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稿件)在全县乡村振兴大会上的讲话
乡村振兴是时代使命,需增强信心,明确方向,整合资源,推动产业发展,改善民生,实现全面小康。以下是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在全县乡村振兴大会上的讲话”相关范文,供您参考!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全县乡村振兴大会,充分体现了乡村振兴是"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体现了县委、县政府奋力实现乡村振兴的坚定决心。本次大会的主要任务是,认真贯彻落实省委XX届XX次全会、市委XX届XX次全会决策部署,动员全县上下进一步提振精神、鼓足干劲,奋力开启乡村振兴新征程。刚才,XX同志总结了前期乡村振兴工作推进情况,我都同意,请大家认真贯彻落实。同时,相关乡镇、部门代表作了表态发言,希望大家乘势而上、稳扎稳打、久久为功,奋力开创工作新局面。下面,我再强调几点意见:
一、全面总结盘点,认真分析形势,进一步增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责任感紧迫感
回顾前期乡村振兴工作,我有三点感受:一是大家狠抓落实的政治定力让人欣慰。全县上下对中央和省市县乡村振兴的系列决策部署,坚定不移抓执行、抓推进、抓落实,不讲条件、不打折扣,一切工作围绕乡村振兴转、一切行动围绕乡村振兴干、一切举措围绕乡村振兴办,真正做到了干在实处、走在前列。二是大家辛勤付出的心血汗水让人感动。广大帮扶干部牢记嘱托,舍家离子上山下乡、无怨无悔扎根一线,再苦不言苦、再累不喊累,用"辛苦指数"换来群众"幸福指数",努力干出了无愧全县人民的新业绩。三是大家干事创业的激情斗志让人振奋。大家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用行动和汗水证明了全县干部队伍是一支敢打胜仗、能打硬仗的队伍!在此,我代表县委、县政府,向所有为XX乡村振兴事业艰辛付出、作出贡献的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但是,大家决不能有松口气、歇歇脚的念头,必须坚决克服侥幸、麻痹、厌战、盲目乐观思想,继续保持攻坚态势,做到力度不减、标准不降、干劲不松,团结一心、艰苦奋斗、忘我工作,交上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
乡村振兴战略着眼于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农村、农业"三农"问题,促进城乡社会平衡发展和乡村充分发展,是"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需要正确处理好三个关系。一是主责与主体的关系。脱贫攻坚始终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实行的是省市县乡村五级书记一起抓。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求毫不动摇坚持和加强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在"以党建促脱贫"向"以党建促振兴"的转变中,既要进一步强化和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压实党政主体责任,又要不断强化农民的主体地位,激发内生动力。二是优先与同步的关系。脱贫是"攻坚战",重在补短板、守底线,是乡村振兴的前提基础;乡村振兴是"持久战",重在谋长远、抓全面,是脱贫攻坚的巩固提升。因此,要不断增强融合推进、协调推进的意识,只有这样,才能既确保农业农村发展少走弯路,又确保不搞重复建设、节约资源。三是塑形与塑魂的关系。随着全县贫困村退出和贫困人口脱贫,基层乡村的环境、贫困群众的面貌都在不断变好。但就像美丽乡村不能代替文明乡村一样,这些都只是外在的塑形,更重要的是要内在塑魂。要通过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文化振兴,繁荣发展农村文化,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真正让农村留下"良俗",移走"歪风",丰润道德滋养,提升精神风貌,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
二、聚焦总体要求,做好5篇文章,加快推动乡村振兴战略落实落地
第一,围绕产业兴旺,做好特色农业发展文章。加快构建现代大农业"1+3"产业体系,提升特色农业发展水平。按照南黄北绿全域茶、南粮北药全域果、南猪北牛全域禽的空间布局,以园区建设抓载体,突破性发展XX茶百亿产业集群,统筹推进优质粮油、道地药材、优质核桃、生猪养殖产业,切实构建特色鲜明、优势互补、结构合理、链条完整的现代大农业产业体系。着力在建园区、育主体、搞加工、创品牌、拓市场等方面精准发力,发展壮大特色优质高效产业,推动xx、xx等现代农业园区创建星级现代农业园区。按照深化绿色发展、强化科技运用、推进设施农业、提升智慧服务、确保质量安全的要求,确保农产品供给有机优质绿色。大力促进农业与新村、旅游、康养、文创、教育融合发展,着力打造一批特色农业产业集镇、农旅融合示范园区、高品质康养民宿、康养基地和农业教学实训基地。
第二,围绕生态宜居,做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文章。按照中央和省市部署要求,行政村生活垃圾治理率要达到96%以上,农村户用卫生厕所普及率要达到90%以上,行政村生活污水处理率要达到80%以上。各乡镇要狠抓垃圾、污水、厕所"三大革命",统筹规划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各项工程,全域推进以"六清一改"为主要内容的农村清洁整治行动,持续开展增彩添香"进乡村"行动,健全完善行政村常态化保洁制度,探索建立垃圾污水处理农户付费等制度,切实推动"美丽xx、宜居乡村"达标村建设取得良好成效。
第三,围绕乡风文明,做好文明新风培育文章。坚持以乡村治理和文明风俗建设为抓手,积极倡导乡村文明新风。引导、鼓励村民参与修订村规民约,健全完善监督和奖惩机制,充分发挥好"红白理事会"等类似村民自治组织,推行乡风文明"红黑榜"做法,推进移风易俗。注重挖掘、继承和创新旺苍乡土文化,采取通俗易懂的方式引导群众诚实守信、遵纪尚法。深入推进文化惠民工程,建好、用好、管好村文化室、活动室、图书室,常态化开展文化"三下乡"活动,不断满足农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持续开展文明新风积分评定工作,落实积分兑换、激励等保障措施。广泛开展文明家庭、星级文明户等先进典型评选推荐和表彰活动,注重宣传勤劳致富典型,激发群众致富奔康动力。
第四,围绕治理有效,做好农村治理模式创新文章。坚持自治、法治和德治"三治结合",创新农村治理模式。要全面落实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制度,持续抓好"四议两公开一监督""三务公开"等村级基本制度,坚持村民依法办理自己的事情,发扬农村基层民主,维护村民的合法权益。要持续加强农村法治宣传教育,推动基层干部群众形成学法、守法、用法的行动自觉。坚持和发展"枫桥经验",注重探索"乡村法庭""板凳法庭"等接地气的法治手段,配齐配强"一村一法律顾问",持续完善和落实基层矛盾调解化解制度。要广泛开展"家教、家风、家训"活动,倡导祖训家教,激励孝老爱幼。要发挥好新乡贤的作用,对于乡贤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要注重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着力改善农村道德风尚。
第五,围绕生活富裕,做好民生改善文章。要全面贯彻协调、共享发展理念,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加快实施农村公路新改建、安全饮水、农网改造、宽带入村入户等工程,健全完善管护运行机制,全面推动农村基础设施提档升级。通过创业促就业,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通过良种、良法,培育和畅通营销市场,增加农民经营性收入。通过引导农民流转土地、持资入股等方式,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要持续巩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成果,推动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要进一步改善农村就医条件,全面落实健康帮扶政策,防止因病返贫。要不断完善农村社保体系,突出关注农村弱势群体,扩大农村社会保障面。
三、压紧压实责任,狠抓作风纪律,凝聚推动乡村振兴的强大合力
一是健全指挥体系。要严格落实党政"一把手"负总责,"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的重要要求,不打折扣地推动工作落实。要继续推行乡村振兴片区作战机制,健全"1+16+6"乡村振兴作战指挥体系,各片区指挥长,要靠前指挥、一线落实,加强组织指挥、日常调度、统筹协调和督促指导。县级领导要从严履行联系乡镇乡村振兴"第一责任人",做到亲自研究、亲自部署、亲自推动、亲自督办、亲自检验。各乡镇党政主要负责同志要切实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既当"一线总指挥",又当"作战施工员"。各部门单位"一把手"要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加强协调配合,扎实履行职能职责,形成共同发力的工作局面。
二是坚持农民主体地位。要注重把发动群众、组织群众、服务群众贯穿乡村振兴全过程,发挥农民首创精神,弘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做好群众工作,争取群众认同,尊重村民在村级事务上的主动权、主导权。要采取多种方式,积极鼓励农民投身乡村建设管理,通过民办公助、筹资筹劳、以奖代补、以工代赈等形式,引导和支持村集体和农民自主组织实施,或参与直接受益的村庄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
三是鲜明正确用人导向。要坚持把乡村振兴一线作为培养锻炼、考察识别和提拔任用干部的主战场。县委将围绕省委"六个鲜明"用人导向,按照市委善于担当担责、善于斗争破难、善于创新创造、善于吃苦奉献、善于永争一流"五善干部"用人要求,坚持重品行、重实干、重担当、重实效,结合乡镇行政区划调整契机,充分运用乡村振兴督查考核结果,切实把想干事、能干事、敢担当、善作为的优秀干部精心培养起来、及时发现出来、合理使用起来,把工作中担当不够、作风不实、履职不力的坚决予以调整。
四是强化纪律作风。要逗硬执行乡村振兴《六条刚性措施》《领导干部特别规定》《八条纪律》,常态化开展乡村振兴督查巡查,继续实行每月等次评定、挂红旗亮黄牌贴蓝签等制度办法,层层传导压力,高位推动落实。乡镇党委和政府每周至少专题研究X次乡村振兴工作,党政主要领导、分管领导每月至少有XX个工作日用于乡村振兴,村"两委"班子每月至少一半时间用于乡村振兴。第一书记和帮扶力量要做到吃住在村不少于规定天数。要持续深化乡村振兴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以严肃的态度、严格的标准、严明的纪律,抓好乡村振兴中不担当、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敷衍应付、推诿扯皮等作风不实问题的整治,坚决以铁的纪律为脱贫攻坚保驾护航。
同志们,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使命光荣,责任重大。让我们更加紧密的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中央和省市各项决策部署,拼搏实干、勇争一流,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XX新征程,加快建设"红色XX、中国XX乡"努力奋斗!
今天会议到此结束,散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