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范文 > 心得体会 >

胜利走向胜利心得体会范文如何写 如何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汇总4篇

网友发表时间 50572

发表时间

【前言导读】此篇优秀范文“胜利走向胜利心得体会范文如何写 如何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汇总4篇”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精心整理分享,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对于胜利走向胜利心得体会如何写【第一篇】

星期天,姑姑带我去爬山,那天春光明媚,天气特别暖和。我和姑姑行走在山里崎岖的小道上,心中不由的埋怨姑姑,那里明明有条大道你不走,非要走这破山路,都快累死了。姑姑似乎是听到了我的埋怨,忽然折回来站在我身边,戏谑我道;‘这麽一点山路就把你难倒了,这麽没有毅力,将来遇到比这更大的困难真不知道你该怎么办呀。’听了姑姑的话,我自己也不禁反问自己,连这些困难都克服不了,以后有更大的困难的话自己该怎麽办。

除了在山路中,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也有许多困难等着我们去克服。如果我们没有毅力,没有能够等待下去的勇气又怎么能取得成功。

三个登山者的故事大家一定知道,如果前两个登山者不会被眼前的困难所折服,而是坚持了下来,那么最后他们两个也就能登上山顶,领略到山顶之上的无限风光。相反,唯独只有第三个登山者坚持了下来,不被山上的任何艰难险阻所折服,他用自己的坚持和毅力让自己成功,领略到了山上的无限风光。

只要你坚持了,也许能成功,但是也不能被眼前的事物所迷惑,满足于自己目前的状态。

一位族长临死前从自己的部落里挑出三名出色的男子作为自己后位的继承人,让他们去爬自己部落的天山,这三个人都去了,却只有最后一个人到达了山顶,而其他人全都没有登上山顶。而第三个人登上山顶的原因则是不得眼前的事物所迷惑,相信自己一定能登上山顶,所以才会成为继承者。而其他两个人则是被眼前的事物所迷惑,并没有对眼的事物产生疑惑,继续探索下去,因而没能成为继承者。

行走在这崎岖的小路上,我豁然开朗,想要成功,就需要你自己去坚持,需要自己的毅力,更要认清事物的能力。走在我的山间小路中,我要用自己的毅力,克服困难,走向我自己的山顶,领略属于自己的无限风光。

对于胜利走向胜利心得体会如何写【第二篇】

亲爱的观众朋友们:

大家好!

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6周年活动,在人们心中掀起层层热浪。年轻的一代在反复思索:究竟是什么力量支撑着红军战胜了无法想象的千难万险?

天上每日几十架飞机侦察轰炸,地上几十万大军围追堵截路上遇到了说不尽的艰难险阻,红军却开动了每个人的双脚,长驱两万余里……这一切不仅没有将这支军队打垮压垮拖垮,反而使它百炼成钢,成为中国革命的骨干,民族复兴的脊梁。

这个问题可能有多种答案,诸如当时军阀割据、交通困难等给红军留下了活动的空间和余地等。但这都不是根本原因,根本的原因就是我们党和红军“革命理想高于天”。

这种高于天的理想,使得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能够面对任何困难无所畏惧,能够以洞若观火的眼光审时度势,能够在万分复杂的形势中制定正确的战略,领导红军度过了一道又一道难关。这种崇高的理想,使得广大红军指战员,面对强大而凶恶的敌人,不怕流血牺牲,勇往直前,前赴后继,取得了一次又一次胜利。

没有崇高理想的政党和军队只能是一盘散沙,不堪一击,或能逞威一时却无法长久。具有崇高理想的政党和军队方能前赴后继、无坚不摧,千难万险难夺其志。这样的政党以及其所领导的军队和人民,才能够克服前进道路上的任何艰难险阻,由弱变强,从胜利走向更大的胜利。

缅怀先辈的业绩,我不由想到了伏契克的一句话:“为了将来的美好而牺牲了的人都是一尊石质的雕像。”是的,为了今天的美好生活献身的长征英雄们,永远是屹立在我们心中的雕像。岁月的风沙,丝毫损毁不了这座英雄群雕。相反,时光越久远,它的形象越高大;今天的日子越美好,它的光辉越耀眼。

缅怀先辈的业绩,我也思考着我们这一代人的理想。长征的路是艰苦、漫长的,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长征,路更艰苦,更漫长。我们继承着先辈的事业,继续着先辈的理想,也经历着新的考验:我们国家仍将长期面对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等方面的竞争压力,我们的改革和建设面临着许多新的问题和挑战。我们这一代人,能不能战胜压力,能不能在斗争中取胜,是对我们理想坚定性的考验。在国内,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这一切,对我们的理想信念提出了严峻挑战。我们的理想在经受考验,我们的理想在考验中愈益坚定。

长征是人类战争史上的奇迹,特有的魅力使它就像一部最完美的神话,突破时代和国界,在世界上广为传扬。中国工农红军的长征是一部史无前例、雄伟壮丽的史诗。“长征是历史记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

长征是我们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

尽管,红军长征已经过去了80年,但它的丰功伟绩,惊天地,泣鬼神,彪炳史册,万古流芳,长征精神万岁!

红军的旗帜已经传到了我们手上,我们正高举旗帜奋勇前进。

对于胜利走向胜利心得体会如何写【第三篇】

<>

在人类发展史上很早就有着对美好社会和生活的向往和崇景的思潮。在中国古代有孔子的“三代”、老子的“小国寡民社会”、墨子的“尚同”等等;在西方有柏拉图的“理想国”、基督教的“伊甸园”等等。并且这些思潮很多都带有明显的“历史退步论”思想。比如,老子就认为人类的最初就是实行无为而治的、符合“大道”的、美好的“小国寡民社会”,后来由于人口的增加、人们交往的增多,破坏了这一美好社会,从而有了“德”治这样的有为措施,随着人口的进一步增加、人们交往的进一步增多,又进而有了“仁”、“义”、“礼”这样的有为措施,即老子所说的,“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再比如,基督教里所说的,人类的始祖亚当和夏娃最初生活在“天真烂漫,无忧无虑”的美好的“伊甸园”里,后来由于“偷吃了禁果”有了善恶、真假、羞耻之心带来了忧愁,并被上帝惩罚,被逐出伊甸园,从而失去了乐园,在人类繁衍的过程中,人类又犯下了骄傲、懒惰、贪婪、饕餮、好色等七宗“本罪”,人类之间互相猜疑残杀,又崇拜邪恶的偶像,不尊敬上帝的道,在罪恶的泥潭中越陷越深。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对美好社会和生活的向往和崇景的思潮?这当然是因为现实社会过于令人不满、令人痛苦难受。为什么又会盛行“历史退步论”呢?从人类的物质文明来看,人类总的来说是在不断发展、不断进步的,但是从人类的制度文明(社会制度)来看的话,却并非如此。我在《能力治国与血缘治国》一文中说过,““血缘治国”经历了一个“由弱到强,再由强到弱”的倒“u”字型的发展历程;“能力治国”则相反,经历了一个“由强到弱,再由弱到强”的正“u”字型的发展历程。”所谓“血缘治国”是指实行“权力或财产世袭制”的社会,在这样的社会里,个人的权力或财产很大程度是靠从其父母手里世袭而来的,而不是依靠个人的能力和努力获得的;所谓“能力治国”是指废除了“权力或财产世袭制”,每个人都完全凭借自己的能力和努力获取权力或财富,而不是依靠其父母获得权力或财富的社会。人类最初是不存在“权力或财产世袭制”的,当时的人们必须完全凭借自己的能力(当时可能主要表现为体力,而现今更重要的是智力)来获取权力或财富,因此是完全能力治国的社会。但是由于当时人类更需要的是团结起来以集体的力量来对付恶劣的环境,而在当时加强血缘关系是加强人类团结的最简单有效的方法,所以人类的初期也是血缘治国逐渐加强,能力治国逐渐减弱的时期。到了中国古代的西周时期,以及几乎同时代的古希腊和印度,血缘治国已经发展到了顶峰,能力治国则降到了最低点。尤其是中国的西周社会,建立了历史上和世界上最为完备的权力和财产的世袭制度。不过自此之后,世界各主要文明都普遍走向了权力世袭制减弱、财产世袭制保持基本不变的时期。中国的春秋战国的长期社会大动乱导致的结果就是权力世袭制受到了极大破坏,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废除了帝王以下的官员及平民百姓的权力世袭制,但还保留了帝王的权力世袭制,以及财产世袭制。如果我们不是出生在现今,而是出生在“血缘治国”的顶峰、“能力治国”的最低谷时期,或稍后不久,我们看到的人类制度文明发展的历程就是退步的,而不是呈正“u”字型(相对于“能力治国”而言)或倒“u”字型(相对于“血缘治国”而言)的了。我认为这是“历史退步论”思想产生的最根本根源。

权力和财产世袭制的恶果就是造成了人和人之间起点和规则的不平等,使得一个人的社会地位和财富几乎完全是由其出生决定的,而与其能力和努力无关。比如,假如你出生在西周时期的奴隶之家,那么你天生的就只有当奴隶的份,而不管你如何努力、如何有才能;相反,假如你出生在帝王之家,那么你天生的就拥有了帝王的身份、权势和财富,而不管你是否是白痴和坏蛋。

由此我们就不难明白,为什么会产生对美好社会和生活的向往和崇景的思潮,为什么会有“历史退步论”思想。这从根本上讲,是由于人们对建立在权力或财产世袭制的基础上的“血缘治国”的社会的不满和憎恶。

但是,由于权力或财产世袭制是附着在人类最基本的关系——血缘关系,最真挚的感情——血缘亲情上的,因此人们往往只感受到了现实社会的恶劣,却很少能真正找到其根源的——人们常常认为权力或财产世袭制是很自然的事情,而不愿意反对它,不愿意承认它是人类一切罪恶的根源。比如老子就错误的认为现实社会的不美好是由于人们之间的交往多造成的,而主张回到那种“民至老死,不相往来”的“小国寡民”社会。

权力世袭制的本质是权力的家族私有制,财产世袭制的本质是财产的家族私有制。我在《论政治私有制与政治公有制》一文中说过,“需要说明的是,我说的私有制和公有制主要是从家族性质的角度讲的,而非从个人性质的角度讲的,即衡量一种制度是私有、还是公有的标准是看其是否实行的血缘继承制或世袭制。如果一种制度实行的是血缘继承制或世袭制,那么这种制度就是私有制的;如果一种制度不是实行的血缘继承制或世袭制,那么这种制度就是公有制的。”“为什么我不从个人性质来讨论私有制和公有制,而只从家族性质来讨论私有制和公有制呢?因为我认为个人性质的私有制和公有制意义不大,私有制和公有制是因为有了家族性质才有意义,是因为有了世袭制和血缘继承制才有重大意义。如果财产和政治权力不能世袭或血缘继承,那么这种财产和政治权力终归是有限的,在其生命结束后也就终结了。另一方面,如果一个社会不允许个人将其财产和社会地位世袭给其子女,那么这个社会就会对个人的财产和社会地位进行限制,而不会允许个人积累庞大的财富和极大的政治权力。”因此,现实社会的罪恶也可以说是由权力或财产的家族私有制造成的。只有完全彻底的废除了权力或财产的家族私有制,建立起权力或财产的公有制社会,美好社会才会实现。

我在前面说过,权力的世袭制在“血缘治国”的顶峰时期——中国古代的西周时期,以及几乎同时代的古希腊、印度之后,就普遍开始走向削弱了,而财产的世袭制则保持不变。但是由于许多国家和文明的历史与中国不同,它们常常受到过外族入侵的极大影响,甚至毁灭性的打击。西方的历史就是这样,古希腊后来被马其顿所征服,马其顿又被罗马征服,西罗马又被日耳曼人征服。日耳曼人在征服了西罗马之后,在欧洲的土地上建立了多少有些类似于中国西周时期的封建制度,在这样的制度里,权力世袭制得以恢复,财产的世袭制也得以保留,西方的制度文明降到了历史的最低点。

近代开始了对中世纪的反抗,民主运动我认为从本质上讲就是对中世纪所遗留下来的权力世袭制的反抗,洛克的《政府论》就是从对费尔默爵士的“世袭权力说”的批评开始的。社会主义运动,我认为从本质上讲就是对中世纪所遗留下来的财产世袭制的反抗。但是由于我前面说过的原因,“由于权力或财产世袭制是附着在人类最基本的关系——血缘关系,最真挚的感情——血缘亲情上的,因此人们往往只感受到了现实社会的恶劣,却很少能真正找到其根源的——人们常常认为权力或财产世袭制是很自然的事情,而不愿意反对它,不愿意承认它是人类一切罪恶的根源。”因此,并不是所有的社会主义者都找准了其反抗的目标——财产世袭制(或称之谓财产私有制)。他们更多的找到的是那种个人性质的、经济意义的私有制,但也有象圣西门、巴枯宁那样的找准了目标并取得了广泛支持的。

第一国际在1869年的巴塞尔大会上围绕财产继承权的废除问题,马克思主义者和巴枯宁主义者展开了尖锐的争论。马克思主张的是废除个人性质的、经济意义上的私有制,巴枯宁则相反,主张的是废除财产继承制(世袭制)。在表决马克思为总委员会写的《关于继承权的报告》的提案时,有19票赞成,37票反对,6票弃权,13票缺席;在表决巴枯宁提案时,有32票赞成,23票反对,13票弃权,7票缺席。巴枯宁的提案虽然由于赞成票没有超过总票数(75)的一半,也没有为大会所通过,但巴枯宁的优势还是很明显的。

不过,尽管个人性质的、经济意义的私有制与家族性质的财产私有制是有所不同的,但是两者的共同性也是不少的。一个主张彻底消灭个人性质的、经济意义的私有制的人,必然是主张彻底消灭家庭性质的财产私有制的人;一个主张彻底的消灭家庭性质的财产私有制的人,也必然是主张彻底的消灭个人性质的、经济意义的私有制的人。一个彻底的消灭了个人性质的、经济意义的私有制的社会,必然是彻底的消灭了家庭性质的财产私有制的社会;一个彻底的消灭了家庭性质的财产私有制的社会,也必然是彻底的消灭了个人性质的、经济意义的私有制的社会。但是两者在实际政治斗争中的侧重点和先后顺序会有所不同。

社会主义产生的根源是对万恶的私有制社会的不满、憎恶和扬弃,对美好的公有制社会的崇景、向往和追求。但是社会主义就其形式来说是产生于近代西方的运动,是继民主运动反抗中世纪所遗留下来的权力世袭制之后,进一步的反抗财产世袭制的运动,尽管并不是所有的社会主义者都找准了反抗的目标。

<>

恩格斯说,“现代社会主义”就其理论形式来说,“它起初表现为18世纪法国大启蒙学者所提出的各种原则的进一步的、似乎更彻底的发展。”法国启蒙运动的伟大学者们的思想“本身都是非常革命的”,“他们不承认任何外界的权威,不管这个权威是什么样的。宗教、自然观、社会、国家制度,一切都受到了最无情的批判;一切都必须在理性的法庭面前为自己的存在作辩护或者放弃存在的权利。”

法国启蒙运动的伟大学者之一——卢梭,就认为,社会不平等和一切罪恶的根源是私有制。私有制出现后,才有了贫富之分,社会上才出现了不平等,一切风俗道德败坏也随之而来。国家又把这种不平等固定下来。因此,他主张回到“自然状态”——人类社会初期的那种纯朴、善良,没有私有制,没有剥削和压迫的社会中去。

法国启蒙运动直接促进了后来的法国大革命,及造就了后来的空想社会主义。空想社会主义是对启蒙学者的思想的极端成份、激进思想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卢梭虽然认识到了私有制是社会不平等和一切罪恶的根源,也喊出了回到“自然状态”(共产主义社会的原始形态)中去的口号,但他并不主张在现实社会里完全废除私有制,而只是主张均衡贫富,实行小所有制。空想社会主义者们则不同,他们要在现实社会里也完全的、彻底的消灭“私有制”。

空想社会主义者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可以建立理想的意识形态社会,他们致力设计这种理想的社会的具体制度和模式,并为之不懈努力奋斗。这种思想最早见于16世纪托马斯·莫尔的《乌托邦》一书,盛行于19世纪初期的西欧。圣西门、傅立叶、欧文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三大空想社会主义家,以下是维基百科对这三大空想社会主义家的简介:

克劳德·昂列·圣西门(claudehenriderouvroy,comtedesaint-simon,1760年10月17日-1825年5月19日)是法国著名哲学家,经济学家,空想社会主义者。

圣西门出身贵族,曾参加法国大革命,还参加过北美独立战争。他抨击资本主义社会,致力于设计一种新的社会制度,并花掉了他的全部家产。

在他所设想的社会中,人人劳动,没有不劳而获,没有剥削、没有压迫。

查尔斯·傅立叶(charlesfourier,1772年4月7日于贝桑松-1837年10月10日于巴黎)是法国著名哲学家,经济学家,空想社会主义者。

傅立叶出身于商人家庭。他批评当时资本主义社会的一些丑恶现象,希望建立一种以法伦斯泰尔为基层组织的社会主义社会,在这里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是一致的。他认为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农村和城市的差别完全可以消除,并且首次提出妇女解放的程度是人民是否彻底解放的衡量。但是他的学说在当时无人理会,被认为是“大脑患病的产物”。

罗伯特·欧文(robertowen,1771年5月14日-1858年11月17日)是一位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者,也是一位企业家、慈善家。

欧文出身贫寒,当过学徒、店长、后来成为了一家工厂老板。他在自己的工厂中主动缩短工人的劳动时间,改善福利条件,提高工资。1824年欧文在美国印第安纳州买下1214公顷土地,开始新和谐移民区实验,但实验以失败告终。欧文在历史上第一次揭示了无产阶级贫困的原因,并从生产力的角度提出公有制与大生产的紧密关系。

晚年还提出过共产主义主张。最著名的著作为《新社会观》《新道德世界书》。1823年,他以全部财产在美国印第安纳州建立了一所"新和谐村",进行共产主义"劳动公社"的实验。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欧文对人类教育理论宝库的一大贡献。他认为,要培养智育、德育、体育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必须把教育与生产劳动结合起来。

欧文并不是一个有杰出思想建树的人,而是一个伟大实践家,他将空想社会主义从制度设计拉入到了实践。当然这里的实践与后来的无政府主义、马克思主义、社会民主主义这三大作为实际政治运动、政治斗争的社会主义的实践是不相同的,而是实验,即在原有社会的某一小范围内建立自己设想的理想制度模式,以此来检验这一理想制度的合理性及可实施性。

罗素在他的《西方哲学史》的“第二十六章功利主义者”一章中说:“最早使用“socialist”〔社会主义者〕一词是在1827年,当时把它应用于欧文的信徒。”

空想社会主义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有严重不足,后来的无政府主义、马克思主义、社会民主主义从不同方面对空想社会主义的不足作了弥补。

<>

空想社会主义之后,无政府主义、马克思主义和社会民主主义从不同的侧面对其理论和实践都作出了发展。

1、无政府主义:

又译安那琪主义。近代第一个提出无政府主义思想的是英国的w.戈德温(1756-1836)。此后德国的m.施蒂纳、法国的p.-j.蒲鲁东(1809~1865)、俄国的巴枯宁(1814-1876)及克鲁泡特金(1842~1921)等人,也相继提出过各种无政府主义主张。其中影响最大的是蒲鲁东,他第一个使用了“无政府”概念并作了较系统的理论阐述。

无政府主义者抨击资本主义的各种弊病,认为这些弊病的产生是由于国家和政府的存在。认为政府是一种强制力量,造成人们的屈从,而屈从是产生一切邪恶的根源。人们只应受自己意志的支配。必须立即废除一切国家,建立一个以个人自由联合为基础的、以小生产者为主体的、不设立国家政府的绝对自由社会。提出“自由即至善”的口号,认为个人自由高于组织纪律,个人意志高于集体意志,个人利益高于集体利益,个人自由产生了社会秩序而不是社会秩序给人们以自由。

从19世纪40年代开始,无政府主义在法国、意大利、西班牙、瑞士等国的工人运动中产生了广泛的影响。20世纪初期,随着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影响日益削弱。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西方,由于国家对社会生活的干预日益频繁,60、70年代,欧美一些地区又兴起了一股无政府主义思潮,许多人创办报刊,发表论著,继续宣扬无政府主义。大部分人主张和平宣传,也有少数人走上了恐怖主义道路。

20世纪初,无政府主义从欧洲和日本传到中国。中国早期最有影响的无政府主义者是刘师培、张继等人。他们创立无政府主义团体和刊物、宣传蒲鲁东、巴枯宁和克鲁泡特金等人的观点。由于老庄虚无思想在中国社会的长期影响,焚符破玺,无为而治被一些人认为是理想社会,并把它和西方的无政府主义相比附,因此无政府主义曾一度在知识分子中产生了较大的影响。1924年第一次国共合作形成后,无政府主义开始走向衰落。无政府主义者纷向四方面转化:①改变立场,信仰马克思主义;②消极颓废,或遁入空门;③与反马克思主义势力合流;④继续打着无政府主义旗号,苦撑破碎局面。1932年,无政府主义作为一个政治流派在中国已彻底破产。(资料来源:维基百科)

2、马克思主义:

又可以叫共产主义。实现共产主义要通过社会政治运动,这是由卡尔·马克思和弗里得里希·恩格斯提出的(参见《共产党宣言》)。后来经列宁等人继承和发扬,并且还在不断的发展和完善中。马克思主义分析了社会的阶级划分和社会的发展方向,提出人类社会必然走向共产主义的理论。20世纪初,发展自马克思主义的列宁主义,主张通过暴力革命的手段,武装夺取政权。

虽然无论是马克思还是列宁,都没有像小说《乌托邦》一样详细描述“共产主义社会”是怎样的。在理论上,共产主义是一个消除了阶级的社会,一个生产力极大发展的社会,一个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极大丰富的社会,所有的财产归全人类所有,产品各取所需,所有的人平等地享受社会经济权利,人们不再将劳动做为谋生的手段,而“劳动将成为人们的第一需要”。

根据共产主义的理论,要达到共产主义必须经历长期的发展,而实现共产主义的第一步是通过革命,暴力夺取政权,建立社会主义国家。用马克思主义的话说,就是占人口少数的处统治和剥削地位的资产阶级将会被占人口多数长期处于被剥削被统治地位的广大无产阶级取代。在马克思主义理论著作中,这个政权称为是“无产阶级专政”。马克思主义相信,资本主义必将灭亡,社会必将发展到社会主义并最终到达共产主义。

马克思指出,共产主义社会的物质基础是由资本主义造成的。没有资本主义的充分发展,不可能进入共产主义。要强调的是西方的改良社会主义跟列宁主义在政党的本质及重要性上完全不同。

1989年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纷纷易帜,1991年作为社会主义老大哥的苏联也易帜。当前由共产党执政的国家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和古巴共和国。这些国家现在大部分都处于所谓的“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但是在实践中,有的国家部分实行了传统上认为属于资本主义的经济体制——市场经济体制,如中国;而有的国家依然持续单一的计划经济体制,如朝鲜。(资料来源:维基百科)

3、社会民主主义:

近、现代工人运动中流行的一种非马克思主义的、改良主义的政治思潮,各国社会民主党、社会党和工党的思想体系。1951年后又称民主社会主义。社会民主主义各个发展阶段的内容很不相同。

“社会民主主义”一词产生于19世纪40年代欧洲大陆的工人运动中。它把“社会”一词附加在当时流行的“民主主义”概念上,用来表达激进民主派在争取民主的斗争中,把政治改革与有利于劳动群众的社会改革结合起来的要求,它是传统民主主义的引申。19世纪60年代,社会民主主义成为工人政党的纲领。这一时期的社会民主主义与马克思的科学社会主义基本上一致。第二国际后期,社会民主党发生分化。原第二国际左派从社会民主党中分化出来,建立共产党。他们抛弃了社会民主主义概念,采用共产主义概念。右派和中派在20世纪20年代初合并,建立社会主义工人国际,仍然使用社会民主主义名称。从此,社会民主主义成为与苏联共产党为代表的共产主义相对立的思想体系和改良主义的代名词。它反对苏联社会主义模式,批评苏联没有民主,扼杀自由,力图走一条在资本主义与苏联社会主义之间的第三条道路。主要代表人物有伯恩施坦、k.考茨基、德宾、h.德曼、h.拉斯基。社会民主主义继承了近代西方自由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的传统,并力图把两者结合起来。它强调不仅要争取和扩大传统自由民主主义在政治上的成果,而且要解决资本主义发展带来的一系列社会问题,如剥削、贫困、失业等。它对自由放任的资本主义和垄断的资本主义持否定态度,要求按社会主义原则改造资本主义社会,但反对把暴力和革命作为社会变革的工具。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社会民主主义有了进一步发展。1951年社会党国际的纲领性文件《民主社会主义的目标和任务》(1951),第一次正式把“民主社会主义”作为政治纲领。民主社会主义是社会民主主义的继续和发展,它被社会党国际各党所遵循。主要思想代表有:奥地利的b.克赖斯基、德国的w.勃兰特、瑞典的o.帕尔梅、法国的密特朗、英国的克罗斯兰。民主社会主义主张意识形态多元化,拒绝把任何一种思想体系作为唯一真理,反对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它放弃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专政理论,主张通过议会道路,平稳地进行社会变革;它放弃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把无产阶级政党改变为人民党,主张实行多党制。其目标是走第三条道路,具体内容是实现自由、平等、正义和互助。它几乎承认所有自由主义和民主主义的基本价值,把自由和民主作为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主张扩大自由民主权利。同时,它坚持政治民主必须与经济民主和社会民主结合起来。要求建立一种在社会监督之下的经济制度,通过将关系国计民生的部分企业收归国有、国家限制和调节私人资本、实行福利国家政策、工人参加企业管理等措施,使经济为全社会服务。保障人民的社会权利,消除性别、社会集团、城乡、地区和种族之间的歧视。80年代末以来,随着东欧局势急剧变化和苏联的解体,社会民主主义的影响进一步扩展。

为一更好的理解无政府主义、马克思主义和社会民主主义之间的差别,我们有必要分为理论和实践两方面来论述。在理论上,我们又可以区分为时间维度与空间维度来考察它们之间的差异;在实践上,我们则可以分为暴力革命、社会改良和恐怖破坏三种方式来考察它们之间的差异。

在理论上,由于宇宙万物都有时空属性,因此我们在研究事物的时候,有时会侧重于时间维度,有时则会侧重于空间维度。对于社会主义来说也是这样,空想社会主义、无政府主义和社会民主主义都侧重于空间维度,侧重于考察某一时期(比如,当前、未来甚至古代)社会的具体模式和制度结构,这样的社会主义又可以称之谓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它们着重于建设具体的社会制度;但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则侧重于时间维度,侧重于从人类历史发展的角度研究人类社会制度的变迁,从而论证社会主义在未来的必然实现性及实现的方式,因此可以称之谓历史论证社会主义。

在实践上,无政府主义可以分为社会改良和恐怖破坏两派。浦鲁东就是社会改良派,他认为自己可以发明出种种社会改良方案去消灭资本主义的坏的方面,而保留其好的方面,从而将资本主义改造成社会主义;巴枯宁则是恐怖破坏派,他反对各种形式的政治斗争,主张通过暴动和不间断的破坏立即消灭国家,然后建立一个自下而上的各自由公社的联邦。马克思主义是暴力革命派,主张通过暴力革命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从而实现社会主义或共产主义。社会民主主义则是社会改良派,认为资本主义国家的议会制具有自我更新的能力,因此主张通过议会道路,平稳地进行社会变革,将资本主义改造成社会主义。

无政府主义主要活跃于早期——第一国际时期(1864~1814),中期开始衰退,后期则基本消失;现代意义的社会民主主义主要活跃于中后期——即第二国际(1889~1872)到现今,1951年又改称民主社会主义,是以伯恩斯坦为鼻主的;马克思主义虽然也经历了高潮和低谷,但一直都起着比较大的作用。第一国际主要是马克思主义和无政府主义合作建立的,后来也因为彼此的观点、立场不同,而分道扬镳;第二国际则主要是马克思主义和主张走改良道路的拉萨尔主义合作所建立的,后来则因为彼此的观点、立场不同,而分成了左、中、右三派,左派坚持马克思主义,中派表面上坚持中立实际上靠近右派,右派坚持社会民主主义。

由于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曲折和复杂,以及不同的人理解也不同,因此有几点需要说明的:无政府主义也有认为不属于社会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是从近代的社会民主主义中分化出来的,无政府主义也被认为是早期的社会民主主义;民主社会主义(现代社会民主主义)也有人认为是从马克思主义中分化而来。(资料来源:网络)

<>

总结第二阶段的社会主义,我们会发现社会主义对我们产生了巨大影响。以列宁主义道路建立的社会主义政权在鼎盛时期几乎统治了半个地球;以伯恩斯坦道路建立的社会主义在西方国家也取得了巨大成果,在2004年5月1日以前原15个欧盟国家中,有13个是社会民主党在执政,并且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社会民主主义已开始向亚非拉地区发展。

由于苏东社会主义的崩溃,我们现今的许多人已不在相信社会主义了。但这与我们长期受到的误导有关,这一误导使我们认为只有列宁主义道路的社会主义才是社会主义,西方国家都是资本主义。这一误导的最大问题就是排除了社会主义的另一支——社会民主主义为社会主义。西方学者为了避免这一情况,一般不这样划分,而是将我们以前所说的“社会主义阵营”国家一律称之为“共产集权国家”,而将“资本主义阵营”称之为“工业化民主国家”。事实上,当年马克思为了将信奉自己的暴力革命的社会主义与形形色色的改良社会主义区分开,而将自己的理论改称为共产主义了。当我们明白了这一概念上的误导,以及知道了当前的许多西方国家(我们以前常说的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都是社会党在执政,资本主义国家(西方国家)在许多方面已经被改造成了社会主义制度,我们就没有理由不相信社会主义了。

社会主义的未来应该是哪样的呢?我认为首先就是确定社会主义正确的目标和根本任务是反抗家族性质的财产私有制(财产世袭制),而不是个人性质的、经济意义的私有制。这样我们就可以避免犯类似前苏联的错误,虽然个人性质的、经济意义的私有制废除了,但是家族性质的财产私有制却得以保留,不仅如此,而且还大量滋生那种落后的权力的变相世袭制,甚至像朝鲜更是恢复了国家最高领导人的世袭制。

其次是应将时间序列的历史论证和空间序列的制度建设结合起来,而不是发展哪一个侧面。这样就不会导致象列宁主义那样夺取了政权却不知该如何正确的建设社会主义,也不会象民主社会主义那样注意短期的利益而放弃了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和任务。当然为了将理论和现实结合起来,将社会主义的近期目标定为实现对巨额财产收取高额遗产税,对巨额收入收取高额个人所得税,建立社会福利制度是合适的,但因此而放弃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和任务就不对了。

至于是象列宁主义那样通过暴力革命夺取政权,还是象拉萨尔、伯恩斯坦那样主张通过议会道路和平的实现社会主义?我认为这应该具体情况具体对待的问题。一般而言,战乱年代更应该通过暴力革命,和平年代更应该通过改良的方式。列宁主义之所以是在一战初期、二战后期获取了巨大成功,正是因为他的暴力革命道路适合于战乱年代。伯恩斯坦的改良主义之所以在西方国家取得了极大成功,也正是因为西方国家有健全的议会民主制,适合于他的和平改良道路。至于巴枯宁的恐怖破坏的方式,我个人是不认同的。

对于胜利走向胜利心得体会如何写【第四篇】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

上午好!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暨我国抗日战争胜利xx周年。 我们不能忘记,七十年前日本军国侵略我们的那段不堪回首的血泪史:南京大屠杀三十万中国军民轮为日军刀下奴,细菌战下中国人民残缺的身躯;飞机、大炮、机枪重压下血流成河的城市;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醒目门牌;日本军队烧杀抢夺下一个个血与泪的印记

我们更不能忘记,全中国人民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前赴后继,写下的1篇篇壮丽的史篇:国民党军队正面的激烈抗战,八路军敌后战场的艰难开辟,一场场艰苦卓绝的抗战场面,一个个为国捐躯的仁人烈士,1篇篇为唤醒国人血泪控诉的战斗檄文 正因为全国人民的一致对敌,铸造起全民救国的战斗决心,我们才战胜了当时强大而不可一世的日本军队 我们的前人用自己的血与肉,谱写了一曲曲为我们后人所敬仰的可歌诗篇。

同学们,今天,历史的接力棒传到了我们手中,我们可以自豪地说,祖先留给我们一笔笔巨大的精神财富,继承并把它们发扬光大,是我们每个人光荣而艰巨的使命!

尽管我们身处一个和平安定、繁荣昌盛的国度,但优秀的革命传统是不可抛的。在我们平凡的生活里,革命的精神同样可以闪耀出不平凡的光彩。当我们感到了困惑,想把一道难题丢到一旁时,我们就需要耐住性子,相信自己,苦涩的汗水总是可以换来甜蜜的果实。当我们感到了孤独,需要别人帮助时,我们就应该告诉身边的同学,和同学们齐心奋战,一定可以把事情做到最好。当我们感到迷茫,我们就需要为自己确立一个明确的目标,鼓起勇气,向着它迈出坚定的步伐。

艰苦朴素可以让我们学会珍惜生活;团结协作,能够使我们增添力量;不畏困难,可以让我们创造出为人瞩目的成绩!

同学们,不要认为穿名牌是一种 必需 ,也不要觉得 衣来伸手,饭来张口 是一种 正常 ,更不能以为享受安逸的生活对我们来说 理所应当 。摆在我们面前的同样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任务 将祖国建设得更加富强,赢得世界每一个国家的尊重。

同学们,请不要忘记我们曾经被人侵略与蹂躏的那一段痛苦的血泪史,我们也决不能让痛苦的历史在我们身上重演,我们爱好和平,我们更不能屈辱于战争。所以,当祖国的命运紧紧系在我们这一代人身上时,我们能做的是把自已锻炼成一位对社会有用的人。

为此,学校将4月定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xx周年主题月 我们的主题是 铭记历史,圆梦中华 。上个星期在大家的精心准备下我们各中队已经都举行了纪念抗战胜利xx周年的主题队会效果非常好;听说高年级的有些同学不仅了解了历史还思考了历史,在课余聊起了中国,聊起了自己的中国梦想。接下来学校将开展一次 今天,我怎样圆中国梦 的演讲比赛让更多地同学来说说历史,说说梦想;此外学校将开辟一个 抗日战争在萧山的图文展 让更多的同学来了解抗战历史,选派一批优秀的少先队员考察抗日战争遗迹,听抗战老兵将抗战的故事等。

同学们,历史只能代表过去,我们铭记历史是为了从中吸取 落后就要挨打 的教训;梦想才是代表未来,我们筑梦中华是为了让我们的人生更有意义,让我们的祖国因我们而自豪!

同学们,让我们和着铿锵的《义勇军进行曲》,昂首挺胸,迈着坚定的步伐,齐步走向未来!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