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文资料 > 入党 >

党的二十大精神材料(最新14篇)

好文发表时间 3984346

推动高质量发展,深化改革开放,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强化生态文明建设,维护国家安全,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如何实现共同富裕?以下是网友为大家整理分享的“党的二十大精神材料”相关范文,供您参考学习!

党的二十大精神材料

党的二十大精神材料 篇1

凝聚思想共识,汇聚奋进力量。党的二十大召开后,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坚持把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医院的首要政治任务,各级党组织精心组织,统筹安排,创新“四字”工作法,深化学思践悟,促进入脑入心,打通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最后一公里”。

一、坚持“统”字为先,快行动,强部署

高度重视,统筹谋划。医院党委第一时间召开工作会议,成立领导小组,组织领导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各项工作。制定《在全院党员干部中组织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集中学习培训工作方案》,进一步明确了健全机构机制、强化学习培训、把握正确导向、加强宣传引导、强化工作成效等5项重点工作要求。

完善体系,统一领导。完善工作落实体系,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各级党组织统筹协调、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确保医院上下思想高度统一,行动步调一致。制定工作责任清单,层层压实责任,从严从紧督导,切实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到实处、见到实效。

二、坚持“学”字为重,拓形式,活载体

原原本本学。采取集中学习与个人自学相结合,切实把二十大精神实质贯彻到实际工作当中。广大党员干部原原本本、逐字逐句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和党章,同时把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同学习总书记在大会上的系列重要讲话和相关文件结合起来,完整准确全面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

创新形式学。各级党组织创新方式方法,广泛采取“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多种线下形式,组织党员深入开展学习。充分运用微信公众号、学习强国APP、微信群等平台线上学,将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融入日常、抓在经常。

用活载体学。依托红色资源,拓展广度深度。组织党员职工到热河革命烈士纪念馆、董存瑞烈士陵园等“本土”红色教育阵地开展现场教育活动。党员干部在瞻仰红色“地标”中致敬历史,在红色精神“谱系”里接受洗礼,用行动自觉传承红色基因,进一步跟进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切实做到学深悟透、入脑入心。

三、坚持“宣”字为要,强宣传,营氛围

汇聚领导力。积极发挥班子成员“领头雁”效应,党委领导班子成员、党支部书记纷纷走上“讲台”,通过宣讲报告会、集中宣讲、调研座谈宣讲等形式,深入解读党的二十大提出的新思想新论断、作出的新部署新要求,让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活”起来、“热”起来。

发挥榜样力。让逆行的抗疫英雄,省级、市级“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以实际行动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通过“身边人讲述身边事,身边事激励身边人”,让“无声”的精神变为“有声”的故事,引导全体职工坚定理想信念、筑牢政治忠诚,大力弘扬“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崇高职业精神。

扩大宣传力。深度结合党的二十大确定的目标任务,立足医院实际,塑造医术精湛、医德高尚、医风严谨的行业风范。组织开展知识竞赛、主题征文比赛、演讲赛、微党课竞赛等丰富多彩的系列主题活动,扩大宣传教育的覆盖面和影响力。

四、坚持“践”字为主,做实事,强担当

立足本职办实事,大力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把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与医院年度工作要点相结合,助力医院高质量发展。广大干部深入临床一线,广开言路听取广大职工及群众意见建议,积极作为,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拿出实招硬招,推动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现实的问题。

聚焦民意解民忧,组织广大党员继承发扬优良传统,以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为重点持续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并形成长效机制,真正把群众的难心事、揪心事放在心上,以患者满意为目标,深度沟通,全面分析患者真实需求,努力提供温馨、便捷、舒适的医疗服务,使患者就医获得感不断提升,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打造患者满意的放心医院。

党的二十大精神材料 篇2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全党同志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绚丽的华章。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前进道路上,广大青年干部当牢记总书记嘱托,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以青春的担当、奋斗和奉献走好新的赶考之路。

笃定赶考之志,牢记初心使命。回望百年征程,从抗日的烽烟到改革的攻坚、再到复兴的伟业,从小小红船到领航中国行稳致远的巍巍巨轮,靠的是伟大建党精神这一跨越时空的精神传承和理想信念的支撑指引。战火纷飞年代,鲁西第一个党支部——中共九都杨支部的创建者杨耕心同志在陈旧的一桌一椅上开启革命道路的探索与实践,点燃革命星火。如今,鲁西第一个党支部纪念馆、阳谷县郭屯镇梨园村红色革命纪念碑不断续写红色篇章,传承红色精神,赓续倾力为民的情怀担当。广大青年干部要践行初心、担当使命,立大志、立长志,矢志不渝、持之以恒。毫不动摇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为走好新的赶考之路夯实信仰之基、把稳思想之舵。

秉持赶考之心,站稳人民立场。党的根基和血脉在人民,坚持人民至上是我们党始终如一的坚守、永恒不变的追求。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胜利,有着无数杰出青年干部舍小家、为大家,与广大人民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脚踏实地、任劳任怨、团结奋斗,交出漂亮的答卷。如今踏上新的赶考之路,广大青年干部需深刻领会“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重要论断,心怀“国之大者”,紧紧依靠人民、不断造福人民,谦虚谨慎、艰苦奋斗。要以不怕苦、能吃苦的牛劲牛力扎实干事,当好体察民情、引领发展的“大脚掌”。要深入一线,踏踏实实做好服务,当好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金钥匙”。要站稳人民立场,敢于豁得出去、真刀真枪干,狠抓落实能力,当好改革创新的“领头雁”。

砥砺赶考之德,修炼清廉忠诚。心有所畏,方能言有所戒、行有所止。梨园村是远近闻名的红色村落,革命战争年代,梨园村村民拿起砍刀、长枪与敌人奋勇斗争,用自己的鲜血书写着对党和人民的忠诚不渝。“赤诚、担当、大爱、无我”的孔繁森精神是永不熄灭的精神灯塔,是赓续共产党人精神血脉、传承红色基因、涵养崇高品德的生动教材。广大青年干部要不断从伟大建党精神中汲取力量,锤炼严于律己的品德,做一个忠诚正直的党员。要让廉洁自律成为觉悟、让修身慎行成为习惯、让无私奉献成为品质,深刻领悟“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系好廉洁“安全带”,为走好新的赶考之路浸润清廉忠诚之源。

新时代考卷已经铺展,赶考永远在路上。在完成民族复兴大业,行稳致远全面推进中国现代化历史进程中,唯有充满“赢考”思维,践行“三个务必”,永葆革命斗志、锻造过硬本领,矢志不渝、笃行不怠,方能走好新的赶考之路,交出人民满意的考卷。

党的二十大精神材料 篇3

2012年11月29日,在国家博物馆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总书记抚今追昔、话语坚定:“我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

伟大的目标,激起亿万人民的磅礴力量。

恩格斯曾说:“一个知道自己的目的,也知道怎样达到这个目的的政党,一个真正想达到这个目的并且具有达到这个目的所必不可缺的顽强精神的政党——这样的政党将是不可战胜的。”

以宏阔目标校准航向、凝聚力量,中国共产党人的目光总是深远而坚定。

民族危亡之际,党的二大确立“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的纲领,成为探索救亡之路的旗帜;新中国成立之初,“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的目标,点燃激情昂扬的岁月;改革春潮涌动之时,建设小康社会的追求,唤醒亿万人民创造幸福生活的动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现代化强国蓝图,凝聚起“撸起袖子加油干”的磅礴力量……

既胸怀远大理想,更善于埋头苦干。

百年复兴路上,中国共产党人将宏大愿景同阶段性目标相结合,一步步推进,一桩桩实现。

改革开放后,我们党提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目标。

党的十九大把握历史新方位、顺应时代新特点,作出“分两步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的战略安排。

二者相比,新的部署将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整整提前了15年。

规划,沿既定方向目标稳步推进。

从1953年至今,我国已接续制定实施了14个“五年规划(计划)”。

一份份规划(计划),犹如一座座里程碑,串联起中国从“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到公路密成网、港口连五洋、“天和”驻太空、“祝融”探火星的伟大飞跃。

梦想如长风,鼓起船帆;目标如灯塔,引领征程。

党的二十大报告再一次吹响冲锋号角:“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广袤大地上,乡村振兴的战场奋战正酣,共同富裕的战鼓已经擂响,中国式现代化的蓝图正一步步变为现实……广大党员干部群众以滚石上山的毅力和爬坡过坎的勇气,沿着愈发清晰的路线图和施工表,向着共同的伟大目标矢志前进。

笃志前行,虽远必达。

这正是胸怀梦想、目标清晰的中国共产党最真切的写照。

党的二十大精神材料 篇4

党的二十大报告深刻阐释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描绘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为新时代新征程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指明了前进方向、确立了行动指南。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必将进一步鼓舞和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用新的伟大奋斗创造新的伟业。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报告精神,首先要学深悟透贯穿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党的二十大报告深刻展现了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全面回顾过去五年的工作和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对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两步走战略安排进行宏观展望,科学谋划未来5年乃至更长时期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目标任务和大政方针中,正确把握社会发展规律和时代特征,以战略思维作决策,以历史思维鉴古今,以辩证思维观大势,以系统思维揽全局,以创新思维促发展,以法治思维保安全,以底线思维控风险。坚持发展地、全面地、系统地、普遍联系地而不是静止地、片面地、零乱地、彼此孤立地观察事物,处理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才能正确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问题。继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首先要把握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

把握和站稳以人民为中心的马克思主义立场。人民性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阶级属性,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贯穿于党的二十大报告之中。报告强调,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治国有常,利民为本。为民造福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必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鼓励共同奋斗创造美好生活,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报告既深刻论述了坚守马克思主义人民立场的思想内涵,同时从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推进文化自信自强、增进民生福祉、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等各个方面阐明了在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过程中坚守马克思主义人民立场的实践路径。

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庄严历史责任。”新时代十年来,我们党勇于进行理论探索和创新,以全新的视野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为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十个明确”“十四个坚持”“十三个方面成就”有机融合、相互贯通,体现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认识论和方法论相统一的鲜明特色,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丰富发展。实践没有止境,理论创新也没有止境。新时代新征程继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必须坚持人民至上,坚持自信自立,坚持守正创新,坚持问题导向,坚持系统观念,坚持胸怀天下,不断提出真正解决问题的新理念新思路新办法,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的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

党的二十大精神材料 篇5

“三个务必”是“两个务必”的时代提升。毛泽东同志提出的“两个务必”,包含着对我国几千年历史治乱规律的深刻借鉴,包含着对我们党艰苦卓绝奋斗历程的深刻总结,是全党同志必须坚守的优良作风。

从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的“两个务必”到党的二十大报告上的“三个务必”,不仅内容上进一步充实,内涵上也更加丰富。其一,“三个务必”中的“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是对“两个务必”的内核提炼与升华,强调当前全党同志仍要继续保持“两个务必”所体现的优良作风。其二,“三个务必”凸显了当前全党同志牢记使命担当与发扬斗争精神的极端重要性。一方面,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始终牢记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这不仅是党“打江山”和“守江山”的根本目的,更是激励全党同志团结奋进的强大动能,因此,总书记在“三个务必”中加入“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正是为了激励全党同志更加奋发有力地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另一方面,当前,我们党正面临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内外形势正在发生复杂而深刻的变化,国外敌对势力的干扰片刻未息,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丝毫未停。总书记在“三个务必”中加入“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就是为了使全党同志增强忧患意识,发扬斗争精神,知难而进、迎难而上,全力迎战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和挑战,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并做好持续斗争准备,不怕苦、不畏难,坚决把中国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中国人民自己手中。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指出:“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同时,全党必须清醒认识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前进道路上仍然存在可以预料和难以预料的各种风险挑战。”也就是说,越是关键时刻越要戒骄戒躁、咬牙坚持、持续斗争、善于斗争。这充分显示了百年大党的成熟和自信。

“三个务必”是总书记在历史关键节点所提出的重要论断,是在继承和发展“两个务必”基础上并站在时代需要和国家全局的高度给予全党同志的一针强心剂,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现实价值。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弘扬伟大建党精神,牢记“三个务必”,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创造新的更大奇迹!

党的二十大精神材料 篇6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弘扬诚信文化,健全诚信建设长效机制。”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应当继续加大诚信建设力度,为建设诚信社会提供更为强大的制度支撑和文化认同。

厚植诚信理念和文化认同,贵在顶层设计。顶层设计要坚持问计于民,必须继续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建设,把人民当家作主具体地、现实地体现到党治国理政的政策措施上来。

要有顶层设计的开阔视野和包容心态。顶层设计既取决于经济社会发展的程度,也蕴含着对传统诚信文化和现实社会的理解和预设,它不仅意味着改变,还意味着坚守,不仅意味着“必须变”,还意味着“不能变”。这种守正创新中的“不变”比“改变”更重要。这是科学的辩证改革观,也是把握全局性、本质性问题的关键。

厚植诚信理念和文化认同,重在教育引导。倡导传统诚信理念回归,对于提升民众的诚信意识,建设诚信社会,具有重要引领作用。首先,要把诚信教育作为思想道德教育的切入点,通过学校教育、行业培育,帮助群众树立诚信观念,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其次,要广泛开展职业道德教育,培养职业操守,提高从业者的诚信意识,通过诚信价值理念的教育,将诚信的道德要求内化于心,通过人们自身的道德价值评判,自觉地提升社会道德责任感。最后,要积极充分发挥电视、网络、报刊、杂志等大众传媒的宣传功能和媒体优势,建立诚信文化公共交流平台,大力宣传和树立诚信道德典型,以“春风化雨”的形式营造崇尚诚信、践行诚信的良好社会氛围。

厚植诚信理念和文化认同,要加强制度建设。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加强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集中统一领导,更好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过去十年间,法治政府建设扎实推进,诚信文化建设蹄疾步稳,诚信长效机制建设迈出新步伐。但是,国家在诚信制度建设方面力度还不够,全国性专门的诚信法律尚未出台,极易导致诚信治理的依据缺失和诚信治理可操作性降低的问题,产生较大法律风险。为此,应当“德法相济,协同发力”,加快推动出台诚信提升方面的综合性、基础性法律,加强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

鉴往知来,砺行致远。作为一项全方位立体化的系统工程,诚信机制建设既涉及公民自身的道德建设,又关系到社会法治建设,需要全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坚信社会诚信长效机制建设将在畅通国内大循环、支撑国内国际双循环、促进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提升全社会诚信水平等多个方面迎来更大的力度的推进。

党的二十大精神材料 篇7

深入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大报告阐述的党的政治建设基本原则和要求,始终坚持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面领导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以党的政治建设统领党的建设各项工作”,“确保党永远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在党,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全体党员干部必须学深悟透,把握好党的政治建设基本原则,保持党的政治本色,推动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领导在职能配置上更加科学合理、在体制机制上更加完备完善、在运行管理上更加高质高效,确保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面领导。

加强党的政治建设,首要任务是要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从政治高度理解和把握“两个确立”的实践要求。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坚强的领导核心和科学的理论指导是我们党创造历史伟业的成功密码。“两个确立”是党在新时代取得的重大政治成果,体现了我们党坚定的历史自信和伟大的历史主动精神。自觉拥护“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是实现党的全面领导的根本要求,有利于发挥中国共产党领导这一最大制度优势,推动全党始终保持统一的思想、坚定的意志、协调的行动、强大的战斗力。把加强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作为全党共同的政治责任,确保党始终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

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就要切实把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落到行动上。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坚持和加强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健全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完善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落实机制,确保全党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确保党的团结统一”。这就要求全体党员干部坚定党性原则,加强党性修养,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把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体现到制定政策、推进工作中去。

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就要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坚持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以“得罪千百人、不负十四亿”的使命担当祛疴治乱,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并全面巩固,党找到了自我革命这一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我们党必须时刻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全党同志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全面推进党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完善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坚持制度治党、依规治党。健全党统一领导、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监督体系,完善权力监督制约机制,以党内监督为主导,促进各类监督贯通协调,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建设好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高素质干部队伍,提高党员干部斗争精神和斗争本领,增强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

党的二十大精神材料 篇8

党确立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确立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反映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心愿,对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具有决定性意义。“两个确立”是党在新时代取得的重大政治成果,是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的决定性因素。

“两个确立”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党一百年来的奋斗历程告诉我们,有全党公认的领袖作为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有与时俱进、经得起实践考验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理论成果作为党的行动指南,是我们党成熟的重要标志,是党和人民事业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两个确立”有着扎实的理论依据。确立和维护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核心,维护党的权威和党的领袖权威,始终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条重要原则。确立和维护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核心,始终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的基本观点。“两个确立”有着迫切的时代需要。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迫切需要能够统筹协调党和国家事业全局,领导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凝聚全党和全国人民蓬勃力量,推进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总设计师和总指挥。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面临形势环境的复杂性和严峻性、肩负任务的繁重性和艰巨性世所罕见、史所罕见。我们党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为任何干扰所惑。实践充分证明,坚决维护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是党在重大时刻凝聚共识、果断抉择的关键,是党团结统一、胜利前进的重要保证。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永葆“赶考”的清醒和坚定,在“乱云飞渡”中把牢正确方向,在风险挑战面前砥砺胆识,始终把握新时代新征程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历史主动,找到了自我革命这一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激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信心和动力。党的二十大,总书记宣示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使命任务,发出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动员令。征程越是壮阔,目标越是远大,任务越是艰巨,越需要领导核心的掌舵定向、科学理论的指引领航。“两个确立”不仅是创造新时代伟大成就的制胜密码,更是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前进、赢得未来的根本保证。

前进道路上,坚决捍卫“两个确立”,忠实践行“两个维护”,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不断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号巨轮乘风破浪、扬帆远航;前进道路上,坚决捍卫“两个确立”,忠实践行“两个维护”,我们攻坚克难、开拓进取就有了坚强政治保证和强大思想武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就能做到“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两个确立”既是全党意志和民心所向,也是我们应对一切不确定性的最大确定性。

党的二十大精神材料 篇9

深入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大报告阐述的“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丰富内涵,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懈奋斗

党的二十大报告向全世界宣示,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我们既需要筑牢思想根基,把稳政治方向,同时也需要掌握领导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高强本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报告,就必须深刻领悟贯穿其中的一系列深邃思考和科学判断,深刻领悟贯穿其中的一系列原创性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

深刻把握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动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就是要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坚持道不变、志不改,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坚持把国家和民族发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坚持把中国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深刻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特征。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崇高使命。世界上既不存在定于一尊的现代化模式,也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现代化标准。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中国式现代化具有五个方面的特征: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我国十四亿多人口整体迈进现代化社会,规模超过现有发达国家人口的总和,艰巨性和复杂性前所未有;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追求的是既物质富足又精神富有,是人的全面发展;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坚定不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坚定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站在人类文明进步的一边。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切合中国实际,既体现了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也体现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

深刻把握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实践要求。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总的战略安排是分两步走:从二〇二〇年到二〇三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从二〇三五年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在实践中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坚持发扬斗争精神,依靠顽强斗争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将高质量发展作为首要任务,将教育、科技、人才作为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将人民民主作为应有之义,将加快把人民军队建成世界一流军队作为战略要求,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推进文化自信自强,增进民生福祉,推动绿色发展,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开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新局面,推进祖国统一,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

党的二十大精神材料 篇10

深入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大报告阐述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意蕴,推动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

我们党始终坚持胸怀天下,从人类发展大潮流、世界变化大格局、中国发展大历史中去认识和处理同外部世界的关系。党的十八大以来,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定不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全面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我国国际影响力、感召力、塑造力显著提升。党的二十大报告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目标和实践路径进行了深刻阐述,充分体现了爱国精神与国际主义的高度统一、中国气派与世界情怀的高度统一。

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当前,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中国坚定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始终坚持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外交政策宗旨,致力维护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和国际公平正义,坚决反对一切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反对冷战思维,反对干涉别国内政,反对搞双重标准。深化拓展平等、开放、合作的全球伙伴关系,秉持真实亲诚理念和正确义利观,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团结合作,维护发展中国家共同利益。坚持经济全球化正确方向,不断以中国新发展为世界提供新机遇,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共同营造有利于发展的国际环境。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推动全球治理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

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20xx年,总书记在第七十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发表讲话时指出,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是全人类的共同价值。之后,又在多个重要场合对坚守和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进行过重要论述。全人类共同价值凝聚了人类不同文明的价值共识,凝聚了世界各国人民普遍认同的价值理念的最大公约数,既超越了国家、民族、党派的主体差别,也超越了意识形态、社会制度和发展水平差异,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牢固的价值纽带。

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人类是一个整体,地球是一个家园。任何人、任何国家都无法独善其身。中国主张国家不分大小、强弱、贫富一律平等,各国和各国人民共同享受尊严,共同享受发展成果,共同享受安全保障,每个国家在谋求自身发展的同时,要积极促进其他国家共同发展。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坚持对话协商,推动建设一个持久和平的世界;坚持共建共享,推动建设一个普遍安全的世界;坚持合作共赢,推动建设一个共同繁荣的世界;坚持交流互鉴,推动建设一个开放包容的世界;坚持绿色低碳,推动建设一个清洁美丽的世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世界各国人民前途所在,我们应该携起手来,和衷共济、和合共生,朝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方向不断迈进,共同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党的二十大精神材料 篇11

“全党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接受人民批评和监督,始终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对于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崭新篇章,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要求。中国共产党是以“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初心使命,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根本宗旨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人民利益是党一切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除了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党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只有始终坚持唯物史观,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把尊重社会发展规律与尊重人民历史主体地位统一起来,把为崇高理想奋斗与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统一起来,把完成党的各项工作与实现人民利益统一起来,才能不断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充分体现为民造福这一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

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巩固党长期执政地位的关键所在。总书记指出:“我们党要做到长期执政,就必须永远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人民拥护和支持是党执政的最牢固根基。只有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坚持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的立场,党顺民意、谋民利、得民心的理论路线和方针政策以及全部工作,才能在实践中转化为人民群众实实在在的利益,让全体人民有更多、更直接、更实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只有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我们党才能始终赢得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不断厚植执政的群众基础,巩固党的长期执政地位,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党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不断取得事业成功的根本保证。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党的历史是一部紧紧依靠人民群众不断推动党的事业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奋斗史。无论是革命战争还是现代化建设,都必须依靠人民群众。人民群众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主体,是决定我国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之所以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就是因为这个事业赢得了亿万人民的拥护、支持和参与。新时代,党带领人民进行的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事业,是由全体人民参与,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宏伟事业。要最终完成这个伟业,没有亿万人民聪明才智的充分发挥,没有亿万人民的热情支持和衷心拥护,没有亿万人民的忘我劳动和开拓进取是根本不可能的,这需要动员起亿万人民群众,凝聚成一往无前的力量,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航船乘风破浪、扬帆远航。

今天,党领导人民已踏上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之路,我们必须弘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更加自觉地深入贯彻党的根本宗旨和群众路线,团结亿万人民,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党的二十大精神材料 篇12

引领,贯穿于党的二十大各项议程,彰显在党的二十大精神之中——

选举产生以同志为核心的新一届党中央,坚强核心引领壮阔征程;把党的十九大以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新发展写入党章,真理之光引领复兴之路;描绘未来党和国家事业新蓝图,清晰目标指明奋进方向。

这是一种紧密团结在党中央周围的向心力,这是一种科学理论武装起来的战斗力,这是一种为了伟大梦想而不懈奋斗的执行力。中国共产党人团结成一块坚硬的钢铁,用伟大奋斗创造了百年伟业,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

党的二十大精神材料 篇13

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

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

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总的战略安排是分两步走:从二〇二〇年到二〇三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从二〇三五年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未来五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的关键时期,报告明确了未来五年的主要目标任务: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事业,前途光明,任重道远。前进道路上,必须牢牢把握以下重大原则: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坚持发扬斗争精神。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没有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就不可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一是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二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新型工业化,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和重大技术装备攻关工程,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构建优质高效的服务业新体系,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三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城乡融合发展,畅通城乡要素流动。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牢牢守住十八亿亩耕地红线,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增强脱贫地区和脱贫群众内生发展动力。四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和国土空间体系。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五是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快建设贸易强国。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提高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开放水平。

关于党的二十大精神材料汇总合集的内容就收集整理到这儿了,党的二十大精神提出了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战略,能够提高中国的国际影响力,推动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希望这些内容能帮到大家。

党的二十大精神材料 篇14

20xx年10月23日,人民大会堂金色大厅见证历史性时刻。

万众期盼中,刚刚当选新一届中共中央总书记的,带领其他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发出奋进新征程的豪迈誓言:

“我代表新一届中共中央领导成员,衷心感谢全党同志的信任。我们一定牢记党的性质和宗旨,牢记自己的使命和责任,恪尽职守、勤勉工作,决不辜负党和人民重托。”

这一刻,新时代领航者的自信、担当,通过直播信号传遍神州大地,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信心倍增:有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掌舵领航,百年大党必将用新的伟大奋斗创造新的历史伟业。

拥有坚强的领导核心,事关无产阶级政党的生死存亡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

这一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重大原则,在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程中,一次次被实践所证明。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和国家面临的形势之复杂、斗争之严峻、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之艰巨世所罕见、史所罕见。

勇担重任,举全国之力打赢脱贫攻坚战,胜利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着眼长远,坚定不移推进高质量发展,推动中国经济行稳致远;应对挑战,采取最科学、最经济的办法,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大积极成果;敢于斗争,在斗争中维护国家尊严和核心利益,牢牢掌握了国家发展和安全主动权;自我革命,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并全面巩固……

在关乎党和国家事业兴衰成败的重要时刻,总书记带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披荆斩棘,建立非凡之功,开创崭新局面。

放眼新时代中华大地,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坐镇中军帐、全党上下“如身使臂,如臂使指”,车马炮各展其长、一盘棋大局分明的生动画卷徐徐铺展。

当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时期,诸多“拦路虎”“绊脚石”出现在前进路上,一系列“最复杂”“最敏感”问题相互交织。我们这样一个有着14亿多人口的大国、有着9600多万党员的大党,更加需要核心的引领。

这是全党的意志,这是人民的选择。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67 39843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