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范文 > 其他范文 >

2023初中地理中考考点必背4篇

网友发表时间 34010

发表时间

【前言导读】这篇优秀范文“2023初中地理中考考点必背4篇”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精心整理分享,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地理中考基础知识【第一篇】

众多的人口

知识点一: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我国人口的突出特点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快。

我国人口增长过快的原因

新中国成立以来,经济文化迅速发展,医疗卫生条件逐步改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我国人口的平均寿命延长,婴儿的死亡率降低,从而使人口的死亡率大幅度下降,人口出生率长期保持在新中国成立前的水平,因此形成了较高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和庞大的人口总量。

人口政策的内容和要求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晚婚、晚育、少生、优生;

我国人口问题和解决措施

我国的人口形势非常严峻,人口增长过多、过快,导致人口问题过多,如消耗大量的能源和资源、破坏污染环境、住房交通拥挤、就业机会减少等,给社会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带来巨大的压力。

二、我国人口的分布

我国人口密度135人/平方千米,是世界平均人口密度的3倍多。

我国人口分布人口分布不均匀,东多西少。东部地区人口密度大,西部人口密度小。

人口分布界线黑龙江省黑河——云南省腾冲。

我国前六个面积大省

新疆内蒙和西藏;青海四川黑龙江(内蒙与西藏串位,是为了押运)

我国前十个人口大省豫鲁川粤苏、冀湘皖鄂桂;

小;⑥城镇化水平发展较快;

1、为什么我国人口分布东南多、西北少?

答:①自然条件:东部耕地多,气候温暖湿润,雨热条件好,生产的粮食多,能够养活的人口多,人口密度大;西部多沙漠、草原山地,气候干燥,耕地少,能够养活的人口少,人口密度小。

②社会经济:东部工商业、交通运输业发达,城镇多,城镇人口集中。西部工商业,交通运输业落后,城镇少,城镇人口也少。

③开发历史:东部开发较早,西部开发较晚。

受自然条件、社会经济和开发历史的综合影响,我国人口在分布上呈现出东南多、西北

中考地理知识点必背【第二篇】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

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①地球是一个不规则球体。

②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率领的船队首次实现了人类环绕地球一周的航行。

③地球表面积亿平方千米,最大周长4万千米,平均半径6371千米。

2.纬线和经线

①纬线: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纬线是不等长的,赤道是最大的纬线圈。

②经线: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经线是等长的。

3.纬度和经度

①纬度的变化规律:由赤道(0°纬线)向南、北两极递增;最大的纬度是90度,在南极、北极。

②赤道以北的纬度叫北纬,用“N”表示;赤道以南的纬度叫南纬,用“S”表示。

③以赤道为界,将地球平均分为南、北两个半球,赤道以北是北半球,赤道以南是南半球。

④经度的变化规律:由本初子午线(0°经线)向西、向东递增到180°。

⑤本初子午线以东的经度叫东经,用“E”表示;本初子午线以西的经度叫西经,用“W”表示。

⑥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W、160°E组成的经线圈;其中,20°W以西到160°E属于西半球(大于20°W或大于160°E);20°W以东到160°E属于东半球(小于20°W或小于160°E)

4.地球的运动

①地球运动(自转)

方向:自西向东

周期:约24小时

产生的自然现象:昼夜交替

地球运动(公转)

方向:自西向东

周期:一年

产生的自然现象:四季更替

②北半球与南半球的季节相反(春——秋;夏——冬)

③地球表面五带的划分:北带(°N-90°N)、北温带(°°N)、热带(°°S)、南温带(°°S)、南寒带(°S-90°S)

寒带:有极昼极夜现象 热带:有阳光直射现象

温带:既无阳光直射现象,又无极昼极夜现象,四季变化明显

④低纬:0°-30°;中纬:30°-60°;高纬:60°-90°

⑤自西向东拨动地球仪,从北极上空看,地球仪按逆时针方向转;从南极上空看,地球仪按顺时针方向转。

5.地图

①地图的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

②比例尺类型:线段比例尺、数字比例尺

③比例尺大小的判断:分母愈小,分值愈大,是大比例尺;分母愈大,分值愈小,是小比例尺。

④大比例尺,表示范围小,表示内容详(如东台市地图)

小比例尺,表示范围大,表示内容略(如江苏省地图)

⑤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称为海拔。将海拔高度相等的点连接成线就是等高线。用等高线可以表示地面的高低起伏。

第二章:陆地和海洋

1.七大洲和四大洋的面积排序

七大洲: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亚洲面积最大,跨纬度最广,东西距离最长。南极洲跨经度最多)

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2.大洲分界:

亚欧界线:乌拉尔山、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土耳其海峡。

亚非界线:苏伊士运河。

南北美洲界线:巴拿马运河。

欧非界线:直布罗陀海峡。

3.世界两大火山地震带:

①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②地中海――喜马拉雅山火山地震带。

第三章:天气与气候

(1)气温的变化:

①气温的日变化:一天中,最高温度出现在午后2小时左右(14时);

最低温出现在日出前后。(会计算气温日较差)

②气温的年变化:一年中,北半球气温,大陆上7月最高,1月最低; 海洋上8月最高,2月最低;南半球则相反。

③五带中,热带气温变化最小,温带寒带较大

(2)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

① 低纬度气温高,高纬度气温低(气温从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

② 同纬度地带,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陆地气温低,海洋气温高。

③ 在山地,气温随着海拔升高而降低。(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 )

(3)世界的气候

1)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地区

热带:热带雨林气候、热带季风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 寒带:寒带气候

温带: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地中海气候

2)主要分布在温带地区亚欧大陆东岸、内部、西岸的气候类型

大陆东岸: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大陆内部:温带大陆性气候

大陆西岸: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第四章:居民与聚落

(一)人口与人种

1.世界人口增长和分布的特点

(1)人口自然率=出生率-死亡率

(2)人口的分布:人口密度 = (人/平方千米)

(3)人口分布:

a)人口稠密区:亚洲的东部和南部、 欧洲 、北美洲东部

b)人口稀疏地区:极端干旱的沙漠地区;如撒哈拉沙漠、大洋洲西部沙漠

(二)语言和宗教

1. 语言: 世界主要的语言(联合国的工作语言)的分布地区:

汉语:中国,东南亚部分地区 英语:欧洲的西部、北美洲、亚洲的南部等

俄语:欧洲东部和亚洲北部(俄罗斯、前苏联加盟共和国) 法语:法国、非洲一些国家

阿拉伯语:西亚、北非 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 英语是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

第五章:发展与合作

1.世界上的国家和地区 ---200多个

(1)面积居世界前六位的国家:俄罗斯、加拿大、中国、美国、巴西、澳大利亚。

(2)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10个)

(3)地跨两洲的国家:埃及(亚洲非洲)、土耳其(亚洲欧洲)、俄罗斯(亚洲、欧洲)、美国(北美洲、大洋洲)、巴拿马(南美洲、北美洲)

(4)国界:地图上一国与邻国或公海之间的界线,是国家主权范围的界线。国界是人为划分的,有的依据山脉、河湖、海洋、经纬线来划分,有的依据民族、语言、宗教等来划分。

(5) 领土:国界范围内的领陆、领水和领空。

2.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

(1)划分:依据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分为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

(2)运用数据和实例,说出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发展水平差异。— (南北差异)

3.国际合作

联合国

总部:美国纽约

宗旨:“促进国家发展,维护世界和平”

6个主要机构 5常任理事国(中、法、俄、英、美)

世界贸易组织

总部:瑞士日内瓦,中国于2001年12月正式加入

宗旨:“促进世界经济发展和福利进步,主张贸易自由与公平”

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 和平、友谊、进步

中考地理复习知识点梳理【第三篇】

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

一、地球和地球仪

1、认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P3中的图)

⑴形状: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⑵大小:表面积=亿平方公里;平均半径=6371千米;赤道周长=4万千米

⑶能证明地球是球体的事实:麦哲伦环球航行的成功;地球的卫星照片;月食照片,是地球影子遮挡了照射的阳光。

⑷麦哲伦环球航行路线:西班牙→大西洋→麦哲伦海峡→太平洋→菲律宾群岛→印度洋→好望角→大西洋→西班牙。

2、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⑴含义:仿照地球的形状,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缩小的模型。

⑵意义:可以方便我们知道地球的面貌,了解地球表面各种地理事物的分布。

3、纬线和经线(P5中的图)

⑴纬线: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

⑵经线: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

⑶地轴:假想的地球自转轴。

⑷两极:地轴与地球表面的交点。

⑸经、纬线的特点:

特 点 经 线 纬 线

形状特征 半圆,两条相对应的经线组成经线圈,把地球平分为相等的两个半球 圆,每一条纬线自成纬线圈

长度特征 经线长度都相等 纬度相同,长度相等,赤道最长,向两极渐短收缩成一点

指示方向 南北方向 东西方向

⑹特殊的经、纬线

①特殊纬线

赤道——是最长的纬线,既是纬度的起始点,以北为北纬用字母N表示;赤道以南为南纬用字母S表示,也是南北半球的划分界线。

30°纬线——是低纬度与中纬度的分界线 60°纬线是中低纬度与高纬度的分界线

②特殊经线

0º经线——也叫本初子午线,是经度的起始点,以东为东经用字母E表示,以西为西经用字母W表示,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的旧址。

180°经线——大致与“国际日期变更线”一致

20°W——以东是东半球,以西是西半球,160°E——以东是西半球,以西是东半球

⑺南北半球的分界线:赤道(0°纬线);东西半球的分界线:20°W、160°E。

⑻经度和纬度的变化规律:

(西经) (东经)

10°

20°

180°

10°

20°

180°

愈向西愈大 愈向东愈大

10°

10°

20°

20°

90°

90°

赤道

4、利用经纬网定位

⑴经纬网的含义:在地球仪或地图上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所构成的网格。

⑵经纬网的作用:确定地球表面某一点的位置。

二、地球的运动

1、地球的自转(P9中的图)

⑴含义:地球绕着地轴不停地旋转。⑵方向:自西向东。 ⑶周期:一天(约为24小时)。

⑷产生的现象:昼夜更替、地方时差

2、地球的公转(P11中的图)

⑴含义:地球围绕太阳不停地旋转。⑵方向:自西向东。⑶周期:一年(约为365天)。

⑷特点:地球公转的轨道平面与地轴的夹角是°

⑸产生的现象:

①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②同一地点,太阳高度角的变化;

③同一地点,昼夜长短的变化;④同一地点,不同季节太阳光热不同,即春夏秋冬四季形成。

⑹二分二至:春分日(3月21日前后)、夏至日(6月22日前后)、秋分日(9月23日前后)、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

⑺四季的划分(以北半球为例,南半球正相反):

3、4、5三个月是春季;6、7、8三个月是夏季;

9、10、11三个月是秋季;12、1、2三个月是冬季。

热 带

北温带动

南 温 带

北 寒 带

南 寒 带

有极昼极夜

有极昼极夜

有阳光直射

无极昼极夜、直射

无极昼极夜、直射

90°

90°

(北极圈)°

(南极圈)°

(北回归线)°

(南回归线)°

(赤道)0°

3、地球的五带(P12中的图)

三、地图

1、地图的基本要素(地图三要素)

⑴比例尺

①概念: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之比

②表现形式:数字式、文字式、 线段式

⑵方向的判读:

①一般地图:面向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②有指向标的地图:根据指向标定方向,指向标箭头一般指向北方

③有经纬网的地图:根据经纬网定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⑶图例和注记

①图例:用来表示地理事物的各种符号。

②注记:用来说明地理事物名称的文字或用说明地理事物数量的数字,称之为地图的“语言”。

③常用图例:(P14中的图)

铁路 国界 山峰

2、地形图的判读

⑴地面高度的计算方法(P16中的图)

①海拔(绝对高度):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举例:珠穆朗玛峰海拔米,吐鲁番盆地海拔-155米

②相对高度:某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举例:旗杆高出地面15米

⑵地形图的类型:等高线地形图、分层设色地形图、地形剖面图。

等高线:在地图上把海拔相同的各点连成的线。

等深线:在地图上把海洋中深度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

⑶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P16中的图)

①根据等高线的疏密程度判断坡度的陡缓:等高线稀疏,表示坡缓;等高线密集,表示坡陡。

②根据等高线形状判断地形类型:山顶、山脊、山谷、鞍部、陡崖。等高线的弯曲部分向高处凸出表示山谷,向低处凸出表示山脊;两个山顶之间的部位是鞍部;等高线重叠的地方表示陡崖。

⑷陆地上的五种基本地形: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地形图上用海拔来表示地面的高低起伏。分层设色地形图上,绿色表示平原、蓝色表示海洋、黄色表示高山高原、白色表示冰川。

3、从地图上获取信息

⑴地图常见种类:导游图、交通图、政区图

⑵比例尺大小与地图范围、详略的对应关系:

表示范围的大或小 表示内容的详或略

大比例尺 小 详细

小比例尺 大 简略

在图幅一样大的情况下,选取的比例尺越大,反映的实地范围越小,反映的地理信息就越详细;反之亦然。

中考地理如何复习【第四篇】

1、进行三轮复习

第一轮对照课本内容认真复习一遍,对一些概念性的内容,要强调理解记忆,布置到位,目的要明确。然后进行模拟测试,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第二轮精讲多练,以练为主,在巩固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加强运用及识图能力的练习和提高。并查漏补缺,以及综合运用练习。通过复习弥补知识的缺漏,强化重点,解决难点,真正提高学生的地理科学素养。

2、关注生活和热点

社会热点,身边的生活环境问题往往是地理考试的切入点。老师要指导学生将这些问题回归课本,从中找出相关的地理素材,用学科知识去分析,阐述和评价重大社会问题及人类生产和生活所面临的诸多问题,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3、提高读图能力

地图是学习地理的拐杖,是必不可少的工具,是地理知识的重要载体。因此,考生读图能力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地理成绩的好坏。在最后的复习时间,学生要将地图装在大脑里,培养自己图文转换的能力,做到脑中有图,心中有理。

4、增强考试技能

要加强读题和审题能力的训练。在平时模拟考试训练中,要注意经常变换题型,以免出现答题时的定势现象。其次,要注意语言运用的准确性,答卷中用词不准确或不完整,也会影响得分。最后,要注意检查。特别是选择题,得分容易失分也容易。做完后一定要认真检查。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