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文资料 > 入党 >

2023年农村精编党员事迹材料【最新4篇】

网友发表时间 11310

发表时间

【阅读指引】阿拉文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的“2023年农村精编党员事迹材料【最新4篇】”公文资料,以供参考学习,希望这篇文档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分享给大家吧!

农村优秀党员先进事迹材料【第一篇】

优秀共产党员事迹材料

----记七份子村党员ⅩⅩ

ⅩⅩ出生于1946年,1992年入党,曾担任过七份子村委委员、副村长,现在是一名无职党员。在担任村干部期间,他勤奋敬业,从不服输,卸职后,他继续以一个共产党员的光荣感与责任感,解百姓之忧,排群众之难。他时时处处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在政治理论学习、联系群众和遵纪守法等各方面都发挥着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自己以饱满的工作热情、扎实的工作作风、优异的工作成绩,得到广大干部群众的普遍好评。

一、全镇闻名的“和事佬”

村民们发生了邻里纠纷、田地纠纷甚至家庭矛盾,都爱找他来调解。ⅩⅩ在处理纠纷时,从不武断,在公正公平的原则下,更有一套独特灵活的方法:他把矛盾放在一边,先摸清矛盾双方的性格,然后和两方分别详细了解情况,分别做工作,最后作为中间人,将双方叫到一块商量,矛盾往往迎刃而解。禁牧前,铜匠壕和王匠壕两个社的村民,因为羊吃了刚打上农药的庄稼,造成了五千多元钱的损失,二人互不相让,闹到了法庭。法庭庭长找来农村工作经验丰富的ⅩⅩ做调解。老范详细了解情况后,分别与两人促膝谈心,分析他们各自的错误,最终以放农药者赔偿2000元平息了矛盾。这类事情数不胜数,调解打架斗殴,摆平家务事,他成了法庭的“编外调解员”,充分发挥了一个党员的政治热情和聪明才智,为广大群众办了实实在在的好事。

ⅩⅩ经常帮助年轻村干部解决土地纠纷。作为一个农村党员,ⅩⅩ知道,土地是农民最基本的生活保障,解决好农村土地纠纷,就是维护和关心农民的切身利益,就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也是衡量党和政府执政能力的重要标准,关系农民对我们党的信任。他在处理这类纠纷时,一贯坚持一个原则:土地不能撂荒。这个原则,得到了广大村民的称赞,在解决一些有可能造成土地撂荒的纠纷的时候,经常能得到“一锤定音”的效果。

二、尊老助人的模范

这几年,ⅩⅩ在黄胡圪梁工地打工,每次回家,他都会用自己的三轮车带一车废硬柴给马三女等孤寡老人,老伴经常数落他:“你自己的柴都不够用,还管别人做什么。”他劝老伴说,马三女年岁大了,一个人生活,儿女又都不在身边,我这个党员怎么能看着不管呢?西孟社长小刘因为四轮车肇事,花了很多钱,今年连春种都负担不起,他二话没说拿出1000元让小刘先安排春耕。现在很多年轻人都在外打工,冬闲时节,ⅩⅩ会骑上三轮车转村杀猪,为那些养了猪又没力气杀猪的留守老人排忧解难。他总是以“与人为善”的心态对待每一个人,把党组织的温暖通过自己传输给每位群众;在参加组织活动,特别是开展结对帮扶活动时,他始终积极主动,不计得失,用自己的爱心让困难群众感受党的温暖,用自身的言行感召周围的同志,让“党员”这一光荣称号在自己身上闪耀发光。

ⅩⅩ非常关注老党员,老干部。七份子村的老支书王党生患了糖尿病,每月的化验费就需要500元。今年五一,ⅩⅩ特地提上肉和菜,和王党生一起过劳动节,临走还给了50元的生活费。ⅩⅩ认为,老党员们为新中国的诞生和经济建设立过功、出过力,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值得全社会的尊重和关心。他把每一位老党员、优秀党员当作自己的折射镜,树立自我的人格魅力,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中都力求率先垂范,发挥着一名共产党员应有的先锋模范作用。

三、身先士卒的领头人

村里有事,ⅩⅩ总是吃苦在前,以身作则。西孟社电网的线路较长,今年3月,大风将吹到了两根电线杆,当他知道电管站这个时候特别忙,一时半会儿来不了他们这里时,九自己叫了2个年轻人,把电线杆扶正,消除了断电的危险,受到了电管站苏站长的赞扬。

ⅩⅩ办事沉稳、果断,有一年,社里要修一条长8米得砂石路,须要经过部分村民的田地,那几个村民有意见,要补偿,但是修路已经势在必行,如果再浪费时间,就好浪费掉上好项目的时机。ⅩⅩ跟村民说:“就用我的庄稼来补偿你们吧,不要阻拦修路!”路通了,大家都尝到了甜头,那几个村民也主动放弃了补偿。

ⅩⅩ时刻用党员的标准严格衡量、约束自己的言行,不断增强党的观念,加强党性修养,按照党章的规定履行党员义务,严格遵守党的纪律,以新时期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具体要求鞭策自己,每次开会,他从不会只说好话,而是有意见就提,有建议就讲,毫无保留。

一路走来,ⅩⅩ党龄近20年,担任党小组组长也有五个年头了,用他自己的话来说,是“从25岁起,应了一辈子事,从不吃群众的,不喝群众的,公公

道道做人,认认真真做事”。他说:“咱们的党是好党,党要想把事情做好,必须要充分发挥党员、党组织的作用。”他认为,只有把农村无职党员的原动力充分激发出来,党组织的凝聚力才能大大增强,党组织的吸引力才能快速扩张、党组织的战斗力才能大幅提高。

他的事迹也得到了乡镇党委的肯定,在1992、1999、2001年分别获得“白泥井乡优秀党员”称号。作为一个农村党员,ⅩⅩ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共产党员的誓言,在这片土地上,实现了一个普通共产党员的光辉理想。

优秀党员先进事迹【第二篇】

优秀党员先进事迹

尹相杰,男,49岁,大专学历,中共党员,1988年参加工作,2007年担任县常务副工会主席。从乡镇领导走上工会工作岗位后,他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以崇高的事业心和强烈的责任感,以百倍的工作热情,勤勤恳恳,忘我工作,履行着自己的职责,实践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工会工作默默地奉献着光和热,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突出的成绩。县工会单项工作3次被评为市“先进集体”,为东辽工运事业做出一定贡献。

一、加强组织建设,工会工作步入规范化轨道

他就任工会常务副主席之初,由于受企业改制等因素影响,所属单位和企业半数以上工会组织不健全,新建私营企业没有建全工会。有些虽然有工会组织,但也大多是徒有虚名,工作工作没有正常开展。有的单位和企业认为,工会组织可有可无,有的认为成立工会会成为企业的包袱,还有的认为工会是组织工人与企业对立的组织。面对人们认识上的误区和严峻的现实,他没有气馁。他想,开展工会工作,组织建设是前提,没有工会组织,其它一切都无从谈起。于是,他上任后便马不停蹄地把工会组织建设作为当务之急一是健全和完善了工会组织机构。他指导有关同志深入所属单位和企业,认真细致调查,苦口婆心地做思想工作,讲建立工会的作用和意义。他以扎实的工作,带领工会一班人消除了许多人对工会工作认识上的误区。从宣传筹备,到提名侯选人,直到工会成立,他都一环接一环地检查指导,经

1过两年的艰辛努力,8家私营企业顺利组建了工会组织,选举产生了基层工会负责人,让职工有了自己的家。随着国有企业的改革,县原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工会随之解散,失业职工一度处于无组织状态,组织和落实一些政策非常困难。他了解这些情况后,认真进行了调查研究,走访听取了原企业工会负责人的建议,针对实际情况,化片为整,就近建会,把1700多名下岗职工化为4大块,把分散多年的职工重新组织了起来,让广大职工又回到了自己的“家”。二是建立完善了各项规章制度,做到了工会工作有章可循。为了使各工会工作有有条不紊地运作,县总工会制定了“工会工作职责”、“工会机关人员岗位责任制”等规章制度,使工会工作逐步走向制度化、规范化。四是工会工作机制不断完善。制定了系统工会和各基层工会委员会委员工作职责和工作目标,做到工作有计划、有检查、有总结,完善了工会工作机制,提高了工会工作水平。

二、发挥职能作用,切实维护职工权益

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是工会的一项重要职能。几年来,他牢记使命,竭尽全力,认真贯彻《工会法》、《劳动法》和《社会权益保障法》,切实维护了广大职工的权益。一是为下岗失业人员系上“安全带”。针对企业现状,他认真调查研究,拿出了解决问题的具体意见,协调完成了企业改制的一系列配套工作,实践了党的政策,体现了工会的推动力,维护了职工的权益。其中为企业806名职工缴纳养老保险,对于进入再就业服务中心的职工,他配合劳动部门对他们进行免费技能培训和自主创业讲座,引导他们转变就业观念,增加自信心,多方

开辟就业渠道,自主创业。通过培训、职业介绍、帮扶等形式,现有1100余名下岗职工重新走向新的工作岗位;帮助协调20余名下岗职工领取小额无息贷款20余万元,用于自主创业,帮扶9名下岗职工创建 自办企业,安置下岗职工200余人。对于年龄偏大,暂无就业能力的368名职工,给予经济帮助,发放下岗生活费,大病医疗补助。三是成为职工的“贴心人”。关心职工生活,不断开展送温暖活动,是工会6维权的具体体现。他坚持深入基层职工家里,倾听职工的呼声和要求,为他们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几年来,他先后走访慰问困难职工80多户,帮助18户下岗职工子女圆了大学梦,对670名困难职工实行微机档案管理,组建了困难职工援助中心,提供法律服务,联系职介所1个,培训基地2个,免费组织培训下岗职工1700余人次。定期对劳模进行看望和帮助,特别是过年过节,不忘看望劳动模范,带去组织的关心和慰问,深受广大职工和劳模的拥护,感觉到他是他们心中的贴心人。

三、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建立高素质的职工队伍。

为充分发挥工人在经济发展中的主力军作用,近几年来,他带领一班人着力狠抓职工的精神文明建设,大力提高职工的整体素质,使职工为企业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首先提高职工的政治素质。他要求各基层工会定期组织全体职工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十六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在学习的同时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法制教育、社会公德、职业道德教育。在他的主持下,县工会系统开展了办各类学习班、观看电视教育片、警示教育

片、办主题板报、及宣传栏等多种形式教育,通过一系列活动,使广大职工明确了自己的职责和任务,摆正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之间的利益关系,改进了职工的思想作风、工作作风,树立了大局意识、服务意识、奉献意识。

其次,认真搞好技术培训和岗位练兵。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技术要求越来越高,为适应当前形势,培养职工“一工多能,一人多用”,县工会组织职工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技术培训和岗位练兵,特别是专业技术人员,对他们进行了多次业务技术集中培训。在加强对职工培训的同时,还多次组织职工开展岗位技术练兵,对技术过硬的职工给予奖励。通过这些活动,充分调动了广大职工的积极性,发挥了职工的主观能动性,增强了职工的主人翁意识,保证了单位各项工作的顺利完成。

四、提高自身修养,树立良好形象,做搞好工会工作的奉献者 作为全县工会工作的带头人,尹相杰同志能够把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与献身工运事业相结合,具有较强的工作能力和领导能力,工作认真负责,能全面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从事工会工作以来,他首先强化学习,完善自我。他能够带头认真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带头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自己头脑。他经常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广泛了解工作的实际情况。始终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坚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工会工作。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树立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全心全

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用所学的理论指导工会工作。几年来,写学习笔记3多万字;其次,他严格约束,正己律人。要求别人做的,自己首先做到;禁止别人做的,自己首先不做。他始终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做到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和班子成员同心协力,团结共事。他求真务实,敬业奉献;第三,他保持不骄不躁、谦虚谨慎的工作作风。他以执着的敬业精神,严谨的工作作风,求真务实的态度,敢于实践的创新精神,在工作岗位上,一步一个脚印,一步一个提高,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三年来,县总工会三年大变样,整体水平全面提升。受到机关同志的好评。

2011年4月25日

东辽县总工会支部

2022年农村优秀党员事迹材料【第三篇】

男,汉族,X年8月出生,乡村人,初中文化程度,X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X年1月至今任村党支部书记38年。村在的带领下先后荣获省级荣誉3次、市级荣誉6次、县级荣誉8次,个人在X年被评为市劳动模范,20xx年至20xx年连续三年被评为市农村“双强”党支部书记。在农村长达三十八年的工作实践中,他积累了丰富的农村工作经验,获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荣誉,他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赢得了上级领导和基层广大群众的信任和拥护。

同志担任村党支部书记以来,认真宣传和贯彻执行党在农村的各项路线方针、和政策,以共产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团结带领该村党员干部和群众克服一切困难,自力更生,办电打井,修桥铺路,筹建市场,在全县率先调整农业结构,大力发展保护地无公害蔬菜生产,引导全村走上了依靠科技致富的道路。截止目前,全村种植大棚蔬菜面积达到950亩,占全村耕地总面积的80%以上,村内拥有豫北地区规模最大的蔬菜批发交易市场,年交易额5000多万元,产品销往全国 20多个大中城市,仅大棚蔬菜生产和市场交易一项,农民年人均收入达到11000元,成为远近闻名的富裕村,辐射带动原、延、封三县50多个行政村大棚蔬菜种植2万余亩,成为大棚蔬菜行业的“引路人”。

一、抓基础设施,创良好条件。

1976年,村还是一个不足500人的偏僻小村,一条二米宽的土路,高高低低,崎曲不平,人称“三蹦村”,晴天时车在路上蹦,人在车上蹦,心在肚里蹦,遇到了下雨天,寸步难行。拉平车走,五个人拉不动千斤货物,推自行车没有步行快,大半截路还得扛着自行车。村里没有电,每到晚上,群众都在煤油灯下苦熬黑夜,田地里没有一根线,没有一根电线杆。浇麦靠人工水车,遇到了干旱年月,井水干枯,群众只有靠天吃饭,粮食亩产量只有200来斤。在那个拿工分吃粮食的岁月,群众的物质生活、精神生活极度匮乏。只是梦想着能用上电,家里的生活一切会改变,他暗下决心一定要在年底用上电,让家家户户的灯亮,让田地喝个饱。村两委决定后,马上行动。拍板第二天,他就奔赴郑州,通过关系买到一吨铝线,在那计划经济的年代,一次条子只能买回一吨。这样,他五进省城,饿了啃玉米面馍,渴了就在街头饮口凉水,困了,就在街头露宿。尽管这样,他的心里还是甜滋滋的,总共买到四吨铝线,离全村的盼望近了。紧接着,又用半月的时间把低压杆全部栽上,三伏暑天,干部群众热情高涨,大家的脊背晒得黑油油的,脸晒得黑红。拉线扛线,片刻不闲,浑身有用不完的劲,没有人喊苦嫌累,个个干得热火朝天,汗流浃背,就这样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全村每一户村民都用上了电,灯亮了,群众的心亮了。他们说:“没有咱支书的辛劳,没有支书的带头,还不定猪年马月才用上电呢!”平凡的话语,诠释了党的领导在群众心中的地位。

家里用电解决了,但庄稼地里的还不能灌溉。因为地里虽有动力电,但没有足够的水井,他就再次召开村两委会议,决定一鼓作气,再打20眼机井。那一年,适逢党的政策好,对农村办电打井有倾斜,全村青壮年劳力拉着平车到拉石料,大家自备干粮和水,五天五夜来回一趟。在打井的30余天时间,他与打井工人吃住在工地,时刻处理打井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到12月底,全村水浇地共打机井22眼,村里的粮食再也不靠天吃饭了,第二年,他又托关系买来化肥,配合浇水,当年小麦亩产达500-600斤,麦垛堆积如山,产量翻了一番,交公粮任务完成了,群众分的粮食多了,集体也有了收入,全村群众欢欣鼓舞。

在年终的群众会上他宣布:从今以后,村结束了不通电的历史,点煤油灯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他将一心一意为全体村民做事,不谋私利,与大家同舟共济、同甘共苦,努力使摆脱贫穷。

电通了,农田的基础设施改善了,村里也稳定了。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许多村民的家里有了积蓄,脱了贫,乡亲们高兴得合不拢嘴,自然一些人也产生了小富即安的现象,觉得该缓口气了,开始沾染了一些不良习俗,搓麻将,搞迷信活动,他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怎样让群众跳出这个怪圈呢?这个问题一直成为萦绕在他头脑的一件大事,怎样让村民致富?

二、抓经济建设,寻致富门路。

村种菜具有很久的历史,但多年来东一片,西一片,分散零落,形不成规模,生产技术也很落后,经济效益低下,实践使他深深体会到,要想把全村经济搞上去,就要树立商品观念,就要把搞好全村的蔬菜生产当作重头戏来抓。他把村两委召集在一起,利用多种形式引导教育群众要想方设法挣钱,啥来钱种啥,啥值钱种啥,要克服落后守旧思想,要敢于创新。

1988年,他数次到农科院考察,又到寿光、扶沟等地学习经验,请教问题,下决心调整农业结构,大力发展大棚蔬菜种植,让农民快速增收。建塑料大棚需较多的资金,购竹竿、石料、铁丝,许多群众手里的积蓄不够,他就发挥自己熟人多,关系广的优势,找乡领导,找县领导,磨破了嘴,跑细了腿,经过不懈努力,终于从县工商行争取贷款20多万元,谁建棚给谁家贷款20xx元,不用交利息,仅此一项他就给群众贴进利息2万多元,这样解决了村民的后顾之忧。同时,村内又给予政策扶持,凡种棚户给予排灌便利的地块,在计划生育政策上给予倾斜,在宅基地划分上给予倾斜,减去两人义务工等一些措施。由于措施得力,当年,村就建起了由党员干部带头,群众部分跟进的近40多个大棚,当年人均收入达20xx多元,诱人的经济效益,吸引了观望者的眼球,第二年全村掀起了建大棚的热潮,达到每户一棚,规模种植引来了山西、湖北等客户前来驻村收购,村民的腰包鼓起来了。1997年,户均存款都在万元以上,当年,村获“省奔小康科普示范村”和“市农村先进党支部”等荣誉称号。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村经济快速发展,成为周边地区经济发展的龙头,他们用“走出去”的政策来扩大种植规模,将自己村的姑娘嫁出去在婆家建大棚,自己村的媳妇带动娘家人建大棚,这样,大棚种植到应举乡等50多个村庄,面积达3万多亩,菜农经济收入达1亿5千万元,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苦尽甘来,回想起卖菜难那段经历还难以忘怀。1993年5月20号,由于道路不通畅,还没有蔬菜批发市场,外地客户还不知道这里有堆积如山的瓜果蔬菜,菜农们看着一车车鲜亮的瓜果卖不出去,愁眉苦脸,大家把目光又集中到的身上,当天下午,他带领村干部将菜农的瓜果过秤装车拉到郑州蔬菜批发市场。第二天,瓜果销售一空,菜农绷紧的脸舒展了,他们和党支部贴的更近了。

1994年,村在全省农村率先实行“协会+公司+农户”的经营模式。刚成立时都是本村村民,为增强公司的凝聚力,公司出台了一系列针对菜农的优惠政策,规定协会成员购买竹竿、塑料布、农药、化肥等生产资料价格优惠5-10%,公司成员可以免费参加培训、免费赠送科技资料、免费收看科技录像带、免费借阅科普图书,成员在蔬菜生产过程中遇到技术难题,公司聘请专家和技术人员实地进行技术指导。成员生产出来的蔬菜可直接进入市场交易。公司负责组织经纪人联系外销,保证不让菜农烂掉扔掉新鲜蔬菜,他们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公司每年都聘请省、市、县蔬菜栽培、植保、土肥方面的专家和技术人员到村讲课,印发科技资料,播放科技录像带和光碟,公司还成立了科普学校,设立了科普图书阅览室、购置电视机、影碟机,购买科普图书1500余册,光碟100余盘,还安上机顶盒,发展远程教育,使公司成员的科技素质进一步提高。塑料大棚一次性投资较大,而且费工费时,公司开高了6个生产资料门市部,竹竿、塑料布、肥料、农药、化肥、种子应有尽有,农户不用出村就可以购买建大棚所需的一切材料,并可享受优惠价格,仅此一项就使公司成员节省费用60多万元,菜农不怕生产,就怕销售,为解决卖菜难问题。公司一开始就组织一批业务员分赴郑州、洛阳、信阳、武汉、晋城、徐州等地跑市场,找信息,将外地客商引到我村蔬菜批发市场,由于村蔬菜品质好,市场管理好,从而吸引了大批客商进入村蔬菜批发市场进行交易。为了及时掌握国内蔬菜市场行情,公司还购置了一台电脑,开通了互联网,扩大了对外信息交流,提高了村的知名度。由于公司能为农户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等优化服务,所以大棚蔬菜发展速度迅猛。1996年全村大棚数量达200多个,平均一户一个大棚,1998年,全村大棚温室总数达700多个,平均每人一亩大棚,蔬菜面积达全村耕地面积的80%以上,成为名副其实的蔬菜专业村,公司成员达到了200多户,发展大棚数量基本饱和,为保证蔬菜数量,公司把成员范围扩大到外村、外乡、外县,并享受与本村成员同等的优惠条件,到20xx年,公司成员达4000多户,随着种植规模的不断扩大,瓜果产品不均衡,造成蔬菜价格差别较大,公司又把目光盯在了提高蔬菜品质方面。他们翻阅了大量的资料,制订了公司无公害生产标准,并从种子选用、土壤处理、肥料、农药施用等各个方面严格把关,确保产品达到无公害标准,在20xx年5月市农业局检查中,公司送去的黄瓜、西红柿等蔬菜检测合格率达97%,高于全市平均水平,村无公害蔬菜知名度进一步提高,蔬菜销售价格又趋回升,20xx年5月,乡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通过省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验收。

村通过调整种值结构,发展高效农业,涌现出不少由穷变富的典型。如本村村民周学胜,原来家里很穷,住的是破瓦房,没有姑娘愿意嫁给他,在的帮助下,他家建了两个塑料大棚,三、四年的时间,就住上了新楼,娶上了漂亮媳妇。村民赵岭原来家里也很穷,他通过发展大棚蔬菜积累了十几万元资金,一年时间盖了两座小楼,又增添了不少新家具,成为本村致富的典型。现在的村,家家户户住小楼,家居用品室内摆设一点也不比县城里的人差,而且村民还拥有了30多辆小汽车,全村人过上了小康生活。近20xx年来,村先后三次获“省五好党支部”荣誉称号,五次获“市五好党支部”荣誉称号、八次获“县五好党支部”荣誉称号,本人先后获市劳动模范,农村“双强”党支部书记,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

三、抓思想教育,树文明新风。

同志在领着村民抓经济建设的同时,时刻不放松对干部群众的思想教育,把党员干部队伍建设始终作为一件大事认真抓好。首要的是坚持理想信念、宗旨意识教育,解决为什么当干部、为谁当干部的问题,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在村委会上,他经常说:“我们共产党人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人民谋利益,这个问题什么时候都不能忘记,要想自己富,别当村干部,当干部就不能怕吃亏,怕吃亏就不能当干部。”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理想信念教育靠正确灌输,集体学习,个别谈心,他不喜欢开会点名批评人,人都有自尊心,都要表扬的一面,要启发自觉,在教育问题上,“班长”要给干部带好头,干部要给群众带好头,言行一致,才有凝聚力、号召力。20xx年,国家推行殡葬改革,改土葬为火葬,他就带领自己家的几个侄子首先把自家的坟头平掉,这样,三天时间,村耕地田里的坟头全部平掉,在村务、党务工作会上,作为支部书记正确执行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不搞“一言堂”,既要让干部群众畅所欲言,反映民意,又要敢于集中,重大问题坚持集体决定,程序是两委提出意见,召开党员会通报,召开村民代表会决定,最后再召开村民大会,这样,既保证了党组织的核心地位,又体现村民自治。

制度建设是长远性的工作,村在学习、工作、会议、行为规范等方面都有制度,保证每项工作都有章可循,他们制定了村规民约,简易可行,加强宣传教育,通过教育把遵守制度变成大家的自觉行动,认识到了就不感到约束,也就养成了好的习惯。

在几十年的工作中,感觉到,村党支部是团结的,是一个坚强的堡垒。村干部队伍几十年保持先进性,保持良好作风,保持一种干事创业的精神状态,不计名利的奉献精神,为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

物质富裕,精神更要富裕,村以远程教育、广播、标语、漫画等手段对全村干部群众进行思想教育,使他们吃饱、穿好、精神更好,为了让村民每天生活都愉悦充实,村里投资兴建了老年活动中心,文化大院,订阅各种报刊杂志,活跃群众文化生活。

下一步,村两委计划多方筹资将全村大小街道都修成水泥路,安装路灯,栽植景观树,并对过去的80多亩窑坑进行统一招标开发,进一步完善市场功能,走工农商一体化发展道路,为村加快发展、跨越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2022年农村优秀党员事迹材料【第四篇】

谈到新农村建设的翻天覆地变化,也许××村委××村的村民感受最深。××村造型别致的别墅楼群、如诗如画的丛林花园、独具特色的墙裙栏杆以及村民们一张张纯朴、幸福的笑脸,无不向你尽情展示着新农村建设的丰硕成果。这些成果,都是在该村党员干部和全体村民的共同努力下,一步一个脚印做出来的,××就是其中的一位普通党员。

“软”“硬”兼施拓富路

人们常说,××人是“软”“硬”兼施富起来的。“软”,就是指金桔的种植和销售;“硬”,就是指石材的开采加工。××作为普通村民,共产党员,率先走上了这两条路,叩开致富门。凭着一腔热血,年轻的××就打起了一场以金桔种植为突破口的致富攻坚战,他将村后网的荒山改造成了果园,此后不断改进种植方式,加强管护,采用新技术,坚持无公害标准种植,提高了金桔的产量和品质。现在××的果园年产金桔4万斤左右,纯收入8万元。在××等一批党员的带动下,目前,全村形成了以金桔种植业为主的产业,共有果园348亩,其中金桔267亩,村民仅水果种植一项年收入就达到300多万元。

××地处山区,大理石储量丰富。针对这一优势,××充分利用资源,瞄准市场,从XX年开始发展大理石加工业。将大理石开采出来,加工成石栏杆、石板等成品,销往全国各地。由于大理石石质优越,工艺精细,受到市场的广泛欢迎,××石材加工产业也越走越活。在村里党员和大理石开采先行者的带动下,该村大理石加工经历了从最初的手工制作,到机械化作业;从小敲小打,到形成规模企业;从最初的1家,到现在的36家。该村从事大理石开采加工的村民达80%,全村年产值达到1500多万元。

优化结构开先河

××不仅自己致富,带动村民致富,还热心党的各项建设。在古板村20xx年优化党组织设置工作中,他积极贯彻落实中央有关精神,配合做好优化党组织设置的各项工作,最终协助村里成立了××清泉度假村党支部,进一步加强了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把更多优秀的村民吸引到了党组织中来;同时能更充分地发挥农村党员的旗帜作用,带动群众把××建设成园林式的新农村,成功接待了“自治区50周年大庆”中央慰问团,极大提升了党组织的影响力和凝聚力。成为全县率先实现优化党组织设置工作的自然村。

在加强党组织建设的同时,××还积极与村里的党员干部一道,与时俱进,发动全体村民合股筹资兴建了清泉度假村,20xx年,××与村里的其他干部发动全村46户村民入股自筹资金398万元,建起集旅游、娱乐、休闲、餐饮为一体的××清泉度假村,逐步探索第三产业的发展。度假村不但给村民带来了经济收入,同时还极大促进了新农村的建设。一方面村民形成了“村庄建得越好,村民的利益越大”的共识,村民均能自觉维护公共设施,保持村容整洁,另一方面是度假村每年提取5%—10%的利润作为维护村内设施、兴办公益事业费用,解决了新村建成后管理不到位的问题。目前度假村的二期、三期工程正在紧锣密鼓地筹建中。

无私奉献建新村

××作为一名普通党员,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与其他党员一道,事事带头,处处争先,积极发动群众,形成全员参与的建设热潮。××村民展现出新型农民的新面貌。在上级部门的支持下,该村先后建成面积350平方米的文化室,配备了远程教育网络,成立了农家图书馆和人口学校,村民们制定了相应的学习计划,形成了每周一学和定期邀请专家讲座的学习制度。学拓宽了村民的视野,知识充分武装了村民的头脑,一大批慷慨解囊、克己奉公的先进事迹涌现出来。在村道硬化、村庄绿化、建文化室等工作中,村民蒋建诚、蒋元登将600平方米旧房无偿拆除掉;秦试球、秦桂正等村民将1500平方米土地奉献了出来;秦试伟、秦文艺等村民援助500多平方米的石料及安装用的水泥、河沙,秦试海等6人的捐款超过了万元。更多的村民则随叫随到,不计报酬地完成了各项建设任务。目前,××正与村民一道,建设该村统一的人饮工程。从选点、布管,到宣传发动,组织村民集资、投工投劳,处处可见××的身影。该工程从10月3日利用中秋节的晚上开会进行发动,10月4日动工,10月8日就已将取水点水井扩建好,将蓄水池挖好。短短的5天内,村民创造了新的××奇迹。该工程的实施,将彻底解决困绕××多年的饮水问题,为该村以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正是在如××这样的党员带动下,××新农村建设才如此富有活力和生命力,才能取得如此显著的成绩。

自治区五十大庆期间,全国政协副主席李兆焯率领中央慰问五分团在区、市、县领导陪同下走进××村慰问。看到一栋栋精致的山村小别墅掩映在绿树丛林中,看到××村民们纯朴、自信的笑脸时,李兆焯和慰问团成员们对××新农村建设给予了高度的赞赏。作为普通党员,为××的建设贡献了力量的××脸上也充满了自豪。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