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中心 > 备考攻略 > 正文 返回 打印

幼儿游戏

佚名  2019-03-19 17:13:14  网络

(1)游戏理论精神分析理论弗洛伊德认为游戏有潜意识成分,是补偿现实生活中不能满足的愿望和克服创伤性事件的手段。游戏使儿童能发泄现实中不被接受的危险冲动,缓和心理紧张。埃里克森认为游戏是情感和思想的一种健康的发泄方式。儿童可以在游戏中“复活”他们的快乐经验,修复自己的精神创伤。认知动力说皮亚杰认为儿童通过游戏来完成同化作用,在游戏中努力使自己的经验适合于先前存在的结构。认知发展水平决定游戏的水平,皮亚杰将游戏分为三大阶段:练习游戏、象征游戏和规则游戏,分别对应感知运动思维、前运算思维和具体运算思维。学习理论桑代克认为游戏是学习行为,遵循效果律和练习律,受到社会文化和教育要求的影响。游戏中反映着各种文化和亚文化对不同类型行为的重视和奖励的差异。文化—历史发展观维果茨基认为人类的心理是在活动中形成的,每一阶段的心理发展任务都是通过相应的主导活动完成。游戏是幼儿的主导活动,游戏是儿童依据自己的想象构建各种虚假情境的创造活动,游戏受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儿童与成人的交往在游戏中起决定性作用。朱智贤的游戏理论游戏具有社会性;游戏是想象与现实生活的一种独特结合;游戏是儿童主动参与的、伴有愉悦体验的活动;儿童在游戏中学习,在游戏中成长。

(2)假装游戏游戏的内容既与现实相似,又具有戏剧色彩,具有明显的代替性和假设性,利于创造性发展。皮亚杰称之为“儿童游戏的高峰”。假装游戏的发展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越来越脱离真实的情境;越来越脱离现实的物品;越来越脱离“自我中心”;主题更鲜明,情节更复杂和完整,与社会结合更紧密。



http://www.alatiku.com/showinfo-92-35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