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黛玉进贾府课文翻译 曹雪芹林黛玉进贾府课文原文精编5篇
【导言】此例“林黛玉进贾府课文翻译 曹雪芹林黛玉进贾府课文原文精编5篇”的范文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有关林黛玉进贾府课文翻译(推荐1
又过了一个仲夏,天依旧那么热,夜依旧那么凉,梦想依旧高高在上。但每个人依旧努力在往上爬,想要爬到云端,触摸梦想。
太阳东升西落,天天如是循环往复。初三6班,全新的环境,陌生,紧张甚至恐惧。但幸好不变的同学老师,不变的感情。其实我很恐惧初三的到来。
知了在窗外尽情地歌咏着生命之光,而窗内的我们也在为未来谱写美妙的乐章。初三的到来迫使我们长大,从幼稚逐渐走向成熟。每个人似乎都像是一夜长大的少年,明白了自己承担的责任。走廊里没有了喧嚣打闹,有的只是同学之间的谈话和请教,每个人都开始规划高中与大学甚至于未来的生活。这让我觉得沉重,压抑。每个人都在“蠢蠢欲动”,鼓足了劲儿,准备在中考时尽情地宣泄。这种潜在的压力推着我也在向前跑,超越别人成为我们的目标,冲破终点是我们始终如一的目的。
坚韧的毅力是冲破终点强有力的后盾。说实在的,很多时候我都会认为自己学不下去了,我真的感觉两年的苦,我都已经受够了。但是抬起头扫视一周,会发现最初的同学依然在你身边,大家都还在坚持,我又有什么理由退缩呢。并且大家在这里,虽有繁重的学业,但每天依旧有欢声笑语,不是么?这让我孤独的心找到了温暖,让我徘徊的心了下来。
树叶瑟瑟地抖了起来,花儿开始隐世修炼。闷热的教室开始变得凉爽,胳膊都藏了起来。书依旧在哗哗地翻着,笔依旧刷刷地写着,大家都在不停歇地跑着。此刻的我也在储存着能量,准备最后一百米冲刺。初三的我们,暗暗地对自己说:“加油!”
人生是一张单程的车票,一去无返,我们能做的只有不断努力,我么能依靠的只有自己!
关于走进初三作文2如果说青春是一部精彩的小说,那么初三就是小说中最美的篇章;如果说青春是一次长途的旅行,那么初三便是沿途最美的风景;如果说青春是一首多姿多彩的歌,那么初三便是这歌中最有活力的音符。初三,你让我深深感到,青春因你而精彩!
初三的我们,不要抱着爱不释手的娃娃,不再缠着妈妈讲白雪公主的故事,而是静静地捧着一本书,倒上一杯茶气腾腾的茶,享受着在书海中遨游的乐趣。初三了,我们不再像以前那样幼稚可爱,也不像高中学子那样少年老成,我们学会了观雨时诵读“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学会了拍案而起时大呼“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学会了烦心之时默念“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父母笑着告诉我们,你们长大了。是啊!初三给我们的青春带来了成熟。
初三的我们在追求上喜欢叛逆,我们不是父母的宠物,我们要属于自己的自由,到了初三,我们有了自己的审判观,喜欢追求摇滚歌曲的肆意,也喜欢追求贝多芬的变奏曲之意境;喜欢追求丰子恺的幽默诙谐,也喜欢追求席慕容的抒情文笔;喜欢那勇猛果敢的辛巴达,也喜欢那具倾国倾城貌的林黛玉。老师告诉我们,你们敢爱敢恨了。是啊!初三给我们的青春带来了勇敢。
初三的我们在学习上喜欢挫折,我们喜欢像一个战士那样面对挑战,面对学习上的困难,我们领悟到了“天外有天”,它让我们奋进;我们领悟到了淘汰的残酷,它让我们越挫越勇,我们领悟到了时间就是生命,它让我们学会更珍惜时间。我们对自己说,你们变聪明了。是啊!初三给我们的青春带来了智慧。
初三,青春因你而精彩!朋友,人生就像白驹过隙,好好把握初三,让它绽放最夺目的色彩吧!
关于走进初三作文3九月悄然而至,叩开了校园的大门;我们悄然而至,叩开了初三的大门。
岁月如流水般无痕,从指尖悄然而逝,渐行渐远,转眼间,我们已成了别人的学哥学姐。没有了初一时的那份新奇,没有了初二时的那份轻松,初三的我们,背负着压力与责任步入了忙碌。
初三,我们才刚刚走进,却忽又明白了所有。初三的我们不再是孩子,我们的初三生活是那么的匆忙。早上5:30,喧闹的铃声叫醒了正在与周公喝茶的我们,大脑在“沁园春”被重复了n遍之后才逐渐恢复了工作;午夜拖着疲惫,给各科作业画上一个小小的句号后迫不及待地钻进了被窝,原来我们早已被时间征服。
看着同学们的脚步愈加匆忙,原本深邃的眼眸中透出几分忧郁,整天埋头于题海之中,想必,这便是初三给我们的馈赠。
初三,我该拿你怎么办呢?
初三,我讨厌你。你给了诸位初三学子一位“上帝”——分数,我们这些初三学子,苦苦追寻着那位“上帝”,付出了百般的努力与拼搏,无奈的承受着“上帝”的千万种折磨。
初三,我在对你的讨厌中竟开始喜欢你。你让我在这忙碌之中发现了情感的珍贵。青春本应拼搏,在这场拼搏中,有父母的关心与呵护,有老师的教诲与鼓励,有朋友的倾情陪伴,有同学的衷心帮助,这一切,让我不再落寞。是初三的生活给了我每一天的充实,让我坚信青春无悔。
初三,我始终都明白你。是你让我有了目标,有了理想,有了努力的方向。我知道初三是艰辛的,我也知道最美的花儿开放需要漫长的生长,理想不可能触手可及,而且,没有经历过风浪的小船,又怎会到达理想的彼岸呢?相信初三时的每一份艰辛,都会被为梦想而不愿停歇的脚步,一点一点踩平。
我们都曾拥有过初一新生稚嫩的脸庞,我们都曾拥有过初二学生无聊的谈话,但在走进初三的那一刻,我猛然发现我长大了。我不再关注偶像们的一切,取而代之的是中考习题;我不再沉醉于小说之中,取而代之的是各类参考书;我不再在路边欣赏风景,取而代之的是匆忙的脚步;我不再……
走进初三,我们肩上又多了一份责任,在悄无声息中一点一点成熟,对未来崎岖的道路多了几分跋涉的信心,对突如其来的狂风暴雨多了几分承担的勇气。这是我们人生的蜕变。
在初三之中,扬帆起航,踏上追逐梦想的旅程,用努力与拼搏,书写我们青春的无悔篇章!
关于走进初三作文4七月,我的初二生活结束了,我挥了挥手没有流泪就告别了它,只是把有关初二的所有记忆锁进一个五彩斑斓的抽屉里,开始疯狂的享受那个忧伤但唯美的夏天,开始疯狂的做梦,做童年的梦,做青春的梦,做关于未来的梦。
九月,悄无声息的来的了我的身边,来的那么的悠闲,那么的不经意,却又是那么的凝重,是九月冷不丁的把初三塞在了我的手里,搁在我的肩上,渗透到我的心里,以致在不知不觉中和我融为一体。早上五点四十的闹钟吃力的掀开我亲密的眼皮,八点十五才从老师暴怒的音节里彻底的清醒,直到放学的铃声响起时刻内心一直在歇斯底里的呐喊和挣扎,午夜拖着疲惫的身子躺进被窝的时候,才真正发现我被时间征服了。
初三我讨厌你。初三是格外紧张的,这在以前的学姐口中就知道的,当我正真遇到的时候我更加深刻的领会了当时学姐那忧郁的眼神。只觉得自己一次次的被考试分割着,刻画着,有些难以招架颓废。如果说分数是学生的上帝,那我将是最虔诚的信徒,为了上帝我相信我会百般的去努力,尽管有些无奈有些不情愿。
初三我喜欢你。你让我知道了友谊有多么的弥足珍贵。青春是用来拼搏的,我情愿和青春在起跑线上角逐,一路上有父母的关爱和呵护,有恩师的传授解惑和谆谆教导,有同学诚挚的友谊相伴,让我底气十足。在青春的时期,我遇到了人世间至真至纯的大爱,给于了我无穷的奋斗力量,相信我的的青春将是无悔的。是初三的生活给于了我充实的每一天,我喜欢我人生的初三生活。
初三我明白你。我知道初三是难熬的是艰辛的,可我更明白有梦想的地方不会是一马平川的阳关大道,况且没有披荆斩棘的经历,没有凤凰涅槃的煎熬,是难以到达理想的彼岸的,相信所有的难熬和艰辛都会被为梦想奋斗的汗水淹没的,被一步一个的脚印踩平的。那个时候我会大声的说,我也曾有过初一新生只能的脸庞,我有过初二学生的懵懂,我更有过初三用汗水铺就的水晶般的道路。在初三,我长大了,我也明白了,努力和上进是我和青春角逐的魔杖。
为初三加油,我青春加油,我不会轻易言败的!
汉屈群策,策屈群力。上面的5篇林黛玉进贾府课文翻译 曹雪芹林黛玉进贾府课文原文是由山草香精心整理的林黛玉进贾府范文范本,感谢您的阅读与参考。
有关林黛玉进贾府课文翻译(推荐2
你曾经星光灿烂,皓月一轮;时光没有带走你的风采,反而将你打磨得愈加光润美丽
你不属于这个时代,你属于红楼
你一生只出演过两部电视剧“红楼梦”和“家”却成就了你在观众心目中永远无法被超越的经典。
你遁入空门,忠实的粉丝却依然心心念念着当年那个可敬、可爱、可怜的绛珠仙子。
你魂归离恨天,留下不尽的迷离……
1987版的《红楼梦》,你让我们见到了一个犹如天人的林黛玉。那柔柔弱弱却无比坚定的女子,那不食人间烟火的女子,被你演绎得有万般风情。还记得黛玉初进荣国府时,怯怯地躲在帘子后面,向外的一眼吗?你的一眼,蕴含着好奇、女儿家的心思和隐隐的害怕。睫毛微颤,娇喘微微,只从那明亮的眸子开始,我想要走进你。
我知道了你的名字:陈晓旭。“晓旭”,意为清晨的阳光,多美啊!只是天妒佳人。曹公笔下的林妹妹纵有倾国倾城之貌,纵有对宝哥哥剪不断、理还乱的情思,也最终敌不过世俗的乌烟瘴气,只得个香消玉殒、泪尽而亡的结局。而你呢?一部“红楼”让你为万千观众所铭记,却也使得你今后的命运如绛珠般坎坷,过早走向凋落……
终于,你和丈夫抛下世俗,双双遁入空门。从此,青灯古佛,长伴余生。可敬!你看破一切的勇气!可叹!宝哥哥没有出家,林妹妹却化遁了……从此,再也无法看到你开心时比花还美的笑靥;从此,世上再没有人能将林妹妹演绎得如你般深入人心……
是的,你不该属于这个世界。奇幻空灵的太虚幻境,灵河边的绛珠仙草才是你真正的归宿。可是,泪尽人亡的结局我不想要。可能老天怜惜你吧,天使轻轻地带走了你……
此后,我再读《红楼梦》时,总觉得潇湘馆里少了你的倩影,我的心里也空落落的,终究,我未能在你离去之前走进你……
我因红楼结识你,又因你而爱上红楼。
欲懂黛玉,先懂你。可是世上,已不存在你……
一生识你,足矣!
有关林黛玉进贾府课文翻译(推荐3
红楼梦第三回中曾描述林黛玉的外貌:‘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
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除此之外,宝玉则有“神仙似的”又有“秉绝代之姿容,具稀世之俊美”“颦儿才貌应世稀”等等之夸赞。
林黛玉的人物描绘在书中有着精妙的设定。宝玉曾以‘戕宝钗之仙姿,灰黛玉之灵窍’之句形容宝钗及黛玉两人,可见林黛玉之美以灵气为甚。事实上,书中多次提及黛玉外貌之处皆证明黛玉脱俗的美貌并不比宝钗逊色。宝玉中邪时,呆霸王薛蟠一见黛玉的婉转风流的落泪模样,便“酥倒在那里”。
黛玉忧愁多思,弱柳扶风,同时喜爱诗书,颇有咏絮之才,具有诗人的特质。
在大观园中,大多数人对黛玉的印象是多愁善感,伶牙俐齿且爱钻牛角尖。黛玉曾因周瑞家的分送宫花一事使性子,更曾因与宝玉怄气而苦吟葬花词,宝黛二人间的争执与别扭也曾使贾母笑称二人是"不是冤家不聚头"。
丫头小红曾言:“林姑娘嘴又爱刻薄人,心里又细。”可见黛玉并不如宝钗容易亲近,实则黛玉是一名心中充满不安全感的闺阁女子,也因而造就了她多虑心窄的性格。
黛玉多病纤弱,有着病西施的形象。而她也好恶分明,蔑视功名权贵。当贾宝玉送给她北静王所赠的一串名贵念珠时,反应极大,并说了一句“什么臭男人拿过的,我不要它!”
虽然黛玉乍看之下不与人亲近,但黛玉其实是全书中少数拥有丰沛真挚感情的角色。林黛玉情榜考语为‘情情’,意旨黛玉对于自身重视的人事能够全心的付出感情。黛玉虽看起来忧愁多虑,不易与人亲近,但对于她所重视的人便会全然的真心对待。
林黛玉性格多愁善感,才思敏捷,注重灵性生活,也造成她由著性子生活的人生哲学,和宝钗的藏愚守拙,压抑情感成为强烈对比,和宝钗的情感压抑不同,黛玉想哭时且哭,想恼时且恼,喜怒哀乐皆无造作,且丝毫不掩饰锋芒。
相对于宝钗奉传统价值礼教为圭臬,黛玉展露对诗书的热情及才华,不顺从时代的价值观框限。黛玉父母双亡,造就了她敏感多愁,且不安忧虑的心理,更因此纵使和宝玉两情相悦,却终无结果。
兴儿(贾琏的心腹小厮)向尤二姐讲述大观园中诸位姊妹时(第六十五回),曾提到林黛玉:“……我们家的姑娘们不算外,还有两位姑娘,真是天下少有!一个是咱们姑太太的女儿,姓林,名儿叫什么黛玉。
面庞身段和三姨不差什么,一肚子文章,只是一身多病,这样的天,还穿夹的,出来风儿一吹就倒了.我们这起没王法的嘴都悄悄的叫他`多病西施”兴儿解释道:“不是那么不敢出气儿,是怕这气儿大了,吹倒了林姑娘;气儿暖了,又吹化了薛姑娘!”
林黛玉和薛宝钗是对立面,因为林黛玉属木,而薛宝钗属金。宝黛有木石前盟,而薛与贾乃金玉良姻。薛宝钗出身自富裕的皇商家族,林黛玉则是父母双亡的孤女。两人之间产生鲜明的落差,在角色设定上相互陪衬。
有关林黛玉进贾府课文翻译(推荐4
林黛玉,形容娇美,聪明绝顶,坚贞纯情,才学横溢,并具有诗人的气质和独特的杯具性格。而她的叛逆的杯具性格,则是她生命的主旋律。
她一生下来,就有“先天不足之症”;会吃饭时便吃药,并且不许哭,不能见外人。命运对她太残酷,太不公平了。少年丧母,不久又丧父,仅有孤苦伶仃地长期寄居在黑暗龌龊的贾府。
林黛玉的娇美姿容是迷人的。然而,使她动人心魄、更具艺术魅力的。则是她无与伦比的丰富而优美的精神世界。林黛玉首先是个内慧外秀的女性,她“心较比干多一窍”。
由于黛玉心慧,更由于她寄人篱下的处境,使她变得十分的敏感。周瑞家的送宫花,最终送到她那里,她便疑心是别人挑剩下的。
作为她诗谶的《葬花辞》是林黛玉进入贾府以后的生活感受,是她感叹身世遭遇和杯具命运的全部哀音的代表作,她以落花自况,血泪作墨,如泣如诉,抒写了这位叛逆者的花落人亡的哀愁和悲愤。“柳丝榆荚自芳菲,不管桃飘与李飞”,就寄有对世态炎凉,人情冷暖的愤懑;“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岂非对长期迫害着她的冷酷无情的现{}实的控诉?“愿奴胁下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则是对完美梦想的渴望与热烈追求;“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表现了她的高洁的情志和坚贞不阿的精神。至于“依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依知是谁?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等未了数句,书中几次重复,特意强调,并经过鹦鹉也会吟哦的描述,可知作者是大有深意的:花的命运也即黛玉的命运。这是用热血和生命写就的心曲,是与这个罪恶的世界决裂的檄文。它真实地展露了一个充满痛苦充满矛盾而又独抱高洁、至死不渝的心灵世界,凸现的是一种独立人格的壮美与崇高。《葬花辞》之所以能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原因正在那里。
诗,对于她,是不可一日无的。她用诗发泄痛苦和悲愤,她用诗抒写欢乐与感情,她用诗表示抗议与叛逆的决心。诗表现了她冰清玉洁的节操,诗表现了她独立不阿的人格,诗表现了她美丽圣洁的灵魂,诗使她有一种迷人的艺术光辉!
然而,最激动人心、催人泪下的,还是林黛玉的叛逆者的杯具性格。在她的身上闪耀着追求个性解放、争取婚姻自由的初步民主主义思想的光辉。在“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封建社会,她不仅仅才情横溢、学识渊博,并且又是那样如饥似渴地阅读“性灵之学”和描述感情的角本杂剧,那样如醉如痴地沉浸在艺术的境界。对于贾府的“混世魔王”、“祸胎孽根”、贰臣逆子贾宝玉,竟引为知音,结为同心,从思想到行动都对他予以支持。在大观园里,不劝宝玉走“仕途经济”之道,从不说这些“混帐话”的,仅有她一人而已,所以“宝玉深敬黛玉”。林黛玉身上闪烁着诗意和梦想的光彩,充满了叛逆的精神。
林黛玉的精神之美,更集中更强烈地体此刻她对贾宝玉的感情之中。他们的感情是一种新型的,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属于未来的感情。这种感情的最根本的特点,是建立在互相了解、思想一致基础之上的,表现得十分纯真、深挚、坚贞。林黛玉本是一个“情痴”、“情种”,她为感情而生,又为感情而死,感情是她的生命所系。她对贾宝玉爱得真诚,爱得执著,始终如一,至死靡它。然而,他们的感情又是在不许爱的环境中发生、发展和生存的,这就难免有痛苦,甚至要为感情付出生命的代价。再加上她诗人的气质和杯具的性格,这种被压抑的燃烧着的感情,只能用诗和哭来抒发,来倾泄。林黛玉的哭,分明饱含着现实人生的血肉。当他们这种同生共命的感情最终遭到毁灭时,她便“焚稿”、“绝粒”,以生命相殉。这种感情是怎样的至诚至坚,至纯至圣,感天地,泣鬼神,动人肺腑,撼人心灵!
有关林黛玉进贾府课文翻译(推荐5
《红楼梦》是中国古代小说的顶峰,为中国四大小说之首。《林黛玉进贾府》是历来被选入高中语文教材的篇目,取自原著中的第三回。这回主要讲述宝黛的初次会面,以及为以后的感情发展奠定了基础;同时贾府中的主要人物,或实写或虚写,都有了简要的轮廓。篇幅相对有点长,但层次鲜明,语言优美,主要人物的性格已经比较突出的显现。学生学习这篇文章,即是对《红楼梦》的初次感受,也是为以后的整篇阅读奠定兴趣的基石。
在以往的教材中,此课文是出现在高二的教材,现在让高一的学生学,相信会有一些难度。但从教材编写的角度来看,让高一学生学习是有好处的,借此机会接触《红楼梦》,以引起学生阅读的兴趣,能够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进行阅读这部大部头。
上此课前,原本打算找86版的电视连续剧和一些相关的图片让学生观看,记得了05届教授此课时就把学生带到多媒体,让他们看林黛玉进贾府的电视,学生非常感兴趣,课堂气氛也活跃了不少。但后来我发现,观看电视剧,学生对人物形象较为关注,对人物性格也有了一些把握,但看了电视剧后,就有了先入为主的印象,而忽略了对名著语言的品味鉴赏,这与语文教学的宗旨是相悖的。语文课就是要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觉,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因此我在上这节课时,上课前没有组织观看剧电视剧《红楼梦》,也没有向学生展示与《红楼梦》有关的图片资料,在介绍完作家、时代背景及红楼梦前五回的内容后,就充分利用语言文字的间接性,通过“点评式读书法”的介绍和运用,再加上对欣赏方法的适当点拨,引导学生尽可能地贴近文字,走进文字,与语言文字亲密接触,从而领略文字所蕴涵的丰富内容,从文字中感受形象,感受文学大师运用文字的高超技艺,提高学生的欣赏水平。例如引导学生点评林黛玉,从“众人的眼里”、“凤姐的眼里”、“宝玉的眼里”,从课文找出相应的语句,然后让学生进行点评,并且告诉学生:点评,就是圈点并批评。圈点,是在需要评论的地方画圈或点点,做些符号;批评,就是评论。点评的方式有圈点、总批、眉批、夹批等。如宝玉眼里的黛玉:“细看形容,与众各别: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我就提示学生特别注意“愁”“病”等词来体会她的“体弱多病”,注意“含情目”一词来体会她的“多情”,并在原文加上一些点评符号如着重号等以提醒学生注意。接着对这一段文字点评到:“气质超凡脱俗,容颜美貌多情、体弱多病”。王熙凤眼里的黛玉时,我还插入了脂砚斋的评语:“真有这样标致人物,出自凤口,黛玉丰姿可知,宜作史笔看”以此来加深学生的印象;而对贾宝玉的分析中,主要抓住别人对宝玉的评价、两首《西江月》的判词以及黛玉眼中的宝玉来理解宝玉的性格特点。这样,不仅使学生通过对一些关键词的理解一步步地走进文字,更深入地理解所写人物的性格特点,还提示学生要培养良好的欣赏习惯。“认真揣摩语言,细细咀嚼品味”。这样一来,其实就是让学生将那些朦胧肤浅的感觉用文字进行加工、提升从而表达出来的过程。换言之,也就是引导学生读文学作品从“看热闹”的层次提升到审美鉴赏的层面。 这样的教学处理,既避免了学生浅尝辄止的不良思维习惯,又使学生能更明确更有深度地理解文字、解读名著,提高鉴赏力。
为了进一步理解贾府中的人物,我还设计了一个探究题:探究《林黛玉进贾府》中的哭和笑,从人物的哭和笑当中理解人物性格,透视贾府的环境。并且让学生跟着林黛玉的行踪,和林黛玉一起细心观察贾府,了解贾府这一典型环境对生活在这里的人的性格的形成有怎样的影响。
最后,还布置了练笔,让学生写“我眼中的黛玉”,在写之前,我先读了“网友之黛玉”和“专家之黛玉”。
语文课通过文字的间接性,引导学生想象品味其中的韵味,不仅能培养学生的语感,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还能使学生在鉴赏的过程中获得精神愉悦,审美享受。引导学生体会曹雪芹描写人物不仅写人物外在的形貌,还通过极精练的语言写出了人物的神韵的高超技艺。本课也旨在通过这节课教给学生阅读名著的方法,引起他们阅读的兴趣。
授完课后,我开玩笑似的问学生:学完这课,有没有激起你们一点阅读《红楼梦》的兴趣呢?文科班学生表示通过这节课,极大地激发了他们阅读《红楼梦》的兴趣,但理科班的同学则表示兴趣不大,看来,文理科班的教学应有所区别才行。
本课教学还存在一些不足,给学生朗读的时间少。还有课时严重超时,原计划用四课时教学的,最后用了六课时,这无形中会让学生产生审美疲劳,有时可能会适得其反,本来想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结果有可能反倒让学生厌烦,估计理科班的情况就是如此。如何做到长文短教,深文浅教,依然是我今后教学要着重思考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