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范文 > 其他范文 >

黄鹤楼原文及翻译注释精编3篇

网友发表时间 539597

【引言】阿拉题库漂亮网友为您分享整理的“黄鹤楼原文及翻译注释精编3篇”范文资料,以供参考学习,希望这篇文档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分享给朋友吧!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1

年代:唐 作者: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⑼流。

译文

老朋友在西面的黄鹤楼与我辞别,

在三月份烟雾迷漫、繁花似锦的春天去扬州。

孤船的帆影渐渐远去消失在碧空的尽头, 只看见长江浩浩荡荡地向天边流去。

从译者主体性看《黄鹤楼》翻译2

摘 要崔颢的《黄鹤楼》被誉七律第一,享誉中外,不少学者争相将其翻成英文。诗歌翻译是选择性的艺术,究竟何种翻译才能从内容上,形式上最贴近原文,体现原文的风采呢?本文从译者主体性的不同角度出发,对《黄鹤楼》的多种译本进行评析,探索译者主体性对中国古诗词翻译中的影响。

关键词《黄鹤楼》;译者主体性;古诗词翻译

引 言

传统翻译研究主要是语文研究,即对文本本身的研究,评价译本好坏的标准就是“忠实”。“传声筒”、“媒婆”、“带着镣铐的舞者”等称呼无一不看出译者地位的低下。随着译学研究的纵深发展,尤其是70年代文化转向的引导,越来越多的学者意识到译者主体性的客观存在,并开始讨论其内涵、特性、制约因素等对翻译过程的影响。本文试图以崔颢的《黄鹤楼》为例,对比许渊冲和翟理思的不同译本,对中国古诗词翻译中主体性的影响进行探讨。

1、译者主体性

国内较早对翻译主体性做出界定与专门论述的学者杨武能(1998)认为:“同其他文学活动一样,文学翻译的主体同样是人,也即作家、翻译家和读者;原著和译本,都不过是他们之间进行思想和感情交流的工具或载体,都是他们的创造的客体。而在这整个的创造性活动中,翻译家无疑处于中心的枢纽地位,发挥着最积极的作用。”但学界长期未能对“翻译中的主体是谁”这一问题得出一个统一的答案。本文在论述过程中对翻译主题的定义采用了袁莉(2002)和陈大亮(2004)的观点,即译者才是翻译过程中的唯一主体。译者主体性由三部分组成,即能动性(subjective initiate)、受动性(passivity)、和为我性(purpose)。本文主要从能动性的文化先结构和双语文化能力两个角度对比不同译本进行分析。

2、文化先结构

译者的文化先结构是由地域环境、社会背景、民族特点及受教育背景等多重因素决定的。译者不同的文化结构对翻译结果有着显而易见的影响。

在许渊冲的译本中,“黄鹤楼”的“楼”被译成“tower”,而翟理斯的版本中则译成“kiosque”。在中国,塔、楼、阁指代的是类似的建筑,都是封闭的木结构建筑,檐牙高啄,琉璃瓦,红漆柱,如被誉为四大明楼的黄鹤楼、滕王阁、岳阳楼、蓬莱阁。所以中国的译者往往将古诗中的亭台楼阁翻译成 “tower” “temple” “pavilion”。但在西方,tower(塔)指代的是高度远大于宽度的建筑,且一般为另一个大型建筑或桥的附属。Temple(庙宇)则是来自罗马建筑中,是具有宗教含义的建筑。而翟理思所翻译的“kiosque”则和“gazebo”、“pavilion”一样,往往指的是亭建筑,基本上是简单而开敞带有屋顶的小建筑(胡朝平,2011:13)。翟理思的译本毫无疑问削弱了黄鹤楼雄浑稳健的气势。

两位译者对诗中“昔人”一词的不同翻译也耐人寻味。关于黄鹤楼有不少神话传说,其中有版本认为黄鹤楼为吕洞宾传教、修行、教化的道场。《道藏·历世真仙体道通鉴》言:“吕祖以五月二十日登黄鹤楼,午刻升天而去。故留成仙圣迹”。又有说是古代仙人子安曾乘黄鹤过此。许渊冲将“昔人”译为“sage”是因为中国古代传说中的神仙比如玉皇大帝、伏羲等都是不食人间烟火、长生不老的。而翟理思译成“mortal”则是因为在西方的神话传说中,神也和凡人一样,有生有死。或者可以理解为,许渊冲用第一个传说解释“昔人”,而翟理斯则用了第二个传说。

由上可知,译者的文化先结构影响了对原文本的理解和翻译过程中的选词,这种影响可能会削弱译本的忠实程度,或者更有利于目标读者对译本的接受。

3、双语文化能力

翻译既是文字的翻译,也是文化的翻译。作为作者和读者沟通的桥梁,合格的译者必须具备较强的双语文化能力。

1867年,翟里斯来到中国,成为英国驻华使馆的一名翻译学生。之后陆续出版了《佛国记》、《古文选珍》等翻译作品。但这位治学严谨的汉学家在《黄鹤楼》翻译中还是犯了个不小的错误。他将“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翻译成“Away to the east lie fair forests of trees, from flowers on the west comes a scent-laden breeze”。诗中的“晴川” 指代坐落在汉阳的“晴川阁” 而非翟翻译的“forest”。而文中的 “芳草” 是在中国古诗词中频繁出现的芳香的青草,而非“flowers” 。且译文中晴川阁与黄鹤楼的方位关系也并非是“to the east”。

可见,要在翻译中做到全面传达原文本信息,译者必须要提高双语文化能力,避免翻译中出现

4、结语

由上文的分析可以看出,译者主体性与忠实的标准是辩证统一的关系。译者主体性的存在,影响到了忠实性,而忠实性又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主体性的发挥。但无论如何发挥主体性,都必须以忠实为底线,这样才能使译文最大程度地再现原文。

参考文献

[1] Giles , trans. Gems of Chinese Literature[M],New York: Paragon Book,1919

[2] Xu, Yuanchong. Song of the Immortals- An Anthology of Classical Chinese Poetry

[3]胡朝平。探析西方园林与亭建筑的发展史[J].安徽建筑,2011(1):12-14.

[4]杨武能。翻译、接受与再创造的循环—文学翻译断想之一[A].许钧编。翻译思考录[C].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8.

[5]仲伟合,周静。译者的极限与底线_试论译者主体性与译者的天职[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6(7):42-46.

拓展阅读:有关于黄鹤楼的诗3

《黄鹤楼记》

作者:阎伯理

州城西南隅,有黄鹤楼者,《图经》云:“费祎登仙,尝驾黄鹤返憩于此,遂以名楼。”事列《神仙》之传,迹存《述异》之志。观其耸构巍峨,高标巃嵸,上倚河汉,下临江流;重檐翼馆,四闼霞敞;坐窥井邑,俯拍云烟:亦荆吴形胜之最也。

译文:

鄂州城的西南角上,有—座黄鹤楼。《图经》上说:“三国时代蜀汉大将费祎成了仙人,曾经骑着黄鹤返回到这里休息,于是就用‘黄鹤’命名这座楼。”有关这件事记载在《神仙传》上,有关事迹还保存在《述异志》上。观看这矗立着的楼宇,高高耸立,十分雄伟。它顶端靠着银河,底部临近大江;两层屋檐,飞檐像鸟翼高翘在房舍之上。四面的大门高大宽敞,坐在楼上,可以远眺城乡景色,低下头可以拍击云气和烟雾;这里也是楚地吴地山川胜迹中的最美的地方。

《望黄鹤楼》

年代:唐 作者:李白

东望黄鹤山,雄雄半空出。

四面生白云,中峰倚红日。

岩峦行穹跨,峰嶂亦冥密。

颇闻列仙人,于此学飞术。

一朝向蓬海,千载空石室。

金灶生烟埃,玉潭秘清谧。

地古遗草木,庭寒老芝术。

蹇予羡攀跻,因欲保闲逸。

观奇遍诸岳,兹岭不可匹。

结心寄青松,永悟客情毕。

评析:

这首诗是吊古怀乡之佳作。诗人登临古迹黄鹤楼,泛览眼前景物,即景而生情,

诗兴大作,脱口而出,一泻千里。既自然宏丽,又饶有风骨。诗虽不协律,但音节浏 亮而不拗口。真是信手而就,一气呵成,成为历(阿拉文库★)代所推崇的珍品。

《黄鹤楼》

年代:唐 作者: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注释

①选自《崔颢集》。崔颢(公元704?-754),汴州(今河南开封)人。唐代诗人。黄鹤楼,故址在今武汉市蛇山(又名黄鹄山)。传说三国时费袆登仙驾鹤于此,因此得名。1985年在今址重建。

②历历:清楚可数。

③萋萋:形容草木长得很茂盛。

④鹦鹉洲:唐朝时在汉阳西南长江中,后逐渐被水冲没。

译文

过去的仙人已经驾着黄鹤飞走了,这里只留下一座空荡荡的黄鹤楼。

黄鹤一去再也没有回来,千百年来只看见悠悠的白云。

阳光照耀下的'汉阳树木清晰可见,碧绿的芳草覆盖着鹦鹉洲。

天色已晚,眺望远方,故乡在哪儿呢?眼前只见一片雾霭笼罩江面,给人带来深深的愁绪。

《菩萨蛮·登黄鹤楼》

日期:1927年2月 作者: 毛泽东

茫茫九派流中国,沉沉一线穿南北。

烟雨莽苍苍,龟蛇锁大江。

黄鹤知何去?剩有游人处。

把酒酹滔滔,心潮逐浪高。

注释

〔黄鹤楼〕旧址在湖北省武昌市区之西长江岸边的黄鹤矶(一作黄鹄矶)上,即今武汉长江大桥南端西侧。楼在历史上曾几经毁坏修复,一九五五年修建大桥时拆去遗留建筑物,一九八五年六月在重新扩建后开放。《南齐书·州郡志》说有个叫子安的仙人,曾骑黄鹄(即鹤,古“鹄”、“鹤”二字通)经过黄鹄矶。《太平寰宇记》说骑鹤仙人叫费文袆(huī灰),一作费祎(yī衣),每乘黄鹤到此楼休息。楼因此得名。许多文人曾题诗抒慨,唐崔颢的名句“黄鹤一去不复返”,尤为历代传诵。作者借这个题目,抒发了革命家的截然不同的感慨。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65 5395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