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中心 > 备考攻略 > 正文 返回 打印

一级消防工程师《技术实务》考点知识讲解:生产火灾危险性分类

佚名  2019-04-29 15:29:19  网络

依据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生产的火灾危险性应根据生产中使用或产生的物质性质及其数量等因素划分,可分为甲、乙、丙、丁、戊类,并应符合表1.1的规定。同一座厂房或厂房的任一防火分区内有不同火灾危险性生产时,厂房或防火分区内的生产火灾危险性类别应按火灾危险性较大的部分确定;当生产过程中使用或产生易燃、可燃物的量较少,不足以构成爆炸或火灾危险时,可按实际情况确定;当符合下述条件之一时,可按火灾危险性较小的部分确定:

(1)火灾危险性较大的生产部分占本层或本防火分区建筑面积的比例小于5%或丁、戊类厂房内的油漆工段小于10%,且发生火灾事故时不足以蔓延到其他部位或火灾危险性较大的生产部分采取了有效的防火措施。

(2)丁、戊类厂房内的油漆工段,当采用封闭喷漆工艺,封闭喷漆空间内保持负压、油漆工段设置可燃气体探测报警系统或自动抑爆系统,且油漆工段占其所在防火分区面积的比例不大于20%。

360截图20190429153029026.jpg

360截图20190429155026986.jpg

甲、乙、丙类液体分类,以闪点为基准。甲类火灾起险性的液体闪点标准确定为小于28°C;乙类,为大于或等于28°C至小于60°C;丙类,为大于或等于60°C。对于(可燃)气体,则以爆炸下限作为分类的基准。由于绝大多数可燃气体的爆炸下限均小于10%,一旦设备泄漏,在空气中很容易达到爆炸浓度,所以将爆炸下限小于10%的气体划为甲类;少数气体的爆炸下限大于10%,在空气中较难达到爆炸浓度,所以将爆炸下限大于或等于10%的气体划为乙类。



http://www.alatiku.com/showinfo-92-55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