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范文 > 其他范文 >

中秋节散文精编4篇

网友发表时间 75799

发表时间

【前言导读】这篇优秀范文“中秋节散文精编4篇”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精心整理分享,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描写中秋节的散文【第一篇】

月到中秋分外明。每月的农历十五,天上就会出现一轮圆月,特别是农历八月十五,秋高气爽之时,月亮愈发显得又大又圆。

自古以来,我国民间就有中秋赏月的习俗。中秋之夜,月亮分外皎洁,它像一只玉盘悬挂湛蓝的夜空,显得那样晶莹明澈。皎美的月亮,吸引过多少人的目光,唤起过人们许多美妙的遐想和回忆。

“每逢佳节倍思亲”,人们将月亮视为美满、吉祥、幸福、团圆的象征。但是,人的一生中,也同月亮一样,团圆总是短暂的,聚少离多才是常态。所以古往今来,人们在久远的别离中,凭借瞻仰明月来沟通信息,生发妙想,寄寓情怀,传递思念,共同感受月亮的抚慰。“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每逢中秋佳节,那些远离故土的亲人,一旦望见他乡的月亮,便起游子思乡之心,多少尘封的记忆,就会如潮水般汹涌,把那份对亲人的思念,全都托付给了天上的明月。

记得小时候,每逢皓月当空,秋风送爽,桂花飘香,沁人心脾的中秋之夜,家乡庄户人家,都会在庭院中对月设下香案,摆上月饼和时鲜瓜果拜月。父母便会端上亲自做的“冷火饼”、从镇上买回来的月饼,还有自家种的瓜果,一切布置妥当后,全家人轮流向月亮朝拜。拜月完毕,全家人围坐在一起,一边赏月,一边开始分享供品,父亲不厌其烦地向我们讲述从他们的父辈口中流传下来的关于嫦娥、吴刚、桂树、玉兔的古老故事。

前年中秋节是我们一家人陪伴父亲度过的他人生中的最后一个中秋节。那时,父亲已经病重,我携妻带儿赶回老家看望父亲。当晚是一个难得的好天气,皓月当空,柔和的银辉洒落在刚出院不久的父亲身上,他清瘦的面容沐浴在月光中。做过小学老师的父亲对我说:“你还记得苏轼的那首《水调歌头》吗?”我应了一声,“记得。”于是,父亲低声吟诵道:“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今日,虽然父亲已离开我们近三个年头了,但这一幕就像发生在昨天,父亲的乐观、坦然的人生态度仍让我感慨万千,浓浓的亲情仿佛浓缩在那一轮明月中。

父亲走了,家里一下子变得冷清起来,空空荡荡的。现在每到中秋节,无论多忙,我和妻儿都要赶回家陪母亲。母亲端上来的月饼是完整的,只是少了父亲。我抬起头,天上的月亮真圆,仿佛是父亲的笑脸。

中秋的月,思念的月,亲情的月!

关于中秋节的散文【第二篇】

“一月可得闲几日,百年难得闰中秋。”秋天本是个多愁的季节,但在这秋天,却有一个热闹的节日——中秋。又到一年一度的中秋节了!相传这个节日是由嫦娥奔月,后羿为了思念她,年年在她飞上云霄的日子,在月光下摆她爱吃的东西所演变而来的。所以我国自古就有赏月这一习俗。

古时候的玩月,赏月,可不如今天。古代每逢中秋,就要“秋暮夕月”,也就是拜月神,求月亮保佑人们接下来的一年圆圆满满。不仅如此,还要摆上特制的月饼和切成莲花状的西瓜,时令水果,还要摆大香宴呢!人们坐在一起,晒月光,吃月饼,团团圆圆。除此之外, 还有一些地方有烧斗香,树中秋,点塔灯,放天灯等习俗。

如今,中秋的习俗随着时间的推移,不仅代表着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的向往,也逐渐变成家人团聚的日子了。人们趁着这个假期赶回家里,与家人围成一桌,吃一顿热饭,感受一下家的温暖。和家人们在月光下散步,沐浴着皎洁的月光,品尝着时令水果,抛开日常琐碎的烦恼,脱下疲惫的倦容,放松心情,聊聊家常,一家人嘻嘻哈哈,四周充斥着家的温暖,好不温馨!大家平时都因为事务繁忙而没有时间,好一些的话都不能互相倾诉,在这时,就都全部说出来了。

但是今年的中秋,缺少了点什么。往常,还没有到中秋,大街小巷早已摆满了形形色色的灯笼和孔明灯,但今年却全没了踪影。我们为了买一个灯笼,甚至要跑遍大街小巷才能找到。往年,在一些还没有禁止放烟花爆竹的地方,总会升起一盏盏孔明灯,像星星一样,星星点点,但今年的孔明灯缺少得让人心寒。本该挂满红灯笼的家中也是光秃秃,只有清寒的月光照在我们身上,显得很是寂寞。本来应该轰轰烈烈的鞭炮声也只是寥寥几声便事了。不禁让人少了兴致啊!为什么今年的月亮公公会这样寂寞?这些习俗不应该舍去啊!

我呆呆的望着拜月亮的烛火,烛火轻轻摇曳,希望明年的中秋更热闹起来!

描写中秋节的散文【第三篇】

当你记忆起少年时的模样/风在林梢/鸟在叫。

——题记

窗外的桂树黄了。一个背着粉红色书包的孩子拉着奶奶的手,凑到桂树前,压低了花枝,兴致勃勃地牵着小鼻子去闻。香气在空气中若有若无地飘移。他温温的笑容,仿佛让我看见一个在身后闪耀的童年。

犹记得,童年时的每一个中秋节,外公和外婆总是买好了月饼,一家一家地打电话,生怕我们错过。而那个时候,我又是极怕上学的,轮到逢年过节这样可以玩的日子,总觉得特别高兴。弟弟也很高兴,因为他也是个怕上学的,我们俩就仿佛是家里的大小魔王,一旦聚合在一起,大人是管不住的。“三天不打,上房揭瓦。”这种旧社会的中国家教观念,简直就是我们那时的真实写照。在外公外婆的老宅,我们爬过屋顶,躲过楼道,摘过邻居老奶奶的花做所谓的“草药”,又到草丛里面逗弄小猫小狗,让大人们好不心烦。

外婆从不是个有耐心的人,但是为了我们,常常连午觉也不睡,满屋满院地找我们。

外公外婆也是害怕寂寞的人吗?小时候太快乐,不懂什么是寂寞,到了少年的时候,课业又很是繁重,无暇了解寂寞的感受,直到来了异地,一种漂泊无依的情绪,一种无处扎根的心结,才让我慢慢了解什么是寂寞。今年暑假回去,一直没有去看望外婆,心中所顾及的事情多了,念想的东西也变得繁重,一种模糊而透明的屏障隔着我和外婆。直到外婆打来电话邀请我去吃饭,外婆说:“我们这一个夏天都没吃一顿饭,我都觉得我做的不够。”一瞬间,一种酸涩的感觉。我只是默然无语。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亲戚们之间的关系变得淡漠。各自飞驰在各自的路上。像是一辆辆开向单程的车,为了事业,家庭,学业,只在交汇的瞬间匆匆抬起头,点头致意。窗外的景色风驰电掣,一瞬间已是似水流年。

那些顽皮的仿佛会眨着眼睛的我们,他们究竟躲在岁月的哪个角落里了呢?

在异地的第三个年头,喊了些朋友,找了间短租房,一顿饭从早晨做到晚上,居然也可以吃得很开心。时间匆匆地从我们的饭碗边,水盆边,伶俐地从我们的身上跨过。我们也不再是那个大一时候哭着想家的孩子。再过一年,我们也将踏上不同的征程。或许这些笑容又会成为往后岁月最美好的念想。

谁知道呢?可以确定的是,明天一定会到来。那么为何不微笑着醒来呢?

忽然又记起了高中时最喜欢的句子:记得当时年纪小,你爱谈天我爱笑,有一回我们并肩坐在桃树下,风在林梢鸟儿在叫,我们不觉已睡着了,梦里花落知多少。

风中,桂花飘香。

描写中秋节的散文【第四篇】

窗外的天,阴沉郁闷,独坐斗室的我,此刻的心境,很是受它的引诱,更加郁闷,忧心忡忡……屋角的苹果、葡萄、蜜猴桃,还有包装精美的中秋月饼,传递着节日的信息,同时也释放着诱人香气。然而,此刻的我却无欲、无味……望望窗外阴郁的天色,在看昏暗的路灯下,稀疏的路人,想必都在和亲人们团聚着吧。再回读自己若大的一个华屋,只有自身弄出的响动,并无节日的欢悦。

一个人的中秋,孤寂和凄然像两种钻入脑海的毛毛虫,在横行、折腾着我。倘若在纷繁浮燥的平日里,每个人都有可望独处、清静的欲求,这只是在平素烦躁不安时候,可在这月圆亲聚的时节,全世界的华夏子孙,都在假日里奔走投亲、团聚赏月。唯有我郁闷、烦躁,孤独噬心。此刻,成器的儿子,在地球的另一端,还生活在八月十四日。妻子在儿媳工作的京城,侍奉着嗷嗷待哺的娇孙。独剩我固守陈仓家中。浆洗洒扫、煮饭刷锅皆须自操。父母数十年前已去天国相聚,今夜的阴沉,就连月亮也躲藏了起来。当年的诗圣李白,举杯有月影做伴,而今的我,只好和电视里的影子为伍了……

过往的经年,国人的传统是,父母在哪里,家和根就在那里。每每逢节遇事,任凭奔途曲折、都会亡命般的归家,就为,一声问候和会心的笑脸。乡愁在一封封书信中传递,温暖在一方包裹中表达。浓浓的中国国人之情意,升手可触、放眼可视。

时代的飞速变迁,地球的两个端点,一日可及。海陆空的交通工具,把人类载入了时速隧道。国人几千年传承的,家的观念,遭遇到前无借鉴的冲击。发达的通讯和视频系通,让古老的鸿雁传情、驿马送音,下岗了。带给世人的方便,是尘世更为纷繁、人情却愈加疏远。让整个地球变成了一个村子。可是,电话和视频传输的只是遥不可及的音讯,缺憾了当面的人味、耳濡目染温馨。便洁的交通工具,虽然缩短了地域之间的距离,却在无形之中,拉长了人与人之间,心灵勾通的距离。

人,本来就是有情有欲,有个性行为的动物。千百年来,无论是亲情、友情和人爱之情,都是靠相识相敬、相栖相行,相互感触来传情达意的。久别和远居,自然就成了情变的祸首。正因如此,华夏大地的豪杰、先圣,途经遥远悠长的岁月的洗历,留于后世的,四事八节、年头关尾,均当以团结亲情,维系仁爱、稳定人心为目的而设立的吧。

夜,已子时。陈仓的苍穹,今夜无中秋之月!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