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二年级生日的日记(精选5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请您参阅】下面供您参考的“实用二年级生日的日记(精选5篇)”是由阿拉网友精心整理分享的,供您阅读参考之用,希望此例范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一下小编了!

二年级生日的日记【第一篇】

二年级数学上册《数学广角》教学设计

二年级数学上册《数学广角》教学设计

《数学广角》是义务教育教科书二年级上册的第一课时。教材以学生熟悉而又感兴趣的生活场景为依托,重在向学生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将学习活动置于模拟情景中,给学生提供操作和活动的机会,初步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为学生今后学习组合数字和学习概率统计奠定基础。

根据对教材的分析,我确立了以下教学目标:

①通过观察、比较、实验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

②引导学生发现和应用排列组合的规律,做到不重复也不遗漏地找出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

③培养初步的观察、分析、及推理能力和有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能力。

④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习数学、探索数学的浓厚兴趣。

⑤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养成与人合作交流的良好习惯。

我确定本节课教学重点是掌握求简单事物的排列和组合的方法,难点是引导学生发现规律,做到不重复也不遗漏地找出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

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需要用排列组合来解决的知识。如搭配衣服、搭配早餐,密码箱中密码的排列数等等,作为二年级的学生,已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因此在数学学习中注意安排生动有趣的活动,让学生通过这些活动来进行学习,经历简单的排列组合规律的数学知识探索过程,让学生在活动中探究新知,发现规律,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

课程标准确立了“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理念,基于这样的认识,这节课我主要采用的教学方法有:

1、从生活情景出发,为学生创设探究学习的情境。这节课,我力求从学生的生活情境出发,为学生学习创设“三个小朋友带我们游数学广角”这样一个探究的情境。

2、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3、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让他们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进行独立思考,并与同伴交流,亲身经历问题提出、问题解决的过程,体验学习成功的乐趣。

4.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

5.电子白板的使用。 本节课我完全利用了电子白板自带功能去满足整节课堂的需要!电子白板的最大特色就是编辑和展示共存交互性!教学中我运用了书写、标注…多媒体展示和传统黑板书写相结合的功能,直接在图片和课件展示中去记录、标注和批阅;在生动直观的教学过程中巩固和强化我们学习的内容。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数学课程标准》提出了重视学生学习过程的全新理念,要求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在以往的教学中,我更多关注的是学生获取“知识与技能”的结果。教学不能为了快速获得结果,而大大缩短知识的形成过程。因此我在设计这节课时,尝试采取多种手段引导每一个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无论是探索新知的过程还是练习的设计都注重生活与数学的结合。本节课在学生学习方法上力求体现:

1、联系生活实际解决身边问题,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2、在具体的生活情景中让学生亲身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探索成功的快乐。

3、通过动手操作、独立思考和开展同桌合作交流活动,完善自己的想法,构建自己独特的学习方法。

4、通过灵活、有趣的练习,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寻求解决问题的多种办法。

本节课我还试图在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方面探索和研究,通过学生日常生活中简单的事例,让学生运用操作、演示等直观手段解决问题,让学生“读——理解”、“疑——提问”、“做——解决问题”、“说——表达交流”,并在其中获得对基本数学思想方法的感悟在向学生渗透这些数学思想和方法的同时,初步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解决问题的意识。

二年级生日的日记【第二篇】

数学二年级上册北师大版《花园》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花园

教学目标:

1、结合全体情境,提出并解决与倍有关的数学问题,培养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解决问题的活动,进一步体会倍与乘、除法运算的联系。

教学重点:

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倍的含义。

教学难点:

倍的逆向思考的`问题。

教学过程:

一、情景创设

师:今天的天气真不错,老师带大家一块去花园走走,呼吸新鲜的空气好吗?这几天天气真好,空气清新,我们一起到美丽的花园去看看吧!

二、问题探究

1. 理解图意(出示挂图课件)

师:现在我们已经来到了花园,大家看到了什么?你发现了什么数学信息?

生汇报

2. 提出问题

3. 师: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呀,根据收集到的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呢?说给你的同桌听。

指名汇报,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板书问题。

4. 解决问题

⑴师:如何解答这些这些问题呢?请大家在练习本上列式计算,独立解答问题。你们先画一画再算一算

⑵组织学生交流汇报,同时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师:谁来解答第一个问题呢?

师:这二个问题谁来解答?

4、教师小结

师:同学们回答得真不错,观察一幅图时,我们要从多角度去发现问题,找出数量之间的关系,正确理解题意,列出算式解决问题。

三、体验感悟

师: 刚才在大家的问题提得真好,解答的同学也回答得十分准确。老师真为你们高兴。现在老师再考考你们。

师:请同学翻开课本第73页。

师:一起解决。谁先来说说题意。

四、实践应用

完成练一练1,2,3,4题

第1、2题:画一画,算一算。

完成在书上,集体订正。

第3题:让学生收集正确信息,提出问题并解答

生汇报

师:同才大家讨论得十分激烈,请同学们来说说你们小组有哪些获?

第4题:让学生自己估计,测量,让后填写

师:老师这儿有两条绳子。一条是红绳,一条是黑绳。请你们先估计它们大约有多长?

师:再量一量实际有多长,然后解答问题,并列出算式。

(学生独立做完,再反馈)

师:除了用除法解决这个问题外,还有其它的办法吗?

(以黑绳的长度为单位,量一量红绳的长,量的次数就是所求的答案。)

生读题

五、小结

师:这节课,大家都学得不错,谁来说说你在本节课学会了什么?

二年级生日的日记【第三篇】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平行四边形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结合生活情境和实际操作,直观地认识平行四边形。

〖教材分析

学生在一年级下册已经对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等平面图形有了初步的认识,本册又对长方形、正方形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而作为平面图形家族一员的平行四边形却是第一次出现。平行四边形的出现对于丰富学生对现实世界的认识,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都有十分积极的意义。本节课教材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通过观察、操作、体验构建直观的、形象化的平行四边形表象,不仅能引导学生感受数学的学习方法,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同时也为学生将

来进一步学习习近平行四边形等平面图形知识奠定基础。

〖学校及学生状况分析

二年级下学期的学生已经积累了一些有关“空间与图形”的知识和经验,形成了一定程度的空间感。学生在一年级下学期就对平面图形有了初步的认识,本单元又对长方形、正方形进行了进一步的学习,可以说学生对平面图形的感知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平行四边形的认识,虽然教材中是第一次出现,但在生活中很多学生都接触过,对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只要注意结合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借助学生生活实际有关的具体情境,学生就能比较容易掌握。教学中还应充分利用各种教具、学具和现代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观察、操作、体验的活动空间,引导学生直观地认识平行四边形,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设计

(一)创设活动情境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变魔术吗?

(生自由回答。)

师:现在老师要变魔术给你们看一看。

(教师拿出一个长方形教具,拉动长方形框架对角使其变为另一个图形。向不同的方向拉,这样反复做几次。)

师:你们想不想试一试? (学生跃跃欲试。)

(二)探索新知

1.做一做

(1)师:同学们,你们可以亲自动手做一做。你在拉动时注意观察拉动后的长方形发生了哪些变化?这个新图形又是什么样的?并把自己的想法与同伴说一说。

(以小组为单位开始活动,教师在小组内随时指导。)

(通过动手操作,学生不难发现长方形拉动后角不再是直角了或是角的大小变了,但边的长短没有变。)

(2)以小组汇报方式在全班反馈:新图形与长方形的联系与区别,描述新图形的形状。

(学生语言表达不一定清楚,但只要意思对,教师这时都要给予鼓励。)

(3)你们知道长方形变化后得到的是什么图形吗?

(学生回答。这时有的学生能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说出这是平行四边形,如说不出教师可以直接揭示。)

(设计意图通过动手操作,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活动体验、小组交流自主发现平行四边形与长方形的联系与区别。)

2.说一说

(1)师:这样的图形你们在生活中见过吗?在哪儿?

(给学生思考时间,引导学生在小组内说一说。)

(设计意图让学生先独立思考是为了有较完整的思维,小组交流是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进来。)

(2)小组形式汇报反馈。

当学生语言表达不清时,要在尊重学生的基础上,鼓励他把话说完整。

(3)课件演示生活中见到的平行四边形。

(设计意图通过真实的生活情境进一步认识平行四边形,让学生感到平行四边形离我们并不远。)

3.画一画

(1)师:你们想把刚才在生活中找到的这些平行四边形在点子图中画出来吗?

(2)出示附页3中的点子图。学生动手画一画。

(对有困难的学生,教师要随机指导。)

(3)展示作品,引导学生参与评价。

(设计意图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在评价中自我反思。)

4.拼一拼

(以游戏的方式进行。)

(1)师:现在我们来做拼图游戏,用你们手中的七巧板来拼一拼今天我们认识的平行四边形。

(2)生进行拼图游戏,教师巡视指导。

(鼓励学生用多种组合拼出平行四边形。学生拼图过程中可以与同伴随意交流。)

(设计意图学生经过以上的数学活动,可能已经疲劳了,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此活动以游戏的方式进行,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拼一拼,进一步直观认识平行四边形。)

(三)小结本节课内容,布置实践作业

这节课我们认识了一个新图形――平行四边形,并知道在我们的生活中可以找到它。请你们对生活中物体再进行观察,去找一找我们今天认识的这个新图形。

〖案例点评

本案例中,教师借助拉动长方形框架对角使之变成平行四边形的活动,使学生直观地认识了平行四边形。教学中,教师更多地关注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然后再通过观察、操作、比较等活动认识平行四边形,使学生在头脑中建立图形与图形之间的联系;又通过演示课件使学生从实物情境中抽象出平行四边形,并在头脑中形成平行四边形的表象。教师能够充分利用各种教具、学具和现代信息技术,使学生认识和探索图形的过程更具趣味性和挑战性。

二年级生日的日记【第四篇】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儿童乐园》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结合“儿童乐园”这一现实的情境,逐步发展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2、结合解决问题,经历把相同加数的连加算式抽象成为乘法算式的过程,初步体会乘法运算的意义,体会乘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3、会把相同加数的连加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知道它各部分的名称、读法、并应用加法算式计算简单的乘法算式的.结果。

教学重难点:

会把相同加数的连加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知道它各部分的名称、读法、并应用加法算式计算简单的乘法算式的结果。

教学过程:

活动一:数一数

1、教师让学生回忆上节课用几个几个数的方法,列出加法算式,引导学生数一数身边的事物。

2、教师提问:每人发2本练习本,要准备多少本?

3、揭题:连加太麻烦,研究一种简便的表示方法。

活动二:数一数,列一列

1、示儿童乐园,提出数学问题

2、引导学生列出算式:2+2+2+2=8

3+3+3=9;4+4+4+4+4+4=24;1+2+3=6

3、教师介绍用乘法表示第一算式:

2×4=8,以及它各部分的名称。

4、由学生选择后三个的一个,改写成乘法算式,并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5、讨论1+2+3=6?为什么不能列出乘法算式。

活动三:找一找

1、找一找身边哪些问题可以用乘法?

2、试一试,让学生独立试做,引导学生说一说3×4中4从哪来的?

活动四:

小结:乘法的意义

二年级生日的日记【第五篇】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一课时《铅笔有多长》教学目标:

1.经历实际测量的过程,认识1分米和1毫米有多长,掌握米、分米、厘米和毫米之间的关系,能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感受分米、毫米的实际意义,积累测量经验,初步发展空间观念。

2.能根据具体情境恰当选择长度单位,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进一步体会单位的实际意义,初步发展估测意识,并激发学生对测量学习的好奇心和参与测量活动的主动性。

3.通过寻找生活中“1分米”“1毫米”的事物,加强对分米和毫米实际意义的体会,并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

认识1分米、1毫米有多长。理解米、分米、厘米和毫米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

感知1分米以及1毫米的长度。

教学过程:

一、谜语导入

师:在上课之前,我们一起来猜个谜语:“身穿花衣裳,身体细又长,想要写好字,全靠它帮忙。”猜一猜它是什么?

生:铅笔。

师:铅笔是我们学习的伙伴,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铅笔有多长”。

板书课题《铅笔有多长》

二、探究新知

1.认识分米。

(1)估一估。(1分钟)

出示一支铅笔。

师:用我们所学的知识估一估这枝铅笔大约有多长?

请2~3名同学起来说一说。

(2)量一量(2分钟)

引导学生思考:如果想要知道铅笔到底多长该怎么办?

生:用尺子量一量。

师:请大家将答题卡拿出来,第1题中的铅笔长度与老师手中的

铅笔长度是一样的,量一量并将问题填写完整。

师:这支铅笔有多长呢?

生:这支铅笔的长度是10厘米。

师:10厘米还有另外一种说法,你们想知道吗?

师:10厘米也可称为1分米。分米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第一个新的长度单位,用字母dm表示。全班齐读。

师:那我们用用什么符号将1分米与10厘米联系起来呢?

生:1分米=10厘米。用字母表示是1dm=10cm。

全班齐读两遍,并板书。

师:所以刚才这支铅笔的长度可以说是10厘米。还可以怎么说?生:这支铅笔的长度是1分米。

(3)找一找。(3分钟)请3名同学说一说即可。

师:你能在尺子上找一找从哪个刻度到哪个刻度也是1分米吗?生1:从1刻度到11刻度

生2:从5刻度到15刻度。

……

小结:尺子上只要长度是10厘米的就是1分米。

(4)比一比(2分钟)

师:接下来我们就要想办法把这1分米记住了。要请拇指和食指来帮忙了,像这样在尺子上比划出1分米。拿掉尺子,注意保持手指之间的距离不变,跟你的同桌比一比。

师:好,再用尺子量一量,将这1分米放进我们的脑海。闭上眼睛,记住这个1分米。

(5)联系生活(2分钟)

请2~3个同学说一说

师:拿着这个1分米,想一想,在我们的教室里或者家里有什么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分米的?

生:开关板的长度大约是1分米。

生:粉笔盒的长度大约是1分米。

(6)运用1分米。(3分钟)

师:在我们小朋友的身上也藏着1分米,找一找。

生:拇指与食指伸直后长度大约是1分米。

师:大拇指与食指伸直的这个距离称作:一拃。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年龄的增长,一拃的长度越来越大。比如老师的一拃就比你们

的一拃大。所以我们应该说是小朋友的一拃长大约是1分米。

师:那现在就用我们的一拃测量下课桌桌面的长度大约是几分米?

生:课桌的长度大约是5分米。

生交流汇报。

(7)探究分米与米之间的关系(5分钟)

教师出示一把米尺,这是一把1米长的尺子,这个我们以前已经认识了,我们也都知道1米里面有100个1厘米是吧,那现在咱们来看看这1米里面有几个1分米吧?谁来猜测一下?

师:你是根据什么来这样猜测的?

师:接下来我们来做一个小实验,验证下你们猜得对不对。

师示范:在贴的过程中,我们应注意什么问题呢?

生:注意要对齐,要一个接着一个。

故意错误示范,让生来订正。

请两三名同学上黑板进行活动,并让其他学生统计已经贴到几分米了,可以换成几厘米。

得出结论:1米=10分米。用字母表示是1m=10dm。并板书

2.认识毫米

(1)说一说(2分钟)

师:老师这里还有一支铅笔,请你用尺子量一量这支铅笔的长度是多少?

生:铅笔的长度大约6厘米。

师:有不同意见的吗?

生:这支铅笔的长度大约是7厘米。

师:怎么会这样?那是6厘米准确呢还是7厘米准确呢?

生:两个都不准确。

师:其实我们测量物体长度的时候经常会遇到测量结果不是整理米数的情况,这时候就需要一个新的单位来帮忙,它就是毫米。毫米是一个比厘米还要小的长度单位。用字母mm表示。

引导学生观察0刻度到1刻度之间,会发现有很多的小格。

师:其中的1小格就是1毫米。2格就是?3格呢?

(2)感知1毫米(2分钟)

师:同学们知道1毫米有多长吗?让我们一起在尺子上找一找,用手比划出来,感觉如何?

生:1毫米太小了。

(3)联系生活(2分钟)

师:是啊,1毫米实在太小了,像老师手上这个光盘的厚度就大约是1毫米。再想一想,我们生活中什么物体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呢?

生:银行卡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

生:硬币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

请大家拿出1角的硬币,再次感受下1毫米。将1毫米也放进脑海。

(4)厘米与毫米的关系(2分钟)

师:同学们拿出尺子看一看1厘米里面有几个1毫米?

让生说一说

师:你怎么知道的?

生:通过数一数。

全班一起数一数,得出结论,1厘米=10毫米,用字母表示是1cm=10mm。

(4)正确读出铅笔的长度。(2分钟)

师:那学习了新的长度单位毫米后,你能正确读出铅笔的长度了嘛?

生:铅笔的长度是6厘米4毫米。

小结:有了毫米的帮忙,我们的测量结果就更加精确了。

3.排一排(2分钟)

今天我们新认识了两个长度单位:分米和毫米。加上之前学的米和厘米一共有4个长度单位,谁来帮它们排排队呢?

从大到小:米、分米、厘米、毫米

从小到大:毫米、厘米、分米、米。

三、巩固练习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新知识,就要懂得运用到生活中,现在老师想考考你们,敢不敢接受老师的挑战。

1.单位换算

7米=分米

3厘米=()毫米

90分米=()米

60厘米=()分米

5dm=()cm

70mm=()cm

2.请你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数学书的长度大约是3()

旗杆的高度大约是8()

一本新华字典厚度约6()

橡皮擦的厚度大约11()

师:数学书的长度大约是3()

生:数学书的长度大约是3分米。

师:为什么不填其他的单位呢?

生:3米太大了,3厘米太小了,3毫米更不可能。

师:对了,所以填对单位是很重要的,如果你填错了,会被笑话的。

其他题目直接让孩子说一说该填什么单位。

3.把不合理的地方改过来。

出示一段话,教材35页中一段淘气的日记:

今天早晨,我从2分米长的床上爬起来,拿起1毫米长的牙刷刷完牙后,洗了洗脸,用70米长的毛巾把脸擦干,吃过早饭去上学,学校离我家不远,大约有900毫米远,来到学校,我坐在5米高的凳子上,拿出7厘米厚的语文书,准备开始上语文课。

①由老师读一读,在错误的地方故作惊讶,让学生发现问题。②同桌讨论一下,哪里有问题,又该怎么改呢?

③请同学指出错误之处,大家一起判断改得对吗?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有什么收获?

师小结:今天我们认识了两个新的长度单位“分米”和“毫米”,知道了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并学会了量小物体的长度及单位间的换算。

五、板书设计

分米(dm)毫米(mm)

1分米=10厘米1dm=10cm

1米=10分米1m=10dm

1厘米=10毫米1cm=10mm

48 1901088
");
单篇付费复制
付费后即可复制该篇文章

限时特价:6.99 元/篇原价:20元

微信支付
包月付费复制
付费后30天站内所有文章不限量复制

限时特价:15.9 元/月原价:100元

微信支付
联系我们
付费后若不能复制,请刷新页面重试。 (复制和下载权限相互独立,并不通用) 还有问题,再加客服QQ。 在线时间:星期一至五 8:30~12:30 14:0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