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范文 > 讲话稿/演讲 >

(稿件)在六个组工研讨会上的讲话

云海发表时间 3825784

强调加强组织建设,提升工作效率,强化团队协作,推动创新发展,实现目标任务,促进各项工作落实。以下是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在六个组工研讨会上的讲话”相关范文,供您参考!


践行公道正派当好参谋助手

--在"六个组工"研讨会上的讲话

组织系统开展以公道正派为主要内容的树形象活动,各级党委、各有关方面高度重视、大力支持,组织人事部门作为一件大事来抓,取得了明显的成效。省委组织部提出建设"六个组工"以来,各级领导干部亲自撰文阐述,广大组织工作者认真践行,促进了学习教育活动的深入开展,推动了公道正派理念的深入人心,使组织部门的思想、组织、作风建设得到了加强。

这次研讨会,就是在这样的背景和基础上召开的。

这次会议,可以说是组织系统树形象活动的回顾总结,是组工干部学习研究成果的集中展示,是深入推进组织部门自身建设的理性思考。感谢各级党委的高度重视,感谢广大组织人事干部的积极参与,感谢衡阳市委的精心安排。相信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开好这次研讨会,一定能把树形象活动搞得更加扎实有效,把公道正派贯穿到全部组织工作中,为加强党的建设、增强党的执政能力作出应有贡献。

公道正派不是空洞、抽象的,体现在领导班子建设、干部队伍素质、党员队伍状况中,体现在组织部门的全部工作中,体现在组工干部的基本言行中。我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研究和解决问题,大体都少不了三个步骤,或者说离不开三个环节,即为什么、是什么、怎么办?树立公道正派形象,同样也要回答好三个问题:为什么要公道正派?什么是公道正派?怎么样公道正派?第一个问题,是要提高思想认识。第二个问题,是要把握好内涵和外延。第三个问题,是要回答如何去做。

为什么要公道正派?公道正派是组织工作的题内之义,是组织部门的永恒主题,是组织路线的具体规范,是组工干部的职业操守。组织人事部门的公道正派,关系到巩固共产党的执政基础,关系到增强执政党的执政能力,关系到建设高水平的领导班子,关系到培养高素质的干部队伍。重要性可以讲出不少,这几点可能是最明显的。

什么是公道正派?公道正派的内涵和外延,就是对己清正、对人公正、对内严格、对外平等。具体来讲,必须做到:选人要宽视野,荐人要多渠道,用人要讲原则,处事要循规则,监督要全方位,服务要高质量,待人要重真诚,做人要强党性,行动要守纪律。还可以列出一些,做到这几点就不容易。

怎样做到公道正派?我们提出了几条,就是建设"六个组工"。公道正派,涉及理想信念问题、价值追求问题、思维品质问题、政治智慧问题,所以要建设理性组工。公道正派,要坚持原则、遵守纪律、刚直不阿、敢于求实,所以要建设铁面组工。公道正派,既要主观努力、组织要求,更要靠制度、机制来保障,把用制度选人办事落到实处,所以要建设规范组工。公道正派,必须提高透明度和开放度,以更好地接受党内外的监督,增强组织系统的生机活力,所以要建设阳光组工。公道正派,要求管党员、管干部、管人才的组织部门,要增强服务意识,注重人文关怀,更全面地理解人、更细致地考察人、更自觉地关心人,所以要建设人文组工。公道正派,要求组织人事干部要有奉献意识和牺牲精神,有优良品质和人格魅力,有自知之明和自控能力,所以要建设勤廉组工。这"六个组工",即是公道正派的体现,又是公道正派的基础;既是公道正派的标志,又是公道正派的保障;既是公道正派的内涵,又是公道正派的形象;既是公道正派的理念,又是公道正派的规范;既是公道正派的承诺,又是公道正派的举措。

实践公道正派,在信念,在志向,在学识,在毅力,在德性,在经验,在躬行。为了把公道正派落实下去、坚持下去,各地都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同志们也发表了许多好的意见。我借这个机会谈几点看法,与大家交流,同各位共勉。

第一个问题,善于理性思维

善于理性思维,要在"三理"即理想、理念、理智上下功夫,建设理性组工。

理想,是旗帜、方向,是指路灯、主心骨。有了这一条,我们才能在众多考验面前,"任凭风起云涌,我自岿然不动",才能在各种挑战面前,"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共产党人,组工干部,最基本的素质,是在任何时候,都要坚信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共产主义的科学性、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对这"四性"真学、真懂、真信、真用,就能够从战略上到战术上把握正确航向,从理论上到实践上抵制错误思潮,从思想上到行动上顶住各种诱惑,坚持表里如一、言行一致,一辈子做好事不做坏事。

理念,是前提,是先导。思想是人类特有的精神花朵。人只不过是一棵苇草,而思想促成人的伟大。帝王统治国家,不过一域一代,而思想者的影响,能够跨越时空。"不会思考的人是白痴,不肯思考的人是懒汉,不敢思考的人是奴隶。"会思想,有思想,并能与时俱进,提出新的理念,才能超越自我、站在前头,开创新的局面,铸就新的业绩。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依宪治国、依法从政,锐意改革、勇于创新,致力和谐、全面发展,民心可贵、民心可畏,主权在民、靠民执政,健全制度、科学决策,崇尚简洁、求真务实,反腐倡廉、利为民谋等,既是我们党的执政理念,也是组织工作的重要理念。刷新理念,才能有新的视野、新的激励、新的进步。

理智,是一种自觉、一种清醒。王蒙讲:"自己丰富才能感知世界的丰富;自己善良才能感知世界的美好;自己坦荡才能逍遥地生活在天地之间。"这揭示了主体与客体的关系,主体怎么样,关乎着对客体的认识、把握和适应。有人说,比尔·盖茨最聪明的地方,不是他做了什么,而是他没做什么。以比尔·盖茨的实力,他可以买下纽约,可以去做房地产,但他专注自己的操作系统、软件开发,而不被市场中别的诱惑所吸引。这也同中国古人倡导的"知足知不足、有为有不为"相似,明白自己该做什么、能做什么,是一种大智慧。还有人讲,得意的时候朋友认识你,失意的时候你认识朋友。别人敬重你、赞美你,请你吃喝、送你厚礼,并非你多有魅力,或与你真有私交,而往往是因为你所处之位、手中之权。组织工作担子沉、责任大,关系到党的形象、用人的导向;组织工作很特殊、很重要,面对的形势很严峻、情况很复杂;组织工作是同人打交道的,而人是有思想感情、有社会关系的。这就决定了组工干部一定要很理智,不能轻率麻痹、急功近利、因小失大,不能义气用事、感情用事、关系用事。

解决"三理"的问题,重要的在善于学习。不学习,理想就是建立在沙滩上,经不住风浪的考验;不学习,就难以走出"今天复制昨天、今年复制去年"的怪圈;不学习,理智就会让位于快感,使人走向平庸和无聊。现实中,有的干部学习不自觉,认为"学理论太枯燥、学科技太深奥、学业务太单调";有的单位学习搞形式,存在不分层次"一般粗"、不分对象"一锅煮"、不分时期"一贯制"的倾向;有的干部知识贫乏,"研究农业大半天,研究工业一支烟,研究金融听不懂,研究法律不沾边",由此造成一些地方和部门从政主体功利化、组织行为形式化、运行方式单一化、管理工作粗放化的问题。我们现在的官员很多,但光有数量是不行的,有道是"天上星多月不明,地上坑多路不平,塘里鱼多水不清,世上官多不太平"。提高素质,才是制胜之本。太阳照亮世界,知识照亮人心。恩格斯讲,锻炼思维能力,"除了学习以往的哲学,直到现在还没有别的办法"。清代学者朱锡绶说:"素食则气不浊,独宿则神不浊,默坐则心不浊,读书则口不浊。"多读书,对于做人做事,对于修身养性,都是必不可少的。鲁迅先生作品中常提到"三味书屋"。"三味"何指?据《邯郸书目》中讲,诗书如同肉汁,史书如同肉片,名家经典如同肉酱,这就是读书的"三味"。对每一位从事要职、有志担当重任的人来讲,肉汁、肉片、肉酱这"三味"都是需要的,尤其是马列著作,为名家经典的重中之重,当着力学好,这是一本万利、终身受益的。

第二个问题,敢于坚持原则

敢于坚持原则,要在"三无"即无私、无畏、无假上下功夫,建设铁面组工。

无私,就是对事处事、看人用人出以公心。《共产党宣言》早就向世人昭示:"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自觉的独立运动"。作为执政党的组织部门,理应以此为座右铭,摒弃任何的私心杂念。不存私心,才会百毒不侵;不存私心,才能人才辈出。人之性情,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魔鬼。再善的人,也难免有一念之差。黑格尔认为,当人们说人本性是善这句话时,是说出了一种很伟大的思想,但他们说人本性是恶这句话时,是说出了一种更伟大得多的思想。恩格斯也指出:人来源于动物界这一事实已经决定了人永远不能完全摆脱兽性,所以问题的永远只能在于摆脱的多些或少些。组工干部也是人,不可能纯而又纯。但组织工作的性质和地位,要求我们尽可能少一点私心、多一点公心。在这方面,不能降低标准而原谅自己,不能原谅自己而松懈自律。巴尔扎克说:"没有思想上的清白,也就不可能有金钱上的廉洁;丧失了金钱上的廉洁,也就导致了道德的堕落"。组织工作者,私欲一旦膨胀起来,昧良心的事做多了,道德便会起茧子,精神也就麻醉了。一个称职的组织工作者,一定要以小我服从大我、小公服从大公,特别是在人的问题上,要坚决破除成见、偏见、短见,不以原则换人情,不以亲疏看高低,不以背景搞取舍,不以印象论长短,不以形貌定优劣,着眼事业发展大局的需要,大胆荐用德才兼备的人才。

无畏,就是讲真理,敢碰硬,不信邪。我们正在步入更加民主、开放、务实的社会,政治生态趋向优化,做事环境不断改善。但也应当看到,坚持真理并不都是一帆风顺,恪守原则亦非全然没有风险。在干部人事工作的主流下,还存在着各种暗流;在逐步规范的基本制度外,各种潜规则依旧起着作用。在这种情况下,组工干部做人做事还有诸多不便,还有难言之隐,还有许多困惑,还有难为之处;在这种情况下,要把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结合起来,把原则规定与实际操作统一起来,把改革创新与保持稳定协调起来,把政治资源与经济资源整合起来,还有不少的制约和障碍;在这种情况下,组织部门要坚持职业理想、弘扬职业精神、践行职业操守,保护一片晴空、守住一方净土,尤其需要一种追求真理的执着,独立思考的品格,敢冒风险的风范,大刀阔斧的气魄,力排众议的胆量。要敢于维护制度的规范性,严格遵守组织人事工作的各项规则;敢于维护政策的严肃性,决不容忍任何损害党的形象和威信的行为;敢于维护纪律的强制性,不搞因人而异和下不为例;敢于维护作风的严谨性,具有扶正祛邪的优良秉性;敢于维护事实的客观性,努力为领导班子决策提供准确依据;敢于维护导向的公正性,不见风使舵和趋炎附势。巴金在《随想录》中说,讲真话的标准,就是"讲自己心里的话,讲自己相信的话,讲自己思考过的话"。事实的澄清,风气的端正,总是以你或我或他的不肯沉默而付出牺牲为代价的。该出手时就出手,该张口时就张口,不沉默才是金。这是我们应当有的品质。

无假,就是要重客观、道实情。组织部门在选人用人方面,具有重要的考察权、推荐权、监督权,一定要把"真"字放在心头、摆在首位。目前在干部考察中,存在只反映优点、不反映缺点,只反映成绩、不反映问题的偏向,即便讲缺点和问题,也是诸如"有时性格急躁"、"有时方法简单"等一类不疼不痒的毛病。考察材料千人一面,缺乏个性,没有深度。考察干部不反映问题或反映不足,容易混淆组织部门和领导干部的视听,会给被考察的干部造成错觉,放纵和助长其存在的缺点和错误。组织工作中的做假,有的是思想上存在着误区,担心讲了真实情况,会影响干部的提拔和任用:有的是故意而为,尽管有影响任用的问题,只因为与自己关系好,或受人之托,于是就把"豆腐渣"说成"一朵花";还有的是充分调查研究、广泛听取意见不够,被表面现象所蒙蔽,掌握的情况大而化之、失之笼统。要做到无假,不仅动机要纯,方法也要正,掌握"放大镜"和"望远镜",把人看清、选准、用对,防止失察失误。泰戈尔说:"太阳穿了一件朴素的光衣,白云却披了灿烂的裙裾。"人的内容与形式往往不尽一致,所以需要仔细观察、透避入微。孟子喜欢看相,主要看眼神。他认为,光明正大的人,眼神一定很端正;喜欢向上看的人一定很傲慢;喜欢下看的人会动心思;喜欢斜视的人,至少心理上有问题。《冰鉴》中也有看相论人的理论:"功名看器宇,事业看精神,穷通看指甲,寿夭看脚踵,如要看条理,只在言语中。"这里的诸种"看",不一定很科学,但注意从细微处观察人,还是有道理的。明朝吕绅说:"观操守在利害时,观精力在饥疲时,观度量在喜怒时。"看一个人的操守、精力、度量,须看他在关键时的表现如何。事物可以度量清晰,而人是难以计算精确的。但古今中外在这方面积累了很多智慧,我们党在长期的探索中更是创造和总结了大量具有方法论意义的做法,要结合新的实践加以运用。组织部门最重要的能力,就是发现人才、得到人才、用好人才。增强这种能力,有两条最重要,一是己要明,二是靠民主。朱元璋认为得宝,莫大于得贤,得贤用贤,己不明不行。只有先使己明,才能求得贤、用好能。唐太宗对大臣们说:"联既在九重,不能尽见天下事,故布之卿等,以为联之耳目。"兼听则明。群臣无不尽言,官能集思广益,变众人智慧为己之智慧,才能聪颖明达。这两条,只有我们共产党人才能真正做得到,我们也应当比前人做得更好。

第三个问题,完善制度规范

完善制度规范,要在"三严"即严明、严谨、严格上下功夫,建设规范组工。

严明,就是各种制度、各项规定,要明确、清晰。何是何不是,可为可不为,要有针对性、操作性很强的规定。美国经济学家科斯说:"实际的人是在现实的制度所赋予的制约条件下活动的。"制度有意或无意的疏忽,客观上势必成为滋生道德危机的温床和护卫反道德行为的摇篮。在制度的设计和安排上使得欺诈必自毁、无信者必自损,才能够保证新的道德秩序的确立,促进党的建设、组织工作步入新的境界。处在转型时期,不仅存在着制度的不健全、规则的不完善,而且还有监督的不到位、制裁的不得力,都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有规不循"。我们要在总结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积极进行新的探索,进一步完善发现问题机制、举荐用人机制、培训教育机制、监督管理机制、纠错退出机制、查处追责机制,把党的组织路线、干部政策落到实处。有的制度已经执行多年,为什么效果不理想,有的甚至形同虚设,需要认真进行剖析,逐步加以细化。如责任追究制,就有待于在操作层面上予以完善,才能产生硬的约束效应。又如在先进评比、拟任干部等的公示中,有许多是在群众"默认"后通过的。公示制度是一大进步,但在群众毫不知情的情况下搞公示,则完全成了一种形式。如何看待群众的"默认",甄别这种"默认"语言、选票的内涵,尚值得探索和研究。因为"沉默"不等于满意、不等于通过。而要让群众有发言权,首先得让他们有知情权、监督权,这也需要有配套的制度规定。

严谨,就是要缜密、配套、科学、可行。过于繁琐,模棱两可,互相抵触,空洞抽象,粗枝大叶,就会使制度的作用大打折扣。秩序与条理,是非常简单的原则,是唯一能使主体与客体都获得应有利益的方法。制度是人选择的,是交易的结果。好的制度浑然天成,清晰而精妙,简洁而高效。现在有的制度之所以难以操作,就在于缺少具体配套的规则。如差额选举,有的往往流于形式,无记名投票,有的成了有记名投票。还有监督的强化,既需要自上而下,更需要自下而上。光有自上而下,有时候"天高皇帝远",时效性差,灵敏度低,成本也高。自下而上,更全面、更经常、更直接。这方面的制度有待进一步的完善。当然,下对上的监督,说来容易做起来难。可正因为难,就显得尤为重要与迫切。不能因为难,就不努力去做。世上之事,有难有易。为之,则难者亦易;不为之,则易者也难。我们要有知难而上的精神,敢为人先,勇于实践,大胆创新,促进各项制度的更加严谨和有效实施。

严格,就是要自觉遵守,不变通、不扭曲、不走样,就是要不折不扣,重执行、抓落实、求实效。建立一种制度,可以对国家兴盛产生稳固的保证作用,可以起到全方位、根本性的作用。毛泽东说过,斯大林严重破坏社会主义法制的事件,在英、法、美这样的西方国家不可能发生。有了好的制度以后,关键就在于执行。有一家国有企业破产,被外国财团收购。人们都期待着外国人拿出让人耳目一新的办法,使企业尽快起死回生。出人意料的是,外方什么都没有改变,规章、设备、员工都如前,只提了一下要求:把现有的制度执行下去。结果不到一年,企业扭亏为盈。外国人的绝招,就是执行,无条件地执行。对比起来,我们的很多精力,往往花在说上,花在立制上,而疏于去做,疏于执行,结果使许多好的东西,流于形式,导致流产。从某种意义来说,制度也是一种"公开承诺"。承诺不等于落实。群众既要看承诺,更要看实践、看效果。"言必行,行必果"。"言而不行,何以为言"。承诺不兑现,制度不执行,就是做样子、走过场,就是"作秀"。"一个行动胜过一打纲领"。为了取信于民,为了事业发展,我们要在践行承诺上下功夫。建立了制度,就要严格遵守,不能允许特殊,不能随心所欲;执行制度,就要一以贯之,不能虎头蛇尾,不能朝令夕改;违反了制度,就要严肃处理,不能心慈手软,不能听之任之。人性中有一弱点,即欺软怕硬。樵夫是用"软绳捆硬柴",就制度与人性而言,当反过来说是"硬绳捆软柴"。人一旦脱离制度约束,便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素质高处是自律。自律的本能不会与生俱来,它虽然要靠伦理的教化,但更要靠制度的强力规范。我们要双管齐下,尤其要发挥制度的刚性作用,推动规范组工的实现。

第四个问题,力促透明开放

力促透明开放,要在"三开"即开门、开明、开源上下功夫,建设阳光组工。

开门,就是要接受监督。组织工作,要从神秘莫测走向清澈明晰、从暗箱操作转向公开运行。任何社会、任何单位都会有自己的问题,不可能十全十美,但只要把问题放到阳光下,便没有什么大不了的问题,因为阳光是最好的消毒剂。英格尔斯在《人的现代化》中指出:"如果一个国家的人民缺乏一种赋予这些制度的真实生命力的广泛的现代心理基础,如果执行和运用这些现代制度的人,自身还没有从心理、思想、态度和行为方式上都经历一个向现代化的转变,失败和畸形的悲剧是不可避免的。再完美的现代制度和管理方式,再先进的技术工艺,也会在一群传统人的手中变成废铁一堆。"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和执政环境的变化,我们应当转变和确立的一个观念,就是要提高透明度,接受广泛的监督。组织部门掌握着一定的权力和资源,地位特殊,岗位重要,有一定的权威性,理当受到更多的监督和制约。有人盯着,有人监督,是一件好事,于公,有利工作,有利公正,于私,可明得失,能少出错;有人揭短,有人批评,能够少一点主观性、片面性、随意性,使人谦虚一些、谨慎一些,促进权力的正常运用、工作的规范进行、事业的健康发展。要强化监督意识,正确对待监督,习惯于在被监督的环境下开展工作。要把各种批评、谈话、诫勉、疑问、质询,当作正常政治生活不可缺少的部分,当作组织工作者必备的心理素质,争做自觉接受监督的表率。开门有益、出门有益。为了接受监督,不仅要打开窗子,而且要打开大门。组务要公开,组织建设、干部工作的目标、任务、标准、条件、程序、规则、操作方式、运行机制等,能公开的一定要公之于众,让群众理解和掌握,共同来参与和把关。组误也要公开,权力是人民授予的,要用来为人民服务,服务的效果如何,群众有权知情,工作中出现的败笔、失误,存在的不足和问题,能公开的也应当尽量公开。这是有信心、有力量的表现,也有助于集思广益,总结教训,避免重蹈覆辙。

开明,就是要发扬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建立和完善各项基本制度,使最广大人民在充分表达自己意愿的基础上,能够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就重大事务和领导人选作出选择或决定。程序合理的民主只有一个结果:让公务员更加勤奋和敬业,使管治更加理性和有序。民主的含义是多数原则,即多数人同意的事必须照办,多数人通过的选举、监督有效合法,多数人认可的决议、法律必须执行。组织工作在扩大民主的过程中,一方面要尊重多数人的意愿,一方面也不能忽略少数人的声音。历史不止一次地证明,优势意见不见得都是真理和符合民众利益的,可能符合了当前利益却牺牲了长远利益,最明显的例子就是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物质生产与人口再生产、新城建设与旧城保护之间的矛盾。干部考察、选拔、任用中,官意代替民意、一把手说了算等,所造成的失察失误的事例也不少。在公众利益面前,在干部任用之时,多一种反对的声音,听一听不同的意见,就会多一分理性,就能少一点失误。多数人的声音并不总是都对的,社会常常在反对声中进步。少数派的声音,是我们时代的稀有资源,应当加以保护。如若将社会当作一个生命有机体,那么,"我反对"就是它不可少的免疫系统。过去,人们一直无知地认为,人体上的淋巴、腮腺、盲肠等,是只会惹麻烦的可有可无的器官。生命科学则指出,这些器官是人体免疫系统的一部分,一旦摘掉了它们,人体就将降低对病毒侵害的抵御能力。从某种意义上说,珍惜不同意见的发表,就是珍惜我们的未来;保护少数人提出异议的权力,就是保护我们自己。在不同的声音和意见面前,应持正确的态度,他说的对,就照办;他说的不对,也要耐心地听。我们应当不断提醒自己:万一他说的是对的呢?万一他是个马寅初呢?这样做,有助于使党委和组织部门避免用人决策的重大失误,具有摆脱陷入谬误的免疫和康复能力。

开源,就是要广辟资源。系统是否有活力,通常取决于与外界的交流程度。领导班子的建设,组织部门的自身建设,党员干部队伍的建设,都要广辟资源,有源头,有活力,不断吐故纳新,适时新陈代谢,才能保持蓬勃生机,充满旺盛活力。要善于整合资源,党和人民创造的经济、政治、文化资源,人类文明前进中开发积累的丰富资源,应积极进行整合和吸纳,珍惜保护好,开发利用好。要以加快发展为出发点,对任何资源,无论物质还是精神,不问社与资,不管东与西,不论新与旧,只看利与弊。有利的就拿来,就继承,有弊的就悬搁、就拒斥。要拓宽人才视野,正确处理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国内人才与海外人才的关系,只要是人才,对事业有利,就不拘一格,大胆起用,促进各类人才的开发,使党组织和领导班子成为优秀人才密集的群体。消除观念性、体制性障碍,促进人才纵向、横向的交流,促进干部适度、有序、合理的流动。要增强信息能力,及时收集、处理和传递信息,使系统能够保持清醒、保持痛感、保持灵敏。欲获得真实的信息,必须具有一定的感情强度,即无论喜欢与否,都要面对现实,有勇气接受意见相左的观点,有胸襟鼓励和承认出现的分歧。来信来访,是党和群众沟通、群众反映诉求、公民进行监督的一个制度性渠道,要以此为镜子,看到自身的不足,以此为动力,促进工作的改进。"防民之口,胜于防川"。封杀、禁堵是愚蠢之举,明智的做法是引导和疏通,更何况我们口口声声说要代表民意,不能搞叶公好龙。要促进沟通合作,以平凡的心态做人,以平等的姿态待人,实现智力杂交与交流合作。在组织部门工作,社会上看得很重,人们的期望很高,要谦虚谨慎,夹着尾巴做人。要扩大吸纳度,增大包容性,消除人与人之间的戒备防卫心理,坦诚相见,吸取营养,使工作更加贴近实际,使身心得到陶冶。

第五个问题,注重人文关怀

注重人文关怀,要在"三重"即重人、重情、重文上下功夫,建设人文组工。

重人,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世界一切事物中,人是第一个可宝贵的"。坚持以人为本,维护人的主体地位,树立人们的主人翁意识与社会责任感,不仅对发挥人的能动作用、促进社会进步非常重要,而且也是实现人的解放的基本内容。西方没有君臣父子这一套文化,我们这方面是根深蒂固的,尊卑有别很厉害。领导人喜欢把下属称作"下面的同志",而"下面的同志"也往往不敢平视"上面的同志",总是称职务,而且习惯于高叫,副的叫成正的,小的叫成大的。爱因斯坦说:"一个人的真正价值首先决定于他在什么程度和在什么定义上从自我解放出来"。作为现代人,当平视权威。英国首相到一个小镇度假,当地的一切平静如常。酒吧门上写着:"欢迎布莱尔先生和太太,很抱歉,现在我们在放假,假期结束我们会回来的。"美国有个老板家中接到一电话,是总统有事找他。当时老板正忙着,一时脱不开身,对人说:"我现在没空,请总统过一会再打来。"真正的权威,是不需要他人吹捧、膜拜的。普通人敢于平视权威,才能不受束缚、不感自卑、不觉难受,活得思想自由、精神自在。现代社会倡导和维护做人的尊严,尊严的内核就是平等。《中庸》里讲:"地位在上,不凌辱下;地位在下,不攀援上。""做事不贪大舍小,做人莫媚上欺下"。树立正确的平等观,才能在位高权重时不会摆出一副施舍者的骄横架式,地位卑微时也决无一丝乞讨者的可怜面目。人人平等,平等待人,已成为我们时代的流行语。在组织部门工作,这种心态和品可格尤其重要。地位和职务只是我们脚下的台阶,并非自己真实的高度。要有自知之明,保持清醒头脑。以人为本,就是要以人为主体、以人为前提、以人为动力、以人为目的。要尊重人的社会价值和个体价值,尊重人的创造和权利,尊重人的独立人格和能力差异。要大力营造"四个尊重"的氛围,充分发挥人的聪明才智和潜在能力,最大限度地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推进以人为中心的各项改革,进行以人为本的制度安排,形成事业发展的巨大向心力、凝聚力和推动力,有效调动和释放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重情,就是做到以情感人。社会发展的最高目标是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发展说到底是人的发展,是人的素质的提高、生活水平的提高、生命质量的提高和生存价值的提高。托尔斯泰在候车室休息,有位妇女从车窗口喊他:"老头,快去洗手间把我的手提包拿来,我忘在那儿了。"托尔斯泰即按吩咐做了,那位妇女说:"多谢了,来,这是给你的赏钱。"托尔斯泰把钱接过来,装进了口袋。旁边有人问妇女:"你知道你把钱给了谁吧?他就是《战争与和平》的作者。"妇女一听惊叫起来:"天哪,我干了什么了!看在上帝的份上,原谅我吧。请把铜钱还给我。"托尔斯泰说:"你没做错什么,不用感到不安,这铜钱是我挣来的。"托尔斯泰不假思索做出的举动,潜藏于后的,既是一种难能可贵的平等心态,也是一种对普通人的情和意。在国企改革中,许多企业为了挖掘和激活人才资源,使人力资本得到重新优化组合,对职工进行了分流。在这个过程中,企业注意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并制定优惠政策,"先修渠、后放水",以理服人,以情感人,最大限度地赢得了职工的理解和支持。企业认为被分流的职工,是有血有肉活生生的人,因而实行了"无情分流、有情操作",使职工感到关怀和温暖,获取信心与力量。有情操作,折射出对职工的深厚感情,对职工的一种尊重、一种责任心,是以人为本理念的生动体现。组织工作主要是做人的工作,工作的主体是人,客体主要也是人。人是一种感情动物,组织工作也必然是一种"有情"的工作。党的各项事业的兴旺发达,一个个富有感召力、凝聚力、战斗力的坚强团队的形成,有赖于各级领导的孜孜以求和满腔热情,有赖于各级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组织者与被组织者的真情投入和情感交融。组织工作政治性、政策性强,要讲原则、讲程序、讲法纪,但不等于板着面孔、冷酷无情、没有温暖,不等于可以无视人的追求、感受、尊严。"以诚感人,人亦以诚而应"。对部属以诚相见、推心置腹,尊重、信任、爱护、关心、体贴他们,会产生"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的效果,使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激发到极致。不同层次和领域的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妇女干部、民族干部、非党干部、企业干部、基层干部等,在成长中、工作中,会有各自的特殊情况,需要我们带着感情多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帮助他们排忧解难。"有情"是有前提、有条件的,许多时候需要"无情"。原则是无情的,法纪是无情的,谁违反了、触犯了,都要受到无情的处理和惩罚,因为,对违规犯禁者的有情,就是对循规蹈矩者的无情。当然,无情并不意味着"无情打击、残酷斗争",许多时候需要与有情结合起来,原则无情人有情,无情制度有情操作,追求"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效果。

重文,就是要注重以文化人。文化的重要功能是"化人"、"立人"。开创组织工作的新局面,需要造就知识丰富、情操高尚、意志坚定、素养深厚、人格健全的组工干部,而不是只有物质生活、没有精神生活,只知唯唯诺诺、不知锐意进取,缺乏想象力和创造性的"单面人"、"苍白人"。现代组工干部,不能事无巨细、越俎代庖,而要统揽但不包揽、督办但不代办;不能不分主次,眉毛胡子一把抓,而需要分析形势、把握趋势、策行大事;不能只忙收割、不忙播种,而要着眼长远、规划未来;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而要把握全局、协调各方;不能只忙手脚、不忙大脑,而要跳脱事务、研究战略;不能只忙指挥、不重信息,而要耳聪目明、把握主动;不能只忙驾车、不顾维修,而要未雨绸缪、见微知著;不能只忙有形、忽略无形,而要塑造精神、鼓舞斗志;不能只忙照明、不屑充电,而要学习提高、增长才干;不能囿于本行、局限经验,而要海纳百川、博采众长;不能好高鹜远、好大喜功,而要量体裁衣、按米做饭;不能重表轻里、华而不实,而要求真务实、讲求实效。这里讲的"不要"、"而要",既是文化,也是能力。建设这种文化,增强这种能力,得靠多学习、多实践。联合国教科文机构提出的终身学习,包括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生存。彼得·圣吉认为,学习型组织的本质特征,用两个字概括叫"创造",用四个字概括叫"持续创造"。在一个充满着复杂变数、弥漫着激烈竞争的时代,任何组织、任何个人,要生存和发展,要立足和取胜,必须抓紧学习、学会学习,使自己具有足够的知识储备和智慧积累,具有不竭的创新动力和进取资本,具有一种俯天仰地的境界、一种悲天悯人的情怀、一种大彻大悟的睿智。让人文之光照亮组工事业发展之路、组工干部成长之道,我们定能获得更多的精神主动和行动自由,定能创造出让党和人民满意的业绩。

第六个问题,务必勤奋廉洁

务必勤奋廉洁,要在"三干"即干事、干炼、干净上下功夫,建设勤廉组工。

干事,就是要集中精力、勤奋敬业。组织部门在党管干部中承担着重要的职能,在党管人才中扮演着特殊的角色。管干部,不等于就可以近水楼台先得月,管人才不等于自己就是合格人才。共产党人不是要做官而是要做事。组工干部当表率,首先要在能干事、干成事上做出样子。集中精力干事,在干的过程中履行职责、增长才干、实现价值,这是我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生活在社会之中,人与人之间总会有差异。消除差异的方式有两种:一是自己赶上别人:二是把别人拖下来。在文明社会里,人们会选择前者,而在愚昧社会里,人们会选择后者。因选择的不同,文明的社会更加文明,人才也就辈出,愚昧的社会便更加愚昧,人才也就被毁。恩格斯讲,有所作为是"生活中的最高境界"。一个人要得到组织和群众的认可,最重要的是把正在做的事做好、做成;要增长本事和才干,应注重到实践中去锻炼。任何事物的质变,都需要量的积累。煤的形成经历了千万年的沧桑岁月,树的成长经受了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风风雨雨,人的成长特别是才能的增强也同样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急功近利、急于求成是不行的。人生是没有彩排的,每一天都是现场直播。我们的一生都在"平时"中度过,每一天都不会重复,每一天都同样重要。有志成大器、成大业者,当耐得住寂寞,从每一天做起,从每一件小事做起。这里很重要的一点,是要加强自身修养。一个人,如若没有淡泊名利的真修养,一旦坎坷,便易改弦更张,一旦顺利,又会得意忘形。前清考试,有一个人屡考不中,年纪已大。有一年与儿子同科应考,到了放榜之日,儿子看榜回来,敲门大叫:"爹,我已考取!"老子关门洗澡,听后呵斥:"考取秀才,算得了什么,这么沉不住气!"儿子一听,不敢再叫,轻声又说到:"爹,你也考取了。"老子一听,光着身子就冲出来,大声斥儿:"你为什么不早说!"这便是"得之若惊、失之若惊"的一个写照。人要做到宠辱不惊,绝非易事。但加强修养,总是会好一点,那样,我们才能在任何情况下都不改初衷,执着地追求理想、投身事业。

干练,就是要简洁明快、求真务实。我们讲干事,不仅要勤奋,也要重科学,不仅要讲投入,还要讲产出,不仅要有实效,也要计成本。这里需要一种干练的风格,不搞繁琐哲学,不要拖泥带水。崇尚简单,是邓小平留给我们的政治遗产。他认为世界上的事是干出来的,不干,半点马克思主义都没有。干,需要时间,需要精力,需要静心。这就要求我们不为利益所驱,不为人情所动,不为虚荣所累,从琐碎的具体事务中解放出来,从复杂的人际关系中超脱出来,从过量的文山会海中摆脱出来,多想问题,多学业务,多干实事。在安排工作时,首先要搞清楚哪些事情真正有意义,哪些会议真正有必要,哪些讲话确实值得,哪些检查确实需要,把有限的时间和精力投入有效的工作,做有实际意义的事。决不能为了应付检查、追求表面上的热闹而安排"水分"很多的事情,也不能担心事情做少了别人有看法而无事找事。在迎来送往、交际应酬上一定要适度,能推则推,能免则免,排除干扰,干实在的事,合理安排,干有效的事,管好本行,干份内的事。要科学地确定目标任务和标准要求,合理地选择方法手段和实施步骤,使各项工作建立在实事求是的基础之上。有限的人力资源使用得当,可以发挥"无限"的主观能动性;有限的物质资源运营得当,可以产生"无限"的综合效益;有限的人、财、物、信息资源组合得当,可以创造突破"极限"的奇迹。要善于谋划,善于运筹,善于整合,追求有限资源的效益最大化。组织工作是一个充满变数的领域,是一个遍布不确定因素的过程,目标常常表现出很大的弹性,结果也往往具有很大的未知性,因而没有绝对的天衣无缝、万无一失,没有百分之百的"保险"。在没有万全之策的情况下,在需要超越传统的时候,要大力提倡敢冒敢闯的勇气、敢为人先的气魄、当机立断的果断。任何机遇都不会无限期地等着我们"再研究研究"、"再等等看看",抓住时机,顺势而谋,才能捷足先登,争得主动。机遇像小偷,来时无声无息,走时却让你损失惨重。组工干部要有抢抓机遇的敏锐和本事。

干净,就是要从严自律、倡廉反腐。这是组工干部的一种境界,也是一条底线,世上之路,弯路多,直路少;坡路多,平路少。若能做到走弯路不迷惑,走直路不得意,走平路不懈怠,走上坡路不畏惧,走下坡路不失控,人生之路就会越走越宽。要把路走好,须用高标准激励自己,用严要求对待自己。有人把人生的境界分为四等:一个人按其本能或社会习俗生活,做事缺乏自觉,并不真正认识其意义,似原始人一般,这属于"自然境界";一个人时刻意识到自己,所做的事都是为了自己,也能做些对人有利的事,但动机均是为了个人,这属于"功利境界";有的人懂得世上并非只有自己,做事是为了对整体社会有好处,这属于"道德境界";还有的人知晓在社会之上,有一个更大的整体,就是宇宙,个人不仅是社会一员,还是宇宙的成员,不仅是社会公民,还是宇宙公民,做每件事都是"为宇宙的好处",这属于"天地境界"。在四种人生境界中,前两种是人的自然状态,后两种是人应有的生命状态。前两种来自天然,后两种则是人的心灵创造的。自然境界是低级存在,功利境界稍高一点,更高的是道德境界,最高的是天地境界。第一种境界,现代人大多超越;第二种境界有积极意义,不应不加分析地否定;作为共产党人,组织工作者来说,应当朝第三、四种境界努力,提高追求的层次、做人的品位。人生需要加减法。加法,就是要增加知识、增大内存、增长本领、增强后劲;减法,就是要远离诱惑、看淡名利、放弃奢望、安于平和。人生一世,紧握双拳而来,平摊两手而去,有多少东西永远属于自己?正如陆游所说,"死去原知万事空"。古人的"不贪为宝",是管用的名言。"不贪"包括不贪权、不贪财、不贪色等。许多人误入歧途、丢了性命,大多与这"三贪"有关。在组织部门工作,你的任何一种嗜好,无论是好钱财、好文物、好字画,还是好吃、好玩、好色,都会给人乘虚而入的机会,从而影响为官从政做人的成败。

《伊索寓言》云:"当初普罗米修斯奉宇宙之命造人的时候,特意在每个人的身上挂了两个口袋:胸前一只装别人的缺点;背后一只装自己的缺点。结果人们一低头就只能看见别人的不足,却很少有人回头来找自己的毛病"。有禅师说,一个人看世界时,需要的是窗子;一个人面对自我时,需要的是镜子。用窗子才能看见世界的光明,用镜子才能看见自己的污点。我们应常用镜子,解剖自己,发现不足,从而警醒起来,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更好地为党的事业倾心尽力,为组织工作贡献智慧和力量。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47 38257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