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范文 > 范文大全 >

创业的故事(优推5篇)

网友发表时间 95601

发表时间

【导言】此例“创业的故事(优推5篇)”的范文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创业的故事【第一篇】

养殖业作为通向致富道路的手段之一,早已被山东平度市同和街道办事处利用并广泛推广,很多村都依靠养殖猪、羊、鸡等畜禽创收。而谈到特色养殖,同和街道沟崖村的狐狸养殖首屈一指 。近日,记者了解到,平度市同和街道沟崖村有几户农民靠养狐狸创收,该村养狐狸的户数虽然不多,但在平度地区却是相对集中的地方,属于沟崖村的特色产业。

近日,记者从同和街道办事处了解到,该街道辖区内的沟崖村以养殖狐狸而闻名。“我们是平度市养狐狸最早的一批,已经养了13年。”沟崖村最大的狐狸养殖户李新强告诉记者,“一开始投入五千元 ,买了6只母狐狸,2只公狐狸,第一年净赚了一万多元 ,一万元在当时可不是个小数目啊。”

“村中养殖狐狸的家庭也都种着地,养狐狸属于额外创收,是村民自主经营的产业。”村长李强介绍,“最早一批养狐狸的只有两三家,后来不少村民听说养狐狸很赚钱,也跟着养了起来。”目前沟崖村共有7家狐狸养殖户,最多时达到14户,但几年前的一场“犬瘟热”,导致全村病死的狐狸非常多,村民损失惨重。李新强的妻子田莉说:“当时我家赔了6万多块,有些养殖户折腾不起便放弃养殖了,我们觉得养狐狸还是很有前景的,就一直坚持了下来。”

“狐狸比想象中好养,每天喂一遍食物,没有多大野性,不用格外操心。”田莉笑着说,“养狐狸主要是卖狐狸皮,优质狐狸皮每张能卖1000多元,小一点的卖600多元 ,一年大概要养600多只狐狸,扣除成本,一年能赚 10多万元 。”据介绍,养狐狸的成本并不高,种狐狸每只600元 ,平均产幼仔5只,喂养的食物主要是鸡架、小杂鱼、玉米面等低价饲料。

学习人工授精销售种狐狸

据田莉介绍,她家的养殖场大约有4亩,记者与田莉在养殖场转了一圈,发现狐狸都被关在小笼子里,笼子分两排摆放着,每排10多个,每个笼子长约20米,都连接在一起。时值4月上旬,正是母狐狸产仔高峰期,目前笼子里大概有200多只狐狸幼仔,体积比鸡蛋大一点,尽管小却无需人工照料。在笼子旁边,是专门挂狐狸皮的棚子,记者看到棚子里挂着以前扒好的狐狸皮。据田莉介绍:“每年10月底开始为狐狸扒皮,村中其他养殖户都卖整只狐狸,狐狸被运送到外地扒皮,只有我们家为了多赚点钱,自行为狐狸扒皮。”

“为了节约成本,我还特意去潍坊学习了人工授精技术,那是8年前,当时交了500块钱学费学了一个月。”田莉指着给狐狸人工授精用的设备说:“这套设备花了4000多元 ,现在平度市的狐狸养殖户都到我这儿来配种,每次配种成功收取60块钱,本钱早就赚回来了。”记者了解到,每年七八月份是狐狸养殖户购买新种的季节。田莉说:“我家从8年前自行为母狐狸配种开始 ,就搞副业卖种狐狸,每只650元 ,一年收入也过万。”

拟建合作社,扩大知名度

据了解,沟崖村的狐狸养殖户的对外销售渠道很单一 ,仅靠中间商前来收购。“养殖户都知道如果通过中间商收购,狐狸皮价格会被压得很低,本来可以卖1000元 ,通过中间商却只能卖800元 ,就是明知道吃亏也没办法。”李新强说,“从去年开始我便与大伙商量着建一个合作社 ,自产自销,这样既能多赚钱,又能树立品牌,扩大知名度,一举多得。”

目前,关于筹建合作社的相关事宜正在商议当中,田莉说:“我相信合作社会尽快建成的,大伙都希望早建成早赚钱。”

创业的故事【第二篇】

有一个地方,它是文艺青年的精神部落,它以“小清新”的形象成为中国互联网的另类;12年的陪伴,拥有将近2亿的用户,为坚守情怀放弃商业化之路。它就是文艺青年的精神港湾--豆瓣。

他,一个人在星巴克用三个月时间写出编程,把写出的程序发布到网上,用户可标记自己喜欢的图书、电影、音乐,豆瓣会根据标记推荐合适的内容;这就是豆瓣的前身,名字取名为他所居住的豆瓣胡同;而这个文艺青年就是豆瓣网创始人阿北。

豆瓣从20xx年创立,到现在已经告别了本命年;12年的漫漫征程,文艺的豆瓣没有发展为庞然大物,而是始终如一的坚守小众情怀,坚持为文艺青年留守最后的精神部落。

在如今复杂的互联网领域,能够沉下心打磨产品,为情怀做到极致纯粹,阿北确实是互联网的另类。如今豆瓣将近2亿的用户,而坚守文艺情怀的阿北却很难大规模商业化;我们看到的豆瓣已经经历过数次迭代,也有了小规模的广告,可这丝毫不影响豆瓣的文艺气息。

曾在豆瓣上活跃的一代人已经成为社会的中流砥柱,也逐渐告别了文艺的气息;有的已嫁做人妻或人夫,有的或已成为佛系青年,早已告别年轻时得稚嫩与文艺。如今的我们扎进了柴米油盐,没有了琴棋书画,习惯了朝九晚五,忘记了浪迹天涯;豆瓣成了一代人祭奠青春的精神部落。

作为90后,还是要感谢豆瓣,感谢阿北为阅读、旅行、电影搭建干净、纯净的豆瓣。

阿北是有情怀的,为豆瓣坚守了12年,曾经的对手开心网、饭否、天涯、人人网基本已经成为历史;而豆瓣依然为寻找更好的商业化而奔走。

在豆瓣初期,阿北全靠情怀来做好豆瓣;他对豆瓣的期望,不能用用户量来描述,也不能用融资来表达,他希望豆瓣能促进文化产品的多元化。譬如,即便是很生涩的书,也能在豆瓣找到同道中人,无论多匪夷所思的爱好,也能在豆瓣小组中发现知己。

从最初起家的读书、音乐、电影,到扩展为后来的小组、同城、阅读、FM、电商,阿北在寻求豆瓣商业化的路上做出了不少努力,可始终没看到豆瓣的爆发式发展;在阿北的心中,豆瓣不管如何商业化都不要触碰到用户的底线,他依然希望豆瓣成为每个人的精神部落。

豆瓣为文艺青年搭建兴趣部落,使其产生UGC内容,阿北坚持去中心化的模式,使豆瓣逐渐建立庞大的泛兴趣小组;可后来的变现之路走得异常艰难。

阿北曾经想过把豆瓣拆分VIE,谋求在国内上市;一份豆瓣内部信使豆瓣仅仅保留了海外上市的机会。豆瓣在20xx年拿到5000万的C轮融资后,阿北错过了带领豆瓣上市的机会。

也因为他的情怀,使豆瓣错过了电影票务、书籍电商,甚至错过了移动互联网时代;当市场被对手瓜分后,阿北才反应过来推出了豆瓣读书、豆瓣电影、豆瓣音乐、豆瓣小组、豆瓣FM、豆瓣市集,可没有一个产品获得用户的肯定。

阿北在20xx年豆瓣年会上公开承认豆瓣错失了移动互联网,在快节奏的移动互联时代,因公司战略失误,豆瓣成了一家格格不入的慢公司。

在豆瓣最熟悉的读书、音乐、电影三大领域,也逐渐分别被微信读书、网易云音乐、猫眼电影反超,阿北在豆瓣变现的路上走得越来越艰难。

后来,阿北开始重视豆瓣阅读,希望借助豆瓣的用户发掘平台原生内容,积累了两万多名作者和8000多部独家作品,有10部小说售出了影视改编权;不过也走得异常艰难。

豆瓣成立飞船影业,致力于影视IP开发和新导演扶持,影视IP以开发豆瓣阅读为基础,将选择好的豆瓣阅读小说,组织编剧、导演和主创,并参与后续电影的投资和开发。

去年,豆瓣时间上线,开始进军知识付费领域,第一期节目由北岛领军坐阵讲诗歌;定价为128元的102期课程,上线5天销售额过百万,7天付费订阅用户过万;可见还有很多人为豆瓣的情怀买单的。

豆瓣的商业化之路举步维艰,还是祝福有情怀的阿北,给一代人保存的精神家园。

许多年后,希望依然可以看到豆瓣保留初心,成为互联网领域的乌托邦;当一代人回首过往,豆瓣成为我们找寻记忆的精神家园。

豆瓣的坚持源于情怀,情怀的坚守源于阿北。

阿北,他的名字叫杨勃。

创业的故事【第三篇】

这样一位经历了上山下乡、当兵、重入大学、弃文从商等众多人生经历的传奇人物,用风趣幽默的语言带领大家走进他的奋斗人生……

第一个100万挣得很容易

1992年,在中关村的高梁路斜街,郭凡生用自己的7万元开始了创业之旅,一家叫慧聪的小公司成立了!他们创业最初所做的事情就是:把中关村的电脑价格收集在一起,每周去印一本小册子集中披露,起到一个使价格公开的作用。开始很多商家都拒绝刊登,但慧聪商情出了几期以后,中关村的大小老板们一面怒骂老郭的商情削薄了自己的利润,一面花钱找他刊登商情,因为不登就做不了买卖了,所有人都拿着商情的报价去买东西。这本印刷简陋的小册子出现后的结果就是:大家都去买便宜的东西了。郭凡生也因此创造了一个网络低迷时代的传奇:将一个注册资金14。8万元的小公司,发展成为资产总值10亿元的以互联网为技术依托的慧聪国际资讯有限公司--专门吃网络饭、赚信息钱。

一夜创造126个百万富翁

20xx年12月17日,慧聪国际在香港上市,一夜之间创造了126个亿万富翁。他们在慧聪的平均工作年限是6年。郭凡生终于在创业的12年后证明了自己的承诺,他可以理直气壮地说:“一个上市公司一下子创造了这么多的百万富翁是‘前无古人’的,也许有的创造了几个亿万富翁,但创造的百万富翁绝对没有这么多的。好的企业制度把笨人变聪明,把懒人变勤奋。”

郭凡生对企业家的社会责任深有感触。20xx年8月,郭凡生回到内蒙和13个战友聚会,他才知道其中有6个人已经下岗。其中一个战友在工地上用推车推土,每车只有6元钱,筹集供儿子上学的学费。但几个月后,郭凡生得到消息,因为付不起学费,战友服毒自杀未遂。当郭凡生回内蒙探望时,看着已经言语不便的战友,他深深触动了,问自己:“为什么你成功了,还有人下岗?”他才真正意识到作为企业家社会责任的沉重。他开始重新思索自己的社会责任:“上市不意味着我拥有了财富,不意味着成功,而是意味着我的社会责任加重了。不要只记得上市的高兴和荣耀,而是要在责任中找到自己的方向。”

有梦就有负担,我尽量不让自己去纺织梦。”一向以能侃出名的郭凡生却不喜交际,不喜欢高尔夫等活动,生活简单有规律,每天早上6点钟起床,跑完步洗个冷水澡上班工作,按时回家吃晚饭,陪家人。甚至不配座驾和司机,自己出门打车,闲暇时养鸟养花,甚至养蝈蝈儿和蟋蟀,在田园情趣中寻找平静和悠闲。郭凡生说这就是他选择的生活方式。

创业的故事【第四篇】

有一次,路易手下的一名工厂经理向他请教,因为他的员工一直无法完成定额。为此路易派了一个自己十分赏识的人任厂长,但情况仍然无法改观。于是,他决定自己亲自处理这事。

有一天,路易来到工厂,问厂长:“像你这么能干的人,怎么会无法使工厂发挥出工作效率?”

“我不知道,”那人回答,“我向那些人说尽好话,我又发誓又诅咒的。我也曾威胁要把他们开除。但一点效果也没有。他们还是无法达到预定的生产目标。”

“我们一起去车间看看吧!”路易说。

当时日班已结束,夜班正要开始。

到了生产车间后,路易问一个正要下班的工人:“你们这一班今天制造了几步暖气机?”

“8部”。

路易不说一句话,在地板上用粉笔写下一个大大的阿拉伯数“8”字,然后离开了。

夜班工人上班时,看到地板上那个“8”字,就问这是什么意思。“大老板今天来这儿了,”那位日班工作的员工说,“他问我们制造了几部暖气机,我们说8部,他就把它写在了地板上。”

第二天早上,路易又来到工厂。看到夜班工人。看到夜班工人已把“8”擦掉,写上一个大大的“9”,就满意地离开了。

日班工人第二天早上来上班时,当然看到了那个大大的“9”字。一个爱激动的工人大声叫道:“这意思是夜班工人比我们强,我们要让他们看看到底是谁强!”他们加紧工作,那晚他们下班之后,留下一个颇具威胁的“12”。

就这样,两班工人竞争起来。不久之后,这家产量一直落后的工厂,终于超过了其他的工厂。

人人都有争强好胜的心理。合理的引导这种心理,把竞争引入日常的管理中,激发人的潜力,从而获得良好的效果。

创业的故事【第五篇】

陈懿:从一个雇员到创业家的转变

曾经供职于中国最大的虚拟社区,一位温婉的职场妈妈毅然决定自己创业。陈懿在互联网行业工作了7年,支持她创业的是曾经的搭档。既然有一个好的点子,为什么不去实现它?

陈懿项目是一个“儿童虚拟社区”。现在已经不是一个害怕孩子沉迷于网游的时代,70年代的人那时候是一个TVgeneration,而现在90年代的孩子是一个internationalgeneration,陈懿有一个长远的眼光。与普通家长苦于如何防止孩子长时间沉迷网络不同,她从困惑中汲取灵感,打造一个益智类儿童社区,拥有来自于3-12岁近300万儿童注册用户。在蜂蜂乐园里,孩子们通过完成每天的任务量——这些融合了语数外知识的智力游戏补充了孩子们在课外的休闲需求,又不至于沉迷网游。

在以男性为主导的互联网行业,陈懿的创业之路困难重重。由于这个全新的商业计划在国内从未有可借鉴的先例,网站的建设就花了整整两年。在被问及蜂蜂乐园与摩尔庄园的区别是,陈懿说,这是两个不同的产品概念,蜂蜂乐园不是网游,不通过卖道具赚钱,是一个纯学习型的网站。目前,蜂蜂乐园已完成首轮风投,未来的盈利状况可预见。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