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范文 > 其他范文 >

单元教学具体实施方案精编4篇

网友发表时间 19703

发表时间

【引言】阿拉文库漂亮网友为您分享整理的“单元教学具体实施方案精编4篇”范文资料,以供参考学习,希望这篇文档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分享给朋友吧!

指导思想1

我校自加入教育局语文主题学习实验小组以来,新的教学理念正在逐步影响着我们的课堂教学,课堂教学结构和教学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学生读书的意识不断增强,三四年级正掀起一股轰轰烈烈的读书热。学生不但对《丛书》中的文章极感兴趣,而且因《丛书》引发了对大量课外阅读书目的热情。阅读增长了学生的见识,阅读丰富了学生的积累,阅读增强了学生的学习能力,经过一学年的语文主题学习,我校三四年级学生的语文素养不断提升,三年级在镇抽考活动中,语文学科优秀率、合格率均名列全镇第一;四年级在区抽考活动中语文成绩名列全区第四名。但是,反思我们的语文课堂,仍然存在着只注重短期效益而忽视学生的长期积累,只注重课文的共性分析,而忽视个性化的阅读指导的现象,这一切造成了课堂的高耗低效,导致了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冷漠。经验告诉我们学生如果失去了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也就失去了进一步发展的机会。苏霍姆林斯基说:“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语文教学必须从抓学生的阅读开始,通过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量,让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阅读方法,增加学生的感悟和体验。因此,坚守“语文主题学习实验”,最大限度地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让课堂教学“提速”,将课外阅读纳入课内,实现厚积薄发;让生活走进课堂,把学习语言与体验生活结合起来,从而使学生在大量阅读中提高语文素养仍旧是我们本学期语文课堂教学的重中之重。

校本课程单元教学方案2

一、指导思想:

体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遵循学生的发展规律,把“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作为课程基本理念,充分利用本地的教育资源,大胆实践,精心组织,扎实有效的开展课程改革,开设好校本课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开发研究背景:

大力推进教育课≮≯程改革,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教育课程体系。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决定校本课程,开设阅读技巧、校园文化、文明礼仪教育、长跑等校本课程。

学校具有阅读技巧、校园文化、文明礼仪教育、长跑等校本课程的专业特长师资,学生普遍都很感兴趣,家长也一致认为这些课程有利于学生思维、体格、美感的培养,促进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

三、校本课程目标: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把尊敬学生的个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作为校本课程开发的基础目标。

1、学生通过校本课程,亲身参与、积极体验,具有初步的训练和美感熏陶。

2、促进学生主动关注社会,关注文化体育事业。了解我国古今文化、文明礼仪、体育事业的发展和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

3、利于学校课程实施的多样化、特色化,不断丰富学校办学内涵,提升科研改革的能力。

四、校本课程内容:

我校现开设阅读技巧、校园文化、文明礼仪教育、长跑等校本课程。

五、校本课程的实施:

1、把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作为校本课程实施的基本策略。

①让学生自主选择探究,促进学生个性化的发展。将学生的兴趣和需要置于核心地位,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教师帮助学生去体验、实践,从中体验愉悦。

②坚持让学生体验感悟,丰富学生的情感,引导学生在实践中逐步发现自我和社会和文化、体育的内在联系,促进全面发展。

③成立组织机构,采用“实践—开发—反思—改进”的循环开发模式,保证校本课程的顺利实施。

④成立校本课程开发领导小组,负责课程实施开发、规划、指导、评估等。

组长:田小冬

副组长:王中秋、伍建清

组员:语文、体育教研组教师及政教处教导员

六、校本课程评价:

1、评价内容全面化。

校本课程中对学生的评价采用学分制,学分的给与考虑各方面的因素,综合考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如态度、积极性、参与状况等。由任课教师综合考核给予一定的分值。二是学习的客观效果,教师可采取适当的方式进行考核。

2、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包括学生自评、小组互评、教师评价、家长评价等。

校本课程单元教学方案3

校本课程是学校自主开发的一门课程,由学生自主参加,以学生活动为主,它与必修课程一起构成学校课程体系。但它与必修课程在内容、要求的深广程度和活动形式的灵活程度等方面又不尽相同。校本课程更突出学生的自主性、自愿性和灵活性。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要求,学校开发校本课程将对培养学生的兴趣特长、创新思维习惯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的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发现和培养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一、培养目标

1、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发展个性特长。

2、拓展学生的知识领域,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修养和审美能力,陶冶情操、增进身心健康。

4、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精神,学习和掌握科学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

5、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能力,使学生热爱学校生活,适应社会。

二、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

1,建立领导机构。成立由校长、教师、课程专家、家长共同组成的学校课程开发和实施领导小组,由校长任组长,具体负责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领导机构的职能是:

(1)为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提供组织保障和领导保障,组织教师积极参与学校课程开发;

(2)负责对校本课程的审议;

(3)负责确定学校课程开发内容,审议教师的课程纲要或活页材料;

(4)负责协调学校课程开发工作,使校本课程开发具有合理性、创新性。

2、培训师资

(1)对教师进行课程理论的培训。让教师初步掌握课程的一些基本原理,明确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常识、课程探究等基本原理,为课程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2)对教师进行专业知识培训,不断拓宽知识。

3、课程的开发和实施程序

(1)前期论证

既对所开发的校本课程进行前期论证。论证主要从两个方面:一是将开发的目的、意义、项目报市课程开发项目领导小组,经领导小组讨论认定;二是将开发的课程拿到学生中去征求意见,看所开课程学生是否喜欢,是否需要。

(2)确定题目,搜集资料

校本课程的开发首先需要明确主题、范围与领域。主题的确立首先考虑以下因素:一是学生的内在需要。检验任何一类课程是否成功的标志很多,但学生的需要必须放在首要位置。为了使开发的课程能够符合学生的兴趣和爱好,需在学生中展开广泛的调查,通过发放问卷、开座谈会等形式,让学生自己确定感兴趣的领域和知识。因此,课程的确立我们以学生的兴趣、需求为基准。二是校本课程的开发必须有相应的资料、信息做支撑。课题确立后,要对社会和学校的课程资源进行评估,使开设的课程植根于社区和学校现有的课题资源中,这是校本课程开发可能性的保障。开发的课题主题确立后,要求课题组成员多渠道搜集资料,既要利用图书室、资料室收集文本资料,也要充分利用网络,从网上获取相关信息。在资料的收集和应用时。

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是资料的科学性要经得起推敲;二是信息具有前沿性,要把与课程有关的最新信息、最新研究成果通过课程介绍给形式。

(3)撰写《课程纲要》

申请开设校本课程的教师首先必须写一份简要的《课程纲要》,同时要附有课程介绍,交给学校课程开发委员会初审。《课程纲要》一般应包括下述内容:

①课程目标陈述(要全面、恰当、明确的阐述课程设计的目标与学习水平);

②课程内容或活动安排(要求突出重点,按从易到难的顺序排序,设计选择什么样的内容,或安排什么样的活动等);

③课程实施(包括方法、组织形式、课时安排、场地、设备、班级和规模等);

④课程评价(以开放性、发展性为原则,若需记成绩,则要设计评定方式、记分方式,说明成绩来源等);

(4)教师开通,学生选题

校本课程开发者开设的课程能否正式走向课堂,首先要进行开题,让广大学生来选。对校本课程的开题每学期将进行一次。凡是开设校本课程的教师每人给15分钟左右的时间向全体学生介绍所要开设的课程的主要内容、目的、授课方式等,让学生根据教师的介绍自主选择。要开设的校本课程都许经过学生的经验,并要求选修人数超过班级学生的半数以上。学生参与校本课程的选择,既体现了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先进教育理念,又给教师增加了开发的压力,促使教师认真学习,认真开发校本课程,不断提高校本课程开发、实施的质量。

(5)实施。经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领导小组审定的校本课程,由课程开发和实施领导小组与教导处组织实施,并以轮次的形式反复安排,在每一轮次中实施:选择、实施、评价、调整等,不断完善课程内容。

4、校本课程的管理

校本课程的常规管理由教导处负责,主要负责排课、教师教案的检查。对学生上课的管理,由班主任负责统计班级选修人数,名单报送学校,由教导处负责检查学生的上课的情况。要求教导处的常规管理方法讲究科学,工作要细致入微,确保本课程的正常运作。对教师备课的管理和教研、科研管理又学校负责。学校以教育科研为载体,通过承担科研课题,开发校本课程。教师校本教材的编写和备课以教研组为单位,在教导处的指导下进行,教研组长对教导处负责。

三、教学原则

校本课程与其他课程一样,都是由学生全员参加的学校教育活动,在遵循一般教学原则的同时,还要考虑到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在教学上还应注意以下原则:

1、自主性原则: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自主活动为主,教师讲授、指导少而精,尽量让学生多练、多动,多给学生以尽可能多的时间与想象、创造空间。

2、自愿性原则:学生在“自选”科目时,教师应尊重学生的意愿,报名后按各自选择编组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

3、灵活性原则:教学内容、方法应以学生的实际情况而定,教师应从学生的能力、效果等差异出发、因材施教,灵活作内容形式上的调整,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

4、开放性原则:体现在目标的多元化、内容的宽泛性、即时性,时间空间的广域性、可变性,评价的主体性、差异。

四、教学形式

作为一门以学生实践为主的课程,它的教育方式势必要打破固有的教学模式,教师要尽可能给学生更大的自主活动余地以及更多的相互交流的机会。在教学上应采用以下形式:

1、队组式:如合唱、球类选项等;

2、个体式:如书法、计算机、学生阅读等。

总体思路4

(一)本学期继续在三——五年级推行语文主题学习,做好新教师的培训和管理工作。

(二)阅读教学以单元主题为核心展开教学流程,遵循“整体性原则”组织阅读教学,以一个单元的教材为单位组织教学,进行整体设计,改革课堂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三)在原有课堂教学模式的基础上有创新。

三、实施有效的管理确保主题学习实验的顺利实施

继续推行语文主题学习实验,继续对传统语文教学的各个方面进行全方位的改革,为使实验得到很好的落实,学校将采取如下措施。

(一)成立管理机构

1、成立以教学副校长为组长的语文主题学习实验领导小组。

组长:黄以丽

副组长:邢立淑 韩坤

成员:实验年级教研组长

2、成立“语文主题”学习实验中心研究组。

组长:黄以丽

成员:邢立淑 韩坤 詹广慧 王秀慧 王娟

小组成员要定期研究实验实施工作,指导各备课组的集体备课和教师的个人备课,指导教师的课堂教学和课外阅读作业的布置等,组织开展各种语文主题学习活动。

(二)改革备课模式

继续推行语文主题学习阅读教学模式的改革,尤其是新教师,要打破以前以课为单位的备课模式。学校将组织实验教师进行多种形式的培训、学习与交流活动,让每位教师快速学习应用这种教学模式,以新模式的推进,改革传统的阅读教学。打破原有的逐篇课文备课的模式,根据教学需要从单元整体出发,通盘考虑一个单元的课文教学、主题学习丛书阅读等各个方面,进行单元备课。在实验过程中,大力倡导集体备课,教研组共同研究一个单元的。教学,形成通案,然后教师再结合自己班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改进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速课堂教学,用大约25分钟的课堂教学时间完成语文课本的学习,其余15分钟引导学生阅读配套主题学习丛书。每个单元分为通读课、品读课、自读课、阅读课和创新课五种课型。在实验的过程中,鼓励教师探索富有自己特色的主题学习教学模式,形成自己的个性化教学模式。

(三)改革作业内容设计

实施语文主题学习必须改革传统的作业内容设计,要与主题学习相匹配。推行语文主题学习实验,就必须要打通单元中的几篇课文的界限,进行整体教学,除了教材中的常规基础性作业外,每天必须有大量的课外阅读的作业,要求教研组集体设计单元阅读作业,每天保证学生40分钟左右的阅读时间,并以读书笔记或读书卡的形式记载个人的读书情况。对实验年级作业学校重点检查3种:课堂练习册、作文本和读书笔记(或读书卡)。杜绝留机械性、重复性的作业,扩大学生阅读量,逐步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能力。

(四)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学习大赛活动

每年的11月是我校的读书节,学校结合读书节和对学生进行六个学习习惯培养,其中一个习惯即读书习惯的培养的活动结合起来,积极组织开展读书活动,读书节活动要求全体学生都要参与,开展丰富多彩的学生读书月活动,主要有主题学习读书大赛、讲故事演讲比赛、经典诵读比赛、制作读书手抄报比赛、读书征文竞赛、读书笔记和读书卡展评,评选“读书小博士”等活动。同时,将学生经典诵读与语文主题学习相结合,让两者互相促进,共同发展。班班建立图书角,开放学校图书室,在用好主题学习丛书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读名著、读整本的书。

为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学会学生初步的阅读方法,学校在教师中开展《我为学生读书支支招》的活动,利用主题升旗和班会时间请获奖教师为学生读书支招,学校下发推荐适合各年级学生阅读的书目,指导学生读书。

(五)扎实开展校本教研,精细教研管理,确保实验研究的有效

1、严格落实“五个一”教研内容

第一个“一”:全体教师树立一个核心理念,均朝着打造“四性”课堂文化的方向努力和发展,即安全性、生成性、共长性和有效性,共同营造和谐共存、尊重差异、彰显个性、自主探究的课堂氛围。

第二个“一”:学透一本课标。

第三个“一”:下力气研透一册教材中的重点课。

第四个“一”:力争使每一轮组级教研完成一个课例。精心设计好本学期四轮的组级教研活动的流程,通过集体备课、听课、评课、议课等活动,教师要在自我反思的同时,开放自我,形成相互交流经验、相互切磋心得的研究团队。以同伴互助为载体,群策群力,最终共同生成四个精品课例。

第五个“一”:每位教师力争解决好教学中的一个疑难问题。以教学中的问题或困惑为研究内容,确立一个研究主题,每个教研组确定一个教研专题,每个人根据自己的课堂呈现,通过反思确定一个微型课题。把校本教研与教科研捆绑进行,在不断地研究实践中解决问题,突破教学瓶颈,提高学科教学水平。

2、通过“六环-三案-两课”的方法,使校本教研成为高效课堂实践探究的有机组成、得力辅助。

我们把校本教研活动提炼为:六环-三案-两课,以达成学校校本教研的扎实推进。

第一环节:自我研修、挖掘个性。就是教师自己先通读学科教材,依据自己对学科知识的理解和新课程标准的把握进行带有个人风格的个性教学设计。

第二环节:同伴互助、观点碰撞。在“一备”即个人备课的基础上以学科组为单位,大家再深入研讨。对个案中设计的每个环节统一认识,达成共识。

第三环节:主备设计,集纳智慧。主备教师在个案和集体研讨的基础上精心设计每个环节的教学,集纳集体智慧,完成思路设计、创设情景、知识呈现、巩固练习。既体现集体研究思路,又体现个性风格。

第四环节:课堂实践、集体评议。组内全体教师在行政的引领下,集体听主备教师上课,下课后马上进行主备教师反思课堂,集体评课活动。

第五环节:主备修改,提升设计。主备教师根据集体评议的情况和建议对上课教案进行进一步完善和提升,形成最终教学方案,给组内其他教师每人一份设计进行课堂实践。

第六环节:为我所用、个人反思。除主备教师的组内其他教师,根据主备教师修改和完善的教案,课堂教学实践后进行个人反思。

以上教研六环节,每一位教师在教学设计时都要经历三次备课。即“三案”。

一案:自己研究,确定个案。

二案:集体研讨,完善教案。

三案:自我升华,设计详案。

“两课”

为了使环环相扣的“六环-三案”形式产生效果,我们重点关注主备教师的示范课和个别教师的优质课。我们仍旧采取主管学科主任全程跟踪、参与、互动的方式。因为同一学科统一时间开展教研,不能保证行政全程跟踪,我们仍采取教研组长与学科主任共同商议与教务处协调倒出三节课时间实施的办法。这样的扎实有效的组级教研活动,我们本学期要坚持四次,每个循环利用两周时间。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