
2010年投资增长的可持续性仍然乐观。主要原因在于:其一,新开工项目增速达%,显示未来仍有大量在建投资项目支撑较快的投资增速;其二,2009年中央政府安排新增的财政投资4875亿元之中仍有2000亿元左右尚未投入使用,政府投资空间较大;其三,随着外需可能逐渐恢复,政府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奏效,民间投资有望进一步回升。
2、消费增速会进一步加快
2010年,随着中国消费信贷市场的发展,政府公共教育和医疗支出的增加,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新农村建设的实施和推进,中西部消费潜力的释放,以及其它推动消费的政策和结构性改革,将对居民消费起到更有力的推动作用。
3、出口有望转负为正
从目前情况分析,2010年世界经济有望出现缓慢复苏,中国外贸发展面临的环境总体趋于改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2010年全球经济将增长%。随着各国稳定金融市场的政策措施取得明显成效,金融市场风险降低,增强了金融机构放贷的信心。
4、严重通胀不会出现
面对2009年的天量货币供给、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等因素,“2010年必定通胀”是极富市场感召力的一种观点。在一个封闭的经济体中,通货膨胀的生成可能源于中央银行对货币发行权的使用,向市场注入了过多的流动性,也可能源于商业银行扩大信贷供给,在货币乘数的放大效应下,导致了货币扩张。但是,在一个开放的系统中,通货膨胀的生成不仅仅导源于以上两个原因,外部因素推动也是一个重要导因。基于国内和全球过剩产能的存在和总需求的不足,我们认为,2010年不会出现严重通胀。
5、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会延续,结构调整将成为主要抓手2010年我国将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但是2010年的支出结构将会更加优化,对于民生、社会保障等领域会加大投入。2010年货币政策走向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2010年将继续落实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引导金融机构合理把握信贷投放节奏,发挥好货币政策在支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中的积极作用。适时适度开展公开市场操作,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
预计2010年gdp增长将达到9%左右;2009年1—10月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名义增长率达到%的水平,2010年的投资增长速度仍将延续;从消费增长率来看,2009年10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718亿元,同比增长%,全年将保持16%的水平,2010年的消费增长率将是温和上升趋势;进口增长率在2009年1—9月累计同比负%,出口增长率负%,但自8月份进出口已出现收窄趋势,2010年外贸情况会有所改善。
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历程3
论述中国社会经济发展
摘要:新中国成立,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我国经济制度经过了怎样的变迁,社会经济的发展又是如何,以及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生活的变化,2012年后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趋势又将如何。
关键词: 形成,比较,发展,2012总体思路。
我国的经济制度
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随着国民经济的恢复,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以及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全面展开,我国逐步形成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20世纪50年代,计划经济体制在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整个国民经济实力非常弱小的条件下,我国能够集中主要力量开展以156个重大项目为中心的工业建设,比较迅速的建立起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并在此基础上初步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
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在运行过程中也暴露出了很多弊端:政企职责不分,条块分割,国家对企业统得过多过死,权力过于集中,忽视商品生产,价值规律和市场机制的作用,分配中平均主义严重。造成了企业缺乏应有的自主权,企业持国家“大锅饭”,职工吃企业“大锅饭”的局面,严重压抑了企业和广大职工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使本来该生机盎然的社会主义经济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活力。
针对经济建设中出现的这些问题,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对如何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经济体制进行了积极地探索。但由于在思想上没有摆脱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分别看作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不同社会制度的基本特征的束缚,当时提出的改革措施至多只是加强一些市场调节的力度和作用,不可能突破计划经济体制总的框架。
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在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就已经提出了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关系问题。1979年,他提出社会主义应当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才能解放生产力,加速经济发展。
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提出了“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方针。虽然这一提法仍然坚持计划经济主体框架不变,但它允许市场调节存在和发挥作用。
1984年10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首次提出“在公有制基础上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新概念,明确肯定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是社会主要经济发展的不可逾越的阶段,是实现我国经济现代化的必要条件。
随着社会主义改革实践的进一步发展,党的十三大提出了,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体制,应该是“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的体制”,“计划和市场的作用范围都是覆盖全社会的”,新的运行体制总体上来说应当是“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机制。后来又提出“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
1992年,邓小平于南方谈话中明确指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①这一精辟论述,从理论上破除了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是制度属性的陈旧观念,从根本上解除了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看作属于社会基本制度范畴的思想束缚,为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根据这一思想,1992年6月,江泽民在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上的讲话中第一次提出了使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建立新经济体制的建议。党的十四大明确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使我们党在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上实现了又一次重大突破。
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进一步明确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其基本内容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培育和发展市场体系,建立健全宏观经济调控体系,建立合理的个人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经过20世纪90年代的不断深化改革和建设,20世纪末,我国已经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长期以来,不论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还是西方经济学都一直认为,计划经济是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市场经济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特征。根据这一理论认识,我国在20世纪50年代建立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这一体制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对经济发展曾起过积极作用,但随着大规模经济建设的展开,生产的社会化程度不断提高,经济关系日益复杂化,这一体制日益显现出它固有的弊端,严重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从根本上制约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和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充分发挥。
到了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国民经济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但尽管如此,由于传统理论和传统观念的束缚,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仍然得以延续。
(1)改革开放实践发展的必然结果。
从20世纪70年末开始,我国逐渐走上市场取向的改革之路。①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乡镇企业的兴起,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加速了农村经济市场化的进程。②随着企业自主权的逐步扩大和经营机制的逐步转换,多种经济成分参与的流通体制的逐步形成,促进了物资、劳动力、资金、技术、信息在城乡市场的流动,初步显示了市场的作用和活力。③特区经济蓬勃发展,对外开放从沿海向内地扩展,有力地推动了我国经济与国际市场的衔接。事实说明,市场作用发挥比较充分的地方,经济活力就比较强,发展态势也比较好。正是这些市场取向的改革,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目标模式的确立提供了实践基础。
(2)理论探索的成果。
邓小平在总结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经验教训和改革开放实践中的新鲜经验的基础上,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理论勇气冲破禁区,创造性地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指明了方向。邓小平指出:“说市场经济只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只有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这肯定是不正确的。社会主义为什么不可以搞市场经济,这个不能说是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这是社会主义利用这种方法来发展社会生产力。把这
当作方法,不会影响整个社会主义,不会重新回到资本主义。”1992年初南方谈话中,邓小平明确指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邓小平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奠基人。江泽民在这个基础上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目标,并在党的十四大得到确认。2007年,党的十七大根据在新的历史时期要实现的经济发展目标,提出了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要取得重大进展的要求,从制度上更好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的宏观调控体系。
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优越性在哪里?就在四个坚持。”②江泽民也强调:“我们搞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这几个字是不能没有的,这并非多余,并非„画蛇添足‟,而恰恰相反,这是„画龙点睛‟。所谓„点睛‟,就是点明我们市场经济的性质。”③
总结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和发展的成功经验,就是必须把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同发展市场经济结合起来,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市场配置资源的有效性,使全社会充满改革发展的创造活力。30年来,我们既在深刻而广泛的变革中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又创造性地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使经济活动遵循价值规律的要求,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增强综合国力,提高人们生活水平,更好的实现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任务。
改革开放以来的比较 “从1978年到2008年,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由3645亿元增长到300670亿元(图1),年均实际增长%,是同期世界经济增长率的3倍多。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343元增加到15780元(图2),农民居民人均纯收入由134元增加到4761元(图3),农村贫困人口从亿减少到1400多万。城乡居民储蓄存款由亿元增加到亿元,货物进出口总额由208亿美元增加到25616亿美元,外汇储备由亿美元增加到19460亿美元,财政收入从1132亿元增长到亿元;外贸进出口总额从206亿美元增加到25616亿美元。中国的经济总量在世界经济总量中所占位次,由第10位上升到第3位,仅次于美国和日本。国有经济不断发展壮大,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的实力和控制力进一步增强,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主导作用。到2007年,国有工商企业资产总额超过35万亿元;销售收入达18万亿元,利润总额超过万亿元,上缴税金超过万亿元。城乡集体经济、合作经济也迅速发展。同时,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也在快速发展,成为中国重要的经济增长点、提供新就业岗位的主渠道和满足人民不断增长的多样化物质文化需求的生力军。2008年,全国登记个体工商户2917.33万户,私营企业万家。城镇非公有制单位就业人员的比例,从1978年的%增加到2007年的%。
论述中国社会经济发展
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历程4
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历程
一、中国古代的经济政策
1.赋税制度
①内容
a、“相地而衰征”[]:春秋齐国管仲实行,根据土地多少和田质好坏征收赋税,实质是默认土地私有。
b、“初税亩”:春秋后期鲁国实行,用法律规定将公田交给耕者,按田亩收税,实质是默认土地私有。
c、编户齐民:两汉实行编户制度管理百姓,在编平民称为编户齐民,具有独立身份,向国家交纳赋税,服徭役、兵役,或交纳更赋代役。
d、租庸调制:隋唐实行。即向农民征收田租、人头税,并可纳绢(或布)代役。e、两税法:唐朝于780年实行,改变以人丁为主的收税标准,是我国赋税制度的一次重大变革。
f、募役法和方田均税法:北宋王安石实行变法,募役法实质是纳钱代役,方田均税法实质是按亩纳税。
g、一条鞭法:明后期实行,把田税、徭役和杂税合一,按田亩多少征收银两。反映了我国商品经济的发展。
h、地丁银:清朝雍正帝在康熙“滋生人丁,永不加赋”的基础上,实行摊丁入亩,征收统一的地丁银。废除了汉唐以来长期实行的人头税,表明封建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松弛,反映商品经济的发展。
②特点
a、征税标准由以人丁为主逐渐向以田亩为主过渡,人头税比例越来越小。
b、由实物地租逐渐向货币地租发展。
c、征税时间由不定时逐渐发展为基本定时。
d、农民由必须服一定时间的徭役发展为可以纳银代役。
e、税种由繁多逐渐减少。
f、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对商品课以重税。
2.重农抑商政策
①表现
强调以农为本,商业为末;
抑制土地兼并,防止农民破产;
强调户口管理,限制人口流动;
对商人进行诸多方面的限制,课以重税。
②认识
重农抑商政策是由封建国家的经济基础——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所决定的。农业是最具决定性的生产部门,农业生产的状况直接关系到国家兴衰和人民生计。因此,以农立国必然成为历代统治者的治国纲领。
在封建社会前期,对新兴地主阶级政权的巩固起了促进作用,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人民生活的安定,并促进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在封建社会后期,在资本主义萌芽已经出现的情况下,该政策限制商业的发展,违背经济发展的规律,是经济落后于西方的重要原因。
二、中国经济重心的演变
1.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
①过程:
a、先秦到东汉:以黄河流域为主的北方农业区居全国经济中心地位。
b、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战乱,大批农民南迁,给南方带来大量劳动力和先进技术,江南的农业得到开发,南方经济开始赶上北方,为经济重心南移打下基础。
c、隋唐时期:江南土地资源得到进一步开发。安史之乱后,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d、南宋时期:经济重心南移完成。“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的出现为标志,江浙地区长期成为全国的经济中心。
e、元明清时期:南方的经济重心地位得到巩固和发展。
②认识
经济重心的迁移与社会政治经济状况关系密切,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基本是在北方战乱、南方相对稳定时期。
人口的迁移是经济重心转移的重要因素。
经济重心与政治重心的转移有密切联系,但不完全同步。
2.近现代经济重心
①概况
鸦片战争以来,随着西方列强的入侵,洋务运动的开展,使东部沿海和南方地区的民族工业形成并发展,东部地区首先开始以工业为特征的近代化。
国民政府时期,中国的经济建设主要放在东部沿海地区。
新中国成立后,“一五”计划的建设重心置于东北地区,形成重工业基地。但全国经济中心仍在东部沿海。改革开放以后,东部地区经济迅速发展,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兴起,东西部差距扩大。目前正在实施西部大开发、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等战略,加快西部地区的发展,促进东部地区的崛起。
②认识
近代以来,东部沿海地区保持了我国经济重心地位。其原因有:
近代东部沿海地区开放较早,外商企业集中;
洋务运动和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主要集中于东部沿海地区
人们思想观念较开放,文化先进,有利于经济发展
国家对东部地区投资较大,政策优惠
自然条件较好
三、中国近现代的工业化历程
1.中国近代的工业化
①近代前期
洋务运动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三阶段)
②近代后期
国民政府统治前期,民族工业发展较快。但相继受到日本侵华和美国资本的冲击,以及官僚资本的排挤,发展艰难。
③认识
中国早期工业化具有明显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特征
受到内部封建保守势力的抵制和外部资本主义列强的排挤,发展缓慢,经历曲折最初由洋务派领导,民族资产阶级始终未能掌握现代化的领导权
缺少必要的资本积累,技术、人才准备不足,主要动力来自于外部
发展畸形,产业结构不合理,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小,重工业基础薄弱,地区分布
2.中国共产党对工业化的探索
1949年,中国共产党在七届二中全会上规定民主革命胜利后中国由农业国变为工业国的总任务。
①1949-1956年
a、工业化成就:
制定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重点置于东北地区,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初步基础。
b、经济体制:
内容:由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成分并存的新民主主义经济,向高度集中统一管理的计划经济体制转变。
原因:苏联的影响;重工业建设的需要。
影响:对恢复国民经济和社会主义工业化起过积极作用,但日益显露出严重的弊端。②1956-1966
a、工业化成就:工业产值大幅度增长,建成武汉、包头钢铁基地,实现石油自给,电力工业增长很快。
b、经济体制:
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进一步加强。
③1966-1978
受“文革”干扰,经济建设损失巨大,但仍有一定成绩。
④1978-1992
a、工业化成就:基本建设和技术改革取得重大发展,建成一批接近或者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工程项目。
b、经济体制
内容:从单一的公有制经济转变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成分并存的经济,从计划经济转变为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经济。
原因:正确总结经验教训,借鉴外国经验,决定实行经济体制改革,对外开放。作用:增强企业活力,解放生产力,工业成就显著。
⑤20世纪90年代以来
内容: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
原因:决定加快改革开放步伐,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把企业推向市场。
作用:进一步解放生产力,迈向21世纪。
四、中国近现代重要土地政策
1.农民阶级:《天朝田亩制度》
①内容: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绝对平均分配土地和产品,建立“人间天国”。②评价:
a、革命性:突出反映农民阶级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愿望,是几千年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
b、空想性(落后性):绝对平均无法实现;剥夺农民对剩余产品支配权,无法调动生产积极性;固定小农经济,排斥商品经济。
③未能实行的原因
a、没有安定环境(客观、直接)
b、空想性(主观、根本)
2.民族资产阶级:民生主义
①内容:核定全国地价,现有地价归原主所有,革命后增涨的地价归国家所有,是资本主义的土地纲领。
②评价:
表达资产阶级在经济上的利益和要求,不是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
3.中国共产党的土地政策
①民主革命时期
a、国共十年对峙时期:土地革命
目的:完成民主革命反封建的基本任务;调动农民支援革命战争和进行根据地建设的积极性。
核心措施:依靠贫雇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保护中小工商业者,消灭地主阶级,变封建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作用:巩固根据地,支援革命战争。
b、抗日战争时期: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
目的: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克服根据地困难。
核心措施: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
作用:减轻封建剥削;改善农民生活;提高农民抗日和生产的积极性;有利于联合地主阶级一致抗日。
c、解放战争时期:土地改革
原因:抗战胜利后,农民迫切需要获得土地。
核心措施:没收地主土地,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按农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
作用:激发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成为解放战争胜利的可靠保证。
②建国后
a、1950-1952年:土地改革
原因: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着生产力的发展。
核心措施: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作用:巩固政权;解放生产力,为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工业化开辟了道路。
b、1953-1856年:农业合作化
原因:小农经济难以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
核心措施:把土地等主要生产资料由私有制转变为公有制,并实行集体经营。作用:进一步提高农村生产力;确立社会主义制度。
c、1958年:人民公社化运动
原因:一些领导人主观地认为农业合作化的规模越大,公有化程度越高,就越能促进生产发展。
核心措施:提高公有化程度和扩大规模。
作用:严重挫伤了生产者的积极性。
d、改革开放新时期: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原因:党中央正确总结了合作化和公社化的经验教训,作出了实行经济体制改革的决策。核心措施:坚持土地公有制的前提下,改变经营管理方式,实行分户经营、自负盈亏。作用:极大地调动农民积极性,推动农业生产发展,使农村改革向专业化、商品化、城市化发展。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1.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主要时期及特征
①资本主义在欧洲的兴起(14-16世纪):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并不断发展,处于分散的手工工场阶段(简单协作)。
②手工工场时期(16-18世纪):即集中的手工工场时期,是资本主义机器大生产过渡的准备时期。
③工业资本主义时期(19世纪70年代前):从英国开始的、以蒸气机的使用为标志的第一次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进入机器大生产时期(蒸汽时代或自由竞争阶段)。
④垄断资本主义时期(19世纪末20世纪初):第二次工业革命把人类带入电气时代,垄断成为普遍的经济现象。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发展。
⑤动荡与调整时期(两次世界大战之间):20世纪30年代在大危机打击下加强对经济的干预和调整。
⑥当今世界和信息时代(二战后):二战后,资本主义经济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下得到迅速发展。
i 二战后至20世纪50年代初,除美国外的几乎所有资本主义国家都致力于恢复经济的发展。
ii 20世纪50-70年代初,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联邦德国和日本速度最快。iii 20世纪70-80年代,世界性经济危机和滞胀后,资本主义经济逐步恢复。iv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明显地呈现出全球化和区域集团化两种趋势。
2.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因素
①前提:社会稳定;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调整
②条件
科技:如三次科技革命。
市场: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
资本:如资本的原始积累;普法战争赔款对德国经济的促进。
二、工业革命和科技革命
1.基本史实
①第一次工业革命(18世纪60年代至19世纪中期):由英国扩展至欧美各国。主要有棉纺织机器、蒸汽机和交通运输工具等重大发明。
②第二次工业革命(19世纪70年代开始):同时发生在几个资本主义国家,主要表现为电力的广泛应用、内燃机和新交通工具的创制使用、电讯事业的发展和化学工业的建立。③第三次科技革命(20世纪40-50年代开始):表现为原子能技术、航天技术、电子计算机及人工合成材料、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工程等一系列高新技术的出现。
2.共同条件
①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和稳固
②自然科学的突破性进展
③市场的扩大导致社会对技术革新的要求迫切
3.影响和后果
①极大地促进生产力的提高
②导致生产关系的巨变:如工厂制、垄断组织
③对工运和社会主义运动产生重要影响
④对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影响巨大
⑤促进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三、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1.含义
世界市场是指通过国际间的买卖而使各国国内市场得以联系起来的交换领域。世界市场的产生和形成过程,是资本主义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也是国际贸易从区域性贸易发展为世界性贸易的过程。
2.过程
①16-18世纪:开始形成时期。
14、15世纪新航路的开辟打破了世界各地之间相对隔绝的状态,为世界市场的形成创造重要条件。世界开始成为一个相互影响、相互联系的整体。海外殖民扩张从此开始,世界市场开始形成。
②19世纪至19世纪六七十年代:初步形成时期。
第一次工业革命大大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为了抢占更多的原料产地和销售市场,西方加紧殖民扩张,许多国家沦为其殖民地或半殖民地。1857年第一次世界性经济危机的发生,证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③19世纪70年代至20世纪初:最终形成时期。
19世纪70年代开始的第二次工业革命进一步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资本主义过渡到帝国主义阶段。主要帝国主义国家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20世纪初,世界被瓜分完毕,亚非拉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在经济上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一部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3.主导世界市场的国家
①16-18世纪,随着新航路的开辟,西班牙、葡萄牙、荷兰、英国先后占据主导地位。②19世纪前期至19世纪六七十年代,英国成为“世界工厂”,占据主导地位。③两次世界大战之间,英美共同主导。
④二战后,美国取得世界经济霸主地位,主导世界市场。
⑤20世纪70年代后,美国霸主地位动摇,世界市场逐渐形成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局面。
4.认识
①资本主义的发展是推动世界市场形成的根本动力。
②资本主义国家的殖民扩张是世界市场形成的主要途径。
③新的交通工具、通讯工具的发明与创制,是世界市场形成的重要条件。
④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促进了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
⑤世界市场的形成把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扩展到世界各地,冲击瓦解着东方各国旧的经济结构,客观上促进东方各国近代化。同时也给东方各国带来了深重的灾难,造成了东方的长期贫穷和落后,使东方从属于西方。
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历程5
新中国成立,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我国经济制度经过了怎样的变迁,社会经济的发展又是如何,以及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生活的变化,面对2008年的金融危机爆发,我国的应对之策以及我国经济的状况及经济环境又是如何,2010年后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趋势又将如何。
一、我国的经济制度
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随着国民经济的恢复,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以及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全面展开,我国逐步形成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20世纪50年代,计划经济体制在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整个国民经济实力非常弱小的条件下,我国能够集中主要力量开展以156个重大项目为中心的工业建设,比较迅速的建立起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并在此基础上初步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
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在运行过程中也暴露出了很多弊端:政企职责不分,条块分割,国家对企业统得过多过死,权力过于集中,忽视商品生产,价值规律和市场机制的作用,分配中平均主义严重。造成了企业缺乏应有的自主权,企业持国家“大锅饭”,职工吃企业“大锅饭”的局面,严重压抑了企业和广大职工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使本来应该生机盎然的社会主义经济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活力。
针对经济建设中出现的这些问题,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对如何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经济体制进行了积极地探索。但由于在思想上没有摆脱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分别看作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不同社会制度的基本特征的束缚,当时提出的改革措施至多只是加强一些市场调节的力度和作用,不可能突破计划经济体制总的框架。
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在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就已经提出了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关系问题。1979年,他提出社会主义应当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才能解放生产力,加速经济发展。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提出了“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方针。虽然这一提法仍然坚持计划经济主体框架不变,但它允许市场调节存在和发挥作用。
1984年10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首次提出“在公有制基础上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新概念,明确肯定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是社会主要经济发展的不可逾越的阶段,是实现我国经济现代化的必要条件。
随着社会主义改革实践的进一步发展,党的十三大提出了,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体制,应该是“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的体制”,“计划和市场的作用范围都是覆盖全社会的”,新的运行体制总体上来说应当是“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机制。后来又提出“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
1992年,邓小平于南方谈话中明确指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这一精辟论述,从理论上破除了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是制度属性的陈旧观念,从根本上解除了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看作属于社会基本制度范畴的思想束缚,为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根据这一思想,1992年6月,江泽民在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上的讲话中第一次提出了使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建立新经济体制的建议。党的十四大明确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使我们党在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上实现了又一次重大突破。
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进一步明确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其基本内容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培育和发展市场体系,建立健全宏观经济调控体系,建立合理的个人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经过20世纪90年代的不断深化改革和建设,20世纪末,我国已经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一是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在公有制为主体的前提下,公有制企业与其他企业在市场经济中平等竞争,共同发展,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发挥主导作用。二是在分配制度上,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运用包括市场在内的各种调节手段,既鼓励先进,促进效率,合理拉开收入差距,又防止两极分化,注重社会公平,逐步实现共同富裕。三是在宏观调控上,以实现最广大劳动人民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社会主义国家能够把人民的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结合起来,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更好的发挥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
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优越性在哪里?就在四个坚持。”江泽民也强调:“我们搞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这几个字是不能没有的,这并非多余,并非‘画蛇添足’,而恰恰相反,这是‘画龙点睛’。所谓‘点睛’,就是点明我们市场经济的性质。”
总结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和发展的成功经验,就是必须把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同发展市场经济结合起来,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市场配置资源的有效性,使全社会充满改革发展的创造活力。30年来,我们既在深刻而广泛的变革中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又创造性地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使经济活动遵循价值规律的要求,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增强综合国力,提高人们生活水平,更好的实现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任务。
二、改革开放以来的比较
“从1978年到2008年,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由3645亿元增长到300670亿元(图1),年均实际增长%,是同期世界经济增长率的3倍多。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343元增加到15780元(图2),农民居民人均纯收入由134元增加到4761元(图3),农村贫困人口从亿减少到1400多万。城乡居民储蓄存款由亿元增加到亿元,货物进出口总额由208亿美元增加到25616亿美元,外汇储备由亿美元增加到19460亿美元,财政收入从1132亿元增长到亿元;外贸进出口总额从206亿美元增加到25616亿美元。中国的经济总量在世界经济总量中所占位次,由第10位上升到第3位,仅次于美国和日本。国有经济不断发展壮大,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的实力和控制力进一步增强,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主导作用。到2007年,国有工商企业资产总额超过35万亿元;销售收入达18万亿元,利润总额超过万亿元,上缴税金超过万亿元。城乡集体经济、合作经济也迅速发展。同时,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也在快速发展,成为中国重要的经济增长点、提供新
就业岗位的主渠道和满足人民不断增长的多样化物质文化需求的生力军。2008年,全国登记个体工商户2917.33万户,私营企业万家。城镇非公有制单位就业人员的比例,从1978年的%增加到2007年的%。”2008年,我国对金融危机的措施 央行新闻发言人李超表示:“由于中国经济对外依存度较大,为防范这场危机对中国经济金融的冲击,有必要及时灵活地调整包括货币政策在内的相关经济政策,力争把这场危机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降低到最小。” 面对全球金融危机,中国政府表示将采取审慎的经济政策,同时加强与国际社会的合作,来维护世界经济的稳定。
中共第17届中央委员会第3次全体会议发布公报指出:“在目前国际金融市场动荡加剧,全球经济增长明显放慢,国际经济环境中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多的情况下,当务之急是把中国自己的事情办好,并采取灵活审慎的宏观经济政策,扩大内求,保持经济、金融和资本市场的稳定,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中国目前的宏观经济状况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中国当前宏观经济形势的定位:我国是一个典型的劳动力过剩的国家;有效需求不足是制约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劳动力剩余条件下的有效需求不足与通货紧缩相交织;我国面临着潜在的通货膨胀压力。
中国当前宏观经济政策存在的问题:扩张性的财政政策的正面效应在递减;中央银行面临两难的选择。
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与适度扩张性的财政政策相匹配,是当前经济发展的需要。我国当前必须从强化货币政策职能、保证央行超然独立性和健全货币政策体系等方面改革货币政策,目前财政政策支持货币政策发挥作用可以采取如下举措。如适当增加财政贴息资金的规模,扩大贴息政策使用范围:用财政资金支持建立中小企业贷款担保基金,为中小企业融资创造条件等。
经济学家刘国光认为扩大国内消费需求的政策调整方面,“要创立多管齐下,形成合力的格局”。一要完善就业和社会保障政策提高居民收入,改善居民的就业和收入预期;二要完善收入分配政策,缩小收入差距,提高居民的平均消费倾向;三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城乡消费环境;四要提倡超前消费观念,鼓励消费信贷;五要清理各种卖方市场条件下出台的抑制消费的政策;六要开辟旅游、电脑、轿车等新的消费领域。
政府未来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应该立足于这样一个现实基础:收入分配不公、贫富差距过大,造成了富有阶层消费倾向低和贫穷阶层消费倾向高但购买能力低下,进而造成的社会平均消费倾向低是导致我国有效需求不足、内需增长乏力和经济增长出现下滑趋势的根本原因。“如果扩张性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作用效果使收入继续向高收入的富有阶层转化,那么将继续加剧经济的萧条。如国债政策客观上就有这种作用,总是富人去购买国债,再享受国债利息,政府的政策加剧了“马太效应”(叶振鹏,焦建国,2002)。因此,扩大内需和治理经济萧条的可行的政策选择是改变收入分配格局,加大财政向贫穷阶层的转移支付力度,缩小收入分配差距。
三、2011年中国经济发展环境分析
2011年,中国经济增长的内在动力依然较强,经济仍具备实现平稳快速增长的有利条件。但也应看到,经济运行仍然面临许多困难因素,一些长期性的矛盾和问题还需要通过深层次的改革和调整来加以解决。
(一)外部条件分析
2011年我国经济增长的外部环境有所改善,但外部需求恢复增长需要较长
时期。在各国开出的“强力药方”作用下,全球经济出现大病初愈迹象。美国经济在经历了前几个季度的衰退后初露增长曙光。世界各大主要经济体均出现不同程度增长。美、欧、日等主要经济体开始出现复苏迹象,但目前仍面临失业率飙升、财政赤字剧增和消费不振等诸多挑战,经济刺激计划也将收缩或陆续退出,经济全面复苏将是一个曲折而漫长的过程。
(二)内部条件分析
1、国内消费市场拓展空间广阔,但难度增大
国内消费市场仍有很大的潜力:首先,农村消费市场将会迅速启动并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其次,城镇居民收入和消费信心增加,有利于刺激本轮消费升级。但是,在当前就业形势严峻、农民增收困难情况下,同时受未来支出和消费习惯等多重因素制约,我国消费增长难以持续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上。
2、国内投资增长具备潜力,但民间投资意愿不强
我国的国内投资增长具备一定的潜力,主要表现在:就业压力和改善现状的迫切愿望,形成了高涨的投资热情;房地产、汽车工业发展带来的产业规模扩大以及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等变化,为投资提供了广阔空间;巨大的国民总储蓄和国外投资,为投资提供了充足的资金支持。但目前经济增长动力主要还是依靠投资拉动,政府投资增速比民间投资增速要快得多。实现经济明显复苏的关键还是要带动民间的投资。
3、稳定出口政策成效明显,但外贸形势不容乐观
首先,近期人民币升值压力有所上升,美元出现较大幅度贬值。美元中长期弱势格局难以根本改变,而中国拥有世界第一的外汇储备和巨大的贸易顺差,人民币升值压力近期有所上升,不利于中国出口回升。其次,国际贸易摩擦加剧。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升温,中国成为最大的受害国。中国未来要想重现出口20%、30%及以上的持续高速增长局面已不太现实。
4、工业增长条件充足,但结构调整难度很大
一方面,工业经济增速发展条件充足:工业企业利润的增长惯性依然存在;公司治理和管理水平的改善;消费升级步伐的不断加快,投资较快增长的态势将增大对制造业产品的需求。另一方面,工业快速增长的同时也带来了产能过剩这一中国经济的顽疾。前几年出口的指数型增长,吸收了我国不断产生的过剩产能。
5、财政和金融环境良好,但通胀预期逐渐显现
2010年我国面临的财政和金融环境相对比较稳定和良好。首先,财政实力和外汇储备实力逐渐增强。近年来,中国财政收入出现快速增长趋势,财政实力不断增强。其次,我国的外债偿债率,负债率等各项指标均持续回落。再者,金融监管体系在稳健提高。但也要看到,2010年全国通货膨胀的预期和压力,都将逐步增强。
江晨捷 10408070424 国贸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