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范文 > 范文大全 >

初中学生历史论文(4篇)

网友发表时间 53968

发表时间

【导言】此例“初中学生历史论文(4篇)”的范文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创新教学初中历史论文【第一篇】

关于开放式教学初中历史论文

1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方法和评价的开放式教学

初中历史课堂的传统教学是以教师为主,教师采取的设问和解答都是封闭进行。开放式教学有别于传统教学,教学方法多种多样,随着学生的实际情况变换教材内容形式,促进学生学习,以下是具体实施的方法:一是历史剧的表演。教学过程中,师生可以根据历史教材编写剧本,然后师生各自扮演角色来表演历史剧,让历史课堂变得生动有趣,使学生对历史产生学习兴趣,同时也能给帮助学生加深历史知识记忆。二是模拟当时的历史情境。师生可以通过历史情境布置场景,让当时的历史情境展现,这种方式有助于学生对历史教材内容的理解,提高学生学习效率。三是组织自由讨论。历史教学中,有丰富的`历史事件和人物,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喜欢的历史人物和事件,引导学生进行自由讨论,让学生的思维充分被打开,有效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此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维持讨论秩序,让自由讨论能够有序进行。讨论中出现的新问题和看法,历史教师要给予学生积极鼓励,讨论中出现的不同结果,教师都要给予认可,并给予学生赞扬。

2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实施开放式教学

历史教学过程中采用开放式教学有三点需要注意:一是结合课内外的有关知识。教学课在没有开始时,先把教学内容公布给学生,然后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利用各种方式去收集相关教学内容的资料,初步的了解历史教学内容,进而可以把一些知识难点和不能解决的问题反映给教师,还可以提前把自己的看法表述给老师,这种方式能有效的帮助老师整合教学内容信息,掌握学生各自的学习情况,为课堂教学做准备,同时教师可以开展课外活动教学,让历史知识深入学生的脑海,且能有效应用历史的相关知识。二是加强建立各学科的联系。历史学科综合性很强,在开放式教学过程中,要加强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更好的促进历史知识的理解。例如,在实际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有很多语文、数学、政治等内容在历史教学内容中出现,如果深入的理解历史内容,就需要把其他学科联系起来,使历史学科更容易理解。三是师生关系要平等、和谐。初中历史的教学中,教师要关注和尊重每一个学生,使学生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受到尊重,认可他们的独特思维,允许学生发挥自己的个性,用心去关怀每一个学生,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这就需要历史教师与学生一起学习、思考、探究和总结,让学生意识到教师就是自己学习上的指导者和合作者,而不再是高高在上的教师。平等、和谐、愉悦的师生关系,有助于学生积极思考、认真探究、敢于质疑,进而促使学生得到全面进步和提高。

3结语

通过开放式教学的应用,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能使课堂氛围更加愉悦、和谐,使学生学习历史的内容更加丰富,有效激发学生对初中历史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发挥师生的互动优势,进而提高了初中历史课堂的教学效率。

历史论文参考【第二篇】

历史论文参考3000字

摘要:

诠释学是一个理解和解释文本的哲学理论,是西方哲学、宗教学、历史学、语言学、心理学、社会学以及文艺理论中有关作用、理解和解释等理由的哲学体系、策略论或技术性规则的统称。

而中国的民族文献学研究,是一门正在发展中的新兴学科,其理论体系还处于进一步完善的过程中。

因而,从诠释学的视野去讨论图书馆民族文献研究的作用和作用,是对中华民族文献研究理论体系建设的有益探索。

关键词:

诠释学;图书馆;民族文献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且文化形式多样的多民族国家,各族人民在这块富饶、瑰丽的中华大地上生生不息,并共同缔造出璀璨夺目、浩如烟海的中华民族文化宝库,这其中就包括了在时间长河中所凝聚、保存和流传下来的各民族文献。

但是,随着各族人民科学技术和文化知识的不断进步与增长,虽然中国的学科体系建设与学术研究成果有了较大的发展并逐渐走向成熟与严谨。

但由于学术界学科界定和相关策略论研究不够清晰所造成的认识和其他方面的理由,作为反映中国各民族政治、经济、科学、文化的各种民族文献,目前仍就处于一个尚未完全被开发和解读的尴尬状态,这就使得民族文献学的研究还处于一个相对比较弱势的境地,而一些曾经在历史上大放异彩的文献由于没有得到应有的研究推广和保护传承,已沦入濒临散佚消亡的命运。

究其理由,就是没有一套能够较好地正确指导解释和解读民族文献,特别是中华民族古籍文献的策略论。

1、诠释学是一门指导文本理解和解释的规则的学科

诠释学(Hermeneutics)一词来源于古希腊神话中一位往返于神界与人界之间,为人与神传递消息的信使赫尔默斯(Hermes),因为奥林匹斯山上诸神的语言与人间的语言不同,作为信使的赫尔默斯就需要将传递的信息进行翻译和解释,从而使得人类能正确理解神的旨意。

正是基于这种最初的含义,古代语文学家都用“翻译”和“解释”来定义诠释学。

由于从赫尔默斯发展而来的诠释学有传达诸神的旨意的含义,而这种旨意带有一种无条件服从的“神授意味”,使得诠释学在某种作用上被看作是一门我们必须把它的要求当做真理和命令一般加以服从的艺术,因为它能理解和解释那种对我们封闭的东西——陌生的话语或他人未曾说出的信念。

因此,诠释学也被看作是一种需要特殊精神所造就的能力或实践。

诠释学经历了类似于修辞学、语法学、逻辑学、从属于语文学的历程,到了20世纪已把自身从一种理解和解释的策略论发展成为一种哲学理论。

一些人文科学甚至也把它看成一种最新的视角或策略论,如近年出现的文学诠释学、历史诠释学、艺术诠释学等,我国有些学者甚至还提出要建立我们中国的诠释学。

而关于中国诠释学的概念,最早是由台湾历史学家黄俊杰教授在其《孟子思想史论》中提出来的,所指的是“中国学术史上源远流长的经典注疏传统中所呈现的,具有中国文化特质的诠释学”。

由此,我们可以先把经典的归属理解为文献的范畴,这应该是没有任何疑义的,然后我们再进一步理解,“注”,是对经书字句的注解,又称传、笺、解、章句等;“疏”,是对“注”的注解,又称义疏、正义、疏义等。

注与疏的内容关乎经籍中文字正假、语词作用、音读正讹、语法修辞,以及名物、典制、史实等。

因此,运用诠释学在图书馆进行民族文献研究,特别是民族古籍文献的研究不但是可行的,而且是具有深远作用的。

不仅可以逐渐丰富和完善“中国诠释学”的理论概念体系,还能把目前理论界相对比较杂乱的“古典解释学”、“古代阐释学”以及以古代经典命名的一切解释学、诠释学,统一归并称为“文献诠释学”。

因为,文献学的范畴很广泛,包括了一切与人类文明传承有关的知识、技术与文化及各种载体的总和。

而图书馆是各类文献最大的集藏地,也是各类民族经典的最大收藏者,用诠释学对图书馆中的经典民族文献进行注疏,是对图书馆馆藏古籍文献进行开发利用及科学管理工作的有益尝试和积极探索。

2、理解是联结诠释学与民族文献研究的纽带

民族文献的研究首先是对民族文字符号的理解与认识,但民族文字符号的理解与认识,又不是简单地求其字义的解释,而是以“理解”的态度去揭示古代的普遍精神。

文字符号的研究不是考据,而是需要研究者进入到整个文本符号的内在去“感受”那个时代的精神世界。

中国古代民族文献的发现极为久远,早期的甲骨文、金石文献被发现时,对于研究者而言只是一种暂时无法解读的文字符号。

这种文字符号与所组成的文本在当时所体现的就是远古时期的普遍精神和生命,而对这些文字符号和文本的解释,就要研究者通过“理解”的途径进入到整个文本的内在精神世界和内在生命中去解读其中的含义。

最终,才能解释出这些文字符号所代表的含义。

因此,我们可以这样体会理解与解释的不同,理解是解释的。基础和前提,解释则是理解的发展和说明。

理解包含两个要素,即领悟个别和综合个别成一整体。

同样,解释也建立在特殊或个别的说明和综合特殊成一统一体的基础上。

因此,一些学者认为,解释是作者精神的重构,对作品的理解和解释乃是对已经被形成的东西的真实的再生产或再创造。

我国的少数民族文字文献是我国文献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而特殊的领域。

但是,由于认识和正确解读等方面的理由,少数民族文字文献的研究还未引起学术界足够的重视。

例如,我国最早的少数民族文字文献源于公元2世纪传入中国于阗地区的佉卢文,又名犍陀罗文,是一种古代文字,由252个不同的符号表示各种辅音和元音的组合,从右向左横向书写,大约和印度的婆罗米系文字的出现时间相近,通用于印度西北部、巴基斯坦、阿富汗一带,是丝绸之路上重要的通商语文和佛教语文,在历史上总共存在了7以上,被用于铸币、书写契约及翻译佛教文献。

在东汉末年,伴随着贵霜王朝的日趋瓦解,贵霜难民迁入塔里木盆地,佉卢文开始在于阗、鄯善等地传播。

公元4世纪中叶随着贵霜王朝的灭亡,佉卢文也随之消失了。

18世纪末佉卢文早已经成了一种无人可识的死文字,直至837年才被英国学者普林谢普探明了佉卢文的奥秘。

但是理由在于公元3世纪时,佉卢文在产生它的印度消失了,怎么突然又在异国他乡流行了起来?这着实让人无法理解。

如果现在有一本这样的文献放在我们的手中,我们是否可以运用诠释学去“理解”并最终解释呢?目前,我国虽然收集保存了一批藏文、蒙古文、彝文、傣文、东巴文、水书等少数民族文字的古籍文献,但真正能理解和读懂这些文字的人大多早已故去,使得这些珍贵的民族文献变成了难解之谜。

如果能把诠释学的“理解”策略,引入到图书馆民族文献的开发利用与研究上去,那隐藏于这些民族古籍中的神秘大门,一定会被诠释学这把理解和解释文本的钥匙逐一打开。

多媒体教学初中历史论文【第三篇】

创新教学初中历史论文

一、关注学生创造性人格的培养

1.分析学生心理变化,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

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会忽视学生提出的一些看似幼稚的问题,其实,这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好奇心激发的求知欲,对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具有引导作用。历史教学涉及面广,“(山草香☆)上下五千年,纵横千万里”正是对历史学的一种最好概括。虽然初中历史教学不必进行太深入的延伸,但在施教过程中学生往往会突发奇想,进行由此及彼的关联性思考。如果教师能及时给予科学的解答,学生的心理诉求便能得到满足,创新热情便能被激发出来。

2.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创新过程中的“得”与“失”

创新活动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不断反复、螺旋式上升的过程,因此,学生应正确看待创新过程中的“得”与“失”。实践证明,创新总是伴随着风险的。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和科技的日益发达,创新的难度也与日俱增,要承受的代价也越来越大。面对创新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挫折和困难,教学者应引导学生懂得如何变压力为动力,如何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如何培养坚韧不拔的意志力。在此过程中,教学者可结合历史长河里各种励志故事开展历史教学工作,使学生在接受知识的过程中还能感受到催人奋进的力量。

二、关注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培养

关于“发散性思维”概念的研究,有一个普遍认同的观念,即激励人们寻找多种方法解决某个问题。进行思维发散的过程中,学生分析事物的深度和广度无疑将获得质的提升。当前初中历史教学“单一性”现象较为普遍,学生根据所谓的“唯一标准”进行学习,限制了个人思考的空间,不能从多角度获得对事物的感知与体悟,这也不利于教师教学工作的深入开展。例如在分析历史上的“楚汉之争”事件时,教师可鼓励学生展开多种联想:联想一,“楚汉之争”是以刘邦为代表的农民集团与以项羽为代表的贵族集团之间的一场争夺天下的战争,刘邦集团的胜利实质是先进的社会生产方式和制度战胜落后的分封制和奴隶制度的`表现;联想二,纵向来看,刘邦汉家王朝的建立为今后中华民族的薪火相传和社会发展轨迹奠定了坚实基础,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诸如此类的发散性联想应引起教师的足够重视,教师也应积极指出学生思考中的不足。

三、关注学生个性思维的发展

1.鼓励学生表达不同意见,提出个性化见解

“质疑精神”历来都是每个取得辉煌业绩的人所必备的优秀品质,教师应加强学生这方面品质的培养。历史学科的学习重在交流讨论,其中很多问题尚无定论,一定的交流讨论有利于我们理清思路,确立正确的研究方向。例如在讲述三国历史时,有些学生指出蜀国快速灭亡的原因时,强调了地域位置的防御作用。首先,他们肯定了蜀国必然灭亡的历史趋势,然而在研究蜀、吴存在时间长短时提出如果蜀国也拥有和吴国一样的长江天堑,或许还能再存活几十年。此类学生从地域的角度阐述蜀国灭亡原因,虽然有失偏颇,但不失为一个充满个性化的见解。

2.鼓励学生创新求变鼓励学生创新求变,教师应从“思想”和“行为”两个方面着手

在思想方面,教师要科学引导学生,使其从思想上正确认识创新的真正内涵。教师要鼓励学生敢于挑战权威,不要盲从一切,要通过独立的思考形成自我认识。另外,教师还应积极创造民主的课堂氛围,使每一位学生都能畅所欲言,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行为方面,教师可通过改革教学模式,开设更多的历史实践课,成立“历史小讲堂”、“历史讨论组”,使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成为“历史小讲师”,让他们走上讲台向学生讲述自己的历史观点。初中历史教学关注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既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是学生自身发展的要求。当今社会发展迅速,知识更新速度也越来越快,中学生只有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具备创新思维,才能更加高效地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综上所述,探究初中历史的创新型教学法就是要突出创新的作用,既包括教师教学方法的创新,也包括学生学习方法的创新。

历史论文参考【第四篇】

摘要:明清时期晋商“重商轻学”,形成了“学为商之用”、“学而优则商”的教育价值观。

本文对晋商这种教育价值观的形成原因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明清时期晋商教育价值观

山西的民风,从春秋战国以来的“尚武”到隋唐之后的“文风极盛”,直至明清时期的“由文入商”而最终形成了晋商一贯的“重商轻学”的风气,这种风气深入人心,因而晋商将其培养出的最为优秀的子弟大多投入经商贸易之途,从而在对待教育的问题上形成了“学为商之用”、“学而优则商”的教育价值观。

一、“学为商之用”

商人与教育之间有着不能忽视的密切联系。

晋商兴起后,山西出现了明显轻学的倾向。

这种倾向主要发生在下层民众之中,他们对于科举不寄希望,在经过基本的知识教育之后,便将子女送出业商。

与此同时,晋商又有重学的一面。

商业有了一定的规模,商人从实践中体认到学对商的重要助益作用,因而对学转而十分重视。

如乔、常等商业家族,就十分重视对子弟的教育。

盐商张允龄在外经商,非常关注子弟的学习,他常常“购诸子传疏义及史汉诸书,车载之”(明张四维《条麓堂集》卷30)。

他们重视对子弟的教育,最重要的原因是认识到了读书对于经商的重要性,为经商服务是其教育的最终目的。

我认为,晋商对教育功能的认识是从外部、内部两个方面的需要出发的。

(一)商业经营对教育的需要

很多晋人在经商的过程中,依然坚持读书学习。

这其中有个人的兴趣,但更重要的是通过学习他们可以多闻博识,增强搏击商海的能力,“以心计阜通货殖”。

晋商意识到了教育的重要性,并自觉地加以利用。

晋之俗谚有云:“十年寒窗考状元,十年学商倍加难。”晋商认为在商业活动中商人作为活动的主体必须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需要各种知识:谋略、兵法等),而这种素养的修习甚至比高中状元还要难许多。

商人只有综合运用所具备的各种知识才能,才可能准确分析变化莫测的商场形势,运筹帷幄,取予进退之间不失时机地作出最优选择,获得厚利。

高的文化素养必须依靠教育,所以说,教育为商业活动的展开和辉煌提供必要的智力和人才支持,是最为基本的。

受过比较好的教育和对传统文化的了解有一定修习的人,在商界往往也能胜人一筹,例证比比皆是。

(二)商人内心对教育的渴求

中国悠久的“抑商”传统形成了人们一贯的“轻商”、“贱商”思想,商人往往处于一种尴尬的失衡境地:在拥有巨大的财富和强大的经济实力的同时却得不到社会的认可和民众的肯定。

晋商对于这种“富可敌国”的财富和“卑微低贱”的社会地位之间的极度失衡是不甘心接受的,晋商由于社会的不公评判而产生这种认知和情感,并由此而引起各种思想倾向和行为倾向――希望能改变社会的失衡评判,得到社会认可和肯定。

但是怎样才能改变这种失衡的状态呢?社会主流意识长期为“荣宦游而耻工贾”,为了赢得尊重,重要手段就是借助教育:首先,他们通过教育来提高自身素养,结交文士,以期在知识上与士阶层缩小距离,在心理上与士阶层达成沟通,同时使自身的经商品位有所提升,赢得上层社会的理解和认可。

因此,在晋商商帮中,不乏学识渊博、文采风流的商人,连自视甚高的的清朝举人刘大鹏都不无赞叹地说:“余于近日在晋接触周旋了几个商人,胜于十倍,如所谓鱼盐中有大隐,货殖内有高贤,信非虚也。

自今以后,愈不敢轻视天下人矣。”(刘大鹏《退想斋日记》)其次,他们在经商成功之后,积极从事社会公益事业,而重心就在教育事业上。

晋商家族在延名师以课子侄的同时,还不忘投资资助或开办私塾、义学乃至书院,匡助了家乡的教育事业,为没有能力受教育的青年俊秀提供了良好的受教机会。

这些惠及桑梓的教育活动,实现了商人作为社会一分子的对地方文化生活的实质性参与,以某种具体的形式显示出自己在地方社会、政治、文化生活中的自身价值,即可以“显亲扬名”、“光耀门楣”,重塑和提升其在民众间的形象和地位。

晋商的这种教育价值观,正好表明了:商人不再仅仅局限于治生获利这种较低层的需要满足了,而是诉求于更高层次的道德追求和精神向往――商人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社会中包括上层社会和普通民众的认可,满足了商人内心对肯定自身价值的一种渴求。

儒家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长期占据着主导地位,儒家一向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个人完善、修养的一个最完美的过程。

“尽己”之后而能“及人”,属于仁德的范畴,这种观念深深根植于晋商的精神血液之中,他们在拥有了财富之后,“尽己及人”的传统观念让他们不会将财富全部据为己有,而是通过种种“散财”的义举来达到“及人”的目的,表达对社会的关怀。

对教育的投资是晋商“尽己及人”的最重要方式,他们捐资资助、兴建的义学、书院等惠及当地贫寒子弟,为他们提供了正规学校教育。

这种深入骨髓的传统观念,在晋商心中形成了一种对教育的渴求――将自身经商所得财富通过投资教育惠及他人,切实践履儒家“尽己及人”的观念。

二、“学而优则商”

“学而优则仕”是长期以来封建社会教育的最高鹄的,也是人生的唯一价值标尺,通过教育使受教育者具备一种符合儒家思想的理想人格,并进而入仕作官,是中国传统教育的主要价值取向。

然而就在这一背景下,山西商人在经商的同时介入教育,将商人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渗透到教育领域,冲击了传统的教育价值观,带来了一些新的气息。

(一)晋商对传统教育价值观的改造与突破

山西商人深懂得:“得人者昌,政界固然,商界何不然!”于是,他们以过人的勇气,超人的胆识,打破了数千年形成的“学而优则仕”的金科玉律和“士农工商”的传统职业定律,树立了“学而优则商”的新观念。

他们重视教育,但其教育的目的更明显地指向了商业。

培养经商所需的优秀人才,成为他们教育的重要目的。

晋人视商为本业,不再只是把经商看作迫不得已的选择,他们往往读几年书就去经商了,很平淡又很自然。

如果说少部分人弃儒经商或许为境遇所迫,那么大部分人经商则主要是对人生事业的一种选择。

榆次富商常氏,以商起家,八世后便兼儒贾以传家,有清一代其家族不绝于科举,但绝不轻视商业,而且一改“学而优则仕”为“学而优则商”,子孙恪守“吾家世资商业为生计”的祖训。

将最优秀的子弟投入商海,并非只有几家如此,这对晋商来说是一种比较普遍的现象。

(二)晋商教育价值观中的“重商”与“重仕”

重商,这只是事情的一个方面,晋人在重商的同时同样重仕。

这是因为传统的重仕观念仍有影响,更重要的原因则是着眼于入仕对于商业的益处,以官来保商、兴商。

家族中有做官的子弟,不仅能直接得到经济上的好处,而且能为其商业提供政治上的保证。

他们所更看重的是官位给经商带来的实际益处。

晋商对于经商和入仕二者的态度,总的来说是“厚利而薄名”,这种价值观缘于晋人务实不尚虚名的传统观念,“有儿开商店,强如做知县”(张正明:《晋商兴衰史》,第304页)、“买卖兴隆把钱赚,给个县官也不坐”……在“名”与“利”的取舍上不仅明显地倾向于利,而且可以看出他们把从事商业而取利作为人生的目标和寄托。

原本是中国传统教育目的的功名官位,已被晋人当作经商的手段。

对儒贾观的改造,是晋商的一个大胆创造,同时又与明清时期的“实学”思潮相一致。

他们巧妙地消弭了儒与贾之间的对立,使儒贾相通,为他们的商业活动提供了思想上的支持。

这种观念的变化包含着他们在道德评判和价值取向上的变化。

从晋商的儒贾观来看,他们重儒又重贾,甚至在取舍上更倾向于贾。

既然经商被他们看作是最佳选择,以商业作为其教育价值的指向也就不足为奇了。

参考文献:

[1][明]沈思孝。晋录。四库全书存目存书。济南:齐鲁书社,.

[2][明]张四维。条麓堂集。山西大学图书馆馆藏。明万历二十三年张泰徵刻本。

[3]葛贤慧。商路漫漫五百年:晋商与传统文化。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6.

[4]李希曾主编。晋商史料与研究。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6.

[5][日]寺田隆信著。张正明等译。山西商人研究。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6.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