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中心 > 备考攻略 > 正文 返回 打印

全国执业兽医资格考试考点核苷酸分解代谢总结

王广龙,何丽娜  2018-10-23 21:03:43  网络

1.外源氨基酸:饲料蛋白质在消化道中被胃蛋白酶水解后吸收的。

2.内源氨基酸:体蛋白在组织蛋白酶水解产生的和由其他物质合成的。

3.氨基酸的分解代谢:(1)脱氨基作用:氧化脱氨,最重要的脱氨酶是L -谷氨酸脱氢酶,催化L -谷氨酸缺氧脱氨生成α-酮戊二酸。(2)转氨作用:①在氨基转移酶的催化下,某一种氨基酸的α-氨基转移到另一种α-酮酸的酮基上,生成相应的氨基酸和α-酮酸。②其转氨酶的辅酶是磷酸吡哆醛。③急性肝炎时,血清中谷丙转氨酶活性增高;心肌梗死时,血清中谷草转氨酶活性升高。(3)联合脱氨基作用:即以上两种方式联合起来进行。

4.脱羟基作用:在脱羟酶的催化下,脱去羟基产生CO2和相应的胺。其辅酶:磷酸吡哆醛。

5.氨的代谢:生成谷氨酰酶:在谷氨酰胺合成酶的催化下,氨与谷氨酸形成无毒的谷氨酰胺,即是合成蛋白质所需的氨基酸,又是体内运输和贮存氨的方式。

6.禽类利用氨基酸提供的氨基合成嘌呤,再由嘌呤分解产生出尿酸。

7.α-酮酸的代谢:(1)氨基化:生成非必需氨基酸。(2)转变成糖和脂类:①生糖氨基酸:丙氨酸、半胱氨酸、甘氨酸。②生酮氨基酸:亮氨酸、赖氨酸。(3)兼生氨基酸:色氨酸、苯丙氨酸。(4)氧化供能。

8.嘌呤核苷酸的合成:①从头合成途径:在磷酸核糖的基础上,利用氨基酸、一碳单位及CO2等小分子物质为原料,经一系列酶促反应合成。②补救合成途径:利用体内游离的嘌呤核苷,经过简单的反应过程合成。

9.嘧啶核苷酸的合成:首先形成嘧啶环,然后再与磷酸核糖相连而成。嘧啶环的合成原料:谷氨酰胺、CO2、天冬氨酸。10.脱氧核苷酸的合成:在二磷酸核苷(NDP)水平上,通过相应的核糖核苷酸的直接还原形成。

11.脱氧胸腺嘧啶核苷酸:只能由脱氧的核糖核苷酸(duMP)甲基化产生。

12.嘌呤核苷酸的分解:最终产物为尿酸(人、灵长类、鸟类、爬虫类),或尿囊素(哺乳动物),乙醛酸和尿素(两栖类和大多数鱼类)。

13.嘧啶核苷酸的分解:胞嘧啶和尿嘧啶生成的是β-丙氨酸;胸腺嘧啶生成的是β-氨基异丁酸。

14.物质代谢的相互联系:物质代谢的各条途径不是孤立和分离的,而是相互联系的;一些共同的中间物通过分支点把许多途径联结起来,形成一个复杂的代谢网络。

15.核酸的功能与分析技术核酸是遗传信息的载体,分为RNA和DNA。所有细胞都同时含有这两种核酸:(1)真核细胞中,DNA存在于染色体上;RNA存在于细胞质中,微粒体含量最多。(2)原核细胞(细菌中),DNA存在于核质部分,RNA则分布在胞液。生物个体的任何一个细胞含有相同数量和质量的DNA,而RNA的含量通常是变动的。

16.核酸的组成:核酸→低聚核苷酸→单核苷酸。①磷酸;②核苷:DNA含有:T、C、A、GRNA含有:U、C、A、G

17.核酸的结构:一级结构:为线性的生物大分子,DNA由许多脱氧核糖核苷酸以磷酸二酯键连接而成。其碱基A与T、G与C的摩尔比接近为1,称为碱基常量定律。②二级结构:DNA为双螺旋结构。

18. RNA包括:mRNA(信使RNA);rRNA(核糖酸RNA);tRNA(转移RNA)

19.核酸的性质:①一般性质:酸性(DNA);乙醇可沉淀DNA;碱基环在260nm处有紫外线最大吸收值。②变性:指碱基对之间的氢键断裂。DNA加热变性后,在260nm处紫外线吸收值升高,称为增色效应。解链温度:将50%的DNA分子发生变性时的温度称为变性温度;碱基对含量愈高,其值越大。③复性:DNA的变性是可逆过程。④分子杂交:DNA /RNA经复性处理时,其互补的碱基序列可以配对,经杂合而形成杂交分子。

20. DNA的复制:以亲代DNA分子为模板合成两个完全相同的子代DNA分子的过程。(1)翻译:以mRNA为模板合成蛋白质的过程。转录:以DNA为模板合成RNA的过程。(2)中心法则:遗传信息按DNA→RNA→蛋白质的方向转移。(3)半保留复制:两个新的子代DNA分子中除了一条新合成的DNA链外,都保留了一条来自亲代的旧链。

21.参与DNA复制的酶:(1)拓扑异构酶:改变DNA拓扑性质的酶可供DNA的一条或两条链断裂和再连接。(2)DNA解旋酶:破坏DNA双链之间的氢键,供DNA解链,需要ATP供能。(3)DNA引发酶:负责合成一个小片段RNA,作为新链DNA的引物,此酶就是一种RNA的聚合酶,受利福平抑制。(4)DNA聚合酶:①5’→3’合成新链。②3’→5’外切,用于自我校对。③5’→3’外切,用于切除引物。(5)DNA连接酶:将各片段之间形成3’,5’-磷酸二酯键,使新链都连续完整。此酶在DNA修复、重组剪接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是基因工程中的工具酶。(6)单链DNA结合蛋白:稳定解开的DNA维持单链状态。(7)端粒和端粒酶:是真核生物线性染色体DNA末端的一个特殊结构,防止染色体间末端连接。

22. DNA复制的过程:复制的原点→解链解旋→合成引物→链的延伸→切除引用和填补空隙。

23. DNA损伤:①DNA重组、病毒的整合、紫外线、电离辐射、化学诱变剂。②结果:引起生物突变,甚至导致死亡。

24. DNA修复:①光修复。②暗修复:切除修复、重组修复。

25. RNA的转录:(1)定义:是以DNA为模板合成RNA的过程。(2)转录误差大(即转录特异性较弱)。(3)转录方向:5’→3’,转录不需要引物。(4)转录RNA时有连续碱基U时,则停止转录。(5)转录后的修饰:①首尾修饰:在mRNA的5’末端加帽以及在其3’末端加上多聚腺苷酸的尾。②剪接修饰:经转录形成的mRNA前体可在酶的作用下切除内含子,拼接外显子。

26.反转录:以RNA为模板合成DNA的过程。这个过程由RNA指导的DNA聚合酶(反转录酶)催化。

27.蛋白质的翻译:(1)定义:在细胞质中以mRNA为模板,在核糖体、tRNA和多种蛋白因子与酶的共同参与,将mRNA中由核苷酸序列决定的遗传信息转变成由20种氨基酸组成的蛋白质的过程。(2)mRNA:信使RNA是蛋白质合成的“蓝图”。3个相邻碱基组成1个密码子,起始密码:AUG,GUG;终止密码:UAA,UAG,UGA;密码子特点:①兼并性;②通用性;③不重叠(即连续性)。(3)tRNA:氨基酸的“搬运工”。每种tRNA的反密码子,决定了所带氨酸能准确地在mRNA上对号入座。(4)rRNA:与蛋白质一起构成核糖体,是蛋白质合成的“装配机”(核糖核蛋白体)。有三个功能位点:P,A,E位点。(5)翻译过程:氨基酸的活化→肽链的起始→肽链的延长→合成的终止→翻译后加工。

28.核酸分析技术:(1)分子杂交技术:①southern—印迹:检测被转移DNA片段中特异基因。②northen—印迹:检测特异基因的表达。③斑点印迹杂交:用于核酸样品的定量检测。④原位杂交:用于挑选含插入序列的菌落。(2)核酸工具酶:主要有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被称为“手术刀”)、DNA聚合酶、DNA连接酶、碱性磷酸酶等。107(3)PCR技术:①聚合酶链式反应,称为基因的体外扩增。②包括三个步骤:双链DNA的高温变性→引物与模板低温退火→适宜温度下的引物延伸。③每一循环中新合成的子链及其模板均作为下一循环的模板,于是特定的DNA序列的产量随着循环次数成指数增长。(4)DNA指纹技术:包括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DNA指纹图谱。原理:个体从亲代到子代时,DNA被剪切后多种片段是特异的。(5)转基因技术:将所有外源DNA或目的的基因导入细胞或受精卵中,以研究DNA的结构功能,或获得目的的基因的表达产物的技术。显微注射法是应用最广泛的。

29. AMP:腺苷一磷酸,ADP:腺苷二磷酸,ATP:腺苷三磷酸T:胸腺嘧啶,C:胞嘧啶,A:腺嘌呤,G:鸟嘌呤,U:尿嘧啶。



http://www.alatiku.com/showinfo-92-10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