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文资料 > 入党 >

(学习)基层党建工作典型材料整理20篇

爱国发表时间 3824270

基层党建工作注重思想引领,强化组织建设,推动服务群众,提升党员素质,实现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以下是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基层党建工作典型材料整理”相关范文,供您参考!


目录

1.新旺街道基层党建工作典型材料-----4

2.古店镇基层党建工作典型材料-----7

3.长城乡基层党建工作典型材料-----9

4.楼子疃村基层党建工作典型材料-----11

5.开源街道基层党建工作典型材料-----14

6.浑源县基层党建工作典型材料-----17

7.刘安窑村基层党建工作典型材料-----19

8.古城镇基层党建工作典型材料-----22

9.广灵县基层党建工作典型材料-----24

10.上寨镇基层党建工作典型材料-----26

11.古城街道基层党建工作典型材料-----28

12.众和村基层党建工作典型材料-----30

13.光明路社区基层党建工作典型材料-----32

14.破鲁堡乡基层党建工作典型材料-----36

15.云冈区基层党建工作典型材料-----38

16.西村乡基层党建工作典型材料-----40

17.石家田乡基层党建工作典型材料-----43

18.于家寨村基层党建工作典型材料-----45

19.新荣区基层党建工作典型材料-----47

20.守口堡村基层党建工作典型材料-----50

新旺街道基层党建工作典型材料

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专项行动开展以来,平城区新旺街道党工委深入贯彻落实省市区委决策部署,立足本辖区社区多、居民多、学生多、老人多、退休党员多的特点,在15个社区1个村创新组建了16支"党员110志愿服务队",通过"常在小区走一走、常到楼道看一看、常进家里听一听,见到陋习说一说、见到纠纷劝一劝、见到困难帮一帮"的工作方法,做到有问题第一时间解决、有困难第一时间帮助、有矛盾第一时间化解,为居民提供方便、快捷、高效的"110"式服务,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构筑起社区和谐稳定的第一道防线,探索出一条以基层党建为引领的社区治理新路径。20xx年4月,新旺街道"党员110志愿服务队"被平城区命名为首批"平城最美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并在全区推广。

一、以完善制度"固"人心

街道党工委指导社区党支部,积极吸纳居民党员、在职党员、退休党员等积极参与社区党员志愿服务组织,统一编入《社区楼宇党员志题者名册》,进行网格编组、统一调度。以"个人意愿+统筹调配"的方式,依据党员的单位、年龄、性别、个人特长等,划分应急处突、教育宣传、法律咨询、技能帮扶等功能小组,构建起"社区党组织-楼栋党小组-党员志愿者-党员群众""四位一体"的服务体系,做到社区志愿服务全覆盖、零距离,真正走好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志愿服务队成立以来,全街建立完善各项志愿服务制度10余项,工作台账40余册。

二、以丰富活动"聚"人心

制度挂在墙上,践行却在脚下。街道、社区通过协调多方资源,积极为志愿者搭建服务项目和活动平台,充分调动广大志愿者的服务和参与意识。在春节、七一、国庆等重要节日,组织志愿服务队员开展走访慰问60余次、免费播放红色电影10余场。同时,社区党支部还积极邀请在职党员加入志愿服务工作队,完善在职党员《志愿服务活动记录卡》,仅在今年""全员核酸检测服务中,全街有200多名在职党员参与其中。

三、以激励措施"惠"人心

新旺街道结合全街正在实施的"党员积分制"管理工作,积极推行"志愿者积分制"管理。根据志愿者参加活动的次数、时长、内容、规模、居民好评度等,为志愿者建立活动档案。根据考核指标,评选"星级志愿者",发放《党员志愿服务连心卡》。通过树立典型、宣传表彰、物质奖励等方式,肯定志愿者的辛勤付出和服务价值,让志愿者的荣誉感、获得感不断增强。社区党支部还积极动员周边超市、药店、理发店、社区医院等,创立"社区志愿服务超市""社区志愿服务药店"等,已累计为辖区居民开展公益理发10余次、医疗义诊20余次、假期儿童辅导50余次、青少年心理健康咨询30余次、专业法律咨询40余次。并对"星级志愿者"提供打折购物消费或优惠体检等多种形式的贴心激励,既大大提升了志愿者的荣誉感和商家的责任感,也不断拓展了社区志愿服务的"统一战线"。

目前,新旺街道16支"党员110志愿服务队"党员志愿者已达300多人,累计为居民群众解决"急难愁盼"事项1000余件次,处理突发事件90余次,开展各类宣传教育活动500余次,发放各类宣传资料近万份。广大居民群众深切感受到党组织时刻就在身边,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党员110志愿服务队",巩固了和谐互助、邻里团结的良好氛围,形成了"有时间做志愿者,有困难找志愿者"的良好风尚,居民群众的幸福感、满意度不断提升。

古店镇基层党建工作典型材料

古店镇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着力将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不断推动乡村振兴工作取得新成效,逐步实现基层"党建强""乡村美""产业强""农民富"的良好发展状态。

一、党建+基层组织,让乡村振兴"党建强"

创新"党建+"模式。一是全面推进村党群服务中心建设,有力推动基层党建工作由虚变实,由软变硬。目前全镇党群服务中心在10个村委实现全覆盖。二是出台《村干部坐班值班制度(试行)》要求党组织书记带头"规矩上班",确保村级党群服务中心门常开、人常在,事常办,同时开展村级代办服务,实现镇村两级无缝衔接。

二、党建+乡村风貌,让乡村振兴"乡村美"

坚持把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乡村作为提升农村形象、实施乡村振兴的有力抓手。一是优先从脱贫户等群众中选出了23名有劳动力、能干事的公益岗队伍,对10个自然村全覆盖,做到"全天负责,一日两扫"。二是从各站所、村委等抽调17人组成"党员先锋队",集中整治全镇秩序、卫生检查,要求每月至少进行4次无死角清洗街道,全面改善人居环境。

三、党建+产业调整,让乡村振兴"产业强"

按照绩效考评细则,以"产业兴旺"为重点,扎实做好耕地地力保护工作,强力推进撂荒田整治,今年全镇整治复垦1713余亩,预计新增粮食产量40多万斤。同时狠抓"一产+三产"融合发展,集中发展以小杂粮、苗木等为主的特色农业种植,建设形成规模化、品牌化现代农业生产模式。

四、党建+脱贫成效,让乡村振兴"农民富"

为解决农村脱贫户、零就业家庭户、长期失业人员等困难群体就业难问题,开发保洁员、基础设施抢修员、护林员等乡村公益性岗位,按照"自愿报名、驻村干部+村干部推荐"的原则,安排100人实现就近上岗。激励农村大学生、退伍军人、企业家、退休人员等反哺家乡、服务家乡,充实人才储备。同时加大对种养殖户、家庭农场主、农民专业合作社等生产经营性农民的培养,并且强化金融扶贫,鼓励群众自主创业,今年全镇小额信贷任务数125万元,目前已完成新增130万余元,完成率达104%。

长城乡基层党建工作典型材料

长城乡党委以抓党建为引领,创新"1"种模式、突出"3"大亮点、融合"N"项工作,有效促进基层治理能力大提升。

一、创新"1"种模式

乡党委按照"大党建"引领"大治理"促进"大发展"的思路,创新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工作模式,把全乡8个行政村划分为"车头、车身、车尾"三个层级,以获得"全市先进基层党组织""山西省旅游名村"和"山西省文明村"荣誉的镇边堡村为"车头",全力推进各项工作任务落实落细,带动二十六、十墩、罗岭3个有机关事业单位选派担任支部书记的"车身"村延伸示范,然后带动范家窑、堡子湾等其它4个"车尾"村紧跟其后,形成一带三带四,学有标杆、赶有目标、整体推进的新格局。

二、突出"3"大亮点

一是网格治理精细化。着力构建起"包村领导-网格长-兼职网格员-网格辅助员-网格信息员"的全科精细化网格管理体系,全乡共划分单元网格10个,配备网格长10名,兼职网格员10名,网格辅助员16名。网格长均由党支部书记担任,网格员由"两委"干部、退休干部、护林员、平安志愿者等担任。同时,综合考虑地域特征、人口规模等因素,因地制宜划分了23个微网格,实现了所有要素入网,有效化解各类矛盾纠纷,做到事事有回应,件件有落实。

二是集体收入精深化。立足地域特色和资源优势,挖掘集体经济增收的新途径,通过发展古堡旅游业、养殖业、马铃薯产业等发展壮大集体经济。20xx年全乡农村集体经济收入205万元,其中镇边堡村达到万元,罗岭村达到45万元,其余各村均达到10万元以上。

三是星级管理精准化。不断细化村级党支部书记星级化管理考核办法,建立"考核定星、动态调整,以星定酬、持续激励"的长效管理机制。根据年度考核、任职年限、学历、奖惩情况等进行初次星级评定,全乡8个村党支部书记共评星28颗,其中评为6星的1人,4星的2人,3星的4人,2星的1人。

三、融合"N"项工作

以党建为引领,促进了各项工作千帆竞发。环境整治有序推进,村容村貌显著改观;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产业链条不断延伸;"清化收"工作全面铺开,债权债务逐步化解;抗旱防汛未雨绸缪,农业生产保障有力;"六治"工作持续深入,干部作风求真务实,为民办事蔚然成风。

楼子疃村基层党建工作典型材料

贾家屯乡楼子疃村结合全科网格化管理工作理念,创新方式方法,通过党建引领,围绕"网格+"工作模式,创新实施"五带五帮"行动,实现了提升基层治理、办好民生实事、促进经济发展"三效齐显"。

一、带着安心帮查风险隐患

楼子疃村共划分为16个网格片区,有16名网格信息员,3名网格辅助员。该村深化"党建+网格"治理模式,坚持"就近就便高效治理"原则,利用"熟人熟地"优势,在疫情防控、森林草原防灭火、信访维稳、安全生产等工作中不定期开展走访,抓早抓小,排除风险隐患。一是做好"三个一",记录好"一本工作日志",建立好"一本疫情防控常态化管控台账",悬挂好"一张全科网格分布责任图";二是做好"三必到,四必访",发生邻里矛盾纠纷必到,发生突发事件必到,居民有诉求必到;重点对象必访,特殊人群必访,信访重点人员必访,涉疫返乡居家隔离人员必访。截止目前,共排查风险隐患37件,化解邻里纠纷8件,切实发挥出网格员"一格多能,一格多用"的能力。

二、带着贴心帮治人居环境

将村民最关注、最直接、最现实的"日常小事"作为党支部的"头等大事",定期召集村两委、驻村工作队、村民代表和网格员队伍代表进行座谈,共同商议解决措施。一是清单管理解民忧。坚持"台账式推进、清单化管理",将群众的所想所盼所急所愿列出任务清单,完成时限,明确专人,逐一销号,全心全意办好每一件民生实事。二是"妙招"频出暖民心。针对村民反映突出的人居环境"六乱"整治问题,村两委主动谋划,成立由5人组成的楼子疃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分工,在重点路段实行"路长包段负责制",责任细化到人。已投资50万元实施楼子疃村道路两侧垃圾整治、硬化美化工程,将推动村容村貌更添新彩。三是创新举措带民风。各路段卫生情况每日检查、每月汇总,由领带小组成员和网格信息员共同担任评委,按季度开展流动红旗评比活动,对庭院整洁、门前干净予以表彰,并将表彰情况纳入文明户评选中,做到奖优罚劣。探索"网格+文明户"环境治理模式,突出人居环境要素,通过网格员队伍宣传与推广,强化文明户的引领示范带动作用。

三、带着爱心帮助弱势群体

为方便年老体弱、孤寡老人等人群进行核酸采样,村两委带头,同驻村工作队、网格信息员一道,入户帮助281人次完成核酸检测手机APP预约,并将预约二维码按照网格单元打印备案。该村每间隔10天,利用不误农忙的午间,由网格信息员联系组织常住人口在村委会进行常态化核酸采样,已完成380人次核酸检测。通过大喇叭宣传、微信通知、入户动员等方式,组织老弱病残特殊群体,统一乘车前往乡镇卫生院接种疫苗,全村205口常住人口全部完成接种工作,筑牢了免疫屏障。

四、带着暖心帮促就业增收

该村共有脱贫户197户567人,三类户13户22人,村"两委"多次召集驻村工作队、网格信息员召开座谈会,围绕"村发展、户增收"一起理清增收思路、谋求发展出路,结合每户实际需求制定了帮扶措施。针对今年疫情期间无法外出的情况,网格辅助员、网格信息员积极主动对接包联户,帮助解决就业难题,196人成功外出务工。依托1050亩黄花种植基地,聘用包联户,带动人均增收3600元。

五、带着关心帮优耕地种植

在开展"保春播防撂荒"工作中,通过大喇叭广播、上门通知等形式动员群众保春播,以"个人联系、户帮户助、集体兜底"三种形式,解决了全村撂荒土地,确保春播到位。为了帮助村民扩大种植收入,今年实施1190亩高标准农田建设,由旱地变为水浇地,提高了产量,促进了增收。

开源街道基层党建工作典型材料

为了提升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专项行动问题整改阶段实施的科学性,开源街道党工委从三个层面带头认领解决问题,快速分类分解问题清单,归口划分责任部门及责任人,各方及时主动认领任务,带头靠前解决问题,提高问题整改效率,确保各类问题高标准整改到位,进一步提升为民服务水平

一、街道、村社党组织带头解决一批

一是党工委带头全面抓。在问题整改中,街道党工委压实主体责任,按照班子成员职责分工,明确问题归属。通过"五联"机制(即包联村、包联社区、包联困难户、包联驻街单位、包联退休党员)全面分解党工委问题清单,共认领问题42个,目前已解决32个。

二是村社党组织重点改。村社党组织对照查摆出的问题,将问题分为绿、黄、红三类,即小问题、大问题和重点问题,以问题的轻重缓急程度为标准,逐一突破、拉单销号。同时,通过联点领导现场看、随机问、入户听、集中谈等方式,重点梳理出群众问题144条,解决96条。

二、驻街单位带头解决一批

开源街道积极鼓励各驻街单位主动认领问题清单,参与基层党建治理。

一是残联搭桥,建立残疾人居家托养服务中心。民富社区以互联网+残疾人居家托养智慧助残信息平台作为助残科技智能辅具,为残疾人提供科技智慧并存的综合服务。实现了网上网下相结合,"互联网+基层治理"的模式,从而提升了基层治理"智治"水平,目前社区受用残疾人已达17人次。

二是商铺带头,推动新就业群体服务体系纳入基层党建。街道以"一中心、三场地、一节日"打造"五位一体"关心关爱服务体系,为新就业群体的"小哥们"提供全方位保障措施,使他们找到归属感,尊重感和认同感,充分发挥五大员(即政策法规宣传员、矛盾纠纷调解员、市容环境监察员、隐患风险排查员和应急处突战斗员)作用,参与基层治理工作。

三是物业保障,维护社区基础设施促进和谐共治。街道积极推动物业党建联建协调机制运行,充分发挥"红心物业"在基层党建中的重要作用,全面梳理排查解决居民物业管理服务方面的反映诉求。目前,辖区各物业已维修损坏路灯45个,处理装修垃圾7处,维修破损健身器材8处。

三、社会组织带头解决一批

社会组织主要是用以解决居民需求购买的社会服务,街道秉持着"缺什么学什么,用什么培训什么"的原则,以社会购买服务为依托开展具体培训工作,化解问题清单完成整改落实。

一是未成年人保护站保驾成长之路。社会组织依托民和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定期开展未成年人保护活动,普及未成年人保护法,舒解未成年人不良情绪并提供心理辅导,为未成年人提供家门口的心理咨询服务,目前已帮助42人次,解决咨询问题53个。

二是消防急救培训护航生命安全。消防急救队坚持"生命大于天"的原则,定期组织安全隐患排查和消防培训、演练活动,增强消防急救技能,保障生命安全,从而解决街道、村社工作人员消防急救技能缺失、知识不足的问题,目前共培训3批共105人次。

浑源县基层党建工作典型材料

为推动快递员、外卖送餐员等新就业群体更快更好地融入基层治理,浑源县积极探索党建工作向新业态、新就业群体路径延伸,通过下好"先手棋"、拓展"服务圈"、画好"同心圆",赋能新业态新就业群体,激发基层治理的"新动能"。

汇聚"新"力量,下好摸排调研"先手棋"。组建11支调研队伍,通过现场走访、档案查询、电话征询等多种方式,对辖区内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开展"地毯式"摸排、"体验式"调研,将外卖员、快递员人员数量、入党(团)情况、技能、发展意愿、意见建议等情况,建立动态工作台账和线上交流群,切实做到市场主体清、就业人员清、党员情况清。目前,共摸排物流企业9家、快递网点61个、外卖配送站点2个,从业人员279人。同时按照应建尽建的原则,通过单独建、联合建的方式在符合条件的物流企业、外卖站点成立党组织,推行"线上+线下""集中+分散"的学习教育管理模式,灵活多样开展"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活动,全力推动党组织覆盖从"有形"向"有效"提升。对于暂时没有党员、不具备建立党组织的新就业群体,选派党建工作指导员,指导开展工作,实现新就业群体党的工作全覆盖。

搭建"新"平台,拓展关心关爱"服务圈"。聚焦快递小哥、外卖骑手等新就业群体吃饭难、喝水难、休息难等问题,统筹整合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小区物业等阵地资源,分层分类打造了11个"暖新巢·小哥驿站",站内配备桌椅、书刊、饮水机、充电宝、无线网、应急药箱、共享雨具等基本设施,为他们提供"冷可取暖、热可纳凉、渴能喝水、累能歇脚"等贴心暖心服务。同时面向辖区内新就业群体征集"微心愿",为他们排忧解难,提供职业帮助、法规咨询等服务;开放社区图书屋,便于他们自由借阅社区书籍;开展"夏送清凉"等活动,为他们送关爱、送温暖。不断提升新就业群体的获得感、归属感、幸福感。目前,11个"暖新巢·小哥驿站"已全部投入使用,已慰问新就业群体20人次。

激发"新"活力,画好双向赋能"同心圆"。注重激发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内生动力,鼓励他们亮身份、作表率,主动融入基层治理,促进双向融合、双向服务。充分发挥快递员、外卖小哥工作流动性强、接触面广、信息量大的职业优势,将他们纳入社区网格管理体系,引导他们积极参与社区疫情防控、环境治理、治安巡逻、文明劝导、信访排查等日常工作,以实际行动传递"新"温暖,贡献"新"力量,彰显"新"作为,担起"新"使命。为进一步提高新就业群体的职业荣誉感、使命感,积极挖掘新就业群体从业人员中的先进典型,将在年底集中评选一批"最美骑手""最美快递员"等,切实提升新就业群体队伍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目前,已引导47名新就业群体进社区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刘安窑村基层党建工作典型材料

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来,破鲁堡乡紧紧围绕"南工北农+振兴"发展思路,多措并举巩固和拓展脱贫成果,全面助推乡村振兴。为了提高全乡各村集体经济收入,增加农民收入,不断提升服务发展和群众的能力,乡党委审时度势,立足乡情实际,以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充分发挥党建引领思想、整合资源、汇聚力量的关键作用,积极探索以党建带思路、带产业、带项目、带治理、带文化等为内容的"强村带弱村"发展模式,在刘安窑村和火石沟村进行"联村共建"试点,推动破解乡村振兴中的瓶颈难题,实现党建工作和乡村振兴同步推进、共同提升,确保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专项行动取得实效。

一、组织联动,提升班子凝聚力

刘安窑村作为全乡集体经济收入较高、各项工作走在全乡前列的村,连续多年被省、市、区评为先进集体。火石沟村因班子不健全被定为软弱涣散党组织。实行联村共建后,乡党委决定由刘安窑村党支部书记李建军同志兼任火石沟村党支部书记,带领两个村共同发展。火石沟村在新任党支部书记的带领下顺利选出新一任村委会主任,优化班子成员,健全班子组织,大学生占比达30%,通过"一对一"、"多对一"、"一对多"等形式,与刘安窑村结成稳定的互帮互助共建对子,共过组织生活,定期开展结对共建活动,今年共开展"走亲串门"活动四次,火石沟村整体工作面貌大为改观,两委班子凝聚思想共识,汇聚发展合力,充分发挥出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

二、队伍联动,提升战斗力

结对两村通过组织党员共过主题党日、共学党建知识、共听领导干部党课等多种形式开展理论联学活动,让双方党员在互学互建中增强党性修养和理论水平。在党员队伍建设上,引进刘安窑村党员"亮身份、亮承诺、亮职责"活动,采用互学经验、互通方法、共提能力等方式,把加强党员队伍建设作为双方党建共建的切入点,通过组织开展党员理论培训、读书分享交流、种地经验交流、文体活动互助等形式锻造一支"作风硬、本领强"的党员队伍。通过一系列联动,两村在干部管理上实现了相互促进,在党支部建设上有效提升了组织号召力与战斗力,在工作方式方法上实现了优势互补。

三、资源联动,不断夯实基础

本着"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原则,乡党委因地制宜,充分利用火石沟村耕地多产量高的优势,鼓励村民大面积种植小杂粮,并通过刘安窑村劲源农村经济发展公司小杂粮加工厂进行深加工,大幅增加农民收入;利用规模种植黄花占地增加村集体收入,同时解决剩余劳动力。为了改善村容村貌,乡党委积极协调,争取一事一议项目上级资金19万,对火石沟村沿街环境进行绿化、美化;争取乡村振兴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资金85万,硬化村中主干道,拆除残垣断壁,从根本上改善村容村貌,大大提升了村民幸福感和满足感。

四、活动联动,创建文明乡风

两村在党支部书记带领下,建立共同谋划开展活动的常态化工作机制,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新阵地,开展"爱心义剪""文明祭祀""慰问困难老党员""慰问退伍老兵""送戏上门"等志愿服务活动,评选星级文明户,关心关爱弱势群体,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打造党建共建品牌,提升村民文化素质,营造良好家风、文明乡风,形成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高效能治理的良好氛围。

古城镇基层党建工作典型材料

在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专项行动中,阳高县古城镇党委、政府采取灵活多样的措施,稳步推进农村集体经济"清化收"工作求真见实,为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注入活力。

一、一村一策、分类指导

成立了以镇党委书记、镇长为双组长的"清化收"工作领导组和专班,建立了镇、村干部奖惩激励机制,并针对全镇22个行政村的不同具体情况,一村一策制定实施方案,书记、镇长不定时进村入户答疑解惑、解读政策、宣讲法律、讲清形势,让群众听得明白、看得清楚、主动配合工作。同时,采取镇干部包村、村干部包片、村"两委"成员和党员包亲属、包重点户、包脱贫户、包困难户的"六包"工作模式,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和支部战斗堡垒作用,齐头并进,为做好"清化收"工作打牢了组织保障和制度基础。

二、试点先行、干部带头

首先选择"清化收"难度较大的下神峪村为试点,先啃"硬骨头",在具体实施中不断分析研判、总结经验,并逐步在有代表性的下辛庄、上辛庄、许家窑、单家窑4个村试点推进、以点带面、稳扎稳打,进而在全镇全面铺开。对个人陈欠,采取党员干部带头还、乡村干部入户收的方式,做到应收尽收。下神峪村党支部书记从自家做起、不徇私情,依法收回其舅舅承包的亩集体土地并重新发包,为村集体新增收入元,带动和影响其他村民积极配合清欠。昝娘城村村委会主任主动认账,缴清了元欠账,为村民带了个好头。

三、依规依法、公开透明

针对土地确权后全镇新增村集体土地源收费,以及各种陈欠清缴,实行新旧兼顾、齐头并进。以村为核算单位,依规依法制定资源发包方案,通过村民代表大会、党员大会等民主确定收费标准,公开公示。对于死亡绝户的陈欠,按照"四议一审两公开"程序,予以核销,极大地提高了"清化收"工作的透明度和严肃性。

截至目前,全镇共清查经济合同188份,其中不规范合同15份,已整改10份;清回拖欠承包费万元;清查出债权万元、债务万元,化解债务万元;依法收回承包地亩、新增土地源亩;村集体新增资源增加收入万元。

广灵县基层党建工作典型材料

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专项行动开展以来,广灵县始终把乡镇综合行政执法队伍建设作为强化基层治理的切入点,以"331"工作法扎实推动乡镇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目前,省委下达的关于乡镇综合行政执法改革18项重点任务已完成12项。

一、"3规范"推动乡镇执法队伍建设

规范执法机构设置。县专项办印发了《关于加强乡镇综合行政执法工作的通知》,明确了乡镇综合行政执法队伍组织架构、人员配备、制度建设、经费保障等,进一步规范了乡镇综合行政执法队设置。

规范执法队伍组建。明确乡镇综合行政执法队队长由乡镇长兼任,副乡镇长、派出所长任副队长,将市场监管、自然资源、司法局派驻乡镇人员全部充实到乡镇综合行政执法队中。目前,全县8个乡镇综合行政执法队人员达185人,真正实现了基层执法力量和资源有效整合。

规范执法人员管理。为加强对乡镇行政执法人员监管,广灵县鼓励各乡镇符合条件的国家正式干部积极报考行政执法资格证,县司法局及时组织各乡镇符合条件的322名干部参加了全市乡镇综合行政执法专业法律知识考试,通过率达%。

二、"3保障"推动执法权限向乡镇延伸

保障执法职权有序下放。县政府印发了《广灵县乡镇综合行政执法事项清单》,将行政处罚、行政强制、行政裁决类等119项执法事项优化调整后下放到乡镇,实现了执法权利下沉。

保障执法主体有力承接。为确保乡镇政府"接得住、用得好"执法权限,针对乡镇综合行政执法人员基础弱、实操少的实际,县司法局委托山西财经大学法学院白国华教授带领的研究生团队编制了《广灵县乡镇综合行政执法规范化用书》,进一步明晰了综合行政执法程序,规范了案件查办文书制作使用,为乡镇综合行政执法工作提供了一部科学合理、通俗易懂、简便易行的工作指导手册,切实提升了乡镇综合行政执法规范化、程序化、标准化水平。

保障执法行为有效实施。先后制定了广灵县乡镇综合行政执法联席会议制度、协调联动制度、指挥调度制度、信息共享制度等系列制度。优化了乡镇行政执法8类流程图。将乡镇综合行政执法经费列入专项经费预算,为乡镇综合行政执法提供了更加有力的保障。

三、"1平台"推动县乡执法流程更加顺畅

为解决乡镇"看得见,管不着"、县直部门"管的着、看不见"的执法难题,畅通县乡行政执法渠道,依托县党群服务中心综合服务平台,建立了乡镇综合行政执法调度平台,将乡镇综合行政执法和县直行政部门执法全部列入调度平台,对乡镇综合行政执法全过程进行协调、监督和指导,更好地实现了"乡镇吹哨,部门报到"。

上寨镇基层党建工作典型材料

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专项工作开展以来,灵丘县上寨镇围绕县委"九型模式"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要求,构建"激活力优化、献爱心助力、引进来筑巢"新格局,积极探索农村发展集体经济新路径。20xx年全镇14个行政村村集体经济预计收入全部稳定在10万元以上,蹚出了一条加快村集体经济发展、推动乡村振兴行稳致远的新路子。

一、激活力,优化资源齐发力

上寨镇立足实情、因地制宜,在整合农村资源、培植现代农业、兴办特色产业上下功夫,有效利用和盘活闲置资源。20xx年全镇完成在建投资项目2个,总投资480万元;累计投资220万元的口头村200亩"五味子"种植基地,明年进入挂果始产期;上寨村帮扶车间豆制品加工标准化建设项目累计投资260万元,日生产能力达到1000斤,预计年产值可达60万元。另外,上寨南村30亩食用菌生产基地、王寨村帮扶车间药枕生产、道八村青背山羊养殖、焦沟村生猪养殖、王寨村育肥羊养殖、石矾村和下寨南村红色旅游基地及遗址展馆布展等10个规划项目全部落地开花。

二、献爱心,企业帮扶添活力

上寨镇强化党建引领,突出特色创建,鼓励非公企业在做大做强的同时,积极承担社会责任,主动开展结对帮扶活动,不断为乡村振兴注入新鲜力量。结对帮扶狼牙沟村的中信银行最新规划实施的玉米粒深加工、配方蜂蜜、香囊项目正在有序推进中。爱心企业山西金地矿业规划在结对帮扶的雁翅村建设立体养殖示范基地,一期计划投资300万元发展立体养鱼项目。

三、引进来,招商引资增动力

坚持组织建设先行、党建示范引领,优化招商平台建设,树立双赢理念,保证招商引资的项目引得进、留得住、做得大、富得起。通过招商引资,河北小良庄酒业有限公司落户刘庄村,并注册成立灵丘县良丰酒业有限公司。项目总投资2000万元,一期投资1200万元,年产优质白酒300吨,年产值2000万元左右。预计10月份白酒生产流水线将正常运转,有力壮大了村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底盘"。

古城街道基层党建工作典型材料

为切实做好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进一步关心关爱快递、外卖员等新就业群体,有力提升党组织在新兴领域中的号召力、凝聚力和影响力,近日,古城街道按照辖区实际情况,在辖区沿街商铺设立"小哥爱心角"及小哥驿站,为辖区快递员、外卖员等新业态新就业群体提供暖心的服务平台,积极引导他们融入社区,增强其融入感和获得感,感受党的温暖和关怀,赋能基层治理。

快递、外卖等新兴行业人员,需要社会各界的尊重与理解、关爱与支持。该街各社区积极走访、认真摸排,主动细致进行宣传发动,力争动员辖区内所有商铺和企业单位都加入到为快递员、外卖小哥、网约车司机等新业态从业工作者提供爱心服务的志愿服务行列中来,为新就业群体提供短时休整的暖心场所。

截至目前,古城街道共设立小哥驿站1处,共计129家临街商铺设立"小哥爱心角"。驿站位于教场街福兴园北门,配有供小哥休息的桌椅及电视机、热水壶、电磁炉、雨伞、急救用品箱等应急用品,日常还为新就业群体提供政策宣传、学习教育、法律咨询、业务办理、便利服务等项目。"小哥爱心角"的建立旨在通过与辖区商铺合作,引导他们积极参与到商圈综合治理中来,为快递、外卖小哥提供免费茶水、手机充电、急救药品等多项服务,为商圈建设添砖加瓦。

下一步,古城街道将未来古城街道将坚持党建引领,积极探索创新党建服务新模式,打造居民身边的"红色服务圈",打通服务居民最后一公里。全力推动"小哥爱心角"建设提升,动员辖区更多企业、商铺参与爱心活动,着力解决"两新"群体吃饭难、喝水难、休息难等问题,实现服务群众"零距离"。

众和村基层党建工作典型材料

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专项行动开展以来,阳高县王官屯镇众和村从党内生活、产业培育、治理融合、为民办事等四个方面发力,不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担当作为促进乡村振兴,持续推动全村经济社会各项事业蓬勃发展。

一、党内生活聚民心

始终把打造过硬村党支部作为推进乡村振兴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一是抓核心强引领,筑牢根基。严格落实"三会一课"等党支部规范化制度,坚持抓班子带队伍、抓管理促服务,让党组织真正成为农民群众的主心骨和贴心人。二是抓民主强管理,疏通民意。落实村民的知情权、决策权、监督权,让村民进一步参与到村集体事务中来,增强了工作的透明度,营造了共建共治共享的浓厚氛围。三是抓排查强整改,促进提升。对照村级职责清单、村级干部岗位职责清单等,查摆"两委"班子、班子个人存在的问题,全部实行台账管理,落实到人。

二、培育产业得民心

着力发展特色农业产业,抓好"清化收"工作落实,为村集体经济提质增效。一是深挖设施蔬菜产业潜力。积极引进大棚蔬菜新品种和先进技术,发展特色明显、品质优良、附加值高的果蔬,做大做活做优大棚蔬菜产业。二是扎实推进"清化收"工作。成立了"清化收"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对集体经济合同、村级债务化解和新增资源收费进行拉网式排查,逐条逐项建立问题清单,做好整改与落实,预计可为村集体增收10万元。三是因地制宜发展来料加工产业。充分利用交通便利、脱贫劳动力多、基础设施完善的优势,申请资金建设速冻产品(骨肉相连串)加工车间,项目建成后预计可增加村集体年收益约15万元、创造就业岗位80个,不断增加村民务工收入。

三、治理融合安民心

依托数字技术手段,通过"构图建网"整合乡村治理资源,持续推进村民共建共治。成功争取到了众和村数字乡村示范村项目,该项目是全省十五个数字示范村项目之一,计划总投资630万元,旨在从乡村治理数字化、乡村产业数字化、乡村民生数字化、人居环境数字化、乡村安全数字化五大方面建设数字乡村,助力乡村振兴。建成后可依托"一张图"服务管理平台,实现村级事务、党建、民生服务、健康养老服务等全要素入网,进一步提高基层治理水平。目前,该项目已初步完成了80万元投资,预计在8月份可进入正式实施阶段。

四、为民办事暖民心

坚持把民心作为最大的政治,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切实增进民生福祉。一是有序建设"八小"场所。截至目前,村内的小洗衣房、小理发室、小澡堂、小调解室、小广播站、小修理铺、小宣传栏、小磨坊等场所已全部建成,极大的提高了村民的生活舒适感和满意度。二是不断完善颐养站服务功能。按照"党建+颐养中心"模武,聚焦众和村老年人特别是"孤寡老弱"群体的养老需求,建设众和村"颐养之家",解决了40多位留守老人的生活困难,实现了农村党建和民生工作的双丰收。

光明路社区基层党建工作典型材料

在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专项行动开展中,光明路社区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创新开展"12345"工作法,即:坚持以党建为引领的"一个主题",树立以人民为中心、以服务为宗旨的"两种理念",抓好"两委"干部队伍、党员队伍和网格员队伍"三支队伍",强化支部建设带动、党员模范带动、服务水平带动、和谐稳定带动"四项带动",实现支部提档、能力提高、素质提升、服务提标、治理提质"五大目标"。通过"12345"工作体系,为社区治理提供了坚强保证,有效提高了新时代社区工作能力和水平。

一、坚持"一个主题"

将抓好基层党建作为引领一切工作的基础,多措并举,以党的政治建设为基层社会治理提供政治保障,以党的思想建设为基层社会治理更新理念,以党的组织建设引领基层社会治理体制创新,以党的作风建设引领基层社会治理新风尚,以党的纪律建设促进基层社会治理出实效,以党的制度建设引领基层社会治理机制完善。

二、树立"两种理念"

牢固树立"两种理念",即以人民为中心,以服务为宗旨,扎实做好群众工作。紧扣民心这个最大的基础,通过召开座谈会、入户走访等方式,坚持虚心向群众学习,倾听群众呼声,把赢得民心民意、汇集民智民力作为重要着力点。同时认真领会"枫桥经验"精神,经常通过以会代训的方式,使"服务"二字工作人员记在心中、印在脑中。

三、抓好"三支队伍"

"两委干部、党员队伍、网格员队伍",这三支队伍是社区工作的重要力量。社区着力加大三支队伍建设,提升整体工作合力。对"两委"干部,以"能者上,庸者下"为理念,紧紧围绕工作能力、服务能力等方面,分别明确工作职责,确定工作目标,有效组建起一个奋进的班子、战斗的班子;对党员,通过讲党课、谈体会、开好组织生活、民主评议活动等加强党员思想建设,通过"书本+网络"的方式提升党员的整体素质,通过"亮身份"的方式凸显榜样的力量;对网格员,依托现有的社区管理体系,构建了"社区居委会--居民小区(平房区)--网格员--联络员--居民群众"的五级网络组织体系,确保社区网格服务运行高效畅通。同时,按照"网中有格,格中有人,人在格上,事在格中"的网格化管理模式,加强和规范网格员队伍的建设与管理,提升基层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水平。

四、强化"四项带动"

以"四种方式",着力加强社会治理能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一是支部建设带动。建立健全党支部工作考核机制,明确每名支部成员的工作责任和目标要求,使支部每个成员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用自己的模范行为去带动党员及广大群众。

二是党员模范带动。从党员思想教育、业务学习、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等方面入手,强化党员先进意识,引导广大党员发挥好带头作用、骨干作用和桥梁作用"三个作用",以实际行动让群众切切实实感受到党员的先进性。特别是在疫情常态化防控过程中,广大党员积极投身到工作一线,主动排查外来人员,参与疫苗接种宣传,维护核酸检测秩序等,让广大居民真正感受到了党员的示范作用。

三是服务水平带动。以"四个创新"(即:适应形势变化,在观念上创新;紧密结合实际,在内容上创新;把握时代特点,在方式方法和手段上创新;提高工作效率,在工作机制上创新)为着力点,不断提高服务水平。特别是群众进门办事的微笑服务,工作人员认真解答的暖心服务,上门代办事项的贴心服务,特殊群体走访慰问的关爱服务等等,有效赢得了群众的一致好评。

四是和谐稳定带动。以"民思我想、民困我帮、民需我助、民求我应"为宗旨,从解决社区居民最直接、最关心、最现实的问题入手,实行公共服务大厅一站式集中办理,着力打造"服务型社区";以开展"访民情、解难题、抓落实"等活动抓手,面对面听群众说,心贴心围着群众转,充分调动群众的创造性、积极性,让群众从社区治理的"受益人"向"参与者"转变,着力打造"共建型社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社区群众性文化体育娱乐活动为依托,发展富有时代气息和地方特色的社区先进文化,及时把党的声音、政策方针传达到社区层,着力打造"文化型社区"。以社区和居民楼院为依托,将退役军人日常巡逻与群众共治相结合,着力打造"平安社区"。通过以上措施,有效保障了社区的和谐稳定,为全面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五、实现"五大目标"

通过结合社区工作实际,围绕"五大目标"持续发力,力争成为一个坚强有力的基层战斗堡垒。

一是实现支部提档,建强"主阵地"。高标准规划建设了600平米的党群服务中心,以"六型支部"建设为目标,在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中发挥好"主阵地"作用。

二是实现能力提高,当好"排头兵"。着力围绕提高把握大势能力、提高统筹协调能力、提高推动落实能力和提高攻坚克难能力四个方面,全面加强社区"两委"干部、网格员业务培训,系统性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在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中发挥好"排头兵"作用。

三是实现素质提升,组建"主力军"。围绕党员教育管理、队伍结构优化、作风建设等方面,不断提升党员整体素质,着力培养了一支永葆初心使命、作用发挥明显的党员队伍,在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切实发挥好"主力军"作用。

四是实现服务提标,搭建"连心桥"。秉承"服务不是挂在嘴上,而是记在心上"的工作理念,深入到群众中去,通过换位思考,找准为民服务的方向和着务点,最大限度地解决好广大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在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中发挥好"连心桥"作用。

五是实现治理提质,铺设"和谐路"。以"不回避矛盾、不上交矛盾"的工作态度,继续发挥社区网格化摸排和"小鲁调解室""老大妈调解队"化解矛盾作用,自摸自排矛盾,把问题化解在萌芽状态,解决在社区一线,在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中发挥好"和谐路"作用。

破鲁堡乡基层党建工作典型材料

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专项行动开展以来,破鲁堡乡始终坚持"1142"工作重点(即:把握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这一主线,认真组织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基层治理的这一重要论述。通过加强星级化管理、党员积分制管理、网格化服务管理和"三资"规范管理四项管理,全面推进常态化疫情防控、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两项重点工作),在强化基层治理能力提升中,坚持多元联动,构建基层治理"新体系",不断促进乡村两级治理能力提升。

一、"一线化"完善执法力量

着力提升行政执法工作的标准化、规范化、法治化水平,乡综合行政执法队由7名行政编制和2名事业编制人员组成,吸纳司法所、市场监督所等部门派驻站所人员进入执法队,打造了"全科式"基层综合执法队伍。制定完善了对对农村建设、环境保护、安全生产、违规占用土地等46项违法行为的行政执法事项清单。截止目前已办结打击六墩村非法采砂、取缔拆除后坡村"散乱污"企业、取缔原破鲁老窑沟废气煤矿小型化工厂等3件案件。

二、"基层化"提升治安力量

为进一步巩固基层基础工作,充分发挥公安派出所维护基层社会稳定的主力军作用,加强基层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按照上级要求选派2名派出所所长进入乡党委班子,同时选派2名派出所民警进入村党支部班子,协管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在平安建设、化解矛盾纠纷、便民服务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开展"警务入户"活动,把服务"窗口"前移至村民家门口,对老弱病残等特殊人群提供上门服务,打通了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通过加强基层法制和治安治理,形成共促基层治理提质增效的良好氛围。

三、"多元化"充实网格力量

通过网格化将社会治理延伸到了最基层。一是细分网格管理。把全乡156个网格作为基本划分要素,点对点、面对面服务群众。二是强化网格职能。面对突发性事件、攻坚性任务,机关党员干部、公职人员就地转化为网格力量。三是拓展网格员职责,网格员同时履行信息员、代办员、调解员、协管员、宣传员"五大员"职责,充分发挥宣传政策、了解民意、排查隐患、邻里帮扶、应急处置等5个方面的积极作用,一岗多能、一岗多责、层层联动解决村民的急难愁盼问题,进一步激发参与基层治理的积极性。

云冈区基层党建工作典型材料

自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专项行动开展以来,云冈区坚持"建强队伍、强化管理、加强联动",推动服务队伍在网中集结、服务资源在网中凝聚、服务质效在网中显现,切实用基层治理"小网格"搭建起服务群众"大平台"。

一是坚持强队伍激活力,筑牢基层网格"战斗堡垒"。云冈区坚持从政策法规、专业技能、应急处理等方面对网格员进行业务培训,持续提升网格员职业素养,进一步推动网格员从"专人专岗"向"一岗多责"的全科网格员转变,目前,共组织开展各类培训10余期,培训人次达1100余人次。同时,积极组织各乡镇(街道)开展"最美网格员"评选活动,激发网格员干事创业的动力。此外,由各乡镇(街道)综治办细化网格员工作职责,对网格员责任意识、担当精神进一步强化,对网格化管理工作进一步夯实,确保基层网格"战斗堡垒"更加坚实可靠。

二是坚持强管理细服务,打通基层治理"神经末梢"。云冈区积极探索"党建+网格化管理"工作模式,按照"便于管理、便于组织、便于服务"的原则,建立"村(社区)党委(党总支、党支部)、网格党支部(党小组)、党员楼栋长、党员中心户"四级网格治理格局,切实把党组织延伸到网格、党的工作覆盖到网格。同时,组织村(社区)网格员在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中担任"宣传员"、"排查员"、"服务员",切实打通基层治理"神经末梢"。目前,全区共建立810个网格,配备专职网格员298名,兼职网格员512名,全区810个网格均已建立网格党小组,网格党小组组长均由村(社区)"两委"成员担任。

三是坚持强联动勤协调,优化基层网格"治理效能"。云冈区在横向到边上,坚持优势互补、资源互享、文化互融、工作互促原则,采取"一帮一"或"多帮一"形式,组织综合实力较强的示范社区帮带相对薄弱社区,实现基础、力量、活力、保障共同提升。在纵向到底上,着力构建以社区党组织为"轴心",汇聚共建单位、驻区单位共同参与的区域化党建联盟,推动组织共建、党员共管、资源共享、社会共治、服务共为。在覆盖到家上,坚持以社区居民需求为导向,将2400余名居民党员、志愿者吸纳为楼长、单元长下沉到810个网格,构建党员群众家门口的"组织生活圈"。在疫情防控中,810个网格党小组成员主动参与,在云冈区全员核酸检测工作中,按照网格分布合理划分采样点,共搭建1408个采样台,在云冈区区域预防性检测工作中,共搭建932个采样台,共累计配合完成全员核酸检测100万余人次。

西村乡基层党建工作典型材料

自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专项行动开展以来,新荣区西村乡坚持党建引领,定制行政执法"六套餐",全面统筹执法力量,优化执法机制,规范执法行为,切实提高全乡行政执法能力水平,为综合行政执法改革提档蓄能。

一、定制"谋划部署"餐,压实主体责任

接到任务后,西村乡党委高度重视,多次召开党委专题会议,认真研究细化实施方案,落实好综合行政执法改革的主体责任,对"谁来办""如何办"进行研究部署,成立了由乡党委书记和乡长任双组长的综合行政执法改革领导组,将执法改革与党建工作、网格化管理、基层治理等工作统筹安排、有机结合,以行政执法改革为切入点,精心组织,按照方案要求,创新思路、大胆探索,确保全乡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工作稳步推进,保质保量完成。

二、定制"事项清单"餐,明细执法权责

积极与区直部门对接,核定西村乡执法事项清单,制定《西村乡综合行政执法事项清单(试行)》、《西村乡行政执法清单外事项准入制度(试行)》,列明执法事项,精准划分设定依据,全面推行清单化作业,明确每项权限名称、依据、工作流程和监督方式以及与职权对应的责任事项、追责情形等,确保在执法上看得见、管得着、用得了。

三、定制"队伍建设"餐,打造执法队伍

按照省市区文件精神要求,印发《西村乡综合行政执法队伍建设制度(试行)》,组建由乡长兼任综合执法队长,分管副乡长为副队长,队员6名的西村乡综合行政执法大队,统筹以乡名义开展执法工作,实现"一支队伍管执法"。同时,秉承党建工作和队伍建设高度融合的理念,成立了有7名党员的综合行政执法队临时党支部。队长任支部书记,配齐了支部委员班子,确定发展党员积极分子1名。通过党员带头、亮明身份、公开承诺等方式发挥模范带头作用,进一步提升整个队伍的政治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四、定制"学习培训"餐,提升执法能力

坚持从能力短板破题、从精准培训解题、从执法效果验题,着力构建一支懂执法、能执法、善执法的高素质专业化执法人员。将乡综合行政执法队伍业务培训纳入全乡干部教育培训总体规划,不断完善乡综合行政执法队伍业务学习和培训工作方案,常态化开展业务培训。邀请有关专家采取专题讲座、案例教学、模拟演练等方式,讲授基础性法律常识和执法流程,通过帮着练、带着干、跟着看,提升执法人员实战水平,帮助顺利承接下放的行政执法事项。

五、定制"规章制度"餐,规范执法行为

坚持以制度管人,以流程管事,出台了《西村乡行政执法人员廉洁自律规定》《西村乡行政执法公示办法》《西村乡行政执法全过程记录办法》《西村乡动态巡查工作制度》等规章制度,统一规范行政执法文字记录,提高执法制度化、规范化水平,切实将体制机制优势转化为基层治理效能,构建起全新的执法运行体系。同时,全力保障综合行政执法专项经费,独立设置了综合行政执法办公室、档案室等办公场所,配齐了办公设备,完成了机构挂牌,为行政执法工作开展提供基础保障。

六、定制"网格管理"餐,增强执法力量

全面发挥网格化管理的"前哨"作用,推动网格化管理和综合行政执法无缝衔接,构建起"网格员吹哨、执法队报到"的治理格局。全乡15个行政村,在乡党委一级网格的领导下,按村划分二级网格15个,同时,在每个网格的基础上建立"微网格",将乡干部、村干部和"两代表一委员"、后备干部等人员纳入"微网格",每人联系10至20户农户,实时发现收集社情民意,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处理、及时上报,乡综合执法队伍快速反应、快速处置,避免违法行为"扩大化"。自"执法一支队伍"组建以来,乡执法队依法开展行政检查17次,出动人员56人次,下达整改意见17条,检查领域涉及交通、安全生产、自然资源、水利、环境环卫等。

石家田乡基层党建工作典型材料

为深入推进"智慧党建·智慧乡村"建设行动,灵丘县石家田乡抢抓新型农村建设有利时机,充分利用信息化、数字化手段,推动建设智慧便捷、功能丰富的综合智慧治理平台,全面提升基层治理智能化、规范化、便利化水平。

一、打造"一个中心"整合社会治理各方资源

按照全乡"一体化"综合智慧治理平台的建设要求,石家田乡筹划建设综合智慧治理中心,将乡村基层工作与平台进行全方位结合并通过人工智能将多元数据融合形成"智联网"。综合智慧治理中心涵盖数字乡村运营指挥中心、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智慧党建管理服务中心、村务管理指挥中心、综合应急管理指挥中心,形成"一个中心"牵头,网格管理、民生服务、数据分析、实时调度、远程处置等统筹推进的综合治理格局。

二、运用"三个手段"激发社会治理创新活力

综合智慧治理中心精心规划打造智慧信息、事件预警、网格管理、村务管理、应急管理、政务服务"六大板块",不断丰富社会治理服务内涵,同时筹划运用"三个手段",不断激发社会治理创新活力。

一是规划筹建一支"一岗多责、一专多能"的网格管理员队伍,细化信息采集、综合执法、文明创建、平安建设、公共卫生等9项网格管理职责,推动服务管理工作标准化、精细化。

二是全面实施11个行政村电信视频智能摄像头升级联网工程,连接各村安监系统、居民、商铺周边等300余路高清智能摄像头,在全乡范围内搭建全景、全天候的动态监测网,以不同应用场景的人工智能监测算法实现信息速递,实现一键联通、自动抓拍、自动预警。

三是智能实时巡查人员聚集地、辖区流动摊点等重点地域,与网格员形成"天上地下"实时互动的联防联控体系。

石家田乡充分整合辖区资源,汲取"温东堡村智慧乡村建设"先行试点经验,通过同步指挥、人机互动和视频监控等方式,高效开展智慧党建、信息发布、联防联控、综合治理等工作,探索建立"智慧平台+"工作架构,全面推动智慧化基层治理能力提质增效。

于家寨村基层党建工作典型材料

云州区许堡乡于家寨村依托山水资源优势,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把党支部建在产业链上,把党员聚在产业发展中,以"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为总体目标,深入挖掘文化旅游资源,团结带领群众发展特色旅游项目,因地制宜开发休闲农业、水上乐园、秋季采摘、露营、春夏季垂钓、烧烤、婚纱照拍摄景点等精品线路。不断开启"党建+乡村旅游"新局面,促进乡村旅游高品质发展。

支部引领发展,凝心聚力构建旅游产业链。村党支部高度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工作,将其作为持续发展乡村旅游的重要内容,不断加强生态环保意识,实行支部带党员、党员带群众"双带"模式,经常性组织党员干部、群众开展集中整治、专项整治卫生行动,设立景区公益岗位并开展"星级党员示范户""美丽家庭"等评比活动,不断激发群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发展乡村旅游的热情。

挖掘乡村文化,让历史内涵融入乡村旅游发展。村党支部深入挖掘特色民俗、民间传说等非物质文化及地理资源,打造具有本地乡土特色的故事墙、石头窑洞等,并加以创新,赋予新时代内涵,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乡村文化资源为人所知、受人喜爱、符合时代,让旅游成为人们感悟乡村文化、增强文化自信的过程,成为"活"的文化,更好地保护、传承和发展,实现文化、旅游"两开花"。

发挥乡土本色,让小杂粮"跟上"时代脚步。村党支部积极落实"一村一品"部署,设立自己的品牌,建立生产车间,以小杂粮为主,进行小杂粮加工售卖,小杂粮经过粗加工并简易包装,在保持乡土本色的基础上突出田园特色,这些"额外收入"给村民带来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新荣区基层党建工作典型材料

发展农村集体经济既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也是提升基层治理能力的重要保障。近年来,新荣区持续实施村级集体经济"壮大提质"工程,探索"五个一批",不断拓宽集体经济发展渠道,凝聚发展合力,激发乡村振兴、基层治理内生动力。

一、"盘活资源"巩固一批

扎实开展以农村集体合同专项清理、村级债务化解、新增资源收费为主要内容的农村集体经济"清化收"专项工作,区、乡两级分别成立"清化收"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农村自查、乡镇审查、部门核查的"三级联动"机制,采取挂图作战、清单推进、问效督导的方式,通过摸底建账、部门研判、问题核查、分类处置、整改验收等程序,对112个行政村"三资"进行了清查,摸排合同747份,清理、规范合同87份,依法收回承包土地229亩,清回拖欠承包费万元,进一步摸清家底、盘活资产,各村利用回收土地谋划推进一批种养殖、乡村游等项目,持续拓展集体经济收入渠道。

二、"分类帮扶"提升一批

由组织、财政、农业等部门成立调研组,会同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逐村调查研究、分析研判,建立资产资源、发展意向、问题整改"三项清单",摸清每个村的区位特点、资源类型、资产状况、制约因素以及发展集体经济存在的问题和困难,采取动态管理、分类帮扶,帮助理清发展思路、找准发展路径。区财政安排帮扶资金2500万元,确定包联领导和帮扶责任单位,协调各类资源下层,对49个集体经济收入不稳定、发展动力不足的薄弱村制定"一村一策"帮扶措施,在31个村发展光伏和"一村一品"等项目,带动集体经济壮大提质。

三、"能人领办"壮大一批

实施农村本土人才回归工程,240多名种养大户、致富能手、外出务工经商人员等优秀人才进入村(社区)"两委"班子,引导优秀人才回乡创业。开展农村带头人队伍素质能力提升行动,加大对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培训力度,举办线上线下培训7次,利用"专家人才服务基层行"活动,为农村产业发展"把脉问诊"。同时,将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纳入农村党组织书记年度考核内容,设立50万元奖励资金,对经营性收入增幅明显的村进行奖励,支持和鼓励村干部带头发展产业,提振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破鲁堡乡刘安窑村党支部书记李建军,带领村民成立村办企业,流转土地2000多亩,大力发展优质小杂粮种植产业及加工销售,成功打造了"劲源牌优质小杂粮"自主品牌,实现村集体经济增收20万元。

四、"村企融合"优化一批

按照全区"一带两环四链"的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布局,以马铃薯、畜牧、杂粮和林果四条特色产业支撑链为重点,充分依托村级集体的资源禀赋、经济基础、特色产业等,发展"村党组织+企业+农户"的村企合作模式,发挥企业市场运营、产品研发等方面的优势,通过产业相融、信息共享、利益互惠,进一步拓展农业产业链,提高农产品加工能力,推动现有村级集体经济项目的多元优化。郭家窑乡芦家窑村党支部从20xx年开始,在"特聘党建指导员"杨文华同志的帮助指导下,带领村民陆续种植黄芪645亩,陆续引进了山西大辰药材产业开发有限公司,整合流转土地5000亩,成立了"山西现代农产品加工技术研发中心试验示范基地",研发生产复方药茶,发展订单农业,实现了黄芪等农产品"产供销"无缝对接,积极打通"村企联合"的渠道,进一步让富民产业"兴"起来。

五、"抱团发展"带动一批

立足各乡镇区域内经济发展现状,实施"强村带弱村"的抱团发展模式,整合各村资源优势,由集体经济收入稳定、发展多元的行政村与产业相近、资源互补的薄弱村建立联合经济组织,共同研究解决区域内产业布局、经济发展、项目建设等问题,通过吸纳入股、推荐招商、合作项目等方式,实现"以强带弱"传经验、"抱团发展"促共赢,着力破解单打独斗发展空间小、抗风险能力弱等问题,以集群效应优化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环境。花园屯镇坚持"产业融合",依托新荣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优势,把花园屯村、前井村等7个村联合起来,成立了花园屯经济建设发展有限公司,为42家驻地企业提供园区绿化、农副产品销售、物业管理、项目施工等服务,向驻地企业输送农民工380余人次,使村集体经济收入稳定达到200万元以上。

守口堡村基层党建工作典型材料

龙泉镇守口堡村党支部依托独特的发展资源,紧扣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专项行动,组织党员干部学讲话明理念,理清单明责任,抓推进明目标,着力实现党员干部能力大提升、村容村貌大整治、集体经济大发展,四轮驱动提级"守口艺术小镇"治理引擎。

一、划格成网,让治理更精准

村党支部按照街巷布局,将全村划分为北场、堡门街、南场3个网格,每个网格辖30-50户,每个网格设立1名网格员、2名辅助网格员,并组建了网格党小组,实行"定人员、定岗位、定职责、定区域"的管理责任制;建立了发现、受理、处置、评估"四步闭环"运行机制,推行了"定期走访、限时办结、首接负责、快速处置"等工作方法,构建起"格中有责、责任到人"的工作体系。划格成网,精准了治理范围,强大了治理功能。实践中,网格员承担起了安全守门员、干群联络员、社情民意员、办事服务员、政策宣传员、矛盾调解员等多个角色,小网格切实发挥了大作用。

二、激活资源,让经济显张力

明长城遗址是守口堡村的宝贵资源,村党支部坚持"文旅兴村、产业富村"的发展思路,实现了"田园变花园、山区变景区、资源变资金"。一是引项目,投资3800万元打造"守口长城艺术小镇",年均吸引10万人次前来赏艺术、看长城、住农家。二是引龙头,引进了杏酒加工企业,年实现产值120万元,引进了光影公司,发展灯光夜游长城,集体经济创收占到门票收入的30%。三是引产业,发展玫瑰种植50亩,既为长城美景增色,又为化妆品加工提供了原料。资源一旦激活,迸发出了多重效应,农民注册农家乐、发展旅游驿站蔚然成风,村里也探出了一条"旅游+文化+产业"的振兴之路,20xx年村集体经济收入26万元,均为经营性收入。

三、量化考核,让党员更尽责

村党支部按照阳高县探索的党员百分制考核办法,从20xx年开始对36名党员实施量化考核管理。紧扣政治、纪律、品德、作用4个重点20项内容,进行"月考评、季公示、年评定",对不合格党员,报上级党组织审批并进行处置。量化考核激活了村党组织"一池春水",管出了党组织的强大凝聚力,考出了党员干部的旺盛战斗力,从"党员不党员就差2毛钱"转变为"事事比服务,处处做表率",实现了"带头服务"与"发挥作用"的深度融合。

四、人人追星,让民风大转变

村党支部开展了农村党组织"1+6"创建活动,"1"就是建强基层战斗堡垒,"6"就是组建党群活动、产业发展、技能培训、便民服务、矛盾调解和村务监督"六个中心"。通过"1+6"创建活动,不仅发挥了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引领和为民服务功能,解决了群众的急难愁盼事情,更注重引领民风转变提升。通过认真制定方案,明确创星标准,扎实开展星级文明户创建活动,20xx年评选出"十星级文明户"10户,在村民中形成了"人人讲文明、户户争星级"的浓厚氛围,引领村风民风向上向善。

20xx年,守口堡村成功申报全省乡村旅游振兴示范村,规划建设游客服务中心、SOKO长城驿站、杏林景区观景平台等建设项目,示范村的创建必将进一步推动"守口长城艺术小镇"高质量发展。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67 3824270